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第1课时 质点 参考系 空间 时间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1.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
2.理解参考系概念,知道运动具有相对性.
3.知道时刻和时间间隔的区别和联系.
4.能用数轴表示时刻和时间. 1.质点概念的理解是本节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2.参考系是学习的重点,知道同一物体的运动在不同参考系中运动不同的特点,认识选择参考系的重要性.
阅读教材“质点”部分,并完成以下问题.
1.做机械运动的物体,如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足球在绿茵上的滚动…….要想描述其运动有什么困难?
提示:困难在于这些物体都有一定的大小和形状,各部分的运动情况一般来说并不一样.
一、质点
2.既然因物体有一定的大小和形状,对其运动的描述带来了困难.那么,什么样的物体其运动的描述最为简单?
提示:没有大小和形状的物体,即物体是一个“点”.
3.自然界中没有大小和形状的物体真实存在吗?什么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呢?
提示:没有.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虽有影响但可忽略时,可以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
4.质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问题一:研究火车的各种运动情况时.
(1)研究火车进站的时间.
(2)研究火车从北京到重庆的时间.
(3)研究火车车轮上某点的运动情况.
试比较分析以上三种情况,能否将火车看作质点?
提示:否,能,否.
问题二:研究地球的运动.
(1)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
(2)研究地球自转.
试比较分析以上两种情况,能否将地球看作质点?
提示:能,否.
问题三:是不是很大的物体一定不能看作质点,而很小的物体一定可以看作质点?请举例说明.
提示:不是.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时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而研究乒乓球的发球(如旋转问题)时不能把乒乓球看作质点.
总结:把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
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虽有影响但可忽略
阅读教材“参考系”部分,并完成以下问题.
1.看教材图1 1 2.受援者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提示:以驾驶员和平台上的其他人为参考系是静止的,以救生员为参考系是运动的.
2.看教材图1 1 3.小明和小聪看到雨滴的轨迹为什么不同?
提示:二人选择的参考系不同.
二、参考系
3.参考系
(1)定义: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被选定做参考、假定为__________的其他物体.
(2)影响: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同一个物体的运动,观察结果_____________.
不动
可能不同
问题一:研究行驶的火车上物体的运动时,选取什么物体为参考系比较方便?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选取什么物体为参考系比较方便?
提示:火车,地面
问题二:你认为选取参考系应遵循什么原则?
提示:原则上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但实际中,参考系的选取应以观测方便和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基本原则.
阅读教材“空间 时间 时刻”部分,并完成以下问题.
1.结合教材列举出哪些是时刻?哪些是时间间隔?
提示:如上午8:00上课是时刻.一节课45分钟是时间间隔.
2.观察教材图1 1 4,如何用数轴表示时刻和时间间隔?
提示:数轴上的点表示时刻,数轴上的线段表示的时间间隔.
三、空间 时间 时刻
3.时刻和时间间隔
(1)时刻:表示某一________,在时间轴上用点表示.
(2)时间间隔:表示某一________,在时间轴上用线段表示.
(3)两个时刻的间隔长度即为________.
瞬间
过程
时间
问题:“上午8时上课、8时45分下课”“每节课45分钟”“2 s初”“第5 s末”“第6 s内”……
(1)以上说法中,哪些表示时刻?哪些表示时间间隔?
(2)“第2 s初”“第5 s末”“第6 s内”“前2 s内”分别对应时间轴上的哪一点或哪一段?
提示:(1)8时、8时45分、第2 s初、第5 s末是时刻.
45分钟、第6 s内是时间间隔.
(2)
(多选)2013年6月13日13时18分,“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成功交会对接,“神舟十号”航天员成功开启“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舱门,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以飘浮姿态进入“天宫一号”,“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对接时,两者要保持一样的运动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3时18分”是时间
B.“神舟十号”相对于“天宫一号”是静止的
C.研究组合体环绕地球运动的快慢时,可把组合体看作质点
D.观察“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的对接过程时,可把二者看作质点
[解题探究]
(1)时间和时刻的区别是什么?
提示:时间是两时刻的间隔,时刻是某一瞬时.
(2)以地球为参考系,“天宫一号”和“神舟十号”如何运动?
提示:围绕地球高速运动
(3)以“天宫一号”为参考系,“神舟十号”如何运动?
提示:静止
(4)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
提示: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时.
解析:13时18分是指时刻,选项A正确。“天宫一号”和“神舟十号”对接后,“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飞行器一起运动,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神舟十号”相对于“天宫一号”飞行器来说是静止的.选项B正确.研究组合体绕地球运动的快慢时,其大小和形状的影响可忽略,可把组合体看作质点,选项C正确;观察“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的对接过程,则不能看作质点,选项D错误.
答案:BC
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5 s时指的是物体在5 s末时,指的是时刻
B.物体在5 s内指的是物体在4 s末到5 s末这1 s的时刻
C.物体在第5 s内指的是物体在4 s末到5 s末这1 s的时间
D.第4 s末就是第5 s初,指的是时刻
[解题探究]
(1)如何直观地表示时间与时刻?
提示:用时间轴.
(2)时间轴上的“点”与“线段”分别代表哪个物理量?
提示:“点”代表时刻、“线段”代表时间间隔.
解析:画时间轴如图所示,5 s时指的是5 s末这一时刻,5 s内指的是0~5 s这一段时间,第5 s内指的是在4 s末到5 s末这1 s的时间,第4 s末和第5 s初表示的是同一时刻.
答案:ACD
一、质点
1.对质点的理解
(1)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尽管不是实际存在,但却是实际物体的一种近似反映.是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进行的科学抽象,它突出了事物的主要特征,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
(2)物体能否被看成质点,与物体的大小无关,并不是越小的物体就能够看成质点,而越大的物体就不能看成质点.
(3)一个物体在某些物理情景中可以被看成质点,而在其他的物理情景中不一定也可以看成质点.
2.物体能否看成质点的判断
以下几种情况,物体通常可以看成质点:
二、对参考系的理解
1.运动的相对性: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是相对参考系而言的,这是运动的相对性.同一运动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结果可能不同.例如,坐在行驶汽车中的乘客,以地面为参考系,乘客是运动的,但如果以车本身为参考系,乘客则是静止的.
2.参考系的选择
(1)任意性:参考系的选取具有任意性,但应以方便观察和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原则.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通常选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
(2)统一性: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应选择同一个参考系.
三、时刻和时间间隔
1.区别与联系
时刻 时间间隔
区
别 物理
意义 事物运动、发展变化过程所经历的各个状态先后顺序的标志 事物运动、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长短的量度
对应运
动描述量 位置 路程、位移
用时间
轴表示 用时间轴上的点表示 用时间轴上的线段表示
描述
关键词 “第1 s末”“第3 s初”“第3 s末”等 “第1 s”“前2 s” “前3 s内”等
时刻 时间间隔
联系 两个时刻的间隔即为一段时间间隔,时间间隔是一系列连续时刻的积累过程.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好比一段录像;时刻可以显示运动的一瞬间,好比一张照片
2.在时间轴上的表示
活页作业(一)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