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4章 了解电路 单元综合检测
一、单选题
1.关于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电后,两表指针反向偏转时,定是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B.两表都先用小量程“试触”后,再选择合适的量程
C.两表都不能将正、负接线柱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上
D.电流表应与被测用电器并联使用
2.关于摩擦起电和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两个带电小球相互排斥,说明两个小球一定都带正电
B.图乙中,玻璃棒在丝绸上摩擦后,失去电子带正电
C.图丙中,可以用导线将电池正负极长时间直接连接
D.图丁中,小彩灯之间的连接方式是并联
3.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与左侧实物图对应的是( )
A.B.C.D.
4.人脸识别测温一体机,可以实现健康码查验、口罩检测、体温检测自动报警功能。当出示的健康码为黄码或红码时,开关S1闭合,红灯亮起;未配戴口罩时,开关S2闭合,红灯亮起;体温超过正常体温时,开关S3闭合,红灯亮起。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
A.B.C. D.
5.在烧杯中加入盐水,将铜片和锌片放在盐水中,这就是一个电池。试着用电压表测量这个自制电池的电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锌片是电池的正极
B.该电池的电压是3V
C.电压表所用量程的分度值是0.5V
D.两个相同电池串联后可提供更高电压
6.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甲和乙,如图,使甲带负电荷,乙不带电,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甲验电器带负电是因为它得到了电子
B.甲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是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C.用橡胶棒连接两金属球,金属箔片的张角都会发生改变
D.用金属棒连接两金属球的瞬间,棒中电流方向由乙到甲
7.图中各电路元件的连接均正确,甲、乙为两个电表,则( )
A.甲为电流表,乙为电压表 B.甲为电压表,乙为电流表
C.甲、乙都为电流表 D.甲、乙都为电压表
8.如图所示是小明在练习测量电流时连接的电路,电路的连接存在错误,下列操作及说法正确的是( )
A.撤掉导线a,电流表测量的是电路的总电流
B.撤掉导线a,电流表测量的是小灯泡L1的电流
C.撤掉导线c,电流表测量的是小灯泡L1的电流
D.撤掉导线b,电流表测量的是小灯泡L2的电流
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A1、A2和A3的电流分别为2A、1.5A和1A,则流过L1、L2和L3的电流分别为( )
A.0.5A、0.5A和1A B.1A、0.5A和0.5A
C.0.5A、1A和1A D.1A、1A和0.5A
10.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后,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其中一个电压表示数变大,则( )
A.灯L可能变亮 B.灯L可能断路
C.电阻R可能断路 D.电阻R可能短路
二、填空题
11.央视的某科技类节目介绍说,蜜蜂飞行时与空气摩擦带上负电,因此蜜蜂在飞行中就可以吸引带_____(选填“正”或“负”)电的花粉,则与蜜蜂摩擦后的空气 __________(选填“不带电”、“带负电”或“带正电”)。
12.如图所示是某电动汽车充电站的一排充电桩,这些充电桩是 ___________(填“串联”或“并联”)的;电动汽车的电池在充电时,相当于电路中的 ___________。
13.如图所示,甲、乙、丙、丁四个带电小球,甲吸引乙,甲排斥丙,丙吸引丁。若丁带负电,则甲带 ________ 电,乙带 ________ 电。
14.如图所示电路中,提供电能的装置是_____;要使这个电路中产生电流,必须_____.四个电路中,灯泡处于通路状态的是_____,处于断路状态的是_____,处于短路状态的是_____.
A. B. C. D.
15.如图所示,断开S1、闭合S2、S3,电阻R1、R2组成___________电路,该电路中不允许同时闭合___________。
16.如图甲所示电路,小灯泡L1、L2是___________联,电压表测的是___________两端的电压。若电源电压为3V,使用适当量程后,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L2两端的电压是___________V。
17.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灯的连接方式是______。闭合开关S后,两个灯泡都能发光,电流表A1和A2的指针均在图乙所示的位置,则通过灯泡L1的电流是______A,通过灯泡L2的电流是______A。
1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为6V,电流表A1的示数为0.6A,A2的示数为0.5A,A3的示数为0.9A。则通过R1的电流为______A;R2和R3交换位置后,电流表A2的示数为______A。
三、作图题
19.如图所示,要求:L1和L2串联,电流表测通过L1的电流(估计为0.1~0.6A),电压表测L2两端的电压(估计为1~2V)。请在方框内画出电路图并连接实物图。
20.在图所示电路的〇里填上适当的电表符号。要求:闭合电键S,两灯均能发光。
21.规格相同的灯L1、L2,电池组,开关,两个电流表A1、A2等实物。
(1)请同学们利用这些器材在虚线框中设计出电路图,要求:①开关控制整个电路,且两灯并联;②电流表测中的电流,电流表测干路电流;
(2)连接实物图。
四、实验题
22.在“探究电荷间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小明用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1)用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能吸引带负电荷的纸屑,是因为有机玻璃棒带______电荷,有机玻璃棒带电是因为它_____(得到/失去)电子。
(2)本实验中不用金属棒做实验是因为金属是 _____(导体/绝缘体),摩擦所带电荷会通过人体导入大地。
(3)通过观察甲、乙、丙三图可发现,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相同电荷及不同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 _____(相同/不同)。
(4)通过比较甲、乙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____。
23.物理课后,振鹏同学与学权同学将一块铜片和一块锌片同时插入西红柿中,做成了一个“西红柿电池”,振鹏和学权想探究“西红柿电池的电压与哪些因素有关”,振鹏说:“可能与两金属片之间的距离有关。”学权想了想说:“也可能与两金属片插入西红柿中的深度有关。”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来了电压表,连成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1)水果电池的电压一般在4V左右,那么此实验中,应选用 ______的量程,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 ______,所以水果电池对人体没有危险;
(2)为验证电压与两金属片插入深度的关系,振鹏进行了下面的实验:把两块金属片插入西红柿的某一深度,观察并记录电压表的示数;保持 ______不变,改变两金属片插入的 ______,再观察并记录电压表示数,并比较两次电压表示数的大小与 ______的关系;
(3)目前人们乱扔废旧电池的现象非常普遍,请你针对这种现象,给有关部门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______。
24.物理课上,小明探究了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他还想知道并联电路中的电压有什么规律,于是在课后进行了以下探究:
(1)提出问题:并联电路中,各电灯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
(2)他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实验∶如图为两个灯泡并联的电路图,用电压表分别测量两个灯泡L1、L2以及电源两端的电压。
(4)进行实验: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进行实验测量,记录实验数据;换接电源,再做一次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L1两端电压 L2两端电压 电源电压
1 1.3 1.3 1.3
2 2.5 2.5 2.5
(5)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评估:上述实验中,小明只进行了两次测量,得出的结论偶然性的机会很大。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你将建议小明怎样做?______。
(7)实验应用:如果电源电压为3V,那么根据探究的结论,灯L1两端的电压为______V,灯L2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V。
25.小华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的实验中,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如图甲所示,连接的实物电路如图乙所示,其中电源电压可调。
(1)若某次实验时,通过每个灯泡的电流均为0.3~0.5A,要测通过干路中的电流,则M、N应接_____(选填“a”、“b”、“c”或“d”)接线柱;
(2)小华调节电源的电压,经过正确的实验操作,获得了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A处的电流IA/A B处的电流IB/A C处的电流IC/A
1 0.10 0.12 0.22
2 0.20 0.24 0.44
3 0.25 0.30 0.55
小华分析数据后得出了实验结论,但经过评估和交流,大家认为小华的实验存在不足之处,其不足之处为 _____。
26.如图甲是探究“串联电路电压规律”的实验电路。
(1)连接电路前,小明发现电压表指针如图乙所示,接下来他要对电压表进行的操作是_____;
(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___状态,实验中应选择规格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小灯泡;
(3)连接好电路,把电压表接到灯L1两端,闭合开关,发现灯L1不亮,L2发光,电压表无示数,其原因可能是_____(填序号);
A.灯L1断路 B.灯L1短路 C.灯L2断路 D.电压表断路
(4)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电压表指针在如图丙所示位置,则灯L1电压U1为_____V;
实验次数 U1/V U2/V U/N
1 1.8 3.0
2 2.0 1.0 3.0
3 1.7 1.3 3.0
(5)继续用电压表测出灯L2两端电压U2及总电压U,经过多次实验,得到的数据记录如表中分析数据可得串联电路电压特点是:_____(用公式表示);
(6)进行多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_____。
27.小明和小丽做“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实验,按图所示连接了实验电路。
(1)实验中,要求闭合开关后,灯泡L1、L2并联,开关S控制所有用电器,电流表A1测通过干路的电流,A2测通过灯L1的电流,A3测通过灯L2的电流。仔细检查电路,发现连接有误,经过分析可知,在图中只需改动一根导线,便可以满足实验要求。请在答题卡图中需要改动的导线上画“×”,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正确的电路连接完整,注意导线不能交叉;________
(2)某组同学连接好电路后试触时,发现其中一个电流表的指针扫过有刻度的地方,直到没有刻度的地方,如图,你认为原因可能是电流表的_______选小了;
(3))正确连接后,某次测量中测出了干路和L1、L2支路的电流分别为I1、I2和I3,电流表示数如图中甲、乙、丙所示,可读出:甲图A1电流表I1=______A,乙图A2电流表I2=______A,丙图A3电流表I3=______A。根据测量结果,你认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的关系是:_______;(写出关系式)
(4)为了减少电池损耗,每次实验读取电流表的示数后,要尽快_______电路。
五、计算题
2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S1闭合,S2、S3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V;当S1、S3断开,S2闭合时,电压表位置不变,将接线柱调换,电压表的示数为3V。求:
(1)电源电压。
(2)当S1、S3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
29.如图甲所示,是某个同学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电路,电源电压是3V,闭合开关后,两电流表指针在同一位置如图乙所示。
求:(1)干路电流;
(2)通过灯L1的电流;
(3)灯L1两端的电压U1与灯L2两端的电压U2之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4章 了解电路 单元综合检测
一、单选题
1.关于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电后,两表指针反向偏转时,定是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B.两表都先用小量程“试触”后,再选择合适的量程
C.两表都不能将正、负接线柱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上
D.电流表应与被测用电器并联使用
【答案】A
【解析】A.电流表和电压表连接时应使电流“正进负出”,若电表的指针反向偏转,则电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故A正确;
B.两表“试触”时都应选用大量程,“试触”后,再选择合适的量程,故B错误;
C.电流表相当于导线,不能直接接到电源的正负两极上,否则会造成短路,烧坏电源或电流表,但是电压表的电阻很大,可以直接接到电源的正负两极上,故C错误;
D.电流表应与被测用电器串联使用,故D错误。
故选A。
2.关于摩擦起电和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两个带电小球相互排斥,说明两个小球一定都带正电
B.图乙中,玻璃棒在丝绸上摩擦后,失去电子带正电
C.图丙中,可以用导线将电池正负极长时间直接连接
D.图丁中,小彩灯之间的连接方式是并联
【答案】B
【解析】A.图甲中,两个带电小球相互排斥,说明两个小球一定都同种电荷,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A错误;
B.玻璃棒在丝绸上摩擦后,玻璃棒对电子的束缚能力比较弱,失去电子带正电,故B正确;
C.不能用导线将电池正负极长时间直接连接,发了电源短路,会烧坏电路,故C错误;
D.图丁中,小彩灯之间首尾相连,故小彩灯的连接方式是串联,故D错误。
故选B。
3.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与左侧实物图对应的是( )
A.B.C.D.
【答案】B
【解析】A.两灯串联,故A项不符合题意;
B.两只灯泡并联,开关控制其中一只灯泡,故B符合题意;
C.两只灯泡并联,开关控制干路,故C项不符合题意;
D.开关闭合后一只灯泡被短路,故D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人脸识别测温一体机,可以实现健康码查验、口罩检测、体温检测自动报警功能。当出示的健康码为黄码或红码时,开关S1闭合,红灯亮起;未配戴口罩时,开关S2闭合,红灯亮起;体温超过正常体温时,开关S3闭合,红灯亮起。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当出示的健康码为黄色或者红色时,开关S1闭合,红灯亮起;未配戴口罩时,开关S2闭合,红灯亮起;体温超过正常体温时,开关S3闭合,红灯亮起,综上可知,三开关可以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即为并联,且红灯位于干路,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5.在烧杯中加入盐水,将铜片和锌片放在盐水中,这就是一个电池。试着用电压表测量这个自制电池的电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锌片是电池的正极
B.该电池的电压是3V
C.电压表所用量程的分度值是0.5V
D.两个相同电池串联后可提供更高电压
【答案】D
【解析】BC.由图可知,电压表的选量程为0~3V,分度值是0.1V,该电池的电压为0.5V,故BC错误;
A.因为与电压表负接线柱相连的为电池的锌片,正接线柱相连的为电池的铜片,指针正向偏转,所以锌片是电池的负极,铜片是电池的正极,故A错误;
D.由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知,两个相同电池串联后可提供更高电压,故D正确。
故选D。
6.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甲和乙,如图,使甲带负电荷,乙不带电,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甲验电器带负电是因为它得到了电子
B.甲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是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C.用橡胶棒连接两金属球,金属箔片的张角都会发生改变
D.用金属棒连接两金属球的瞬间,棒中电流方向由乙到甲
【答案】C
【解析】A.摩擦起电是电荷发生了转移,而不是创造了电荷,甲验电器带负电是因为它得到了电子,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验电器的制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验电器可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故 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用橡胶棒连接两金属球,由于橡胶棒是绝缘体, 甲验电器的负电荷不能转移到乙验电器,因此两个验电器金属箔片的张角都不会发生改变,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用金属棒连接两金属球的瞬间,由于A带负电,B不带电,则A验电器的电子通过金属棒转移到B验电器,由于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所以金属棒中所形成的电流方向由乙到甲,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图中各电路元件的连接均正确,甲、乙为两个电表,则( )
A.甲为电流表,乙为电压表 B.甲为电压表,乙为电流表
C.甲、乙都为电流表 D.甲、乙都为电压表
【答案】B
【解析】电流表串联在被测电路中,乙表与电源串联,故是电流表,电压表和被测电路并联,甲与右端的灯并联,故是电压表,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如图所示是小明在练习测量电流时连接的电路,电路的连接存在错误,下列操作及说法正确的是( )
A.撤掉导线a,电流表测量的是电路的总电流
B.撤掉导线a,电流表测量的是小灯泡L1的电流
C.撤掉导线c,电流表测量的是小灯泡L1的电流
D.撤掉导线b,电流表测量的是小灯泡L2的电流
【答案】C
【解析】AB.由图可知,撤掉导线a,灯L1和L2并联,电流表没有接入电路,所以电流表既不是测总电流,也不是测小灯泡L1的电流,故AB均错误;
C.由图可知,撤掉导线c,灯L1和L2并联,电流表串联在L1的支路中,即电流表测量的是小灯泡L1的电流,故C正确;
D.由图可知,撤掉导线b,灯L1和L2并联,电流表串联在干路中,即电流表测量的是电路的总电流,故D错误。
故选C。
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A1、A2和A3的电流分别为2A、1.5A和1A,则流过L1、L2和L3的电流分别为( )
A.0.5A、0.5A和1A B.1A、0.5A和0.5A
C.0.5A、1A和1A D.1A、1A和0.5A
【答案】A
【解析】分析电路图可知,灯泡L1、L2和L3是并联的,电流表A1测量的是干路中的总电流,电流表A2测量的是灯泡L2和L3的电流之和,电流表A3测量的是灯泡L1和L2的电流之和,假设通过灯泡L1、L2和L3的电流分别为I1、I2和I3,可得
I1+I2+I3=2A
I1+I2=1A
I2+I3=1.5A
由以上各式联立,解得:I1=0.5A,I2=0.5A,I3=1A,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10.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后,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其中一个电压表示数变大,则( )
A.灯L可能变亮 B.灯L可能断路
C.电阻R可能断路 D.电阻R可能短路
【答案】C
【解析】由图知,电压表V1测量的是电源电压,无论两灯发生什么故障,其示数不变;所以示数变大的是电压表是V2。当电路正常工作时,R与L串联,电压表V2测电阻R的电压,其示数小于电源电压;
A.若灯L短路,此时灯不亮,灯两端电压为0,电阻R两端的电压变为电源电压,即V2的示数变大,故A不符合题意;
B.若灯L断路,则电压表V2的示数变为0,故B不符合题意;
C.若电阻R断路,电压表V2和灯串联在电源上,灯不亮,电压表V2示数增大为电源电压,故C符合题意;
D.若电阻R短路,则电压表V2的示数变为0,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填空题
11.央视的某科技类节目介绍说,蜜蜂飞行时与空气摩擦带上负电,因此蜜蜂在飞行中就可以吸引带_____(选填“正”或“负”)电的花粉,则与蜜蜂摩擦后的空气 __________(选填“不带电”、“带负电”或“带正电”)。
【答案】 正 带正电
【解析】[1]蜜蜂飞行时与空气摩擦带上负电,根据同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荷相吸引,带负电的蜜蜂能吸引带正电的物体,因此蜜蜂在飞行中就可以吸引带正电的花粉。
[2]蜜蜂飞行时与空气摩擦带上负电是因为蜜蜂得到电子的原因,蜜蜂得到的电子是空气失去的电子,由于电子带负电,空气由于失去电子而带正电。
12.如图所示是某电动汽车充电站的一排充电桩,这些充电桩是 ___________(填“串联”或“并联”)的;电动汽车的电池在充电时,相当于电路中的 ___________。
【答案】 并联 用电器
【解析】[1]并联电路各个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图中一排的电动汽车充电桩之间互不影响,说明它们之间是并联的。
[2]简单的电路中包括开关,用电器,电源,导线,电动汽车的电池在充电时,消耗电能并转化成了电池中的化学能,所以相当于电路中的用电器。
13.如图所示,甲、乙、丙、丁四个带电小球,甲吸引乙,甲排斥丙,丙吸引丁。若丁带负电,则甲带 ________ 电,乙带 ________ 电。
【答案】 正 负
【解析】[1][2]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又因为丁球带负电,丙、丁互相吸引,所以丙球带正电;因为甲、丙互相排斥,所以甲球带正电;因为甲、乙互相吸引,所以乙球带负电。
14.如图所示电路中,提供电能的装置是_____;要使这个电路中产生电流,必须_____.四个电路中,灯泡处于通路状态的是_____,处于断路状态的是_____,处于短路状态的是_____.
A. B. C. D.
【答案】 电源(或电池) 闭合开关 C AD B
【解析】[1]由题图可知,提供电能的装置是电源(或电池);
[2]由题图可知,要使这个电路中产生电流,电路必须处于通路状态,即必须闭合开关;
[3][4][5]由题图可知,四个电路中,灯泡处于通路状态的是C,处于断路状态的是A,处于短路状态的是B,D图在闭合开关前是断路,开关闭合后会变成短路,所以现在是断路.
15.如图所示,断开S1、闭合S2、S3,电阻R1、R2组成___________电路,该电路中不允许同时闭合___________。
【答案】 并联 S1、S3
【解析】[1]由电路图可知,断开S1,闭合S2、S3,此时R1、R2首首相连,尾尾相连,电流分别流入两个电阻,则它们是并联的。
[2]由电路图可知,同时闭合开关S1和S3,电源短路,容易烧坏电源,这是不允许的,故该电路中不允许同时闭合S1、S3。
16.如图甲所示电路,小灯泡L1、L2是___________联,电压表测的是___________两端的电压。若电源电压为3V,使用适当量程后,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L2两端的电压是___________V。
【答案】 串 L1 2.5
【解析】[1][2]由图可知,电路中只有一条电流的路径,因此是串联电路;电压表与灯泡L1并联,所以测的是灯L1两端的电压。
[3]由于电源电压为3V,所以电压表所选量程为0~3V的量程,则其示数为0.5V,灯L1两端的电压是0.5V,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知L2两端的电压为
U2=U-U1=3V-0.5V=2.5V
17.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灯的连接方式是______。闭合开关S后,两个灯泡都能发光,电流表A1和A2的指针均在图乙所示的位置,则通过灯泡L1的电流是______A,通过灯泡L2的电流是______A。
【答案】 并联 0.3 1.2
【解析】[1]由图可知,电路中有两条路径,分别经过L1、L2,所以两灯并联。
[2]电流表A1测量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量通过L2的电流;因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大于任一支路的电流,且电流表A1、A2的指针位置相同,所以电流表A1选用大量程,由图乙可知电流表A1的示数是1.5A,即电路的总电流为1.5A;电流表A2选用小量程,则通过灯L2的电流为0.3A。
[3]因为
I=I1+I2
所以通过灯L1的电流
I1=I-I2=1.5A-0.3A=1.2A
1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为6V,电流表A1的示数为0.6A,A2的示数为0.5A,A3的示数为0.9A。则通过R1的电流为______A;R2和R3交换位置后,电流表A2的示数为______A。
【答案】 0.3 0.7
【解析】[1]由电路图可知,三个电阻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电流表A1测R2和R3支路的电流之和,电流表A2测R1和R2支路的电流之和,电流表A3测干路电流。由电压表的示数可知,电源的电压U=6V,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通过R1的电流为
[2]通过R3的电流为
通过R2的电流为
R2和R3交换位置后,电流表A2测R1和R3的电流,则
三、作图题
19.如图所示,要求:L1和L2串联,电流表测通过L1的电流(估计为0.1~0.6A),电压表测L2两端的电压(估计为1~2V)。请在方框内画出电路图并连接实物图。
【答案】
【解析】L1和L2串联,电流表测通过L1的电流,电流表与L1串联;电压表测L2两端的电压,电压表与L2并联,电路图如图所示:
通过L1的电流估计为0.1~0.6A,故电流表选用0~0.6A量程与L1串联;电压表测L2两端的电压(估计为1~2V),故电压表选用0~3V量程与L2并联,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如所示:
20.在图所示电路的〇里填上适当的电表符号。要求:闭合电键S,两灯均能发光。
【答案】
【解析】根据电路图可知,上面的电表串联在干路中,因此为电流表,中间的电表与灯泡L1串联,因此为电流表,下面的电表与灯泡L1并联,故为电压表,电路如下图所示:
21.规格相同的灯L1、L2,电池组,开关,两个电流表A1、A2等实物。
(1)请同学们利用这些器材在虚线框中设计出电路图,要求:①开关控制整个电路,且两灯并联;②电流表测中的电流,电流表测干路电流;
(2)连接实物图。
【答案】(1)
(2)
【解析】(1)两灯并联,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故开关接在干路上;电流表与待测电路串联,电流表测中的电流,电流表测干路电流,电流表与串联,电流表接在干路上,电路图如下所示:
(2)由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干路电流大于支路电流,电流表选用小量程与串联,电流表选用大量程接在干路上,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如下图所示:
四、实验题
22.在“探究电荷间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小明用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1)用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能吸引带负电荷的纸屑,是因为有机玻璃棒带______电荷,有机玻璃棒带电是因为它_____(得到/失去)电子。
(2)本实验中不用金属棒做实验是因为金属是 _____(导体/绝缘体),摩擦所带电荷会通过人体导入大地。
(3)通过观察甲、乙、丙三图可发现,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相同电荷及不同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 _____(相同/不同)。
(4)通过比较甲、乙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____。
【答案】 正 失去 导体 不同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解析】(1)[1][2]用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能吸引带负电荷的纸屑,这说明有机玻璃棒带了电,在摩擦的过程中,有机玻璃棒带失去电子带正电荷。
(2)[3]因为金属是导体,通过摩擦带的电荷会通过人体传入大地,所以本实验中不用金属棒做实验。
(3)[4]通过观察,两个有机玻璃棒相互接触时,相互排斥;两个橡胶棒相互接触时,相互排斥;一个有机玻璃棒和一个橡胶棒相互接触时相互吸引;故可以得出:电荷间有相互作用,相同电荷及不同电荷间相互作用不同。
(4)[5]由甲乙实验可知,两个有机玻璃棒相互接触时,相互排斥;两个橡胶棒相互接触时,相互排斥,说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23.物理课后,振鹏同学与学权同学将一块铜片和一块锌片同时插入西红柿中,做成了一个“西红柿电池”,振鹏和学权想探究“西红柿电池的电压与哪些因素有关”,振鹏说:“可能与两金属片之间的距离有关。”学权想了想说:“也可能与两金属片插入西红柿中的深度有关。”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来了电压表,连成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1)水果电池的电压一般在4V左右,那么此实验中,应选用 ______的量程,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 ______,所以水果电池对人体没有危险;
(2)为验证电压与两金属片插入深度的关系,振鹏进行了下面的实验:把两块金属片插入西红柿的某一深度,观察并记录电压表的示数;保持 ______不变,改变两金属片插入的 ______,再观察并记录电压表示数,并比较两次电压表示数的大小与 ______的关系;
(3)目前人们乱扔废旧电池的现象非常普遍,请你针对这种现象,给有关部门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______。
【答案】 0~15V 不高于36V 两金属片之间的距离 深度 两金属片插入西红柿中的深度 回收废旧电池
【解析】(1)[1][2]水果电池的电压一般在4V左右,所以电压表应该选用0~15V的量程;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为不高于36V。
(2)[3][4]验证电压与两金属片插入深度的关系时,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实验中需要控制两金属片之间的距离相同,改变两金属片插入的深度。
[5]观察并记录电压表示数,并比较两次电压表示数的大小与两金属片插入西红柿中的深度的关系。
(3)[6]避免乱扔废旧电池可以:回收废旧电池;进行公德宣传;垃圾分类处理等。
24.物理课上,小明探究了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他还想知道并联电路中的电压有什么规律,于是在课后进行了以下探究:
(1)提出问题:并联电路中,各电灯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
(2)他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实验∶如图为两个灯泡并联的电路图,用电压表分别测量两个灯泡L1、L2以及电源两端的电压。
(4)进行实验: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进行实验测量,记录实验数据;换接电源,再做一次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L1两端电压 L2两端电压 电源电压
1 1.3 1.3 1.3
2 2.5 2.5 2.5
(5)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评估:上述实验中,小明只进行了两次测量,得出的结论偶然性的机会很大。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你将建议小明怎样做?______。
(7)实验应用:如果电源电压为3V,那么根据探究的结论,灯L1两端的电压为______V,灯L2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V。
【答案】 并联电路中,各电灯两端的电压相等 并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支路两端的电压 应该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 3 3
【解析】(2)[1]猜想是根据生活经验和物理理论提出合理的猜想,小明可提出猜想:并联电路中,各电灯两端的电压相等。
(5)[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在同一组实验中,L1两端电压,L2两端电压和电源电压相等,可以得出实验结论:并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支路两端的电压。
(6)[3] 为得出准确结论,排除结论的偶然性,应多次实验,所以应该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
(7)[4][5] 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并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的结论可得出:灯L1两端的电压为3V,灯L2两端的电压也为3V。
25.小华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的实验中,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如图甲所示,连接的实物电路如图乙所示,其中电源电压可调。
(1)若某次实验时,通过每个灯泡的电流均为0.3~0.5A,要测通过干路中的电流,则M、N应接_____(选填“a”、“b”、“c”或“d”)接线柱;
(2)小华调节电源的电压,经过正确的实验操作,获得了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A处的电流IA/A B处的电流IB/A C处的电流IC/A
1 0.10 0.12 0.22
2 0.20 0.24 0.44
3 0.25 0.30 0.55
小华分析数据后得出了实验结论,但经过评估和交流,大家认为小华的实验存在不足之处,其不足之处为 _____。
【答案】 d 没有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进行多次实验
【解析】(1)[1]若某次实验时,通过每个灯泡的电流均为0.3~0.5A,则干路中的电流在0.6~1.0A之间,所以电流表要选用大量程,即M、N应接d接线柱。
(2)[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实验中采用的是不更换灯泡调节电源电压,为了获得普遍规律,应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进行多次实验。
26.如图甲是探究“串联电路电压规律”的实验电路。
(1)连接电路前,小明发现电压表指针如图乙所示,接下来他要对电压表进行的操作是_____;
(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___状态,实验中应选择规格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小灯泡;
(3)连接好电路,把电压表接到灯L1两端,闭合开关,发现灯L1不亮,L2发光,电压表无示数,其原因可能是_____(填序号);
A.灯L1断路 B.灯L1短路 C.灯L2断路 D.电压表断路
(4)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电压表指针在如图丙所示位置,则灯L1电压U1为_____V;
实验次数 U1/V U2/V U/N
1 1.8 3.0
2 2.0 1.0 3.0
3 1.7 1.3 3.0
(5)继续用电压表测出灯L2两端电压U2及总电压U,经过多次实验,得到的数据记录如表中分析数据可得串联电路电压特点是:_____(用公式表示);
(6)进行多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_____。
【答案】 对电压表进行调零 断开 不同 B 1.2 U=U1+U2 避免结论的偶然性,使结论具有普遍性,寻找普遍规律
【解析】(1)[1]由图可知,连接电路前,在检查实验器材时发现电压表指针没有指在零刻度线上,则应对电压表进行调零,使指针指在零刻度线上。
(2)[2]连接电路时,为了避免连线错误而烧坏电路元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
[3]为了避免结论的偶然性,使结论具有普遍性,实验中应该选择规格不同的小灯泡,才能得出普遍规律。
(3)[4]闭合开关,两灯串联,发现灯L1不亮,L2发光,说明电路出现了短路现象,电压表示数为零,说明与电压表并联部分短路,则故障是灯L1短路,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4)[5]由图知,电压表选择的是0~3V量程,对应的分度值为0.1V,此时的电压为1.2V。
(5)[6]由表格可知,第1次
1.2V+1.8V=3.0V
第2次
2.0V+1.0V=3.0V
第3次
1.7V+1.3V=3.0V
因此可以得出: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即U=U1+U2。
(6)[7]由于一次实验得出的结论具有偶然性,为了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普遍规律,需要进行多次实验,故多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寻找普遍规律。
27.小明和小丽做“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实验,按图所示连接了实验电路。
(1)实验中,要求闭合开关后,灯泡L1、L2并联,开关S控制所有用电器,电流表A1测通过干路的电流,A2测通过灯L1的电流,A3测通过灯L2的电流。仔细检查电路,发现连接有误,经过分析可知,在图中只需改动一根导线,便可以满足实验要求。请在答题卡图中需要改动的导线上画“×”,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正确的电路连接完整,注意导线不能交叉;________
(2)某组同学连接好电路后试触时,发现其中一个电流表的指针扫过有刻度的地方,直到没有刻度的地方,如图,你认为原因可能是电流表的_______选小了;
(3))正确连接后,某次测量中测出了干路和L1、L2支路的电流分别为I1、I2和I3,电流表示数如图中甲、乙、丙所示,可读出:甲图A1电流表I1=______A,乙图A2电流表I2=______A,丙图A3电流表I3=______A。根据测量结果,你认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的关系是:_______;(写出关系式)
(4)为了减少电池损耗,每次实验读取电流表的示数后,要尽快_______电路。
【答案】 量程 1 0.46 0.54 I1=I2+I3 断开
【解析】(1)[1]本实验是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因此两灯泡应该是并联关系,电流表要分别测出各支路的电流以及干路电流,同时要注意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不能接反,如下图所示:
(2)[2]由图可知,指针偏过了电流表的最大刻度值,因此是此电流表的量程选小了。
(3)[3]由甲图可知,A1选择了大量程,一大格是1A,一小格是0.1A,因此A1电流表示数I1=1A。
[4][5]由乙、丙两图可知,A2、A3都选择了小量程,一大格是0.2A,一小格是0.02A,因此A2示数I2=0.46A,A3示数I3=0.54A。
[6]由A1、A2和A3示数可得,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的关系是:
I1=I2+I3
(4)[7] 为了减少电池损耗,每次实验读取电流表的示数后要及时断开开关,使电路断开。
五、计算题
2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S1闭合,S2、S3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V;当S1、S3断开,S2闭合时,电压表位置不变,将接线柱调换,电压表的示数为3V。求:
(1)电源电压。
(2)当S1、S3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
【答案】(1)9V;(2)9V
【解析】解:(1)当S1闭合,S2、S3断开时,L1与L2串联,电压表测L1两端的电压,则U1=6V;当S1、S3断开,S2闭合时,L1与L2串联,电压表测L2两端的电压,则U2=3V。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电源的电压
U=U1+U2=6V+3V=9V
(2)当S1、S3闭合,S2断开时,L2被短路,电路为L1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电源两端的电压,其示数为9V。
答:(1)电源电压为9V;
(2)当S1、S3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9V。
29.如图甲所示,是某个同学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电路,电源电压是3V,闭合开关后,两电流表指针在同一位置如图乙所示。
求:(1)干路电流;
(2)通过灯L1的电流;
(3)灯L1两端的电压U1与灯L2两端的电压U2之比。
【答案】(1)1.3A;(2)1.04A;(3)1∶1
【解析】解:(1)由电路图可知,L1与L2并联,电流表A2测L2支路的电流,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且两表指针在同一位置,所以,电流表A1的量程为0~3A,分度值为0.1A,示数为1.3A。电流表A1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26A。所以干路电流为
I=I1=1.3A
(2)通过灯泡L1的电流为
IL1=I1-I2=1.3A-0.26A=1.04A
(3)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两灯的电压关系为
U1=U2
灯L1两端的电压U1与灯L2两端的电压U2之比
U1∶U2=1∶1
答:(1)干路电流是1.3A;
(2)通过灯泡L1的电流是1.04A;
(3)灯L1两端的电压U1与灯L2两端的电压U2之比是1∶1。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