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气候特点
教学背景分析
学生在学习《气候特点》之前,已经学习了我国气温分布、降水分布相关知识,拥有读图的能力。本节内容是对前面所学的我国气温与降水的总结与深化,为进一步学习中国的区域地理、分析和研究某一地区的气候特征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根据所给数据,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并分析,说出我国的各类气候类型的特征
根据演示动画,说出冬季风、夏季风的源地、风向和特点
通过同纬度地区气温、降水量对比,归纳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
说出寒潮灾害性天气影响的范围、时间和危害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并分析,说出我国的各类气候类型的特征
说出冬季风、夏季风的源地、风向和特点
难点: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并分析,说出我国的各类气候类型的特征
教学设计思路
活动一: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学生根据拿到的城市气温和降水量数据,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既是对前面所学的我国气温与降水的总结与深化,又能作为研究我国气候特点的材料。学生在互助完成绘图的过程中,能够加深对气温和降水知识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根据所绘图表进行分析、归纳,最终总结出特点。
活动二:冬季风、夏季风的源地和风向
学生在理解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基础上,将雨热同期的三个季风气候提取出来,通过演示动画,理解夏季风和冬季风的风向、来源,直观感性的动画有助于初中学生对季风的理解。
活动三:季风的影响(寒潮、台风)
灾害性天气在六年级《多变的天气》一课中有所涉及,内容比较简单、贴合生活实际,这部分内容主要以学生自主学习,根据资料汲取信息完成活动单内容。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图片展示我国不同地区特色水果例如:哈密瓜、橙子、椰子等提问:为什么它们从不同的地方种出来呢? 观看图片,将图片水果与相对应的地区连线学生思考回答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回顾之前学习的内容
新课展开 气候复杂多样 全国各地气温、降水量条件各不相同,我们以漠河为例1、展示漠河的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2、展示中国气候类型图提问:同学们手中拿到的城市是哪一个气候类型呢?请填写在活动单相应位置。3、现在请各位同学根据手中的材料,两两一组,共同完成某城市的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后,运用平板直接拍照上传。板书写我国6大气候类型名称不同气候类型从气温和降水量的角度进行提问总结: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学生通过中国行政区划图和气候类型图完成活动单第一小题学生根据已有气候资料绘制不同城市气温变化曲线及降水量柱状图学生将绘制的图表按照气候类型进行排列学生回答 以漠河的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为例深化之前我国气温与降水得知识,使得数据可视化,体现地理实践力加强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在提问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原因
季风气候显著 1、提问:雨热同期的有哪些气候类型?2、播放夏季风、冬季风的演示动画 学生思考回答学生完成活动单二 演示动画直观感性,有助于理解
3、展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提问:分界线穿过哪些山脉? 学生结合中国地形图回答分界线穿过哪些山脉 回忆之前学习的中国的山脉
4、展示纬度相近的巴黎和齐齐哈尔的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提问:两个城市有什么不同?如何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呢?我国与世界上同纬度的各地相比,冬季气温普遍偏低而夏季气温普遍偏高, 学生读图思考回答 培养读图、分析的能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分析原因,寻找事物间联系,建立地理逻辑关系
灾害性天气及其影响 1、展示台风过境果园的图片、菜价上涨的图片2、自主学习活动:提供寒潮灾害性天气的相关内容。 学生根据活动单资料完成寒潮相关内容 从生活出发,鼓励、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地理
总结 提问:今天学习了哪些内容? 学生概括总结
板书设计
中国的气候特点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导入
我国各气候类型的特点
季风的源地、风向和特点
灾害性天气(寒潮)
总结
夏热冬温
夏雨多
夏高温多雨
冬寒冷干燥
夏热冬冷
常年干燥
终年冰雪覆盖
常夏无冬
长冬无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