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周周练
(考查范围:少年闰土、好的故事)
第二十五课少年闰土 课文图解
中心思想 课文通过“我”对少年闰土的回忆,刻画出一个知识丰富、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海边农村少年的形象,反映了“我”和闰土儿时的真诚友谊,抒发了“我”热爱劳动人民,向往农村生活的思想感情。
第二十六课好的故事 课文图解
中心思想 《好的故事》通过对梦境中“好的故事”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在希望与失望的矛盾中,启示人们毁掉“昏沉的夜”,实现充满“好的故事”的生活的强烈愿望,表现了作者鲁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歌赞,对理想的热烈憧憬。
一、下列句中“素”字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颜色单纯,不艳丽:②本来的,质朴的;③平素,向来:④构成事物的基本成分。
(1)我素不知道大下有着许多新鲜事。( )
(2)我们要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
(3)人物、故事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
(4)她这件衣服真素净。( )
A.③②④① B.③④②① C.②③④① D.②④③①
二、选词填空。
骤然 突然 忽然
(1)老太太________晕倒在地,叫人惊慌失措,不知怎么办。
(2)我________一惊,睁开眼。
(3)________一阵大风,吹的树枝直摇晃。
沙沙的 一朵朵 缕缕的 轻轻地
(4)大红花和斑红花,都在水里面浮动,忽而碎散了,拉长了,如________胭脂水……。
(5)大红花________全被拉长了,这时是泼刺奔迸的红锦带。
(6)稻浪翻滚,那________声音,不正是你那娓娓动听的笑语?
三、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这时是泼辣奔迸的红锦带。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
(1)这两句话是对梦中景物的________(静态 动态)描写,写的是从水中看到的________,描绘出一幅奇幻的景象,从中可以体会到梦境的______________。
(2)结合文字展开想象,写一写这两句话描绘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个夹带了闪烁的日光,井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
“倒影”表现了相对________(静止 灵动)的景物;“荡漾”则表现了________(静态 动态)之美。这优美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河水、对水乡浓浓的____________之情,那河水就像醇醇的美酒,荡漾在作者的心头。
3.边缘都参差如夏云头,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
这个句子将各种事物在水中的倒影比作____________,“夏云头”和“水银色焰”具体地写出了水中倒影在______和______两个方面的美丽,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景。
4.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
(1)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
(2)用句中的修辞方法仿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知识梳理。
《好的故事》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______________年创作的一首散文诗。此文通过对梦境中“好的故事”的描绘,反映了作者鲁迅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矛盾中。
启示人们毁掉“昏沉的夜”,实现充满“好的故事”的生活的强烈愿望,表现了作者鲁迅对___________________,对理想的热烈憧憬。全文景物写得真实、细致,且景中有情,景中有意。
此文写于1925年,当时的中国极其混乱,帝国主义正在迫害中国,广大的劳动人民活较艰苦。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作者同广大人民一样,期望美好的未来尽快来到,故作此文寄以希望。
五、请你阅读课文《少年闰土》片段。
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鸟。他说:
“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鹑鸪,蓝背……”
我于是又很盼望下雪。
闰土又对我说:
“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我们日里到海边检贝壳去,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
1.第2自然段中的“扫、支、撒、拉”这四个表示___________的词语写出了__________的过程。
2.“我于是又很盼望下雪”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主要写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这两件事。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这件事写得比较详细。
4.从文中可以看出闰土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六、阅读《好的故事》节选,回答问题。
现在我所见的故事也如此。水中的青天的底子,一切事物统在上面交错,织成一篇,永是生动,永是展开,我看不见这一篇的结束。
河边枯柳树下的几株瘦削的一丈红,该是村女种的罢。大红花和斑红花,都在水里面浮动,忽而碎散,拉长了,如缕缕的胭脂水,然而没有晕。茅屋,狗,塔,村女,云,……也都浮动着。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这时是泼刺奔迸的红锦带。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在一瞬间,他们又将退缩了。但斑红花影也已碎散,伸长,就要织进塔,村女,狗,茅屋,云里去。
我所见的故事清楚起来了,美丽,幽雅,有趣,而且分明。青天上面,有无数美的人和美的事,我一一看见,一一知道。
我就要凝视他们……。
我正要凝视他们时,骤然一惊,睁开眼,云锦也已皱蹙,凌乱,仿佛有谁掷一块大石下河水中,水波陡然起立,将整篇的影子撕成片片了。我无意识地赶忙捏住几乎坠地的《初学记》,眼前还剩着几点虹霓色的碎影。
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我抛了书,欠身伸手去取笔,——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
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
[资料]
①此文写于1925年,当时的中国极其混乱,深受帝国主义侵害,广大劳动人民生活艰苦。在这种情况下,作者鲁迅同劳苦大众一样,期望美好的未来尽快来到,故作此文寄以希望。
②“《好的故事》这篇散文诗,在很短的篇幅中却表现了鲁迅对于人生的现实的与哲学的深沉思考。而且,文字的精美,联想的新颖,构思的独特,都是此前的作品中所少见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孙玉石)
1.作者所说的“好的故事”究竟是什么?( )
A.是一件难忘的事 B.是作者所要批判的一种社会现象
C.是一个美好的梦 D.《初学记》中一篇优美的散文诗
2.从以下哪一句可以看出“好的故事”并没有真实存在过?( )
A.现在我所见的故事也如此。
B.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
C.我所见的故事清楚起来了,美丽,幽雅,有趣,而且分明。
D.我抛了书,欠身伸手去取笔,——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
3.孙玉石教授评价文章除了“文字的精美”,还有“联想的新颖”,请结合选文第2自然段,体会作者联想到了怎样的故事?故事是美丽、幽雅还是有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结尾写到:“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作者想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可结合资料①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郁达夫曾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面对网络上某些人诋毁英 诋毁英雄雄的言行,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只要勤于动手查阅资料,你就会发现枯燥的数字背后也富含深意。结合课文内容,想想下面的数字各代表什么含义。
每一响都是五十四门大炮齐发,一共二十八响。
(1)五十四门大炮:
(2)一共二十八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A
二、忽然 骤然 突然 缕缕的 一朵朵 沙沙的
三、动态 倒影 有趣、神奇 一朵朵大红花在水中的倒影变得很长,好像一条红色的锦带。红花的倒影和狗的倒影交叠起来,狗的倒影和天上白云的倒影交叠起来,白云的倒影又和村女的倒影交叠起来。 静止 动态 眷恋 夏云头 形 色 排比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夏季的星空是静谧的,是美丽的,是神秘的。
四、1925 希望与失望 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歌赞
五、1.动作 捕鸟
2.“我”希望下雪后能跟闰土去捕鸟
3.雪地捕鸟 海边拾贝 雪地捕鸟
4.见多识广 聪明伶俐
六、1.C
2.B
3.鲁迅先生用了许多意象来描绘这个梦:两岸边的乌柏,新禾,野花,鸡,狗,从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安宁静谧的画面。
故事是美丽,幽雅,有趣,而且分明。
4.这不仅仅是一篇描写梦境的文章,这个“好的故事”表现了鲁迅先生对黑暗现实的愤慨,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对理想生活的热烈憧憬。
七、示例:英雄象征着一个民族的历史,象征着一个民族的精神,象征着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能不尊重英雄,国家应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依法惩处侵犯英雄人物人格权益的行为,抵制否定历史的思想倾向,在全社会营造崇尚英雄的社会风气。
八、(1)五十四门大炮表示当时统计的我国有五十四个民族。
(2)一共二十八响礼炮表示中国共产党从一九二一年成立起,领导全国人民,经历了二十八年的奋斗,才使国家独立,人民翻身当家作主,才迎来了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下午的开国大典。从此祖国繁荣兴旺起来,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