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二、地球的公转
1、定义:
地球不停的围绕太阳的转动。
2、方向:
自西向东
3、周期
一年
4、产生的现象:
四季变化
四季的形成
正是由于地球在公转的不同位置受到太阳照射的不同,才形成了四季的变化。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3月21日前后
6月22日前后
9月23日前后
12月22日前后
直射赤道
直射赤道
直射北回归线
直射南回归线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春分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赤道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南、北回归线之间: 一年两次太阳直射
南、北回归线上: 一年一次太阳直射
南、北回归线之外: 没有太阳直射
3月21日
6月22日
9月23日
12月22日
(2)昼夜分布情况
春、秋分日太阳照射地球的情况
太阳直射赤道。南北半球光线适中,白天和黑夜等长。
接受的太阳热量适中,大部分地区天气不冷不热。
3月21日
6月22日
9月23日
12月22日
(2)昼夜分布情况
昼夜平分
昼夜平分
夏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的情况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北半球光线强,昼长夜短,接受的太阳热量多,天气热,南半球相反。
春分
夏至
物体
秋分
3月21日
6月22日
9月23日
12月22日
(2)昼夜分布情况
昼夜平分
昼夜平分
北:昼长夜短
极昼
极夜
冬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的情况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北半球光线弱,白天短,昼短夜长。接受的太阳热量少,天气冷,南半球相反。
地 面
冬至
春分
夏至
物体
秋分
昼夜平分
昼夜平分
北:昼长夜短
北:昼短夜长
白昼最长
白昼最短
极昼
极夜
极夜
极昼
极昼
极夜
A
太 阳 光 线
B
D
.
.
180
春秋分日
北极
南极
春秋分日
D
太 阳 光 线
B
.
.
夏至日
N
S
B
.
太 阳 光 线
B
D
.
.
N
S
冬至日
B
.
公转规律:
节气 昼夜长短变化 太阳直射点位置 太阳直射点 的移动方向 正午影子长短的变化
(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
春分(3月21前后)
夏至(6月22前后)
秋分(9月23前后)
冬至(12月22前后)
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均12小时
赤道
将向北半球移
居中
昼最长夜最短
北回归线
最北点
最短
昼夜等长
赤道
将向南半球移
居中
昼最短夜最长
南回归线
最南点
最长
北极
南极
北极圈
南极圈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赤道
北纬66 .5
南纬66.5
北纬23.5
南纬23.5
热带
北温带
南温带
北寒带
南寒带
太阳光
三、五带的划分
各带的特点
四季分明
终年炎热
终年严寒
五带的划分
四季分明
终年严寒
思考
1、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是?
温带与寒带的分界线是?
2、哪里有阳光直射现象?
哪里有极昼、极夜现象?
南、北回归线
南、北极圈
热带地区或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带
南寒带、北寒带或寒带地区
地球五带的划分
热带地区
北温带
北寒带
爱斯基摩人的一家
南寒带
检测
1、太阳直射的最北界限是 ,直射的最南界限是 。
2、太阳直射点在 之间来回移动。
3、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的中纬度地带正午太阳高度角 ,白昼时间 。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南、北回归线
大
长
「例1」某人面北而立,左为东半球,右为西半球,前为热带地区,后为温带地区,其位置是( )。
典型例题剖解
D
【例2】 我国某地有一口井,每年只有1天有太阳直射井底的现象,该地的纬度和该日期
正确的是( )。
A.23.5°S冬至日 B.23.5°N夏至日
C.23.5°N冬至日 D. 23.5°S夏至日
【例3】我国南极考察队由上海出发到我国的南极考察站——中山站(69°S,76°E),途经地球五带中的 个。
A.5个 B.4个 C.3个 D.2个
B
B
作业:
1.画出自转、公转的方向,二分二至日的位置、日期
2.用阴影表示二分二至日的夜半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