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2022-2023学年上学期八年级“一课一练”:3.5体温的控制(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2022-2023学年上学期八年级“一课一练”:3.5体温的控制(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9-15 21:39: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某人因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而发烧,住院隔离治疗。医务人员为其测量体温,发现该病人在24h内的体温均在39℃左右波动。则该病人在这24h内产热和散热的关系是(  )
A.产热等于散热B.产热小于散热C.产热大于散热D.产热与散热没关系
2.小明在1000米中长跑测试中,大汗淋漓,小明此时( )
A. 产热和散热不平衡,产热大于散热 B. 产热和散热不平衡,产热小于散热
C. 皮肤血管舒张,散热增加 D. 散热的主要方式是皮肤直接散热
3.小明前几天因感冒在家休息。在父母的嘱咐下,小明每隔2小时对自己的体温进行了测量,并记录在下表中(在15:00测定体温后小明服用了退烧药):
对此,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时间 7:00 9:00 11:00 13:00 15:00 17:00 19:00
体温/℃ 36.9 37.2 38.2 38.2 38.5 37.5 37.5
A. 小明在家休息时,体内产热的器官主要是内脏
B. 小明的体温并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C. 小明在服用了退烧药后的4个小时内,体内的产热与散热保持相对平衡
D. 小明在11:00~13:00间,其体内的产热与散热保持相对平衡
4.在某地举行的山地越野比赛中,因遭遇极端天气,有运动员因患“低温症”而使身体受到严重伤害。“低温症”是人体由于产热减少,散热增加,而导致体温低于35℃的疾病。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体温调节依靠皮肤,不需要神经系统和激素调节的作用
B.在极端天气下,运动员由于产热小于散热而患“低温症”
C.在寒冷环境中,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散热减少
D.人体是一个统一的生命体,体温恒定是产热和散热动态平衡的结果
5.人体各器官产热情况如图所示。据图分析,正常人在运动情况下主要的产热器官是(  )
A.脑 B.内脏 C.骨骼肌 D.其他器官
6.如图表示甲、乙两类动物的耗氧量(产热量)与环境温度的变化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可能是猫,乙可能是青蛙 B. 甲可能是蛇,乙可能是鱼
C. 甲可能是鸽子,乙可能是狗 D. 甲可能是鱼,乙可能是人类
7.如图表示某人在休息及运动时血液流经四种器官的相对速度大小。据图分析,下列推断中错误的是( )
A.运动时人体总血量增加
B.不管休息还是运动时,脑的血流量基本不变
C.饭后立即运动,消化器官中血流量明显减少,不利于消化
D.运动时骨骼肌产生热量增加,皮肤血管血流量增加有利于散热
8.白尾黄鼠是沙漠地区的一种哺乳动物,它在高温环境下体温的昼夜变化如图所示。
(1)该动物属于________(选填“恒温”或“变温”)动物;
(2)该动物在6时至9时产热量________(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散热量;
(3)该动物是通过________(选填“大脑”、“小脑”或“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来调节体温的。
9.如图表示的是人和鳄鱼的耗氧量与环境温度的变化关系。
(1)人和鳄鱼之中, 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
(2)在寒冷环境中, 恒温动物能够继续保持体温恒定的奥秘 在于其体内的产热速度   散热速度(选填“大于”、“等 于”或“小于”)。
(3)表示鳄鱼的耗氧量与环境温度的变化关系的是图中的    曲线。
10.人体体表的温度可以通过流经皮肤血液的多少来调节。如图是皮肤中同一血管在不同温度下的口径,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在寒冷的环境中,皮肤血管的状态是图________,此时体温________环境温度。
(2)皮肤血管口径如图丙时,血管处于________状态,流经皮肤的血液量________,皮肤温度________,散发的热量将增加。
(3)当外界温度高于体温时,即当环境温度达到35 ℃以上时,人体散热主要是通过________方式进行。
11.下表为人处于安静和活动情况下,体内不同器官的产热量百分比,请回答:
产热量/%
安静 劳动或运动
脑 16 1
内脏 56 8
肌肉与皮肤 18 90
其他 10 1
(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正常人在睡眠状态下的主要产热器官是________。
(2)人体的体温之所以能保持恒定,主要是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这个动态平衡的调节过程受人体脑干中的________控制。
(3)人体在剧烈运动时,产热量显著增加,其产热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
(4)夏季,当环境温度高于体表温度时,人体主要通过________散热,人体散热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
(5)在炎热、潮湿、无风的环境中,人体容易出现“中暑”现象,其原因是________。
12.“发热、乏力、干咳”是新冠肺炎的主要症状,为了防控新冠肺炎,对进出村镇、小区的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发现有体温异常者必须立刻上报。下图所示为人体体温调节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T—E—N—F—A途径表示 过程(填“激素调节”或“神经调节”),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中。
(2).某新冠肺炎患者的体温在24h内都处于39℃,若A、C分别表示产生和散失的热量,则这24h内A C(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甲、乙两图表示外界气温改变时,皮肤中血管的舒缩情况。其中表示外界气温较低时血管情况的是 图,此时散热方式为 。
答案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分析】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动态平衡的结果。人体体温保持相对稳定,其生理机制为:产热量=散热量。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该病人在24h内体温均在39℃左右,即在此段时间内体温维持相对稳定。根据体温调节的机制可知,该病人在这24h内产热和散热相等,故A正确。
故选A。
2.【答案】 C
【解析】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动态平衡的结果,从这种平衡切入解题。
【解答】小明在1000米长跑测试中,由于剧烈运动机体产热大量增加,通过身体的神经调节,引起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和汗腺分泌增加,导致散热加快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答案】 C
【解析】体温调节指温度感受器接受体内、外环境温度的刺激,通过体温调节中枢的活动,相应地引起内分泌腺、骨骼肌、皮肤血管和汗腺等组织器官活动的改变,从而调整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使体温保持在相对恒定的水平。
【解答】A、人体在安静状态下主要产热器官是内脏;故A正确;
B、由表格可知,小明的体温是上下浮动的,但浮动范围不大;故B正确;
C、由表格可知,15:00--17:00小明的体温明显下降,说明其散热是大于产热的;故C错误;
D、在11:00--13:00间小明的体温始终维持在38.2℃,即其体内的散热与产热是平衡的;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4.【答案】 A
【解析】天气寒冷时,人的皮肤散热加快,从而引起体温下降,与此同时,人体各产热器官便加紧产热,给身体补充热量,以维持体温平衡。人体产热的主要部位是内脏和肌肉,人在静止时主要靠内脏的基础代谢产热维持体温,肌肉活动能产生大量热量。
【解答】A、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既有神经调节如骨骼肌的战栗、立毛肌的收缩、皮肤毛细血管收缩等,也有体液调节如此时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促进代谢增强等,A符合题意;
B、人是恒温动物,当人体的温度低于某一值时(32℃),人体的器官将无法正常代谢和工作。当人体深部温度过低时,可直接或间接导致人体死亡,这就是低温症,因此 在极端天气下,运动员由于产热小于散热而患“低温症”,B不符合题意;
C、在寒冷环境中,为了减少散热,人的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散热减少,C不符合题意;
D、人体是一个统一的生命体,体温恒定是产热和散热动态平衡的结果,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5.【答案】C
【解析】【分析】人在安静是,内脏是主要的产热器官,在运动时骨骼肌则是主要的产热器官。
【解答】A、在运动时脑产热只占到1%,A错误。
B、在运动时内脏产热占了8%,B错误。
C、运动时骨骼肌产热占了90%,是主要产热器官。
D、其它器官运动时。产热1%,D错误。
故答案为:C
6.【答案】 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的知识。恒温动物体温恒定,在较寒冷的环境中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来氧化有机物,释放能量,维持体温;变温动物则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其代谢较慢,需氧较少,环境温度高时,则与此相反。
【解答】由图可知甲动物的耗氧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少,说明甲是恒温动物,而乙动物的耗氧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说明乙是变温动物,猫是恒温动物,青蛙属于变温动物,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7.【答案】A
【解析】由直方图可知:在运动时,血液流经骨骼肌、皮肤的速率增大,且骨骼肌的速率大于皮肤的速率;流经消化道的速率减少;流经脑的速率基本不变。解此题的关键是解读直方图,从中提取有利于解题的信息,与所学知识建立链接,并用所学知识解释问题,从而得出答案。
A.成年人的血量约为体重的7%~8%(人体的血液总量大约是4000毫升),人体运动时血量不会改变,血液速度会发生变化,A错误。
B.由分析可知,休息及运动时,血液流经脑的速率基本不变,因此,脑的血流量基本不变,B正确。
C.饭后立即剧烈运动,会使肌肉内的血流量增大,流经消化器官的血液减少,导致胃、肠蠕动减弱,消化腺的分泌功能降低,分泌的消化液减少,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C正确。
D.运动时,不但全身骨胳肌的活动加强了,呼吸也加深加快,可以吸入更多的氧,呼出更多的二氧化碳;同时,心跳也随着加强加快,促进血液更快地循环,输送给骨胳肌更多的养料和氧,运走更多的废物。人体需要的能量来源于食物中的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即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并释放出能量。皮肤的附属物有汗腺,汗腺分泌汗液。汗腺周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运动时骨骼肌产热量增加,皮肤血管血流量增加有利于散热,D正确。
8.【答案】 (1)恒温(2)大于(3)脑干
【解析】鸟类和哺乳动物体内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所以能维持正常的体温,为恒温动物,体温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属于变温动物。白尾黄鼠属于哺乳动物,它体内具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结构来调节体温。
【解答】(1)白尾黄鼠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属于恒温动物,它的体温不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2)由图可知该动物在6时至9时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3)该动物是通过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来调节体温的。
故答案为:(1)恒温动物(2)大于(3)下丘脑
9.【答案】(1)人
(2)等 于
(3)乙
【解析】【分析】图中甲的耗氧量随环境温度升高而降低,机体的呼吸作用不会随环境变化而变化,甲属于恒温动物;乙的耗氧量随环境温度升高而升高,机体的呼吸作用会随环境变化而变化,乙属于变温动物;
【解答】(1)动物中属于恒温动物的有哺乳类和鸟类。人属于哺乳类,属于恒温动物;鳄鱼属于鱼类,属于变温动物。
(2)在寒冷环境中, 恒温动物能够继续保持体温恒定的奥秘在于其体内的产热速度等于散热速度。
(3)鳄鱼属于变温动物,当环境温度升高时,耗氧量也随之增加,故耗氧量与环境温度的变化关系的是图中的乙曲线。
故答案为:(1)人 (2)等于 (3)乙
10.【答案】 (1)甲;高于(2)舒张;增加;升高(3)排汗
【解析】体温调节是指温度感受器接受体内、外环境温度的刺激,通过体温调节中枢的活动,相应地引起内分泌腺、骨骼肌、皮肤血管和汗腺等组织器官活动的改变,从而调整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使体温保持在相对恒定的水平。
【解答】(1)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会增加产热,减少散热,血管处于收缩状态,所以血管口径变小,即甲图,此时人体温度是高于外界温度的。
(2)皮肤血管口径如图丙是最大的,说明此时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散热增加,皮肤的温度会升高。
(3)当外界温度高于体温时,即当环境温度达到35以上时,人体散热主要是依靠汗腺分泌的汗液来大量散热的,排汗方式散热,血管舒张,口径增大。
故答案为:(1)甲;高于(2)舒张;增加;升高(3)排汗
11.【答案】 (1)内脏(2)体温调节中枢(3)骨骼肌
(4)汗液蒸发;皮肤(5)汗液难以蒸发导致人体内积聚的热量难以散去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体产热的器官。
【解答】(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正常人在睡眠状态下的主要产热器官是内脏,运动和劳动状态下,主要的产热器官是肌肉。
(2)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要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之下,如人体的体温之所以能维持稳定,主要是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这个动态平衡的调节过程受人体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控制的。
(3)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要剧烈的收缩和舒张,牵引骨骼做运动,需要的能量多,因此产热将明显增加,故其产热的主要器官是骨骼肌。
(4)普通状态下,排尿是人体排泄的主要途径,但是夏天,高温状态下,人体主要通过汗液蒸发散热,血液流过肾脏时只产生少量的尿液,以尽量减少体内水分的丢失。
(5)中暑”是因为汗液蒸发困难,不能及时散热,导致人体体温过高,出现“中暑”现象。
故答案为:(1)内脏(2)体温调节中枢(3)骨骼肌(4)汗液蒸发;皮肤(5)汗液难以蒸发导致人体内积聚的热量难以散去
12.【答案】(1)神经调节;脑干
(2)等于
(3)乙;皮肤直接散热
【解析】神经调节是指在神经系统的直接参与下所实现的生理功能调节过程,是人体最重要的调节方式。体温调节是指温度感受器接受体内、外环境温度的刺激,通过体温调节中枢的活动,相应地引起内分泌腺、骨骼肌、皮肤血管和汗腺等组织器官活动的改变,从而调整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使体温保持在相对恒定的水平。
【解答】(1) T—E—N—F—A途径有神经系统的参与,属于神经调节;体温调节中枢位于脑干中;
(2)A是产热,C是散热,患者体温24小时内都处于39℃,说明其散热和产热量是相等的;即A=C;
(3)外界气温较低时,散热会减少,血管会收缩,即乙图符合;散热减少时,人体主要通过皮肤直接散热;
3.5体温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