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花儿落了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爸爸的花儿落了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10-15 08:34: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爸爸的花落了林海音自学指导(25分钟):朗读课文,看看谁能独立独立完成以下任务:1.了解作者及《城南旧事》。
2.掌握 “读一读 写一些”及书下注解的字词(音、形、意)
3.理解题目的深层含义
4.标出自然段落,找到文章的线索,理清文章思路
5.文章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林海音 (1918—200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生于日本大阪,不久即返台,因父亲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林海音即在北京长大,1948年回到故乡台湾。
她的创作丰富,代表作有散文集《两地》《芸窗夜读》;短篇小说集《城南旧事》《烛心》;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等。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可是,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场面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写作背景介绍 《城南旧事》是一本自传性质的小说。
小说透过主人公英子童年生活故事的描述,寄托了作者对童年、对北京的缅怀。
《爸爸的花儿落了》是小说的最后篇章,是悼念她过早离开人世的父亲的。
《城南旧事》给黑体字词注音衣襟低哑皱挪掸咻咻哭号狼狈伤痕撩起栅栏簪渣廊檐骊歌屉jīnyǎzhòunuódǎnxiūháobèihénliāozhàzānzhāyánlítì肌肉、皮肤或黏膜等组织由于发炎、郁血或充血而体积增大。肿胀:叮嘱:再三嘱咐。恐惧:惧怕,害怕。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比喻犹疑不决。题解: “爸爸的花儿落了”
一语双关(以花喻人)一方面实指夹竹桃的败落
一方面象征天性爱花的爸爸的辞世。文章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父亲无限的眷恋以及对不得不长大的无奈理清文章脉络:1.你能找出贯穿全文的线索吗?
A 花
B毕业典礼;
2.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
时间顺序
3.理清文章脉络:一.毕业典礼前(1-----31)
二.毕业典礼 (32-----53)
三.毕业典礼后(54---68)本节课任务已全部完成!课后作业:
把握作者的文学常识。
课后“读一读 写一写”以及书下注释内容写到作业本上。下节课听写。
复习课文内容,体会父爱的伟大。
爸爸的花落了林海音第二课时自学指导(20分钟):品读课文,合作完成以下任务:1.文中哪些写的是眼前事,哪些是回忆过去的事,回忆的事情是用什么方法引出的?
2.从全文看,爸爸是个怎样的人?(举例说明)。
3.文章没有正面提及爸爸病危、濒死,写得很含蓄,但文中处处有伏笔。试从原文中找到并分析。
4.从哪些地方我们可以感受到英子的成长?(举例说明)
5.文章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
地方?
  文中哪些写的是眼前事,哪些是回忆过去的事,回忆的事情是用什么方法引出的?衣襟上的夹竹桃医院探望眼前回忆探病时的话六年前赖床受罚礼堂钟声响了,爸爸不能来,不能料理花儿爸爸爱花的情景韩主任讲话,我们唱骊歌爸爸要她闯练,叫她到银行汇款给日本的陈叔叔毕业典礼回来,看见零落的花儿意识到自己已经长大插叙问题探究(一):从全文看,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 *爸爸表面很严厉,实际上却充满爱心。 *鼓励孩子要坚强,无论什么困难的事,
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很重感情,他听到弟弟被日本人害死
的消息,便急得吐血了。 *特别爱花,每天下班回来,第一件事
就是浇花。 问题探究(二):文章没有正面提及爸爸病危、濒死,写得很含蓄,但文中处处有伏笔。试做分析。 *文中多次使用伏笔,暗示爸爸已经病得很重,可能将不久于人世。
*比如文章开头“我”回忆去医院看望爸爸时,爸爸曾说:“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大了,是不是?”
这是一处伏笔。又如当毕业典礼的钟声响起后,我突然又想到妈妈爸爸,疑惑“妈妈今早的眼睛为什么红肿着”,是在暗示妈妈对爸爸的病情很了解,知道他将去世很悲痛。
而毕业典礼结束后,“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急急忙忙赶回家去,这恐怕是一种预感,在文中也成为爸爸即将离开人世的伏笔。
至于写她进家门以后看到“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更是以花喻人,把即将丧父的伤痛推到极致。
伏笔暗示从哪些地方我们可以感受到英子的成长?明确:
英子的长大主要表现为——
1.学习非常用功,被选做代表为同学领毕业证书 和致谢词。        
2.从六年前的那一次后从不迟到。
3.硬着头皮完成了汇款给在日本的陈叔叔这件事。
4.闻说爸爸去世而处乱不惊从容面对…… 一语双关的文题——“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方面实指夹竹桃的败落,一方面象征天性爱花的爸爸的辞世。
双线并行的结构——文章一是以花为线索贯穿小说始末,二是毕业典礼,“两线相互辉映,既有利于情节的展开,又使两个人物主次分明,相映生辉。”(张百栋语)
别致生动的穿插——文章时而写眼前的事,时而又穿插往事,但每次忆述往事都是由眼前的事引发的,这样显得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同时浓缩了时间,增大了文章的容量,可读性增强 。我发现的写作特色 首尾圆合的照应——文章从“我的襟上”的“粉红色的夹竹桃”起笔,到爱花的爸爸病死,处处有伏笔,事事有照应,沉郁的氛围和丧父的伤痛一直笼罩着全文。
质朴淡雅的语言——文中人是最平凡的人;事,是最平凡的事,都是人们司空见惯的。但读者却能从这些人们司空见惯的人和事中,感受到人性的美和人情的美。作者正是用这种质朴、淡雅、含蓄而深邃的语言拨动了读者的心弦。说一说“我们是多么喜欢长高了变
成大人,我们又是多么怕呢!”
你可能也有过这样的感受,试结合自己的体验与同学讨论:
“我们”为什么既喜欢、又害怕变成
大人? 再见!作业:1.课后第二题写到作业本上。
2.给爸爸写一封信,和爸爸说说心里话,放假回家亲手交给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