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秦风·无衣》
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长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朗诵
诗歌品鉴
译 文
谁说没有衣裳?和你穿一件长袍。君王要起兵,修整好戈和矛,和你同仇敌忾!
谁说没有衣裳?和你同穿一件里衣。君王要起兵,修整好矛和戟,和你共同作准备!
谁说没有衣裳?和你同穿一件下衣。君王要起兵,修整好铠甲和兵器,和你共同上前线!
鼓舞士气 鼓壮军威、振奋精神的一种手段
爱国主题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
军人气魄 铿锵有力、慷慨激昂
严阵以待、英勇无畏
同仇敌忾 团结互助、共御外侮、乐观精神
《无衣》是一首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的战歌,表现了秦国军民团结互助、共御外侮的高昂士气和乐观精神。
军歌的作用是什么?
军歌的内容是什么?
背景助你品诗
据今人考证,秦襄公七年(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周王室内讧,导致戎族入侵,攻进镐京,周王朝土地大部沦陷,秦国靠近王畿,与周王室休戚相关,遂奋起反抗。此诗在这一背景下产生。
《诗经》“国风”中反战的诗篇很多,那是反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不义之战。但《无衣》却是从当时的保家卫国与人民利益的一致性而发出的讴歌正义之战的激动人心的战歌,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长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和《静女》相比,此诗在形式上有怎样的特点?
静女 《诗经·邶风》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静女 《诗经·邶风》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长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长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不同之处:
所穿战服 所用兵器 思想行为
袍 戈矛 同仇
泽 矛戟 偕作
裳 甲兵 偕行
战袍 长柄武器 一样仇恨
内衣 长柄武器 一起行动
下裙 铠甲兵器 一起赴战
每一节都在重复,在重复的同时又有些微的变化。
重章叠唱(重章复沓、重章叠句)
1.表现:章与章句式对应,诗句大同小异,只在各章对应的位置换几个字。
2.形态:《诗经》善用这种手法,从诗意的表达看,有两种不同的形态,即重章之易辞申意和重章之循序渐进。
重章叠唱
递 进
(统一思想)
(统一行动)
(统一征战)
同袍——戈矛——同仇
同泽——矛戟——偕作
同裳——甲兵——偕行
团结友爱
不计困难
积极响应
齐心备战
同仇敌忾
勇赴战场
主题:
表现了秦国人民团结友爱、同仇敌忾、英勇抗敌的昂扬斗志和爱国精神
3.重章叠唱的作用
便于记忆和咏唱
渲染气氛
增加了诗的节奏性和音乐感
回旋反复,可充分的抒发情怀
(1)渲染战斗的紧张气氛;
(2)强烈表现战士们同仇敌忾、为国征战、英勇抗敌的英雄气概和爱国主义精神;
1、诗歌开头运用了何种修辞方法?有何作用?
提示:设问。表现了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对敌的英雄气概,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
2、“王于兴师”在文中有何作用?它与“问答”有无
逻辑事理关系?文章把它置后有何作用?
提示:交代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逻辑上有前后关系,文章把它置后补充交代,先“议”后“叙”,目的有二:
(1)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势;
(2)激发爱国热情,突出为国而战的斗争精神;
课堂活动-内容赏析
当堂理解性默写测试
1. 《无衣》中,描写将士们团结友爱,同穿战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无衣》中写道“修好我们的铠甲和兵器,我跟你共同行动奔赴战场”,即“______,_____。”
3. 《诗经·无衣·秦风》中,强调在备战时刻,我们要全城动员,从“_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最后到“修我甲兵”,可谓全副武装,整装待发。
4. 《无衣》中,描写将士们团结友爱,同穿下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
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
修我戈矛 修我矛戟
岂曰无衣 与子同裳
5.中国古代诗歌源远流长,现实主义诗歌和浪漫主义诗歌并美。现实主义风格的《无衣》中,“ ______ , ______ ”叙写了战士们同仇敌忾、磨刀擦枪、舞戈挥戟的场面
6. 《无衣》中的重叠复沓并非机械的重复, ______ , ______ ”两句侧重号召将士们共御外侮。
7.面对疫情,白衣卫士集结出征,让人想到《秦风 无衣》中将士们修整铠甲兵器共赴前线的情景 ______ , ______
8. 《诗经 无衣》共三章,采用了重叠复沓的形式,语意是递进发展的,如“与子同仇”,侧重表达同仇敌忾的情绪,而“ ______ ”则是行动的开始,“ ______ ”则指将士们奔赴前线共同杀敌。
王于兴师 修我戈矛
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与子偕作,与子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