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推荐】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选修5:第一章 自然灾害概述 课件+素材(6份)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推荐】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选修5:第一章 自然灾害概述 课件+素材(6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3-10-14 17:57:07

文档简介

(共48张PPT)
第一节 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
自然灾害的概念
自然灾害的特点
一、自然灾害的概念
灾害: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现象和过程。
灾 害
自然灾害
人为灾害
2003年非典
你知道什么是自然灾害吗?
关于自然灾害你知道些什么
你知道有哪些自然灾害?
P2的活动
事例 无人区的火山喷发 SARS病毒流行 某地区山体滑坡 某地遭遇暴雪
特性 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 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概念 自然现象 人为灾害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的属性
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
P3的活动
灾字的含义:
第一个:天灾
第二:火灾
三个:兵灾(战争)
地震
地震
地震
风暴潮
风暴潮
洪水
2009年9月 土耳其西北部洪水泛滥
有超级链接,链接视频
台风
火山
水稻虫害
冰冻
干旱
非洲的干旱
印尼的森林大火
北美洲的暴雨
地震
山西河津滑坡事件
风暴潮
病虫害
水稻虫害
它们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发生在自然环境中,并且都是一些异常的变化,对人类社会都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这些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自然灾害。
什么是自然灾害?
洪水
1、概 念
自然灾害:指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自然变异现象和过程。
2、自然灾害的基本要素:
(1)、自然变异
(2)、危及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条件。
【合作探究】
辨析以下案例,哪些是自然灾害,哪些不是 为什么
(1)1952年9月17日, 日本附近的海底火山——明神礁爆发,水蒸气和硫磺气构成的气柱有几百米高,喷出的火山熔岩和碎屑堆成高出海面90米的火山岛。
(2)1996年8月10日,菲律宾的坎拉翁火山突然向空中喷出
1 500多米高的黑色烟柱,致使当时正在攀登此山的一支国
际登山队的4名队员死亡。
答:不属自然灾害。只发生了自然异变事件,而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
答:是自然灾害,既以自然异变(火山喷发)为诱因,还造成人员死亡的灾情。
(4)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当场炸死31人,大量强辐射物质泄露,13 000多平方千米土地上的100万人处于核辐射的危险 中,数以百万计的居民得了严重的放射病。
(3)据史料记载,晋咸和三年(328年),榆次:雨雹破瓦、折木,苗稼荡然。
答:属自然灾害。既以自然异变为诱因,还造成瓦木等财产损失。
答:不属自然灾害。虽然造成了人员伤亡,但不是以自然异变为诱因,而是人为原因产生的事故。











二、自然灾害的特点
材料
不管是海洋还是陆地,地上还是地下,城市还是农村,平原、丘陵还是山地、高原,只要有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就有可能发生。
广泛性
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
特 点
P5的活动:孟加拉国-水灾严重的国家
1、位于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河口三角洲地形,平均海拔10米以下,地势低洼容易积水。
2、热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达到2000-3000毫米,东北部地处山地迎风坡,年降水量高达5000-6000毫米。每年7-9月为雨季,降水丰沛,占全国降水量的80%。当西南季风来得早,退得迟,势力强大时,降水强度增大、历时增长,出现洪涝灾害。
3、该国境内河流纵横,大小河流有230多条,河湖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0%。最大的布拉马普特拉河,流经平原和三角洲,水量大,当降水过于集中时,泄洪不畅,河道泛滥,水深可达1-4米,易加重孟加拉国的水灾。
4、对。孟加拉国是世界上暴发风暴潮最频繁的地区。风暴潮和海水的顶托,阻碍了河水入海,加重了水灾灾情。
5、地形、气候、河流、海潮等。
P4页《日本:地震频繁的国家》
特 点
雨涝灾害的时间分布:根据统计资料,近半个世纪以来雨涝灾害的峰值期为1949年、1954年、1964年、1980年、1985年、1989年、1991年,次为1975年。
台风风暴潮较严重的年份是1956,1959,1960,1962,1964,1969,1971,1974,1985,1986,1989,1990年。
海冰严重的年份,如1957,1969,1977年,大体也有10年左右的周期。
主要指灾害过程、损害结果的不重复性
P6的活动
1、不是,灾害具有不重复性。“50年一遇”只是指一年内发生灾害的概率是2%。
2、1954年的洪水是百年一遇。
1933年四川叠溪7.5级地震造成的水灾。地震时山体崩塌堵塞岷江,形成四个堰塞湖,大震后45天,湖水堵体溃决,造成下游水灾。洪水纵横泛滥,长达千余里,淹没人员2万多,冲毁良田5万亩。
P7活动
1、存在联系。水汽少将导致气候变化激烈,吸收长波辐射的热量减少导致寒冷。
2、当一种灾害发生后,时常会直接导致一连串的其他灾害,这种情形称之为灾害链,也叫次生灾害。如地震后导致的房屋倒塌、交通线中断、各种生命线系统损坏、火灾爆发、传染病等就是典型的灾害链。
P7读表活动
根据表格资料洪水灾害对人类生命构成的威胁最大,因为它影响的年均人数最多。
危害的严重性
中广网贵州2010年3月3日消息 贵州省降雨量持续减少,至2月28日,全省农作物受旱面积627.1万亩,因旱有610万人、261万头大牲畜饮水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以黔西南州、六盘水市、毕节地区等地旱情最为严重,部分县(市)发生100年一遇特大干旱。3月2日,贵州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根据《贵州省水旱灾害应急预案》的有关规定,将贵州省抗旱Ⅳ级应急响应提升为Ⅲ级。
不可避免性和可减轻性
特 点
1、广泛性与区域性
2、频繁性与不确定性
3、周期性与不重复性
4、自然灾害的关联性
5、危害的严重性
6、不可避免性和可减轻性
练习:阅读下面的材料,分析它们各自所具有的自然灾害的特征。
1、世界性自然灾害的重灾区位于环太平洋带和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带,这个地区的自然灾害占全球自然灾害的60%-70%。
2、一次台风登陆可引起近海区域的风暴潮灾害,深入内陆可转化为暴雨。暴雨早平原地区可引起洪涝,在山区可能引发山洪爆发,诱发滑坡、泥石流而成灾。
区域性
联系性
3、根据历史资料分析,陕西地区从隋唐到北宋初年约400年间为大旱时期,从宋初到元末的近400年为小旱时期,而从明初到清初的近300年间又是一个大旱时期。
4、由于人口的增长,城市的发展,人类的工农业活动增多,自然环境不断遭到破坏,从而导致自然灾害加剧。
周期性
严重性
自然灾害的概念和特点
概念:
特点:
1、广泛性与区域性
2、频繁性与不确定性
3、周期性与不重复性
4、自然灾害的关联性
5、危害的严重性
6、不可避免性和可减轻性
指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自然变异现象和过程。
属性
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
结 束(共26张PPT)
第三节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
一、生态破坏与自然灾害
二、环境污染与自然灾害
三、工程活动与自然灾害
一、生态破坏与自然灾害
长江上游的水土流失
20世纪末,长江上游由于森林砍伐和坡地开垦,水土流失面积不断扩大,年土壤流失总量已达到22亿吨,超过了黄河流域的年流失总量。据岷江支流黑水河的观测观测资料,在降雨和其他自然条件相同的条件下,裸地的产流时间比林地提前2/3,水土流失增大782倍。
太湖流域多洪涝灾害
太湖流域的水灾主要由大量降水造成。历时长(90天)或强度大的梅雨是造成全流域洪涝灾害的原因,短历时、高强度的台风雨是造成局部地区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
太湖流域的洪涝灾害也是因为随着太湖流域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规模扩大,使得河湖水面剧减,洪水威胁加大。同时也与地下水超采,地面沉降严重,降低了现有水利工程的防洪能力和流域减灾的工程措施也相对薄弱等因素有关。
问题:流域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强度不断加大的人为原因?
大规模围湖造田
城市化加快,城市规模扩大,河湖面积剧减
过量开采地下水
流域防洪工程建设设施薄弱
乱垦滥伐
乱牧滥采
导致
土壤侵蚀
土地沙化
森林枯竭
草原退化
加剧
洪水
风沙
干旱
滑坡
山崩
泥石流
人类活动
土地利用变化
洪灾强度变化
城市化
的发展
1980
1980
2000
2000
洪水强度不断增加
人类活动导致孕灾环境的稳定性降低
环境更不稳定
过量开采地下水
人类超强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
破坏森林和草场植被
环境恶化
海水入侵,地表沉降,地面塌陷
水土流失、风蚀沙化
诱发地震
和塌方
洪水和尘暴加剧
自然灾害
频发
P24页活动
2、洪峰流量减小而水位却上升。说明河道、湖泊淤积使河道湖泊调峰能力下降。
18世纪兴起的产业革命,使人类的文明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曾经给人类带来希望和欣喜。然而,随着工业化速度的不断加快,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区域性乃至全球性的灾害事件层出不穷。西方国家最早享受到工业化所带来的繁荣,也最早品尝到环境污染所带来的苦果。
二、环境污染与自然灾害
超级链接到伦敦光化学烟雾
P25活动
1、主要污染物有烟尘、二氧化硫、甲基汞、重金属粉尘、镉、多氯联苯、光化学烟雾等。
2、公害事件:如:1981年在美国举行的一次现代派露天音乐会上,当震耳欲聋的音乐声响起后,有300多名听众突然失去知觉,昏迷不醒,100辆救护车到达现场抢救。这就是骇人听闻的噪声污染事件。
全球变暖
阅读:P26页,全球变暖所带来的主要影响和危害。
1、造成海平面上升。
2、加剧洪涝、干旱和其他气象灾害。
3、影响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
4、影响人类健康。
P26活动:全球变暖对我国的影响
因地而异。比如:南北方的差异:气候变暖,对于北方有利的是农业生产的积温值可能增加,但是可能降水减少,造成干旱影响农业生产。
臭氧空洞P27页
氟利昂作为氯氟烃物质中的一类,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稳定,且极难被分解、不可燃、无毒的物质,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生活的各个领域。清洁溶剂、制冷剂、保温材料、喷雾剂、发泡剂等都使用了氟利昂。氟利昂在使用中排放到大气后,其稳定性决定它将长时间滞留于此达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由于氟利昂不能在对流层中自然消除,只能缓慢地从对流层流向平流层,在那里被强烈的紫外线照射后分解,分解后产生的原子氯将会破坏臭氧层。
有害紫外线增加,会损坏人的免疫力,使皮肤癌、白内障患者增多,传染病的发病率增加。
人类活动与物种灭绝
物种灭绝本是一个自然进化的过程。人类对物种灭绝速度的影响可以追溯到至少15000年前,但是,最近400年来,地球上物种灭绝的速度明显加快。如兽类在17世纪平均每5年灭绝一种,到20世纪每两年就灭绝一种,而1850—1950年间鸟类和哺乳动物,平均每年要灭绝一种,科学家预测,如不采取强有力的保护措施,地球上全部生物种类的1/6在未来半个世纪里有灭绝的危险。
非洲象因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而没有食物,
生存环境受到影响。
人类通过开展规模越来越大的工程活动,如建设城镇、工厂、开采矿山、修筑水坝电站,道路桥梁等使自己的家园美丽起来,然而,由此诱发的灾害和危险也在增加。
三、工程活动与自然灾害
地面下沉
塌方
城市化过程水泥地面积水
赞比亚的卡里巴水库坝高128米,1958年开始蓄水。施工前,该水库库区仅发生过小震。到1963年水库蓄满水后,库区周围地区的地震仅记录到的就有2000多次。绝大多数地震震中都位于库区下部。1969年库区发生了一次5.8级的较大地震。
P29页活动
水库大坝越高,地震概率越高。
坝高(米) 座数 诱震概率(%)
>15 30000 0.3
>100 318 10.0
>150 68 19.1
>200 25 32.0
修建水库
植树造林
增加城市绿地
建设透水路面
结 束(共52张PPT)
第二节 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一、气象灾害
二、地质灾害
三、海洋灾害
四、生物灾害
想一想:在地球的各圈层中都有哪些自然灾害?
气象灾害
生物灾害
海洋灾害
地质灾害
表1:主要自然灾害类型
圈层 类型 灾因 范例
大气圈 气象灾害 气象异常导致 干旱、洪涝、热带气旋
岩石圈 地质灾害 地质动力作用导致岩体或土体位移、地面变形以及地质环境恶化 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塌陷、地裂缝
水圈 海洋灾害 海洋自然环境发生异常性激烈变化而导致海上或海岸带发生异常 风暴潮、海啸、赤潮
生物圈 生物灾害 动植物活动和变化所造成的灾害 虫害、草害、森林火灾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还有没有其它的分类方法?P9活动
自然灾害的类型 分类依据
陆地灾害、海洋灾害 地球表面海陆分布
全球性灾害、区域性灾害 自然灾害波及范围
山地灾害、平原灾害、滨海灾害 陆地地形类型
原生灾害、次生灾害 自然灾害出现时间的先后和灾因
地史灾害、历史灾害、当代灾害、未来灾害 自然灾害出现时期
特大灾害、大灾害、中灾害、小灾害 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灾度)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统计,截至2010年3月2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6567万亩,1501万人、923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已投入抗旱资金7.5亿元、劳力898万人,临时解决744万人、357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国家防总预计,滇黔桂渝川2010年3月份的降雨仍可能偏少,旱情将持续发展。下一阶段,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是抗旱救灾的重中之重。
有超级链接(视频)
(一)干旱
想一想:干旱与旱灾有什么区别?
干旱(Drought):指长期降水偏少或无降水。
一.气象灾害
区分的关键是自然灾害的社会属性。
无人区的水少导致植物的死亡是干旱,
但没有给人类带来影响就不能成为旱灾。
你知道干旱有哪些危害吗?
干旱可以导致农作物、林木干枯死亡,而严重的干旱可使河流、水塘甚至湖泊干涸,造成人畜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困难。
P10活动
干旱造成植物缺水有哪两种类型?
土壤缺水导致根部缺水引起水分收支平衡失调;
空气缺水导致水分不足引起水分收支平衡失调。
世界干旱地区的地理分布
易发生干旱的地区:关键是降水不稳定
读图说出世界干旱分布地区与气候有何关系?
全球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以及季风气候区,是干旱频发
的地区。
P11活动
①对
②错
③错
④对
(二)洪涝
洪水灾害
雨涝灾害
洪水灾害指由于暴雨或冰雪融化以及水利工程失事等原
因引起的江河湖泊水量迅猛增加,水位急剧上涨,
水流冲出天然水道或人工堤坝所造成的灾害。
雨涝灾害是指由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等使低洼地区
淹没、渍水的现象。
P12活动:雨涝灾害的等级划分
雨涝等级 轻涝 中涝 重涝
积水深度(厘米) <3 3-5 >5
积水时间(天) <1 1-2 >2
读上表,说一说,雨涝等级划分是以什么作为标准的?
雨涝等级划分是以积水深度和积水时间来划分的。
亚洲、欧洲、北美洲的沿海、沿河、沿湖地区。
试从地形、气候、水文、人类活动等方面分析洪涝灾害的成因:
(三)热带气旋
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空气涡旋。
热带气旋
台风(飓风)的结构
台风眼
表2:热带气旋的分类
分类 中心附近最大风力
台风 >12级
强热带风暴 10—11级
热带风暴 8—9级
热带低压 6—7级
1、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地区,我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加勒比海地区和美国东部海岸。
2、低压系统。
1、读图,找出世界上受热带气旋威胁最为严重的三个地区,分析这些地区的纬度位置有何特点。
2、从气压状况分析,热带气旋属于低压系统还是高压系统?
二.地质灾害
概念:是指由于地质动力作用所导致的岩体或土体位移、地面变形以及地质环境恶化并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现象和过程。
种类:地震、滑坡、泥石流、
崩塌、地面塌陷、地裂缝等
二.地质灾害
(一)地震
地震构造示意
想一想:
地震的烈度与震级有何关系?
地震的烈度受哪些因素影响?
震源深度
震中
震源
断层面
地震波
P17的活动
浅源地震,破坏性最大。
1、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
2、九州岛和北海道
3、A、B两地震级相同,B地烈度大于A地。
读图完成活动
1、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的交界地带。
2、板块内部地壳相对稳定,板块边界地壳运动活跃。
3、(1)伊朗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处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2)地震常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破坏房屋和其他工程设施,还可以引起火灾、水灾、煤气和有毒气体泄露、细菌和放射性物质扩散,以及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从而进一步加重灾害损失。
(二)滑坡和泥石流
滑坡
滑坡是斜坡上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下,沿着一定软弱结构面发生整体顺坡下滑的现象。
滑坡体
滑坡面
滑坡壁
滑坡阶梯
滑坡结构示意图
泥石流
泥石流是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泥石流示意图
滑坡
泥石流
滑坡的危害常常表现在对房屋和其他工程设施、耕地、农作物所造成的破坏和河道阻塞。而泥石流除这些危害以外,更严重的是对城镇、矿山乡村的毁灭性冲淤。
三.海洋灾害
因海洋自然环境发生异常性激烈变化,而导致海上或海岸地带发生的自然灾害。
(一)风暴潮
最严重的海洋灾害,指的是由热带气旋或温带气旋
大气运动所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现象。
风暴潮的成因、特点及分布
成因类型 特点 发生季节 影响地区
台风引起
温带气旋引起
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
夏秋
受台风影响的沿海地区均可能发生
增水过程相对平缓
春秋
常出现在中纬度沿海地区
倾覆海上船只,破坏海上设施,而且严重侵袭海岸地区,淹没城镇、村庄、耕地、破坏房屋与工程设施。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二)海啸
海啸是指海底突然变动引起海水的
大幅度升降而形成的巨大波浪。
你知道什么是赤潮吗?
赤潮是海水中某些微小的微型藻、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爆发性增殖或聚集在一起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生态异常现象。
虫害
四.生物灾害
蝗灾
虫灾
鼠灾
鼠 害
森林火灾和草原火灾也属于广义上的生物灾害,指的是由于人们生活用火、生产用火或雷电、煤自燃所引起的森林林木或草原牧草失去控制的大范围燃烧现象。
第二节 自然灾害的类型和分布
一、气象灾害
(一)干旱
(二)洪涝
(三)热带气旋
二、地质灾害
(一)地震
(二)滑坡和泥石流
三、海洋灾害
四、生物灾害
结 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