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相互作用 习题课(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相互作用 习题课(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9-15 05:14: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习题课
                    
基础练
1. 如图1所示,一个物体受到三个共点力F1、F2、F3的作用,若将它们平移并首尾相接,三个力矢量组成了一个封闭三角形,则物体所受这三个力的合力大小为(  )
图1
A.2F1 B.F2
C.2F3 D.0
2. 如图2所示,水平地面上斜放着一块木板AB,在AB上面放一个木块,设木块对木板的压力为N,木块所受重力沿木板向下的分力为F1,若使木板的B端逐渐放低时,将会产生下述哪种结果(  )
图2
A.N增大,F1增大 B.N增大,F1减小
C.N减小,F1增大 D.N减小,F1减小
3.将一个5 N的力分解为两个分力,分力的大小可以是(  )
A.都是5 N
B.分别是1 000 N和996 N
C.其中一个分力可以是5×104 N
D.其中一个分力可以是0.1 N,而另一个分力为4 N
4. 在水平力F作用下,重为G的物体沿墙壁匀速下滑,如图3所示.若物体与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
图3
A.μF B.μF+G
C.G D.
5. 如图4所示,两个等大的水平力F分别作用在B和C上,A、B、C均处于静止状态.各接触面与水平地面平行,A、C间摩擦力大小为F1,B、C间摩擦力大小为F2,C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3,则(  )
图4
A.F1=0,F2=0,F3=0
B.F1=0,F2=F,F3=0
C.F1=F,F2=0,F3=0
D.F1=0,F2=F,F3=F
提升练
6. 如图5所示,用细线悬挂一个匀质小球靠在光滑竖直墙上.如果把线的长度缩短,则球对线的拉力T、对墙的压力N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
图5
A.T、N都不变 B.T减小、N增大
C.T增大,N减小 D.T、N都增大
7. 如图6所示,细绳MO与NO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长度MO>NO,则在不断增加重物G的重力过程中(绳OC不会断)(  )
图6
A.ON绳先被拉断
B.OM绳先被拉断
C.ON绳和OM绳同时被拉断
D.因无具体数据,故无法判断哪条绳先被拉断
8. 在粗糙水平面上有一个三角形木块,在它的两个粗糙斜面上分别放着质量为m1和m2的两个小木块A、B,m1>m2,如图7所示.已知三角形木块和两小木块都是静止的,则粗糙水平面对三角形木块(  )
图7
A.有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
B.有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C.有摩擦力的作用,但摩擦力方向不能确定,因为m1、m2、θ1、θ2数值未知
D.以上判断都不对
9. 如图8所示,用绳牵引小船靠岸,设水的阻力不变,在小船匀速靠岸的过程中,有(  )
图8
A.绳子的拉力不断增大
B.绳子的拉力不变
C.船受的浮力减小
D.船受的浮力不变
10. 用三根轻绳将质量为m的物块悬挂在空中,如图9所示.已知ac和b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0°和60°,则ac绳和bc绳中的拉力分别为(  )
图9
A.mg,mg B.mg,mg
C.mg,mg D.mg,mg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1. 两个大人与一个小孩沿河岸拉一条船前进,两个大人的拉力分别为F1=400 N,F2=320 N,它们的方向如图10所示.要使船在河流中央平行河岸行驶,求小孩对船施加的最小力的大小和方向.
图10
12. 如图11所示,用悬绳AO、BO、CO悬挂一重物,AO、BO、CO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均为100 N,已知BO处于水平,∠AOB=150°,为保证悬绳都不断,所挂重物最多不能超过多重?
图11
习题课 答案
1.D [由矢量三角形定则可以看出,首尾相接的任意两个力合力必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这三个力的合力为零.]
2.B [设木块重力为G,则N=mgcos θ,F1=mgsin θ,B端放低,θ减小,故N增大,F1减小.]
3.ABC
4.AC [由f=μN得f=μF;由竖直方向二力平衡得f=G.]
5.B [选A为研究对象,A处于平衡状态,又无运动趋势,所以A、C间无摩擦力的作用,F1=0.选B为研究对象,B处于平衡状态,在F的作用下有向右的运动趋势,由平衡条件可知F2=F.选A、B、C整体为研究对象,水平方向的两个拉力平衡,故无运动趋势,所以F3=0.]
6.D [小球受到的重力G有两个效果:一个是压紧墙,另一个是拉紧绳,即可将G分解为垂直于墙的分力F2和沿绳方向的分力F1,如右图所示,
由于G与F1和F2的关系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且F2与G垂直,设F1与G的夹角为θ.满足=tan θ,
即F2=Gtan θ;=cos θ,即F1=.
当线变短时,θ角变大,故tan θ变大,cos θ变小,则F2变大,F1也变大.
当小球静止时,球对线的拉力T与F1大小相等,球对墙的压力N与F2大小相等,故选项D正确.]
7.A [
作出力分解的平行四边形如右图所示,由于MO>NO,所以α>β,由四边形的两个邻边的长短可以知道FON>FOM,所以在G增大的过程中,绳ON先断.]
8.D [判断物体是否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关键要看物体相对地面有无运动趋势.取三角形木块及小木块A和B整体为研究对象(可以想象为三者是一个物体,形状不规则而已),显然它相对水平面无相对运动趋势,故无摩擦力作用.]
9.AC
10.A [
结点c受到绳子向下的拉力F大小等于物块的重力mg,它产生两个作用效果:拉紧ac绳和bc绳,将力F沿ac绳和bc绳方向分解,如右图所示,由图中的几何关系可得F1=Fcos 30°=mg,F2=Fsin 30°=mg.则有ac绳中的拉力Fac=F1=mg,bc绳中的拉力Fbc=F2=mg,所以选项A正确.]
11.186 N 方向垂直河岸
解析 为了使船沿河的中央航线(平行河岸)行驶,必须使船在垂直于中央航线方向上的合力等于零.因此,小孩拉力的垂直分量必须与两个大人拉力的垂直分量平衡,即F3y=F1y-F2y=F1sin 60°-F2sin 30°=(400×-320×) N=186 N.
要使小孩的拉力最小,应使小孩的拉力就在垂直河岸的方向上,所以F3=F3y=186 N,方向垂直河岸.
12.50 N
解析 对结点O受力分析如右图所示.
将各个力沿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分解,
则FAcos θ=FB,①
FAsin θ=FC=mg.②
由①②得FA>FB>FC,
由题意知,FA最大为100 N.
此时FC=FAsin θ=100×sin 30° N=50 N,
即所挂重物最多不能超过50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