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2022-2023学年上学期八年级“一课一练”:4.3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1)(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2022-2023学年上学期八年级“一课一练”:4.3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1)(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9-15 21:43: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020年10月15日,《自然》杂志报道了一种可以在15℃下实现超导的新材料,向创造没有电阻的高效电力系统迈出了重要一步。超导材料可以应用在( )
A. 电热毯 B. 电动汽车动力系统 C. 电热水壶 D. 充电暖手宝
2.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半导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B.超导体是一种电阻很大的材料
C.只有硅和锗是半导体 D.超导体材料用于输送电力可以降低电能损耗
3.下列四组物体中,通常情况下容易导电的一组是( )
A.铜丝和塑料盆 B.橡胶手套和玻璃杯 C.钢尺和人体 D.空气和大地
4.如图所示是一个电子门铃,当两个导线夹子相接触时,电子门铃有音乐声。若小明将下列物品分别接入两夹子之间,能使门铃发出音乐声的是(  )
A.硬币或橡皮B.橡皮或塑料尺C.铅笔芯或硬币D.塑料尺或铅笔芯
5.在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合上开关,用酒精灯将玻璃加热到一定程度后,观察到电灯亮了,这说明( )
A. 常温下玻璃是导体 B. 火焰将电路直接连通
C. 玻璃加热到一定程度可以导电 D. 导体和绝缘体不可能转化
6.有一段均匀导线的电阻是4欧,把它对折后作为一根导线使用,这时它的电阻可能是( )
A.1欧 B.2欧 C.4欧 D.16欧
7.如图所示为一种门铃按钮开关构造的截面图,其中( )
A. B是导体,C、D是绝缘体B. C是导体,D是绝缘体
C. D是导体,A,B是绝缘体D. D是导体,C是绝缘体
8.如右图所示的两导体是由同种材料组成的,且长度相等,则( )
A.R1>R2 I1=I2 B.R1>R2 I1>I2 C.R19.导体甲、乙、丙分别连接成三个电装置,如图所示。三个导体均由相同的材质组成,导体甲的长度为Lcm,截面积为Acm2;导体乙的长度为2Lcm,截面积为Acm ;导体丙的长度为Lcm,截面积为2Acm 。若电路中连线及电流表的电阻、电池内电阻忽略不计,导体甲、乙、丙所连接的电路装置中,流经三导体的电流值分别为I 甲、Ⅰ乙、Ⅰ丙,其大小关系为( )
A.I甲>I乙>I丙 B.I乙>I甲>I丙 C.I丙>I甲>I乙 D.I丙>I乙>I甲
10.小芸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物质的导电性,她先后在两个夹子间接入①铅笔芯、②铁丝、③塑料绳、④橡皮、⑤毛线、⑥自来水(装在烧杯里)。检查的结果是:当接入________(填序号)时灯泡发光,说明这些物体是________;当接入________(填序号)时灯泡不发光,说明这些物体是________。
11.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中。(规格不同的导体有若干)
(1)小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电路,指明该方案存在的不足:________。
(2)小红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当她将一段导体接入a、b两点间并闭合开关后发现灯不亮,经检查电路无断路、短路故障,你认为灯不亮的原因是________。
(3)小丽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电路,该电路中灯泡的作用有哪些?
①________;②________。
1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找来了四种物质.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在相同条件下检测其导电性能。实验观测到的电流表示数和灯泡发光情况记录如表。
食盐水 酱油 醋 花生油
电流/安 0. 18 0.15 0.1 0
发光情况 亮 较亮 暗 不亮
(1)其中导电能力最强的物质是________。
(2)小组里的一名同学认为检验电路有了电流表,可以把小灯泡去掉,直接通过电流表的示数也能进行实验,你认为________(选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_。
13.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提出了以下猜想:①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的浓度有关;②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的质量有关;③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中两点间的距离有关。为了验证猜想,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将电路中的a、b两金属片分别插人甲、乙、丙、丁溶液中所示位置(金属片a、b每次插人溶液中的深度都相同)进行探究。
(1)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可以由________来判断。
(2)将金属片a、b分别插入图甲、图乙所示位置,可探究猜想________(选填序号)。为了探究猜想②,应将金属片a、b分别插入________两图所示位置。
(3)将金属片a、b分别插人图乙、图丁所示位置,若I乙≠I丁 , 由此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14.学习了电学知识后,小明对影响电阻大小的部分因素进行了探究,器材有:开关、电流表、干电池(电压恒为1.5 V)各一个,三根完全相同的合金丝,导线若干。先连接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然后小明将合金丝以不同方式分别接入电路A、B之间,闭合开关S后,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根据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是将一根合金丝接入电路时电流表的读数,请将其填入表格中。
连接方式 一根 两根串联 三根串联 两根并联 三根并联
电流表读数(A) ________ 0.15 0.1 0.6 0.9
(2)导体电阻的大小跟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的关系。
①电阻的大小与长度的关系是________。
②电阻的大小与横截面积的关系是________。
(3)实验中一根合金丝的电阻为5 Ω,若该合金丝的横截面积为1 mm2,则这根合金丝的长度为________m。(已知长为1 m,横截面积为1 mm2的该合金丝阻值为1 Ω)
答案及解析
1.【答案】 B
【解析】根据各个用电器的工作原理分析判断。
【解答】电热毯、电热水壶和充电暖手宝,都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根据Q=I2Rt可知,如果电阻为零,那么发热为零,则它们都不能工作,故A、C、D不合题意;
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电阻越小,发热越少,电能的转换效率越高,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2.【答案】D
【解析】(1)半导体的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2)超导体是指在某种条件下电阻为0的导体;
(3)硅、锗、硒都是半导体材料;
(4)在输送电能时,电流通过导线时发热造成电能损失;根据焦耳定律Q=I2Rt可知,电阻越小,产生的热量越少,电能的损失越少。
【解答】A.半导体的导电能力比导体弱,比绝缘体强,故A错误;
B.超导体是一种电阻很小的材料,故B错误;
C.半导体材料除了硅和锗,还有硒,故C错误;
D.超导体材料用于输送电力可以降低电能损耗,故D正确。
3.【答案】C
【解析】容易导电的叫导体,例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不容易导电的叫绝缘体,例如橡胶、塑料、陶瓷和玻璃等。
【解答】铜丝、钢尺、人体和大地容易导电,为导体;而塑料盆、橡胶手套、玻璃杯和空气不容易导电,为绝缘体,因此容易导电的一组为钢尺和人体,故C正确,而A、B、D错误。
4.【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导体和绝缘体的性质,再结合物体的导电性选择答案。
导体是容易导电的物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等;
绝缘体是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如:橡胶、玻璃、陶瓷等。
【解答】要想使门铃发声在两个夹子之间必须接入的是导体,硬币和铅笔芯都属于导体,而橡皮、塑料尺都属于绝缘体。
故选C。
5.【答案】 C
【解析】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常温下玻璃不容易导电,为绝缘体,故A错误;
BC.火焰对玻璃加热,玻璃升温达到熔融状态时变成导体,此时电路接通,灯泡发光,故B错误,C正确;
D.玻璃升温后可以从绝缘体变成导体,故D错误。
故选C。
6.【答案】A
【解析】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成正比,与横截面积成反比,据此分析对折后的电阻和原来电阻的关系。
【解答】这根导线对折后,长度变为原来的一半,那么电阻也会变为原来的一半,即:;
将它们对折并联后,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2倍,那么电阻又变成原来的一半,即:。
7.【答案】 A
【解析】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A为开关的动触点,B为开关的静触点。当向下按压C时,触点A与B接触,电路接通,电铃发声,因此A、B都是导体。C点与手直接接触,D点为电铃的外壳,它们都不是电流经过的地方,为了防止电能损失,它们不能导电,为绝缘体。
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8.【答案】D
【解析】(1)电阻与长度成正比,与横截面积成反比;(2)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两段导体由同种材料组成,且长度相等,因为R1的横截面积大于R2的横截面积,所以R19.【答案】C
【解析】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成反比,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据此比较三个电阻的关系,最后根据“电流和电阻的反比关系”比较电流的大小。
【解答】根据题目描述可知,甲和乙的横截面积相等,而乙的长度大于甲,那么电阻R甲甲和丙的长度相等,而丙的横截面积比甲大,那么电阻R丙当电压相同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因此通过的电流I丙>I甲>I乙。
10.【答案】 ①②⑥;导体;③④⑤;绝缘体
【解析】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主要包括各种金属、人体、大地和酸碱盐的水溶液;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主要包括橡胶、陶瓷、塑料、各种油类等。
【解答】检查的结果是:当接入铅笔芯、铁丝和自来水时灯泡发光,故选①②⑥,说明这些物体是导体;当接入塑料绳、橡皮、毛线时灯泡不发光,即③④⑤,说明这些物体是绝缘体。
11.【答案】(1)ab间电阻小时,会导致电路中电流过大,烧坏电路中的元件
(2)ab间电阻太大
(3)保护电路;粗略反映电路中电流变化
【解析】(1)在甲电路中,除了电阻丝没有其他保护电阻,一旦电阻丝的阻值太小,就会导致通过电流表的电流太大,可能会烧毁电器元件;
(2)如果接入的电阻丝的电阻太大,那么通过灯泡的电流就会很小。而灯泡是依靠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电流太小,就不能使灯泡发光。
(3)通过灯泡的电流大,那么灯泡亮度大;通过灯泡的电流小,那么灯泡亮度小,因此通过灯泡的亮度变化可以感知电流大小变化,进而对电阻的大小进行判断;灯泡本身有一定的电阻,因此可以防止电路中电流过大,对电路造成破坏。
【解答】(1)小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电路,指明该方案存在的不足:ab间电阻小时,会导致电路中电流过大,烧坏电路中的元件。
(2)小红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当她将一段导体接入a、b两点间并闭合开关后发现灯不亮,经检查电路无断路、短路故障,我认为灯不亮的原因是:ab间电阻太大。
(3)小丽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电路,该电路中灯泡的作用:
①保护电路;②粗略反映电路中电流变化。
12.【答案】 (1)食盐水
(2)不可行;AB 间电阻过小时,电流会过大,电流表可能会被烧坏
【解析】(1)电流表的示数越大,灯泡越亮,导电能力越强;
(2)通过灯泡的亮度可以感知电流的大小,从而确定导电能力强弱,它本身的电阻,可以防止电流过大烧坏电流表,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根据表格可知,食盐水的电流最大,灯泡最亮,因此导电能力最强的物质是食盐水;
(2)小组里的一名同学认为检验电路有了电流表,可以把小灯泡去掉,直接通过电流表的示数也能进行实验,我任务不可行,理由是:AB 间电阻过小时,电流会过大,电流表可能会被烧坏。
13.【答案】 (1)电流表示数的大小
(2)①;甲、丙
(3)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中两点间的距离有关
【解析】(1)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即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小,因此通过电流表的示数变化可以判断导体电阻的变化。
(2)观察图甲和图乙中哪个因素不同即可;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选择对比实验;
(3)根据图片分析图乙和图丁中哪个因素不同即可。
【解答】(1)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可以由电流表示数的大小来判断。
(2)图甲和图乙中,盐水的浓度不同,因此可以探究溶液导电性能与溶液浓度的关系,即验证探究①。
为了探究猜想②,即探究溶液导电性能与溶液质量的关系时,必须控制其他因素相同而改变溶液的质量,故选甲和丙。
(3)图乙和图丁中金属片a、b的距离不同,因此得到结论: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中两点间的距离有关。
14.【答案】(1)0.3
(2)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的电阻跟长度成正比;材料和长度相同时,导体电阻跟横截面积成反比
(3)5
【解析】(1)根据乙图确定电流表的量程和分度值,然后根据指针的位置读出示数;
(2)①将前三组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即可;
②将第一组、第四或第五组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即可。
(3)根据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定量关系计算即可。
【解答】(1)根据乙图可知,电流表选择量程0~0.6A,分度值为0.02A,那么读数为0.3A。
(2)①比较前三组数据可知,前三组实验中电阻的比为:,而它们的长度之比也是1:2:3,因此得到结论: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的电阻跟长度成正比。
②第一组、第四组实验数据比较,它们的电阻之比:,而它们的横截面积之比为1:2,因此得到结论:材料和长度相同时,导体的电阻跟横截面积成反比。
(3)根据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的电阻跟长度成正比得到:,即,解得:L=5m。
4.3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