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生物必修一课件:2.3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共4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新人教)生物必修一课件:2.3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共46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9-14 22:20: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6张PPT)
(新人教)生物必修一课件
一、细胞中的糖类
1.糖类的分类:
填一填:基于糖在不同生物细胞中的存在,完成如下概念图:
必备知识·自主学习
写出①~⑦代表物质的名称:
①_____ ②_____ ③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 ⑥_____ ⑦_____________
单糖
二糖
多糖
葡萄糖、核糖和脱氧核糖
麦芽糖和蔗糖
糖原
纤维素和淀粉
2.糖类的功能:
连一连(将不同糖类与相应功能连线):
二、细胞中的脂质
1.脂质的种类:_____、_____、_____等,固醇又包括_______、_______、
________等。
2.选一选:下列关于脂质的种类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
①各种脂质的组成元素均为C、H、O、P
②脂肪只能作为储能物质
③动物细胞膜上有固醇类物质
④磷脂是所有细胞必不可少的脂质
⑤脂肪由脂肪酸和甘油结合而成,其中脂肪酸的种类和分子长短不相同
脂肪
磷脂
固醇
胆固醇
性激素
维生素D
③④⑤
关键能力·合作学习
知识点一 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1.糖类的三种分类:
(1)依据分布分类:
(2)依据功能划分:
①参与构成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
a.纤维素: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b.脱氧核糖:DNA的组成成分。
c.核糖:RNA的组成成分。
d.几丁质: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的组成成分。
②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葡萄糖。
③细胞中的储能物质:淀粉和糖原。
(3)依据性质划分:
①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
②非还原糖:多糖、蔗糖等。
特别提醒:
①大多数果糖分布在植物细胞,大多数乳糖、半乳糖分布在动物细胞。
②只有单糖能被细胞直接吸收,二糖和多糖都不能。
2.糖类之间的转化:
特别提醒:
①形成多糖的单糖均为葡萄糖。
②单糖缩合形成二糖或多糖时是吸能反应,二糖或多糖水解形成单糖时是放能反应,能释放少量能量。
【思考探究】
情境探究:当你在吃汉堡时,你同时吃进三种多糖,如图所示:
(1)结合所学知识和三种多糖的结构简图,分析三种多糖都是由什么单体连接形成的。(科学思维)
提示:三种多糖都是由同一种单糖——葡萄糖连接而成的。
(2)淀粉、纤维素和糖原具有不同功能的原因是什么 (生命观念)
提示:由图可以知道,构成三种多糖的都是葡萄糖,但葡萄糖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同以及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使它们具有不同的功能。
情境探究:糖尿病病人的饮食受到严
格的限制,受限制的并不仅仅是甜味
食品,米饭和馒头等主食也都需要定
量摄取。某商家在宣传其生产的某
种食品时,称“该产品由纯天然谷物
制成,不含任何糖类,糖尿病患者可
放心食用”。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
对这句广告语的看法。(科学思维)
提示:这句广告语是不科学的。因
为天然谷物中主要的成分为淀粉,
而淀粉属于糖类。
【知识拓展】
常见二糖的组成
1.蔗糖: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
2.麦芽糖:两分子葡萄糖。
3.乳糖:一分子半乳糖和一分子葡萄糖。
【典例示范】
“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糖原”表示糖类的某些转化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此生物是动物,因为能将淀粉转化为糖原
B.上述四种糖类物质不可能存在于同一个细胞中
C.淀粉和糖原都是储存能量的多糖,麦芽糖是二糖,葡萄糖是单糖
D.上述转化不可能发生在同一生物体内,因为淀粉和麦芽糖是植物特有,糖原是动物特有
【解题思维】解答本题需突破以下两个关键点:
【解析】选D。糖原是动物特有的多糖,淀粉是植物特有的多糖,题中四种糖类物质不可能存在于同一个细胞中,此生物能将淀粉转化为糖原,应为动物,A、B项正确;淀粉和糖原都是储存能量的多糖,麦芽糖是二糖,葡萄糖是单糖,C项正确;淀粉可以在动物的消化道内被消化为麦芽糖、葡萄糖,葡萄糖可以在动物细胞中转化为糖原,D项错误。
【审答误区】
(1)动物的消化道内可以发生淀粉的水解,形成麦芽糖,最终形成葡萄糖被吸收。
(2)能合成糖原的生物一定是动物。
 
【母题追问】
(1)题中葡萄糖合成糖原的场所在哪里
提示:肝脏和肌肉。
(2)题中麦芽糖能水解为几分子的葡萄糖
提示:两分子。
【类题精练】
我们常吃的棒棒糖和汉堡包,虽然味道不同,却都含有糖类。下列关于糖类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都是还原
糖,但元素组成不同
B.淀粉、糖原、纤维素都是由葡萄
糖聚合而成的多糖
C.蔗糖、麦芽糖、乳糖都可与斐林
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D.蔗糖是淀粉的水解产物之一,麦
芽糖是纤维素的水解产物之一
【解析】选B。糖类的元素组成都是C、
H、O。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
红色沉淀而蔗糖为非还原糖;淀粉初步
水解产物是麦芽糖,彻底水解产物是葡
萄糖,纤维素初步水解产物是纤维二糖,
彻底水解产物是葡萄糖。
【补偿训练】
  下列关于细胞内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蔗糖水解后的产物均不具有还原性
B.麦芽糖是构成纤维素的基本单位
C.脱氧核糖是动植物细胞都有的单糖
D.糖类物质都是细胞内的能源物质
【解析】选C。蔗糖水解后的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葡萄糖和果糖都具有还原性,A错误;构成纤维素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B错误;脱氧核糖是DNA的组成成分,动植物细胞都有DNA,所以都有脱氧核糖,C正确;糖类物质并不都是细胞内的能源物质,如五碳糖是核酸的成分,纤维素是细胞壁的成分,都不作为能源物质,D错误。
元素
C、H、O
单糖
组成
葡萄糖
核糖
脱氧核糖
果糖
半乳糖
常见类型
多糖
二糖
组成
纤维素
淀粉
糖原
几丁质
类型
蔗糖
麦芽糖
乳糖
类型
重要储能物质
功能
细胞或生物体的结构物质
功能
知识点二 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1.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的脂肪组成及存在形式:
组成 存在形式
脂肪酸 甘油
植物细胞 不饱和脂肪酸 甘油 室温下呈液态
动物细胞 大多为饱和脂肪酸 甘油 室温下呈固态
2.三种脂质的生理作用不同:
特别提醒:
①胆固醇存在于动物细胞膜上,植物细胞膜上不存在胆固醇。
②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在动植物细胞中都存在,而淀粉是植物细胞内特有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内特有的储能物质。
3.糖原和脂肪的比较:
脂肪 糖原
相同 元素 C、H、O
作用 氧化分解,释放能量
不同 H所占比例较高,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多 H所占比例较低,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少
特别提醒:
①脂质≠脂肪:脂肪只是脂质中的一类物质。
②氧化分解相同质量的糖原和脂肪,脂肪的耗氧量更高。
4.人体内糖类与脂肪的相互转化:
特别提醒:
①糖类和脂肪之间的转化程度是有明显差异的。
②糖类在细胞内转化的顺序是先转化为糖原,若葡萄糖有富余,再转化为脂肪和某些氨基酸。
【思考探究】
1.教材二次开发:教材【拓展应用】拓展:基于对固醇类物质的理解,你认为鱼肝油的主要成分可能是什么 为什么补钙的同时要少量服用鱼肝油 (科学思维)
提示:鱼肝油的主要成分是维生素D,可以促进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所以补钙时服用少量鱼肝油,可以增加补钙的效果。
2.拓展探究:人们常说,“增肥容易,减肥难”,下面是细胞中某些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图:
结合所学知识试从物质转化的角度分析“增肥容易,减肥难”的原因。(科学思维)
提示:糖类在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但是脂肪一般只在糖类代谢出现障碍,引起供能不足时才会分解供能,而且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所以“增肥容易,减肥难”。
【典例示范】
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等,下面是关于脂质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
A.磷脂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B.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对维持生物体生殖过程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C.脂肪只存在于动物的脂肪细胞中,而其他部位和植物细胞中没有
D.脂质存在于所有细胞中,是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有机化合物
【解题思维】解答本题需突破以下两个关键点:
【解析】选D。磷脂除了含有C、H、O外,还含有P甚至N,它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属于脂质;脂肪不仅存在于动物细胞中,在植物细胞中也有,如花生种子;脂质存在于所有细胞中,因为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方法规律】常见脂质的判断方法
(1)根据元素组成判断:只含C、H、O的脂质是脂肪和固醇,含有N和P的脂质是磷脂。
(2)根据作用判断:储能物质为脂肪,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是磷脂。
(3)根据分布判断: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都含有的是磷脂。
【类题精练】
脂质是细胞中的一类有机物,下列有关脂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脂质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
B.磷脂分子不一定含有N
C.胆固醇和性激素属于固醇类脂质
D.某些脂质在哺乳动物精子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解析】选A。脂质中的脂肪能够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A错误;有的磷脂分子含有N,B正确;固醇类脂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等,C正确;雄性激素属于脂质,在哺乳动物精子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D正确。
【补偿训练】
  脂质存在于所有细胞中,是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有机物。下列关于脂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组成脂质的化学元素主要是C、H、O,有些脂质还含有N和P
B.当人过多地摄入脂肪类食物又缺少运动时,就有可能导致肥胖
C.胆固醇是一种对人体有害无益的脂质
D.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
【解析】选C。组成脂质的化学元素主要是C、H、O,有些脂质还含有 N 和 P,A正确;当人过多地摄入脂肪类食物又缺少运动时,会使脂肪在体内积累,就有可能导致肥胖,B正确;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C错误;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D正确。
元素
C
O
N
P
H
组成
组成
磷酸及其他衍生物
组成
脂肪
组成
胆固醇
性激素
维生素D
脂质运输、动物细胞膜的成分


促进生殖器官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


促进钙、磷吸收


重要的储能物质


生物膜的重要组成成分


磷脂
组成
固醇
组成
【生活情境】体内胆固醇过高,会对机体产生不利影响。现代研究已发现,动脉粥样硬化、静脉血栓形成与胆石症与高胆固醇血症有密切的相关性。如果是单纯的胆固醇高则饮食调节是最好的办法,如果还伴有高血压则需要使用降压药物。
探究:
(1)高胆固醇可以导致多种疾病,那么是否在饮食时应避免含胆固醇的食物 为什么 (社会责任)
提示:不是。应该进食低胆固醇的食物,而不是绝对不含胆固醇,因为胆固醇在人体内有重要作用,如构成细胞膜、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核心素养·情境探究
(2)结合生活实际,你知道哪些食物胆固醇含量较高,哪些食物胆固醇含量较低吗 (社会责任)
提示:较高的有猪肾、猪肝、猪肚等动物内脏,蚌肉,猪肉,蛋黄,蟹黄等,其中蛋黄的胆固醇含量最高。较低的有鳗鱼、鲳鱼、鲤鱼等鱼类,猪瘦肉,牛瘦肉,羊瘦肉,鸭肉等。
【生活情境】有些人在平时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取都较少的情况下,依然会发胖,肥胖被称为人类健康的杀手。“瘦素”是英国研究人员发现的人体中一种重要激素,它能控制人的食欲,从而对人体是否发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注射“瘦素”后,人的食欲会下降。
探究:
(1)为什么在摄入脂肪和蛋白质较少的情况下也会发胖
提示:食物中的糖类被消化吸收后,一部分氧化分解供细胞利用,多余部分会转化为糖原储存起来,如果还有富余,则会转化为脂肪和某些氨基酸,从而导致发胖。
(2)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想利用以下材料,设计实验探究“瘦素”能否控制动物的食欲以
及能否起到减肥作用,请帮他们完成下列实验设计。
材料用具:身体健康、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大鼠若干只、普通饲料、一定剂量的“瘦
素”溶液、生理盐水,其他所需条件均满足。
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并编号
为_______。
第二步:甲组每天注射一定剂量的“瘦素”溶液,乙组每天注射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在正常饲养的基础上,在___________条件下分别饲养一段时间。
第四步:一段时间后,观察大鼠的食欲状况,称量并统计各组大鼠的_____。
身体健康、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大鼠若干只
甲、乙
等量的生理盐水
相同的适宜
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