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9) 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3节 牛顿第二定律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9) 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3节 牛顿第二定律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9-15 05:32:03

文档简介

第3节 牛顿第二定律
第1课时 牛顿第二定律
                   
1.牛顿第二定律表明,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________成正比,跟______________成反比,其数学表达式是__________或__________.
牛顿第二定律不仅确定了加速度和力大小之间的关系,还确定了它们方向之间的关系,即加速度的方向和力的方向__________.
2.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符号为________.它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定义的:使质量为____________的物体产生____________加速度的力叫做________.
比例关系k的含义:根据F=kma知,k=F/ma,因此k在数值上等于使单位质量的物体产生单位加速度的力的大小.k的大小由F、m、a三者的单位共同决定,在国际单位制中,k=1,由此可知,在应用公式F=ma进行计算时,F、m、a的单位必须统一为国际单位制中相应的单位.
3.关于物体的加速度和所受合外力的关系,有下列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加速度一定为零
B.合外力发生变化时,物体的加速度一定改变
C.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一定和物体加速度的方向相同
D.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可能和物体加速度的方向相反
4.给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施加一个水平拉力,当拉力刚开始作用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同时获得速度和加速度
B.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但速度仍为零
C.物体立即获得速度,但加速度仍为零
D.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均为零
5.质量为m=5 kg的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当用水平力F1=6 N作用在物体上时,物体的加速度为多大?若再作用一个水平力F2=8 N,且F1、F2在同一水平面内,F1垂直于F2.此时物体的加速度为多大?
【概念规律练】
知识点一 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1.下列对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ma及其变形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由F=ma可知,物体所受的合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加速度成反比
B.由m=可知,物体的质量与其所受的合力成正比,与其运动的加速度成反比
C.由a=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的合力成正比,与其质量成反比
D.由m=可知,物体的质量可以通过测量它的加速度和它所受的合力而求出
2.在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kma中,有关比例系数k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任何情况下k都等于1
B.k的数值由质量、加速度和力的大小决定
C.k的数值由质量、加速度和力的单位决定
D.在国际单位制中k=1
知识点二 力和加速度的关系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受合力为零时,物体的加速度可以不为零
B.物体所受合力越大,速度越大
C.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合力方向总是相同的
D.速度方向可与加速度方向成任何夹角,但加速度方向总是与合力方向相同
4.关于牛顿第二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速度和力是瞬时对应关系,即加速度与力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B.物体只有受到力作用时,才有加速度,但不一定有速度
C.任何情况下,加速度的方向总与合外力方向相同,但与速度的方向不一定相同
D.当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可把物体的加速度看成是各个力单独作用时产生的各个加速度的合成
知识点三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5. 如图1所示,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车厢中,小球的悬线偏离竖直方向37°,球和车厢相对静止,球的质量为1 kg.(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
图1
(1)求车厢运动的加速度并说明车厢的运动情况;
(2)求悬线对球的拉力.
【方法技巧练】
一、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
6. 如图2所示,一个铁球从竖直立在地面上的轻质弹簧正上方某处自由落下,接触弹簧后弹簧做弹性压缩.从它接触弹簧开始到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小球的速度和受到的合力的变化情况是(  )
图2
A.合力变小,速度变小
B.合力变小,速度变大
C.合力先变大后变小,速度先变小后变大
D.合力先变小后变大,速度先变大后变小
二、正交分解法在牛顿第二定律中的应用
7. 如图3所示,质量为4 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物体受到大小为20 N与水平方向成37°角斜向上的拉力F作用时,沿水平面做匀加速运动,求物体加速度的大小.(g取10 m/s2,sin37°=0.6,cos 37°=0.8)
图3
三、利用整体法与隔离法求物体的加速度
8. 如图4所示,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1和2紧靠在一起,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如果它们分别受到水平推力F1和F2作用,而且F1>F2,则1施于2的作用力大小为(  )
图4
A.F1 B.F2
C.(F1+F2) D.(F1-F2)
                   
1.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一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受到的合力越大
B.同一物体的运动速度变化率越小,受到的合力也越小
C.物体的质量与它所受的合力成正比
D.同一物体的运动速度变化越大,受到的合力也越大
2.关于速度、加速度、合外力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越大,则加速度越大,所受的合外力也越大
B.物体的速度为零,则加速度为零,所受的合外力也为零
C.物体的速度为零,但加速度可能很大,所受的合外力也可能很大
D.物体的速度很大,但加速度可能为零,所受的合外力也可能为零
3.初始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逐渐减小的水平力的作用,则这个物体运动情况为(  )
A.速度不断增大,但增大得越来越慢
B.加速度不断增大,速度不断减小
C.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不断增大
D.加速度不变,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4.有一恒力F施于质量为m1的物体上,产生的加速度为a1、施于质量为m2的物体上产生的加速度为a2;若此恒力F施于质量为(m1+m2)的物体上,产生的加速度应是(  )
A.a1+a2 B.
C. D.
5.一个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若其中一个向西的力逐渐减小直到为零,则在此过程中的加速度(  )
A.方向一定向东,且逐渐增大
B.方向一定向西,且逐渐增大
C.方向一定向西,且逐渐减小
D.方向一定向东,且逐渐减小
6.一个质量为2 kg的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2 N和6 N,当两个力的方向发生变化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可能为(  )
A.1 m/s2 B.2 m/s2
C.3 m/s2 D.4 m/s2
7.如图5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水平恒力F拉小车和木块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小车质量为M,木块质量为m,它们的共同加速度为a,木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在运动过程中(  )
图5
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为μmg
B.木块受到的合力大小为ma
C.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D.小车受到的合力大小为(m+M)a
8. 如图6所示,轻弹簧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一个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接触弹簧后把弹簧压缩到一定程度后停止下落.在小球下落的这一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6
A.小球刚接触弹簧瞬间速度最大
B.从小球接触弹簧起加速度变为竖直向上
C.从小球接触弹簧到到达最低点,小球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D.从小球接触弹簧到到达最低点,小球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9.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7所示,据此判断下图(F表示物体所受合力,x表示物体的位移)四个选项中正确的是(  )
图7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10.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1 kg的木块,在水平向右、大小为5 N的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若木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1)画出木块的受力示意图;
(2)求木块运动的加速度;
(3)求出木块4 s内的位移.(g取10 m/s2)
第3节 牛顿第二定律
第1课时 牛顿第二定律
答案
课前预习练
1.合力 物体的质量 F=ma a= 相同
2.N 1 kg 1 m/s2 1 N
3.ABC
4.B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和加速度是瞬时对应关系,拉力刚开始作用的瞬间,物体立刻获得一个加速度,但速度仍为零,因为速度的增加需要时间,B正确.]
5.1.2 m/s2 2 m/s2
解析 只有F1作用时
F1=ma1
则a1== m/s2=1.2 m/s2
F1、F2同时作用时
F合==10 N
a2==2 m/s2.
课堂探究练
1.CD [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ma表明了各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即已知两个量,可求第三个量,但物体的质量是由物体本身决定的,与受力无关;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是由和它相互作用的物体产生的,与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无关.故排除A、B,选C、D.]
点评 牛顿第二定律是一个实验定律,其公式也就不能象数学公式那样随意变换成不同的表示式都是成立的.
2.CD [由“牛顿”单位的定义可知,只有当质量、加速度、力三个物理量的单位取国际单位制单位时,k才等于1,而不是由三个物理量的大小决定的,如:当质量取1 g ,加速度取1 m/s2,力取1 N,k就不为1,而是1 000,因此应选C、D.]
3.D [由牛顿第二定律F=ma知,F合为零,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为零;对某一物体,F合越大,a越大,由a=知,a大只能说明速度变化率大,速度不一定大,故A、B项错误;F合、a、Δv三者方向一定相同,而速度方向与这三者方向不一定相同,故C项错误,D项正确.]
4.ABCD
点评 1.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合力与加速度之间具有瞬时对应的关系,合力与加速度可同时发生突变,但速度不能.
2.合力增大,加速度一定增大,但速度不一定增大.
3.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所受合力方向一致,但速度方向与加速度和合力的方向不一定共线.
5.(1)7.5 m/s2 向右加速或向左减速
(2)12.5 N
解析 
小球和车厢相对静止,所以小球与车厢的运动情况相同,则小球的加速度与车厢的加速度相同.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右图所示,由于车厢的加速度沿水平方向,即小球的加速度沿水平方向,所以小球所受的合力沿水平方向,则有
a==gtan 37°=g=7.5 m/s2.
(2)由图可得线对球的拉力为
F== N=12.5 N.
6.D
7.0.5 m/s2
解析 取物体为研究对象,对它受力分析,如下图所示,把力F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分解,可得:
在水平方向:Fcos 37°-f=ma①
在竖直方向:N+Fsin 37°=mg②
又f=μN③
解①②③得a=0.5 m/s2.
方法总结 在动力学问题中可用正交分解法列式求解,在建坐标轴时,一般使其中一坐标轴沿加速度方向,另一坐标轴沿垂直加速度方向,这样不需分解加速度,但在有的题目中为了解题方便,也可能两坐标轴都不沿加速度方向,这时需要分解加速度.
8.C [将物体1、2看做一个整体,其所受合力为:
F合=F1-F2,设质量均为m,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1-F2=2ma,所以a=.
以物体2为研究对象,受力情况如右图所示.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12-F2=ma,
所以F12=F2+ma=.]
方法总结 在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中,整体法与隔离法的结合使用是常用的一种方法,其常用的一种思路是:利用整体法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利用隔离法求出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
课后巩固练
1.B [速度大小与合力大小无直接联系,A错;由a=,运动速度变化率小,说明物体的加速度小,也就是说物体受到的合力小,B对;物体的质量与合力无关,C错;速度的变化量的大小与物体所受合力的大小无关,D错.]
2.CD
3.AC [光滑水平面,说明物体不受摩擦力作用,物体所受到的水平力即为合外力.力逐渐减小,合外力也逐渐减小,由公式F=ma可知:当F逐渐减小时,a也逐渐减小,但速度逐渐增大.]
4.D [由F=m1a1,F=m2a2,F=(m1+m2)a可得答案是D.]
5.A [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即所受合外力为零.当向西的力减小时,合外力向东且增大,根据F=ma可知,当合外力增大时,物体的加速度也增大.]
6.BCD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如果一个物体同时受到几个力的作用,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的外力的合力成正比.题目所给的两个力大小分别为2 N和6 N,当两个力的方向相同时合力最大,最大值为2 N+6 N=8 N,当两个力的方向相反时合力最小,最小值为6 N-2 N=4 N,当两个力的方向既不相同,也不相反时,合力的大小大于4 N而小于8 N,所以两个力的方向发生变化时,合力的大小为4 N≤F合≤8 N.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a=,当两个力取不同的方向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2 m/s2≤a≤4 m/s2.]
7.BC
8.CD [小球的加速度大小决定于小球受到的合外力.从接触弹簧到到达最低点,弹力从零开始逐渐增大,所以合力先减小后增大,因此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当合力与速度同向时小球速度增大,所以当小球所受弹力和重力大小相等时速度最大.]
9.B
10.(1)见解析图 (2)3 m/s2 (3)24 m
解析 (1)木块的受力示意图如右图所示
(2)根据题意知
F-f=ma,N=G,f=μN,
a=3 m/s2
(3)x=at2=×3×42 m=24 m第2课时 力学单位制
                   
1.物理学的____________在确定了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的________间的关系.
2.被选定的利用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其他物理量的单位的__________,称为基本物理量,它们的单位称为______________.力学中选定的基本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际单位制中它们的单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3.由基本单位根据______________推导出来的其他物理量的单位称为____________.
4.由________单位和________单位一起组成单位制,现在常用的是国际通用的,包括一切科学领域的单位制称为________单位制.
以下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七个基本物理量和相应的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物理量名称 物理量符号 单位名称 单位符号
长度 l ____ m
质量 m 千克(公斤) ______
时间 ____ 秒 s
电流 I ____ A
热力学温度 T 开(尔文) K
发光强度 I 坎(德拉) cd
物质的量 n 摩(尔) ________
5.在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力学物理量是(  )
A.长度、力、时间
B.长度、质量、时间
C.长度、力、质量、时间
D.速度、加速度、时间
6.下列各组单位符号中,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符号的是(  )
A.kg、m、J B.N、kg、m
C.kg、m、s D.N、g、m
7.下列关于单位制及其应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组成了单位制
B.选用的基本单位不同,构成的单位制也不同
C.在物理计算中,如果所有已知量都用同一单位制中的单位表示,只要正确应用公式,其结果就一定是用这个单位制中的单位来表示的
D.一般来说,物理公式主要确定各物理量间的数量关系,并不一定同时确定单位关系
【概念规律练】
知识点一 单位和单位制
1.现有下列物理量或单位,请按要求填空.
①密度 ②米/秒 ③牛顿 ④加速度 ⑤质量 ⑥秒
⑦厘米 ⑧长度 ⑨时间 ⑩千克
(1)属于物理量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国际单位制中,作为基本物理量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国际单位制中属于基本单位的有:________,属于导出单位的有________.
2.关于力学单位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g、m/s、N是导出单位
B.kg、m、s是基本单位
C.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可以是kg,也可以是g
D.只有在国际单位制中,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才是F=ma
知识点二 单位制的应用
3.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瓦”是导出单位,用基本单位表示,正确的是(  )
A.J/s B.N·m/s
C.kg·m2/s2 D.kg·m2/s3
4.声音在某种气体中的速度表达式,可以只用气体的压强p、气体的密度ρ和没有单位的比例常数k表示,根据上述情况,判断下列声音在该气体中的速度表达式肯定不正确的是(  )
A.v=k B.v=k
C.v=k D.v=k
【方法技巧练】
一、利用单位制分析物理学公式
5.物理公式在确定物理量关系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间的单位关系.下面给出的关系式中,l是长度,v是速度,m是质量,g是重力加速度,这些量都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试判断下列表达式的单位,并指出这些单位所对应的物理量的名称:
(1) ,单位是________,物理量名称是________.
(2),单位是________,物理量名称是________.
(3)m,单位是________,物理量名称是________.
6.小刚在课余制作中需要计算圆锥的体积,他从网上查得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为V=πR3h,小红说,从单位关系上看,这个公式肯定是错误的.小红的根据是什么?
二、单位制在物理计算中的应用方法
7.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取计数时间间隔为0.1 s,测得相邻相等时间间隔的位移差的平均值Δx=1.2 cm,若还测出小车的质量为500 g,则关于加速度、合外力大小及单位,既正确又符合一般运算要求的是(  )
A.a= m/s2=120 m/s2
B.a= m/s2=1.2 m/s2
C.F=500×1.2 N=600 N
D.F=0.5×1.2 N=0.60 N
                   
1.下列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不属于基本单位的是(  )
A.长度的单位:m B.质量的单位:kg
C.力的单位:N D.时间的单位:s
2.下列有关力学单位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有关力学的分析计算中,只能采用国际单位,不能采用其他单位
B.力学单位制中,选为基本单位的物理量有长度、质量、速度
C.力学单位制中,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有kg、m、s
D.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可以用基本单位来表达
3.关于物理量的单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任何一个物理量和物理概念都具有相对应的单位
B.物理公式中的物理量也可能没有单位,这样的量也没有数值
C.物理量之间单位关系的确定离不开描述各种规律的物理公式
D.物理量的单位均可以互相导出
4.关于力的单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力的单位是根据公式F=ma和基本单位推导出来的
B.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单位用“N”是为了使牛顿第二定律公式中的常数k=1
C.力的单位牛顿是一个重要的基本单位
D.力的单位牛顿是一个重要的导出单位
5.关于牛顿第二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质量不变时,a正比于F,对F和a的单位没有限制
B.对于相同的合外力,a反比于m,对m和a的单位没有限制
C.在公式F=ma中,F、m和a可以取不同单位制中的单位
D.在公式F=ma中,当m和a分别用kg、m/s2作单位时,F必须用N作单位
6.下列关于重力和质量的单位以及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地面上质量为1 kg的物体,其重力约为10 N
B.1 kg=10 N
C.1 kg的质量约为10 N
D.10 N的力约为1 kg的质量
7.一物体在2 N的外力作用下,产生10 cm/s2的加速度,求该物体的质量.下面有几种不同的求法,其中单位运用正确、简洁而又规范的是(  )
A.m=F/a= kg=0.2 kg
B.m=F/a==20 =20 kg
C.m=F/a==20 kg
D.m=F/a= kg=20 kg
8.在解一道文字计算题时(由字母表达结果的计算题),一个同学解得x=(t1+t2),用单位制的方法检查,这个结果(  )
A.可能是正确的
B.一定是错误的
C.如果用国际单位制,结果可能正确
D.用国际单位制,结果错误,如果用其他单位制,结果可能正确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9.在学习了力学单位制之后,小刚同学由G=mg,得g的单位N/kg,可是小强同学由自由落体v=gt得g的单位为m/s2.二人争执不下,都认为自己导出的单位正确.请你帮他们解决定个问题.
10.由长度的单位m、质量的单位kg和时间的单位s这三个基本物理量的基本单位,就足以导出力学中其他所有物理量的单位,但必须依据相关公式.现有一个物理量及其表达式为A=,其中M是质量,r是长度,又已知G的单位是N·m2·kg-2,据此能否推知A是什么物理量?
11.质量为1.5 t的汽车在前进中遇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05倍,汽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5 s内速度由36 km/h增至54 km/h.求汽车所受牵引力的大小.(g取10 m/s2)
12.一辆质量为400 g的遥控玩具车,从静止出发,在水平导轨上行驶,已知发动机的牵引力为0.16 N,玩具车在运动时所受阻力为车重量的0.02倍,问:
(1)玩具车开出后加速度是多大?
(2)玩具车经过多长时间速度可达1 m/s
第2课时 力学单位制 答案
课前预习练
1.关系式 单位
2.物理量 基本单位 长度 质量 时间 米 千克 秒
3.物理学公式 导出单位
4.基本 导出 国际 米 kg t 安 mol
5.B 6.C 7.ABC
课堂探究练
1.(1)①④⑤⑧⑨ (2)⑤⑧⑨ (3)⑥⑩ ②③
解析 (1)属于物理量的有密度、加速度、质量、长度、时间;
(2)在国际单位制中,作为基本物理量的有七个,这其中有质量、长度、时间三个;
(3)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有七个,这其中有时间的单位秒、质量的单位千克;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导出单位的有米/秒、牛顿.
点评 物理量与物理单位不同.物理量能够定量地反映客观事物的主要属性和共同特征的物理概念,每一个物理量都可以用“数值单位”来表述,单位不同,其数值也不同.可见物理单位是完整描述物理量的一部分.
2.BD [所谓导出单位,是利用物理公式和基本单位推导出来的,力学中的基本单位只有三个,即kg、m、s,其他单位都是由这三个基本单位衍生(推导)出来的,如“牛顿”(N)是导出单位,即1 N=1 kg·m/s2(F=ma),所以题中A项错误,B项正确.
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只能是kg,C错误.
在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中,F=ma(k=1)只有在所有物理量都采用国际单位制时才能成立,D项正确.]
3.D 4.BCD
5.(1)s 时间 (2)m/s2 加速度
(3)kg·m/s2 力
解析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m,g的单位是m/s2,速度的单位是m/s,质量的单位是kg.将上述单位代入式子分别得到 的单位是s,物理量是时间;的单位是m/s2,物理量是加速度;m的单位是kg·m/s2,物理量是力.
6.见解析
解析 V=πR3h中,R的单位是m,高度h的单位是m,故由公式可得V的单位应为m4,明显是错误的.
7.BD [在应用公式进行数量运算的同时,也要把单位带进运算.带单位运算时,单位换算要准确.可以把题中已知量的单位都用国际单位表示,计算结果的单位就是用国际单位表示的.这样在统一已知量的单位后,就不必一一写出各个量的单位,只在数字后面写出正确单位即可.选项A中Δx=1.2 cm没变成国际单位,C项中的小车质量m=500 g没变成国际单位,所以A、C均错误;B、D正确.]
方法总结 (1)题目中的物理量必须统一到同一单位制中,一般是选取国际单位制.
(2)只有采用国际单位制,公式F=kma中的k才能取1.
(3)当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时,运用公式进行运算时,公式中的各量不必写上单位,只需在最后的数值后面写上正确的单位即可.
课后巩固练
1.C
2.CD [对于A选项,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建议大家用国际单位制,并不是只能用国际单位制,所以A选项是错误的;B选项中的“速度”不是力学单位制中选为基本单位的物理量,所以B选项是错误的;C选项中kg、m、s是力学单位制中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所谓导出单位就是根据物理公式和基本单位导出的单位,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故正确答案为C、D.]
3.C 4.ABD 5.ABD
6.A [质量为1 kg的物体,在地球上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高度,甚至不同的星球上,其重力加速度有所不同,故其重力也有所不同,可以说在地面上物体质量为1 kg,其重力约为10 N,但不能说1 kg的质量约为10 N或10 N的力约为1 kg的质量,质量和重力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故B、C、D错误,A正确.]
7.D
8.B [可以将右边的力F、时间t和质量m的单位代入公式,看得到的单位是否和位移x的单位一致;还可以根据F=ma,a=v/t,v=x/t,将公式的物理量全部换算成基本物理量的单位,就好判断了.
在x=(t1+t2)式中,左边单位是长度单位,而右边单位推知是速度单位,所以结果一定是错误的,单位制选得不同,不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故A、C、D错.]
9.见解析
解析 这两个单位是等价的.
由1 N/kg==1 m/s2
所以这两个单位是g的单位的不同表达方式.
10.速度
解析 A=的相应的单位运算是

==m/s.
物理量A的单位是m/s,这是速度的单位,所以物理量A表示的是速度.
11.2.25×103 N
解析 因v=v0+at,F-Ff=ma
故F=ma+Ff=+0.05mg
已知v0=36 km/h=10 m/s,v=54 km/h=15 m/s,t=5 s,m=1.5 t=1.5×103 kg.
代入以上数据,计算得
F= N+0.05×1.5×103×10 N=2.25×103 N.
12.(1)0.2 m/s2 (2)5 s
解析 (1)由已知条件知玩具车质量m=400 g=0.4 kg,摩擦力f=kmg=0.02×0.4×10 N=0.08 N,因为牵引力F=0.16 N恒定,故可知玩具车在恒定外力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由牛顿第二定律:F=ma,可求出加速度
a===0.2 m/s2.
(2)设经过时间t,玩具车速度达到1 m/s,则at=v,
t==5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