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昌耀
导入课文
他是中国新诗的又一座高峰。他脚踏着地球上最高的高原,诗魂徜徉在中国最大的咸水湖边,用尽所有的骨气和热血放声歌唱。
他就像雪山之侧的一株雪莲,因离天空最近而吸取雨露阳光,绽放出晶莹剔透的凄美花朵。他在西北高地上独自咀嚼着荒寒与寂寞,追求着一种生命内在的诗意。
他是表现西部文化的杰出诗人,代表的是人类不屈不挠的生命。
他就是王昌耀。
目录
1
作家作品
2
初读文本
3
研读文本
4
归纳总结
作者简介
王昌耀(1936~2000),笔名昌耀。湖南桃源人、诗人。
1950年参军。任38军114师文工队队员。曾参加朝鲜战事,负伤致残。
1953年,在朝鲜战场负伤后转入河北荣军学校。
1957年定为右派,后流放至青海祁连山劳教。
1979年重返文坛,任青海省作协副主席、荣誉主席,专业作家。
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昌耀抒情诗集》《一个挑战的旅行者步行在上帝的沙盘》等。
2000年与肺腺癌抗争数月后,于青海省人民医院自杀。
写作背景
1957年,中共中央发出指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波及社会各阶层的群众性反右派斗争。这一运动后来被严重扩大化,一大批响应党的号召仗义执言的知识分子和民主党派人士被错误的确定为“右派分子”,遭到不同程度的迫害。作者因《林中试笛》被打成右派,在距峨堡乡不远的青海省八宝农场接受劳动改造。这首诗写于1962年8月,诗人陷入冷寂和沉闷心境之中。
在此情况下,他用理智和清醒,观照和揣度个体生命及周围的世界,并以此走入自己的内在世界,写下此诗。
峨日朵雪峰
“峨日朵”是现在的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的峨堡镇的老百姓对“峨堡”一词的口语发音,“峨日朵雪峰”便是峨堡乡境内的祁连山脉中一座或者几座小雪峰。它们原本没有自己独立的名字,诗人拿来作为诗中一个如画的诗作之远景而已。
诗作风格、新边塞诗歌
新边塞诗歌:
20世纪80年代出现于新疆的诗歌流派。主要诗人有杨牧、周涛等。严峻而旷达的边塞生活不仅冶炼了他们的灵魂,也铸造了他们诗歌的品质与气质。荒僻的自然界和奇异的边塞风情进入了他们的审美视野,使他们的诗歌具有独特的地域性和深沉浓郁的当代性色彩。
同时,新边塞诗歌摆脱了表层性描写的束缚,以一种隐含的、意向化的传达手段,使诗的思想寓意活跃在写实与象征之间,做到了意与象的交融,心绪与画面的叠合,从而实现了对边塞时空和题材本身的超越。
新边塞诗是中国西部豪放派的歌唱,诗人们崇尚的是阔大的含蓄与恢宏的悲壮,他们的诗发展了唐代的边塞诗风,不仅具有苍凉、慷慨、浓厚的特点,而且具有明朗、刚健、朴实的风格。
目录
1
作家作品
2
初读文本
3
研读文本
4
归纳总结
初读文本
1. 自由朗读诗歌,扫清字词障碍,掌握重点字词。
字词点拨:
嚣:xiāo,喧哗。
揳:xiē,捶打。
罅隙:xià xì,裂缝;缝隙。
2.听名家朗诵,感受登山勇士在登峰途中的体验与感怀。
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
我小心地探出前额,
惊异于薄壁那边
朝向峨日朵之雪彷徨许久的太阳
正决然跃入一片引力无穷的
山海。石砾不时滑坡,
引动棕色深渊自上而下的一派嚣鸣,
像军旅远去的喊杀声。
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楔入巨石的罅隙
血滴,从撕裂的千层掌鞋底渗出。
呵,真渴望有一只雄鹰或雪豹与我为伍。
在锈蚀的岩壁;
但有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
与我一同默享着这大自然赐予的
快慰。 1962年8月2日初稿 1983年7月27日删定
思考:作者攀登途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何感受?
整体感知
太阳山海
石砾
滑坡
蜘蛛
攀登者
思考:作者攀登途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何感受?
意象 意境:
凝重壮美雄浑
视觉
听觉
仰-俯
所见
所听
所感
嚣鸣
共享快慰:蜘蛛
渴望:雄鹰或雪豹
目录
1
作家作品
2
初读文本
3
研读文本
4
归纳总结
研读文本
诗歌首句说:“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怎样理解“此刻”和“仅”两个词的含义?(分析鉴赏这句诗的内容和表达技巧)
— 这是个判断句,暗示了“我”身后已经陆续征服了从前的那些高度,暗示了“我”的目标与“我”的努力之间的差距,也暗示了某种“先喘口气”的决定。
— 这并不意味着将来(或“下一刻”)“我”不能达到新的高度,也不意味着此刻的高度微不足道,这毕竟已是一次历尽艰辛的征服。
—“此刻”和“仅”两个词暗示了多重意思:这高度并非“一览众山小”的“绝顶”,却是“我”尽了自己的全部努力所达到的;
研读文本
2.“我小心地探出前额”写出了什么呢?为什么是“小心地”?
从精神层面讲,作者所攀登的“高度”即他的思想观念及精神境界对于当时他所处的社会地位来说,是极其危险的。所以只能“小心地”“探出前额”。
研读文本
3.“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揳入巨石的罅隙血滴,从撕裂的千层掌鞋底渗出。”这句诗有怎样的寓意?请简要分析。
诗人由“我”眼中的壮观景象转入自身状态的描述:手指插入岩缝,血滴渗出鞋底,也就是说,日落和滑坡都不是悠闲者赞叹或观赏的对象,而是此时此地贴身绝壁的登山勇士的生命体验。
“指关节”象征着诗人面对千般险阻、万般苦痛依旧毫不退缩的坚定意志,同时也表现了诗人面对困境的坚持与决绝。
研读文本
4.如何理解“呵,真渴望有一只雄鹰或雪豹与我为伍”一句?
雄鹰:蓝天领主 雪豹:雪山之王
代表着真正的强大、雄壮和坚韧
是作者理想中精神、意志和心灵的象征
表现作者对真正强大的事物、力量、英雄的渴望
深入探究
5.诗人在最后给了一个“特写镜头”:“但有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这里的蜘蛛有何内涵?
蜘蛛:诗人自喻
可怜— 生命渺小,依然强劲
默享—生命平等,共享快慰
突出生命的谦卑与坚毅
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
目录
1
作家作品
2
初读文本
3
研读文本
4
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
总结文章脉络
自然之美
生命力之强
峨日朵雪峰之侧
太阳
石砾滑坡
山海
壮丽
反衬
蜘蛛
“我”
渺小
凸显博大的生命意识
归纳总结
主旨探究
这首诗歌是诗人登山过程的真实写照,是诗人一次历尽艰辛对大自然的征服。一只小小的蜘蛛出现让诗人感悟到生命的谦逊与坚毅,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
归纳总结
本诗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视听合一
象征(特写镜头)
强烈对比
特写“蜘蛛”这样的细小意向更有力量
雄鹰、雪豹与蜘蛛形成鲜明对比:
强大与弱小、光明与幽暗、高拔与低矮
意向分类、意向作用
意向作用
1.表达难以言传的情感
2.使感情表达更加含蓄
3.启发读者的联想
4.深化诗歌主题
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昌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