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声音(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土电话”实验中,纸杯里听到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
A.声波引起空气振动 B.声波引起棉线振动 C.声音通过棉线的空隙流动
2.声音的强弱用( )来描述。
A.音强 B.音量 C.音高
3.吉他上的弦越粗发出的声音就会( )。
A.越高 B.越低 C.越强
4.吹口琴,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是因为( )。
A.簧片长短厚薄不一 B.进气口大小不一
C.吹奏时的用力大小不一
5.相同条件下,声音在下列物体中传播速度从慢到快排列正确的是( )。
A.水、空气、钢铁 B.空气、水、钢铁 C.钢铁、水、空气 D.水、钢铁、空气
6.以下做法中,无法改变琴弦的声音高低的方法是( )。
A.选择不同粗细的弦 B.调整弦的松紧 C.不同的力度弹拨弦
7.下列声音中,属于人为制造出是( )。
A.风声 B.海浪声 C.歌声
8.声音传播的方向是( )。
A.沿一个方向传播 B.向四面八方传播 C.沿两个方向传播
9.用力弯曲钢尺,钢尺不会发声,这是因为钢尺没有( )。
A.受到力 B.断裂 C.振动
10.用力弯曲钢尺,钢尺没有发出声音,是因为钢尺( )。
A.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没有振动 C.不能发声
二、填空题
11.声音的高低可以用______来描述,它是由物体振动的______决定的,物体振动越______,它也就越高。
12.( )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 )的环境中不能传播声音。
13.物体的振动带动了周围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引起了________振动。________可以将振动传到________,并刺激________,产生信号。大脑接收到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就感受到了声音。
14.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 )决定的。
15.小提琴是靠弦的振动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的。如果手指在一根弦上移动,使弦振动的部分越来越短,那么小提琴发出的声音就会越来越___________;手指在多根琴弦上连续拨动,拨动的琴弦越细,发出的声音越___________。(均填“高”或“低”)
三、判断题
16.用同样的力拨动橡皮筋,橡皮筋绷得越紧,振动越慢。( )
17.小明回答问题的声音太轻,可以用科学词汇“弱”进行描述。( )
18.同一个橡皮筋,拨动力度越大,发出的声音越强。( )
19.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有直接关系,没有物体,就不可能有声音。( )
20.声音在月球上不能传播。( )
四、连线题
21.连线题。
将传递声波到中耳 听觉神经
传递振动到内耳 耳蜗
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鼓膜
将声音信号传递给大脑 听小骨
将声波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 耳道
22.连线题
鸟叫声
人为的声音 电锯声
雷声
自然界的声音 雕刻石碑的声音
雨声
琴声
五、简答题
23.二胡有两根弦,空弦拉的时候,发出的声音有高有低,这是为什么?
24.请设计实验证明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之间的关系。
25.河岸边的人大声叫喊,水中的鱼儿会受惊,游走,请用声音的知识解释原因。
六、实验题
26.探索尺子发出的声音变化。
操作说明:
1、像下图那样,把一把钢尺的一部分伸出桌面大约20厘米,用一只手压住钢尺的一端,另外一只手拨动钢尺的另一端。先轻轻拨动钢尺,听一听钢尺发出的声音,并观察钢尺是怎样振动的。
2、再用力拨动钢尺,观察钢尺发出的声音和他的振动幅度有什么变化。
3、通过反复实验我们发现:尺子振动发出的声音( )变化与尺子振动的
( )有关。用较小的力拨动钢尺,钢尺振动的幅度( ),发出的声音越( )。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钢尺振动的幅度( ),发出的声音越( )。
4、用同样的方法研究橡皮筋和鼓面的振动也发现了同样的规律。
27.小明在学习了声音的知识后,找来5根长短、粗细不相同的铁钉,如下表,请结合所学知识,帮小明回答下面的问题。
铁钉编号 铁钉长度(厘米) 铁钉直径(厘米)
1 5 0.2
2 8 0.2
3 10 0.2
4 10 0.3
5 10 0.3
用相同大小的力分别敲击①②③号铁钉,发出声音最高的是( ),振动速度最慢的是( )号铁钉。用相同大小的力分别敲击③④⑤号铁钉,发出声音最低的是( ),如果在③号铁钉上由重到轻敲打五下,这根铁钉的( )不变。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这样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土电话”实验中,纸杯里听到的声音是由于声波引起棉线振动,通过棉线传播声音的。
2.B
【详解】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3.B
【详解】声音的高低和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的快慢和材料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吉他上的弦越粗,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
4.A
【详解】口琴的簧片长短、薄厚和宽窄各不相同;吹口琴时,空气冲击口琴内的簧片,簧片振动发出声音,长、厚、宽的簧片发出的声音较低。
5.B
【详解】声音在各种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是不一样的,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故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
6.C
【详解】改变声音的高低就是要改变物体振动的快慢。改变琴弦的粗细、长短、松紧,可以改变声音的高低。不同的力度弹拨弦,改变的是声音的强弱,不能改变声音的高低。
7.C
【详解】我们听到的声音按照来源可以分为人为的声音、自然界的声音、动物的叫声。风声、海浪声属于自然界的声音,歌声属于人为制造的声音。
8.B
【详解】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但是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
9.C
【详解】声音是通过介质(空气或固体、液体)传播并能被人或动物听觉器官所感知的波动现象。最初发出振动(震动)的物体叫声源。声音以波的形式振动(震动)传播。声音是声波通过任何物质传播形成的运动。声音作为一种波,频率在20 Hz~20 kHz之间的声音是可以被人耳识别的。
10.B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用力弯曲钢尺,钢尺没有发出声音,是因为钢尺没有振动。
11. 音高 快慢 快
【详解】乐音有三个要素响度、音高、音色。乐音的强弱叫响度,乐音的高低叫音高,不同的乐器都有自己独特的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
12. 空气 真空
【详解】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着四面八方传播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13. 鼓膜 听小骨 内耳 听觉神经
【详解】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耳廓的作用是收集声音,耳道的作用是传递声音,鼓膜的作用是引起振动,听觉神经的作用是向大脑报告信息。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引起鼓膜振动。耳中的听小骨再把振动传递给耳蜗,耳蜗把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听觉神经再把信号传递给大脑,这样我们就感受到了声音。
14.快慢
【详解】声音的高低和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15. 高 高
【详解】声音的高低和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小提琴是靠弦的振动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的。如果手指在一根弦上移动,使弦振动的部分越来越短,则琴弦振动变快,声音会越来越高。手指在多根琴弦上连续拨动,拨动的琴弦越细,则琴弦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越高。
16.×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调来描述,音调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用同样的力量拨动橡皮筋,橡皮筋拉得越紧,振动得越快,发出地声音越高。
17.√
【详解】我们可以用高低、强弱、悦耳、刺耳等科学词汇来描述声音。小明回答问题的声音太轻,可以用科学词汇“弱”进行描述, 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正确的。
18.√
【详解】音量指声音的强弱,声音的强弱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振动幅度越小,响度越小。同一个橡皮筋,拨动力度越大,振动的幅度就越大,那么发出的声音越强。
19.√
【详解】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声音是物质振动产生的波动,需要靠介质传播才能听到。没有物体,就不可能有声音。
20.√
【详解】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充当声音传播的介质,但是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声音的能力不同。固体传播声音的能力最强,气体传播声音的能力最弱。月球上没有空气,几乎处于真空环境,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题目说法是正确的。
21.
【详解】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耳道将声波传递到中耳,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小骨传递振动到内耳,耳蜗将声波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听觉神经将声音信号传递给大脑。
22.
【详解】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听到很多种声音。声音的分类方法也有很多种,比如我们可以分为人为的声音、自然界的声音。人为的声音:电锯声、雕刻石碑的声音、琴声。自然界的声音 :鸟叫声、雷声、雨声。
【点睛】本题考查声音,要求学生掌握声音的分类。
23.这是因为两根弦的粗细不一样。细的弦发出的声音高。粗的弦发出的声音低。
【详解】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的。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弦的粗细发生改变时,声音的高低也会发生改变。粗的弦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细的弦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弦的长短、粗细和松紧都会影响声音的高低。
【点睛】本题考查声音的高低,要求学生掌握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的。
24.先确定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即钢尺振动部分的长度,可以选择5-6厘米、10-11厘米、15-16厘米、20-21厘米进行实验;再按钢尺振动长度的变化顺序依次进行实验,并确定能清晰的发出四种高低不同的声音。如此反复实验3次以上,再用“高”“较高”“较低”“低”和“快”、“较快”“较慢”“慢”进行记录和描述。
【详解】实验目的: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之间的关系。
实验器材:准备的实验器材有一端开口的长木盒,长短不同的丝线多根,图钉多个。
实验过程:将长度不同的丝线按照由长到短的顺序用图钉固定在木盒表面,要将丝线拉紧。然后用手指依次弹拨丝线,听一听各条丝线发出的声音。可以发现最长的丝线发出的声音音高最低,最短的丝线发出的声音音高最低。
实验结论:琴弦音高与琴弦长度有关,琴弦越长,音高越低,琴弦越短,音高越高。
25.河岸边的人大声叫喊,水中的鱼儿会受惊,游走,这是因为声音可以在空气和水中传播。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固体里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最后是气体。河岸边的人大声叫喊,水中的鱼儿会受惊,游走,这是因为声音可以在空气和水中传播。
26. 强弱 幅度 小 弱 大 强
【分析】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详解】用较小的力拨动钢尺,钢尺振动的幅度小,发出的声音越弱;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钢尺振动的幅度大,发出的声音越强。
27. ①号 ③号 ⑤ 振动频率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及物体的长短、粗细有关;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物体,敲击时越粗的物体震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越细的物体震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长度不同,粗细相同的物体,敲击时越长的物体震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越短的物体震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
【详解】用相同大小的力分别敲击①、②、③号相同粗细的铁钉,①号铁钉最短,振动的最快,发出声音最高;③号铁钉最长,振动的最慢,发出的声音最低。用相同大小的力分别敲击相同长度的③、④、⑤号铁钉,⑤号铁钉最粗,振动的最慢,发出声音最低;如果在③号铁钉上由重到轻敲打五下,这根铁钉的振动频率不变。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