(共60张PPT)
(新人教)生物必修一课件
一、观察细胞
1.高倍显微镜使用的基本步骤:
填一填:根据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流程图,填出相应的操作:
必备知识·自主学习
2.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及其放大倍数:
判一判:根据初中生物学显微镜知识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物镜则相反。 ( )
提示: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相反。
×
(2)镜头上有螺纹的是目镜,无螺纹的是物镜。 ( )
提示:物镜镜头上有螺纹,目镜无螺纹。
×
(3)目镜上标有10×,物镜上标有20×,则放大倍数是200倍。 ( )
√
3.显微镜的观察结果:
填一填:根据显微镜的观察结果,填出相关内容:
上图是物镜和目镜四种组合分别观察到的视野,则:
(1)若A、B两个视野所用目镜相同,则__(填字母)视野所用物镜较长,物镜镜头
与玻片之间的距离___(填“大”或“小”)。
(2)视野最暗的是__(填字母),图像太暗的调节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将B视野中标号为X的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向_____方移动。
B
小
C
使用大光圈和凹面镜
左下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1.分类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见的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连线):
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3.两种原核生物的比较:
填一填:根据两种原核生物的结构图,填写有关内容:
(1)名称:甲为_______,乙为_________。
(2)结构:①为细胞壁、②为_______、③为_______、④为_____、⑤为___
_____、⑥为鞭毛。
(3)生活方式:甲生物细胞中因含有_______和_______,能进行光合作用,为
_____生物;乙生物多数种类营腐生或寄生生活,为_____生物。
蓝细菌
大肠杆菌
细胞膜
细胞质
拟核
核
糖体
藻蓝素
叶绿素
自养
异养
4.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想一想:从结构和功能观的角度,分析细胞:
(1)多样性的体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统一性的体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核细胞多种多样,原核细胞多种多样,而真核细胞和
原核细胞又不一样。
都具有相似的细胞膜和细胞质,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问·答】
凡是名称中含有“菌”的都是原核生物吗 举例说明。
提示:不是。真菌属于真核生物,名称中也含有“菌”,如酵母菌。
关键能力·合作学习
知识点一 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1.放大倍数相关分析:
2.物像移动方向的判断依据及方法:
(1)依据:显微镜所成的像为倒立放大的像,即物像与实物上下、左右均倒置。
(2)方法:相对于视野中央,物像偏向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装片,即“同向移”。
3.低倍镜与高倍镜相关比较:
物像
大小 看到细
胞数目 视野
亮度 物镜与载玻
片的距离 视野
范围
高倍镜 大 少 暗 近 小
低倍镜 小 多 亮 远 大
特别提醒:
①显微镜下寻找物像时不能直接在高倍镜下寻找,应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要观察的物像,并移到视野中央再转换高倍镜观察。
②由低倍镜转换为高倍镜时,视野的亮度变暗,应用凹面镜和大光圈。
③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对长度或宽度的放大,而不是放大体积或面积。
【思考探究】
1.情境探究: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切片时,发现观察效果不太理
想。请帮助他解决以下两个问题:(科学探究)
(1)视野太亮,看不到物像,解决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在低倍物镜视野中发现一异物,当移动切片时,异物不动,换成高倍物镜后,
异物观察不到了,则异物存在于_________上。
缩小光圈或调节反光镜,降低视野的
亮度
低倍物镜
2.拓展探究: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视野被相连的96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后,视野中可观察到多少个细胞 (科学思维)
提示:96×1/16=6个。
【知识拓展】
显微镜视野内细胞数量变化规律
(1)细胞在视野中呈单行或单列排布:
(2)细胞在视野中呈充满排布:
【典例示范】图甲是一组目镜标有6×和16×、物镜标有10×和20×的镜头,图乙是在图甲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16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图像。欲将装片中右上方细胞放大320倍观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直到右上方的细胞位于视野正中央
B.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大,反光镜调成凹面镜
C.目镜不需要换,转动转换器将物镜换成镜头③
D.换高倍镜后,图乙视野内细胞数将变为2个
【解题思维】解答本题需突破以下两个关键点:
【解析】选D。观察物像位于视野右上方,故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可使右上方的细胞位于视野正中央,A项正确;换上高倍镜后,视野变暗,故应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大,反光镜调成凹面镜,B项正确;原放大倍数为160倍,现放大倍数为320倍,需将物镜由10×换为20×,即由低倍物镜④换成高倍物镜③,C项正确;放大倍数指放大的长度或宽度,图乙视野中充满4个细胞,则放大2倍后,视野内的细胞数为4×(1/2)2=1,D项错误。
【母题追问】
(1)某同学在将图甲中的镜头④换为镜头③时,先提升镜头后转动转换器再换镜头,该同学操作是否合理 说出你的理由。
提示:不合理。转换高倍镜观察,不需要提升镜筒,直接转动转换器换高倍镜。
(2)某同学想清晰地观察图乙视野中位于左下方的细胞,他应如何操作
提示:将观察物像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高倍镜→调节细准焦螺旋→调节光圈、反光镜。
【类题精练】 通过图丙不同组合方式观察到某标本的两个视野图(图甲和图乙),由图甲变为图乙的操作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操作步骤是向右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
B.若视野内能看清细胞壁和细胞核,但看不清液泡,可增大光圈来观察
C.若观察图甲的组合是1、3和6,则观察图乙的组合为2、3和5
D.若细胞为菠菜叶表皮细胞,可观察到叶绿体和线粒体结构
【解析】选C。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移动玻
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
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在图甲中物像位于视野中央
偏左方,要想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左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向右方移动
到视野中央。因此操作步骤是向左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细
准焦螺旋,A错误;若视野内能看清细胞壁和细胞核,但看不清液泡,说明光照较
强,液泡的颜色浅,在光照较强时就容易看不清,为了看清液泡应该把视野调暗,
因此应使用平面反光镜和较小光圈,B错误;据图可知,图乙是图甲放大后的观察
结果,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镜筒越短(3是高倍目镜),物镜的放大倍数越大镜筒越长(2是高倍物镜),物镜离装片距离越近,放大倍数越大,因此若观察图甲的组合是1、3和6,则观察图乙的组合为2、3和5,C正确;光学显微镜下无法观察到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D错误。
认识
显微镜
使用
显微镜
目镜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物镜
遮光器
反光镜
先低后高
移动装片
转动转换器
调节细准焦螺旋
越长
放大越倍数小
特点
越长
放大倍数越大
特点
光线暗使用凹面镜;
光线较强使用平面镜
特点
目标移到视野中央
视野变暗,细胞数目变少
知识点二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细胞多样性的体现:
2.细胞统一性的体现:
特别提醒:
①单细胞生物不一定都是原核生物:如草履虫、酵母菌均为单细胞生物,二者都属于真核生物。
②“藻类”生物并非都是原核生物:衣藻、小球藻为真核生物。
③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以DNA为遗传物质,但原核细胞的DNA是裸露的,不与蛋白质构成染色体。
【思考探究】
1.教材二次开发:教材【概念检测】“3”拓展:根瘤菌(属于细菌)与豆科植物
共生形成根瘤。
(1)根瘤菌和豆科植物在结构上的统一性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科学思维)
(2)在对根瘤菌进行分离时,如何在显微镜下根据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区分根
瘤菌和植物细胞 (科学探究)
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
质和核糖体
提示:将根瘤部分制成临时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的细胞为植物细胞,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的细胞为根瘤菌细胞。
2.拓展探究:研究表明,原核生物都是单细胞生物,那么单细胞生物都是原核生物吗 为什么 请举例说明。(科学思维)
提示:单细胞生物不一定是原核生物,如单细胞动物(变形虫)、单细胞植物(绿藻)和单细胞真菌(酵母菌)。
【典例示范】
如图,①②③④四个框的每个框内包括2~4种生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框①内都是原核生物,且遗传物质不一定是DNA
B.框②内的生物都不含叶绿素
C.框③内的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且都有细胞壁
D.框④内的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解题思维】解答本题需突破以下两个关键点:
【解析】选C。框①内的烟草花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其遗传物质是RNA,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其遗传物质是DNA,二者都不是原核生物,A错误;框②内的蓝细菌含叶绿素,烟草花叶病毒和酵母菌不含叶绿素,B错误;框③内的酵母菌是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真核生物,蓝细菌是由原核细胞构成的原核生物,二者都具有细胞结构,且都有细胞壁,C正确;框④内的蓝细菌、衣藻和金鱼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酵母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D错误。
【审答误区】
(1)蓝细菌是一类生物而不是一种生物,常见的蓝细菌包括颤蓝细菌、念珠蓝细菌等。
(2)蓝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但不含叶绿体,只有藻蓝素和叶绿素。
(3)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般只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方法规律】菌类的判断方法
凡“菌”字前面有“杆”“球”“弧”及“螺旋”等字的都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而酵母菌、霉菌及食用菌等则为真核生物。
【类题精练】
每年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是“世界防治麻风病日”。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黏膜和周围神经,也可侵犯人体深部组织和器官。下列生物与麻风杆菌结构最相似的是 ( )
A.黑藻 B.草履虫
C.蓝细菌 D.艾滋病病毒
【解析】选C。麻风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而黑藻是真核生物,具有成形的细胞核,A错误;麻风杆菌是原核生物,而草履虫是真核生物,B错误;麻风杆菌是原核生物,蓝细菌也是原核生物,两者的结构最为相似,C正确;麻风杆菌是原核生物,具有细胞结构,而艾滋病病毒没有细胞结构,D错误。
1.【材料情境】研究发现,固氮蓝细菌通过其细胞中固氮酶的作用,将大气中游离态的分子氮还原成可供植物利用的氮素化合物。大多数固氮蓝细菌的固氮酶都存在于一种称为异形胞的特殊细胞中,因而异形胞被认为是蓝细菌的主要固氮场所。
核心素养·情境探究
探究:
(1)固氮蓝细菌的营养细胞中含有叶绿素a,由此可推测营养细胞具有何种功能 并说出推测依据。(科学思维)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有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细胞的差异性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糖体,
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细胞的统一性
细菌、放线菌、支原体等
常见类型
动植物细胞、真菌等
常见类型
提示:营养细胞含有叶绿素,可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故其可为固氮蓝细菌提供有机物。
(2)固氮酶对氧气很敏感,在空气中很快失活。与营养细胞相比,异形胞包被加厚,呼吸速率增加,试解释这种变化有何意义 (生命观念)
提示:阻断氧气进入并消耗进入细胞中的氧气,以创造无氧环境,保证固氮酶的活性。
2.【生活情境】水华指淡水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特征,主要由于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含有大量氮、磷的废水进入水体后,蓝细菌、绿藻、硅藻等大量繁殖后使水体呈现蓝色或绿色的一种现象。
探究:
(1)绿藻在结构上与蓝细菌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 (生命观念)
提示:绿藻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蓝细菌没有。
(2)绿藻属于低等植物,在结构上和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至少写出两点)(生命观念)
提示:绿藻细胞含有叶绿体,动物细胞不含叶绿体;绿藻细胞含有细胞壁,动物细胞不含细胞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