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汉乐府,是指专门管理乐舞演唱教习的机构。乐府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察政治得失。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乐府诗以五言为主,兼有七言及杂言。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李白的《行路难》共三首,主要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怀。
文体知识
李白,字 ,号 ,
代诗人,有“ ”之称, 主义
诗人,与杜甫合称“ ”,出生于
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市),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李白其人
太白
青莲居士
唐
诗仙
浪漫
李杜
做一个倾听者者
1、自由诵读,解决文中的字音和节奏。
2、两人互读互评,读得准确。
1、生字生词
金樽( ) 斗( )十千
珍羞( ) 投箸( )
冰塞( )川 太行( )
歧( )路 沧( )海
zūn
dǒu
xiū
zhù
sè
háng
qí
cāng
2、注意节奏的划分。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读出情感。
做一个倾听者者
背景资料
26岁那年,李白抱着“四方之志”,仗剑出蜀,期望实现自己的一腔抱负。
终于,42岁时,他被玄宗召至长安,进入了翰林院。然而此时李隆基不理政事,他将李白看做文学弄臣,只是想用李白的才华为宫廷生活作点缀粉饰太平。
李白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性格也同权贵们格格不入,不久即蒙受谗言,被李隆基“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李白被逼出京,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了此篇《行路难》。
苦闷
希望
迷惘
乐观
做一个倾听者者
做一个知难者
“難”
堇:被困、施刑,有艰难之意
“难”在何处?
行路难,
难在____________________(诗句)
这里借助_____________(关键词、写法、句式等),
写出了李白的___________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赏析:夸张,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以乐景写哀情,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赏析:四个连续的动作与“金、清、玉、珍”形成对比,表现了诗人苦闷、抑郁的心情。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赏析:比喻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仕途的艰难。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赏析:反复咏叹,反问,节奏短促,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焦灼不安。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要求:齐读前五句的翻译,再品李白之难。
做一个思难者
“難”
有食禽猛兽之意,本意为鸟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赏析:用典,表明诗人对从政仍有所期待,希望自己能重新得到朝廷重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赏析:表现了诗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身处逆境仍保持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现在常用这两句诗表达自己有宏大的理想抱负和实现理想抱负的坚定的信念。
做一个识难者
你还能想到哪些在困境中积极进取的历史故事呢?一起来分享。
教师寄语: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
但“路漫漫其修远兮”
正确认识困难、对待困难、解决困难
终会“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课后作业
A组:学了《行路难》想对自己说…..(200字左右)
B组:翻译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