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15 15:24: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册语文8.《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下列下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太傅(fù) 俄而(é) 雪骤(zhòu)
B. 柳絮(xù) 王凝之(níng) 谢道韫(rùn)
C. 无奕(yì) 差可拟(chāi) 撒盐(sǎ)
D. 欣然(xīng) 尊君在不(fǒu) 陈寔(shí)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期日中。过中不至”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
B. “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
C. “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D. “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辞,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辞,是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下列语句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待君/久不至 B. 元方/入门/不顾
C.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D.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文学常识
(1)《世说新语》是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 ,是南朝宋 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书中记述了 至 间120多位人物的逸事和言论,时间跨度在三百年左右。内容涉及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宗教以及习俗风尚等许多方面,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2)刘义庆(403—444), (朝代)文学家。《世说新语》是 的代表作品,为我国古代笔记小说的先驱,对后世文学有深远的影响。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 。”公大笑乐。
(2)《陈太丘与友期行》一文中,元方应对得体,据理力争的句子是: 。 , ; , 。
(3)《陈太丘与友期行》一文中,表明元方不愿原谅友人的句子是: 。
重点词语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
(2)与儿女讲论文义( )
(3)俄而雪骤( )
(4)撒盐空中差可拟( )
(5)未若柳絮因风也( )
(6)陈太丘与左期行( )
(7)期日中( )
(8)太丘舍去( )
(9)去后乃至( )
(10)下车引之( )
(11)元方入门不顾( )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的古今异义。
(1)与友期行
古义: ;今义:
(2)相委而去
古义: ;今义:
(3)去后乃至
古义: ;今义:
(4)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义: ;今义:
(5)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义: ;今义:
(6)未若柳絮因风起
古义: ;今义:
三、文言文阅读
《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 请解释下列各项中加下划线的字的含义。
a俄而雪骤 俄而:
b未若柳絮因风起 因:
c相委而去 委:______
d下车引之 引:
(2)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译文:
b撒盐空中差可拟。
译文:
c未若柳絮因风起。
译文:
(3) 下面将谢道韫的诗句和谢朗的诗句进行对比,陈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有画面美感,写出了大雪漫天的氛围。
B、“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写实,描摹出了大雪的色彩和下落之态。
C、“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有诗歌意蕴,以春景喻冬景非常巧妙。
D、“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情感更饱满,表现出了诗人对大雪的喜爱。
(4) 第一篇短文以“咏雪”为题有什么好处?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回答问题。
(一)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二)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1) 下面下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值胡贼攻郡 值:恰逢
B. 君与家君期日中 期:约定
C. 未若柳絮因风起 因:趁,乘
D. 贼既至 既:既然
(2)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第二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答案和解析
1. 【答案】A
【解析】
A项,注音正确;
B项,“韫”应读“yùn”;
C项,“差”应读“chā”;
D项,“欣”应读“xīn”。
故选A。
2.【答案】B
【解析】“儿女”指子侄辈们。
3.【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根据句子的意思来感悟句子的节奏。
【分析】
ABD朗读停顿都正确。
C项“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应断句为“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故选C。
4.【答案】(1)志人小说集 刘义庆 汉末 东晋
(2)南朝宋 轶事 小说
【解析】略
5.【答案】(1)未若柳絮因风起
(2)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 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 则是无礼
(3)元方入门不顾
6. 【答案】(1)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2)文章的义理 (3)不久,一会儿;急
(4)相比 (5)趁、乘 (6)约定 (7)正午时分 (8)舍弃
(9)才 (10)拉,牵拉 (11)回头看
7.【答案】(1)古义:约定;今义:日期 (2)古义:舍弃;今义:委托
(3)古义:离开;今义:到往 (4)古义:子侄辈,泛指家中年轻的一代;今义:儿子和女儿
(5)古义:诗文;今义:文章 (6)古义:凭借;今义:因为
8.【答案】(1) a俄而:不久,一会儿;
b因:凭借;
c去:离开
d引:拉
(2)a..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论诗文。
b. 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c. 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漫天飞舞。
(3) B
(4) ①贯穿全文线索;②表明作者以“咏雪”作为写作对象。
【解析】(1) 略
(2)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两个句子中的的关键词有“差可拟”“君”“家君”“期”“日中”,了解了关键字词的意思,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3)B项中“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写实,描摹出了大雪的色彩和下落之态是错误的,应为:“撒盐”一句较“柳絮”一句更写实,描摹出了大雪的色彩和下落之态。
(4)1.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标题含义的理解能力。文章题目,要把字面和表达的主题联系在一起,一切都是为了表达文章主题服务的,如果能结合文章中的主题进行发挥,靠船下篙,这样就能顺利解答此类题目。题目的常见作用有概括文章所叙之事、标明文章行文线索、点明文章的中心思想、指出文章的主要人物、激发阅读兴趣等。据此分析短文以“咏雪”为题,是贯穿全文线索,表明作者以“咏雪”作为写作对象。
9.【答案】【小题1】D
【小题2】
(1)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2)我的朋友身患重病,我不忍心舍弃他,我宁愿用我的性命来换取朋友的性命。
【小题3】告诉我们做人要像荀巨伯那样讲义气、不背叛仁义与道德,方可获得他人的赏识与尊重。(要做个大义凛然的人。)
【解析】
1. 【解答】
D项,“既”解释为“已经”。故错误。
故选 D 。
2.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中重点句子的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常考题。翻译文句,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文句时要做到字字落实,要特别注意对关键词语的把握,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这里应注意“惭”“顾”“委”等关键词的理解。
3. 本题考查学生结合文章内容理解主题的能力。这类题型,先要读懂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再结合重点句子和写作背景等去把握文章的主题。这篇文章写荀巨伯不忍心丢下友人独在逃跑,受到贼人的尊敬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像荀巨伯那样讲义气、不背叛仁义与道德,方可获得他人的赏识与尊重。(要做个大义凛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