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推荐】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选修5:第二章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课件+素材(7份)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推荐】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选修5:第二章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课件+素材(7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3-10-14 17:56:24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第一节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一、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读下面的图像和图表资料,思考回答:1、中国自然灾害在种类和发生频率方面有何
特点?
2、我国东、西部地区自然灾害类型及影响有
哪些?
3、中国自然灾害在地域分布上有何特点?2008年春节前的大雪冻雨给我国南方带来了巨大灾害2008年5月12号四川汶川发生里氏7.8级地震汶川大地震引发的大量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是我国有史以来一次性灾变事件爆发的最严重的地质灾害。经初步判断,汶川地震损失中约有三分之一是次生地质灾害引起的损失。 2009年8月,台风“莫拉克”带来大暴雨造成台湾中南部50年来最严重水灾后,9日在浙江玉环沿海激起20多米巨浪。2010年3月19-21日,北方地区遭受今年入春以来强度最强、影响范围最大的一次沙尘天气过程。有16个省份约2.7亿人遭受沙尘侵扰。2010年1月,渤海湾遭遇30年来最严重海冰灾害 船只被冻牢 2009年11月11日,我国北方部分地区先后遭遇历史罕见强降雪,截至13日17时统计,北方地区降雪过程造成冀晋鲁豫鄂陕宁7省份755.2万人受灾,因灾死亡21人,因灾直接经济损失44.6亿元。2007年3月4日,江苏连云港沿海出现风暴潮2008年8月22日,烟台海滨巨浪滔天2007年5月23日,狂风、大雨、巨浪袭击大连 2010年3月新疆塔城盆地发生融雪性洪水2009-2010年中国南方的旱灾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危害大中国主要自然灾害类型一览表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高在各类灾害中,危害最大的有哪些?洪涝、干旱、地震影响最大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范围广读图观察中国自然灾害的灾情有何区域分异特点? 分析该特点形成的背景。读图观察中国自然灾害的灾情有何区域分异特点? 分析该特点形成的背景。中国四大工业基地中国特大城市分布图中国人口分布图中国农村社会总产值分布图自然灾害影响的背景分析我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大中国东部地区自然灾害种类多,强度大,频率高,因工农业发达,城市与人口众多,所以损失大;
中国中部地区自然灾害种类,强度,频率,损失等次之;
中国西部地区自然灾害种类多样, 但城市与人口少,经济发展较落后,损失较小。种类多
频率高
分布范围广
地域差异大一、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思考:中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有哪些?(1)我国处在两大自然灾害带的交汇处;
(2)我国处在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
处,地壳运动强烈;
(3)我国2/3的面积是山区,地貌类型复杂
多样;
(4)季风气候不稳定,尤其是夏威夷高压势
力的大小及位置的移动,导致了我国频
繁的旱涝灾害。中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自然灾害种类的区域分异及原因 沿海灾害带
沿江灾害带
山前灾害带二、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课堂练习1.我国东南半壁灾害点位多,西北半壁灾害点位稀少的主要原因在于 ( ) A.东南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受灾体多;西北部受灾体少 B.东南部人多地少,环境问题多而重;西北部人少地多,生态脆弱 C.东南防灾意识强,西北部减灾能力强 D.东南部季风气候,西北部大陆性气候
2.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是( ) A.人口基数大,增长快,是世界上的人口稠密区之一 B.经济迅速发展,是世界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C.地处世界两条灾害带的交汇处,灾害多发 D.灾害防御能力有限,灾害监测系统不健全
3.下列地区及其易发或多发自然灾害组合正确的是( ) A.滑坡、泥石流多发区——东南沿海地区 B.洪涝多发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 C.旱灾多发区——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西南地区 D.地震多发区——华北、西北、西南、华中 课件35张PPT。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一、我国的干旱灾害我国旱灾具有哪些特征?我国旱灾严重的地区在哪里?出现次数多
持续时间长
影响范围广
华北地区的旱灾最严重我国旱灾的特征简要分析华北地区旱灾严重的原因。华北东部和西部地区旱灾最严重的原因:降水因素
水资源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我国旱灾的地区概况东北地区盛夏干旱,“三天一小干,五天一大旱”。 由于降水相对稳定,旱灾频次相对较少。
华北地区春旱严重,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旱灾频次居首位。
长江地区伏旱,有农谚“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一半”。 7月份雨带北移,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易发生旱灾,但是,台风雨经常可以缓解灾情。
华南地区夏秋旱。
西南地区四季均可发生旱灾。
总的说来,我国旱灾以春旱发生地域最广,频率最高,夏旱和秋旱次之。 通过阅读,了解以下内容:
①我国自古就是一个旱灾严重的国家。
②旱灾的危害:河流断流、水库干涸;作物歉收,有的甚至绝收;人畜饮水困难等。 思考:1、我国干旱、半干旱区为何不是严重旱灾区? (干旱对人类造成了损害,才称旱灾,如果干旱发生在无人区,不会给人类带来灾害,也就不会形成旱灾。并且旱灾的严重程度与人口、经济的发达程度有关,人口越密集,经济越发达,同样程度的干旱造成的旱灾越严重。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虽然雨水不多,年年干旱或“十年九旱”,但由于人口稀疏,经济落后,因此旱灾并不是最严重的地区。) 2、为什么东部季风区是旱灾频发区?(我国东部深受季风的影响,季风到来的早晚、势力的强弱、停留时间的长短等都直接影响着降水量的多少及其时间分配,加上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使得季风区的降水量不仅年内变化大而且年际变化大;不稳定的降水就是干旱频发的主要原因。而东部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区,对降水的需求量和保证率要求很高,如果出现干旱,势必造成旱灾灾情。因此,我国东部季风区是旱灾频发区。) 分析:西南五省旱灾的原因?高纬度地区的冷空气不断地向南扩散,并长时间滞留在我国偏东大部份地区上空,导致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不能正常循环进入中国西南,因此,云贵地区出现了长时间的严重干旱。 西南五省旱灾的原因:二、我国的洪涝灾害我国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为什么?我国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原因东南部多,西北部少
我国年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夏季多,冬季少
夏季风的影响围湖造田水土
流失滥伐森林
陡坡开垦泥沙
堆积河流蓄洪
泄洪能力下降加重
洪灾下游低洼地
过度开发资产、人口
等密度加大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对洪涝灾害的影响 思考:
长江流域洪水灾害多发的原因有哪些呢?1954年5-7月长江流域降水量1998年6-8月长江流域降水量 1998年长江流域洪水淹没范围1954年长江流域洪水淹没范围1954年和1998年的洪水灾害对比偏
大 偏
小 小 大 低 高 大 小 12 处5 处33000 1320 轻于98年十分严重 1954年和1998年的洪水灾害对比偏
大 偏
小 小 大 低 高 大 小 12 处5 处33000 1320 轻于98年十分严重 ②洪水灾害的严重程度与区域的人口、经济有关,人口越密集,致灾的可能性越大;经济越发达,损失就可能越严重。
人为原因自然原因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影响;长时间持续暴雨;阶梯的交界处多山,迎风坡;中下游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三、影响我国的寒潮联系所学知识,说一说寒潮是怎样形成的。
当北冰洋地区和西伯利亚北部的冷性高压势力增强到一定程度时,就与南方的低压形成气压梯度,如果遇上有利于冷空气南下的大气环流形势,冷空气就从高压流向低压,于是暴发寒潮。1、概念:2、发生时间:3、主要特点:4、源地:西伯利亚北部与北冰洋地区5、主要路径:中路: 从贝加尔湖和蒙古一带进入内蒙古自治
区,经河套一带南下,直达长江中下游
地区和华南地区
西路: 经西伯利亚西部南下,进入新疆,过河
西走廊往南,进而影响长江以南以及华
南地区
东路: 从西伯利亚东北部南下,经蒙古东部移
入我国华北、东北地区,再循黄河下游
地区扩散南下冬半年 入侵我国的寒潮具有降温快、 温度低、来势猛、风力强、规模大、范围 广的特点。 6、主要危害:四、影响我国的台风1、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遭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位于太平洋西岸,由于西太平洋台风具有向西北方向移动的特征,因此,我国沿海地区极易遭受台风的袭击。2、台风发生的时间:主要为盛夏至秋初3、台风灾害的成因:热带气旋影响我国的台风路径台风主要在我国东南沿海登陆,受其影响程度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小。台风灾害灾情严重的地区是地均GDP高且台风次数多的地区。阅读下表时,需要了解以下内容:
①记录有关台风灾害灾情信息主要从死亡人数、受伤人数、毁损船舶、倒塌房屋数、直接经济损失等方面纪录。
②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台风造成的经济损失有成倍增长的趋势。思考:①我国最大的城市上海虽然受灾,却没有成灾,原因是什么?
②台风和旱灾、洪水的灾情报告有什么不同?
③台风登陆对区域旱情有什么影响?
(提示:上海虽然受灾,但却没有成灾与该城市的防御能力强有密切关系。台风登陆会带来大量降水,可以缓解当地的旱情。)
思考:台风对沿海地区农业和城市有什么影响?我国沿海地区是重要的工业区、农业区、渔业区,人口密集,城市港口众多。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以及风暴潮常会形成海水倒灌,造成海堤决口,形成洪涝灾害,并且可诱发泥石流和滑坡等灾害,会造成城市、港口以及生命线工程的破坏、船舶的毁坏等,以及人员伤亡、房屋倒塌、建筑物破坏,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从而直接威胁我国沿海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课件27张PPT。第四节 中国的虫灾和鼠灾我国主要的农作物病虫鼠害达1600余种重庆持续阴雨导致虫害发生 草地鼠害形成的土丘一、我国的虫灾农作物害虫:
森林害虫:蝗虫黏虫稻飞虱松毛虫大袋蛾成虫农作物的虫害小麦病害。
中国危害最严重的一类 小麦锈病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
水稻病害 广泛分布于我国主要棉花产区,黄河流域棉产区和新疆棉产区受害尤其严重。森林害虫 森林病虫害的分布与地形、气温有关。ACTIVITY 活动为什么农作物害虫泛滥成灾气象因素:温度、湿度、光、雨、雪、风等;作物本身抗虫性及其栽培技术:决定害虫能否成灾的因素之一;天敌因素:抑制害虫数量增长的重要因素。优质抗虫杂交棉鲁棉研15号 2、关于灭虫有两种看法,使用农药和培育害虫的天
敌,你认为采取哪种方法好,理由是?ACTIVITY 活动1、说一说危害家乡农作物的害虫主要有哪些?施放白僵菌预防松毛虫 瓢虫大多数属于害虫天敌读图思考:
1、蝗虫危害集中分布在我国哪些地区?
2、蝗虫危害严重的地区还多发哪些自然灾害?蝗虫的分布与危害关中地区历史上
的水旱灾害与蝗灾发生频次对比ACTIVITY 活动飞蝗:迁移的蝗虫温度与蝗灾 从温度条件来看,蝗虫大多生活在一年中日平均气温超过25 ℃的天数达到35 d (天) 以上的地方,群居型蝗虫在地温达到31. 5 ℃以上时,就开始远距离迁飞,蝗灾一般出现在白天最高气温在30 ℃以上的夏、秋季节。水份条件与蝗灾 从水份条件来看,蝗虫喜欢生活在夏秋出现间歇性漫水、降水有明显季节变化的地区。俗语“先涝后旱,蚂蚱成片”就是真实写照。因为“先涝”有利于蝗虫喜欢啃食的芦苇、稗草、茅草和水葱等湿生和半湿生植物生长,为蝗虫的生长、发育提供了物质条件:“后旱”一方面抑制了蝗虫天敌的繁殖,另一方面天气晴朗温度高降水稀少,蒸发量大,使湖沼河滩的水位下降,为蝗虫的繁殖提供了场所。光照条件与蝗灾 从光照条件来看,蝗虫害怕阴暗潮湿的环境,喜欢生活在植被覆盖率在25 %~50 %的地区,在有丰富的食物,又有充足阳光环境里生活的蝗虫,生长发育快。ACTIVITY 活动资料:
明代农学家徐光启云:“凶饥之因有三:曰水,曰旱,曰蝗,地有高卑,雨泽有偏陂,水旱为灾,尚有幸免,惟旱极而蝗,数千里间,草木皆尽,或牛马毛幡帜皆尽,其害尤惨过于水灾”。思考回答问题:
1、蝗虫是怎样危害农作物的?
2、你的家乡是否发生过蝗灾,如果有,描述一次蝗灾过程和对农作物的影响?蝗灾蝗灾二、我国的鼠灾湖南洞庭湖区 突然爆发了10年来最大的一场鼠灾 我国鼠灾的分布我国农林鼠害地理区划示意图欧亚北部与亚洲东部喜湿鼠害总区亚洲中部耐旱鼠害总区? 达乌尔黄鼠是我国北部干旱草原
和半荒漠草原的主要鼠类喜湿型,褐家鼠1980~1998年我国 农田鼠害发生防治面积与田间损失图 据统计:1987年全国发生农田鼠害面积达3933.29万hm2,农田和室内损失粮食1500万t,等于当年我国进口粮食的总和,相当于6200万人口一年的口粮;
1993~1995年,全国鼠害发生面积2200~2500万hm2,防治鼠害后每年仍造成田间粮食损失500~700万t,棉花50多万担,甘蔗20多万t,此外,蔬菜、果树等经济作物的损失也相当严重;
1997年鼠害发生面积扩展到3000万hm2。随着农田鼠害发生面积的扩大,农区鼠密度也有所上升,90年代后期春秋季高峰期鼠密度由80年代末的7%~10%(百夹捕鼠数,下同)上升至10%~15%,部分地区甚至高达40%~80%。ACTIVITY 活动不要使用“毒鼠强”等剧毒化学药品灭鼠被查没的剧毒鼠药
课堂练习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③④2.蝗虫是危害严重的生物灾害。图中所示的自然灾害中,与其发生密切相关的是???????????????
1.①②③④四种灾害分别是 ?????????????????????????????????????????????????????
答案: B D课堂练习1、读图说出我国稻纵卷叶螟重发区共同的自然环境特点?2、读图说出我国稻纵卷叶螟重发区分布区共同的自然环境特点?3、请提出治理稻纵卷叶螟而又不污染环境的措施?湖北、湖南、江西、两广、贵州东部、云南西南部温暖、高湿地区合理施用化肥、培育害虫天敌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