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课件(15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课件(15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14 20:17: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
西罗马帝国灭亡
481年法兰克王国建立
8世纪形成封君封臣制
封建等级制度
9世纪庄园逐渐流行
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843年查理曼帝国分裂
城市和大学兴起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10课
课标要求:
知道《查士丁尼法典》,初步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
阅读教材P47-49,简述千年帝国拜占庭的兴衰。
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将拜占庭选为皇帝驻地,并改名为君士坦丁堡。
罗马帝国分裂,分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
西罗马帝国被灭,拜占庭成为唯一的罗马人帝国。
查士丁尼继任皇帝,被授予“奥古斯都”尊号
阿拉伯入侵,阿拉伯人试图占领君士坦丁堡,但被拜占庭海军击败。
帝国版图不断被蚕食
十字军东征
奥斯曼土耳其进攻
穆罕默德二世攻克君士坦丁堡,拜占庭最后一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壮烈殉国。
公元324年
395年
476年
527年
7世纪
9世纪
11世纪
14世纪
1453年
一、版图
东罗马帝国以巴尔干半岛为中心,因首都君士坦丁堡旧称拜占庭,所以又称为“拜占庭帝国”。其版图包括希腊以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
②经济比较活跃,社会比较稳定
①地理位置优越:地跨欧亚非
商业
农业
分析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能延续下来并进入一个“黄金时代”的原因。
文治武功彪炳史册:查士丁尼一世
早年辅佐叔父查士丁一世登基、治国,后作为其养子继位。
在内政方面,他通过任命特里波尼安等人编纂法典(528—534)和发布新敕令(534—565),形成了欧洲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典《罗马民法大全》;
镇压尼卡起义(532),改革行政,加强中央集权;
发展对外商贸,引进丝织业;
干预宗教事务,迫害阿里乌斯派等异端;兴建圣索菲亚大教堂。
对外,以名将贝利撒留等在东部与萨珊波斯作战,在西部征服北非汪达尔王国(533—534)、意大利东哥特王国(535—554)并占领西哥特王国南部(552前后)。
晚年潜心神学,死后不久帝国在西方的领土便相继丧失。
东罗马帝国的版图涵盖了希腊以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
我们将重建过去的一切,我们要重现罗马人的名誉,确保过去的一切以更大的规模重新回到我们的生活中来。
二、法律
我过去是恺撒,我(现在)是查士丁尼,我因为感觉到上帝的意志而笔削诸于法律……在我和教会的步骤和谐之后,我蒙受上帝的感应,立即把我的全部精神,用在那件大工作上面。
查士丁尼
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拜占庭帝国进入一个“黄金时代”(查士丁尼统治时期)
《罗马民法大全》
①《查士丁尼法典》: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汇编。
②《法学汇纂》: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
③《法理概要》:指导学习法律文献。
④《新法典》: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令。
结合所学,简述查士丁尼重视法律编撰的原因。
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需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是战时还是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的很好;皇帝不但能在战场上取得胜利,而且能采取法律的手段排除违法分子的非法行径。 ——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法学阶梯》
目的: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二、法律
材料研读:阅读下列材料,谈谈你对《罗马民法大全》的看法。
材料一: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罗马民法大全》
材料二:奴隶不堪主人虐待的,官厅得强迫主人出卖之,无故杀戮奴隶的,按杀人罪处理。
——《罗马民法大全》
材料三:一切债务,以应给付的物清偿,或经债权人同意以他物代为清偿。债务是由债务人清偿或由第三人(担保人)代为清偿。
——《罗马民法大全》
材料四: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武力因为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亡,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永久的征服。
——耶林
局限性
仍然承认奴隶制
积极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
积极影响
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
积极影响
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二、法律
《罗马民法大全》的出台,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二、法律
时期 成就 意义
罗马共和国
罗马帝国
拜占庭帝国
知识回顾: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概括罗马法发展演进历程
《十二铜表法》
《 十二铜表法》
《罗马民法大全》
万民法、经济法以及众多法律概念
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
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万民法》
查士丁尼及其随从
9世纪以后,拜占庭帝国又面临外部多个军事势力的进攻,帝国版图不断被蚕食。
北方:佩切涅格人和库曼人
西方:诺曼人
东方:突厥人
长期对外战争导致财政枯竭,拜占庭求助于西欧封建主的军事援助,十字军不仅没有给拜占庭以军事援助,反而攻打拜占庭帝国,一度占领首都君士坦丁堡和大部分领土,掠夺财富,使拜占庭帝国日渐衰落。
第三次东征,神圣罗马帝国企图征服拜占廷帝国
第十四次东征,十字军攻克并洗劫了君士坦丁堡
14世纪初,拜占庭帝国受到新崛起的奥斯曼土耳其人的不断进攻。
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
从7世纪起,阿拉伯人不断进攻拜占庭帝国占领了部分地区。
行省改军区
自由农民编入军队
三、灭亡
外族的不断入侵。
长期战争导致财政枯竭。
请结合拜占庭帝国灭亡的过程,简述其面临的困境。
材料研读:根据材料分析拜占庭帝国走向衰落的原因及给我们的启示。
材料一:奥斯曼军队拥有强大的炮兵,他们能制造大型火炮,而拜占庭军队没有火炮。尽管他们早已掌握了火炮的制作技术,但没有财力来制造。
——陈志强《拜占庭帝国史》
材料二:拜占庭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所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具有创造力。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对外频频用兵,民穷财尽,内部矛盾激化
骄傲自大,封闭保守,导致其落后
启示:开放包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
四、评价
地位: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东方文明
基督教文明
古希腊罗马文明
影响1:
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
圣索菲亚大教堂内景
圣索菲亚大教堂马赛克装饰画
四、评价
拜占庭帝国的马赛克艺术
材料一:拜占庭学者特别重视古希腊的哲学、文学和史学,……在拜占庭帝国,《荷马史诗》脍炙人口,妇孺皆知,能够大段背诵的人不在少数,……拜占庭人常以正宗继承人的身份继承古罗马文化,……拜占庭文化在吸收古典希腊罗马文化的同时,还兼收并蓄古代西亚和远东民族文化的营养。
——陈志强《拜占庭帝国通史》
材料二:拜占庭灭亡时抢救出来的手抄本,罗马废墟中发掘出来的古代雕像,在惊讶的西方面前展示了一个新世界——希腊的古代;在它的光辉的形象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逝了;意大利出现了前所未见的艺术繁荣,这种艺术繁荣好像是古典时代的反照,以后就再也不曾达到了。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导言》
影响2:
拜占庭帝国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四、评价
兼容并蓄
独具特色
拜占庭帝国
《罗马民法大全》
希腊罗马
古典文化
西亚、北非
东方文化
基督教文化
空间
拜占庭文化
希腊罗马
古典文化
近代文艺复兴
时间
承前启后
拜占庭文化被欧洲视为中古文化的明珠,也是现在人类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它在西方文化发展史上起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