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学案 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两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学案 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两课时)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15 08:48: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同步学案(时空坐标+知识梳理+重难突破+模拟测试)
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两课时)
(第一课时)
【时空坐标 】
【知识梳理 】
一、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1.历史因素:原有选官制度存在严重弊端(1)中古时期实行恩赐制,国王挑选自己的亲信赐予官职 。官员只为国王和权贵服务 。(2)17-18世纪,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初期形成”个人徇私制”,少数人或集团掌握着官员的任免权,导致营私舞弊、卖官爵等政治乱象频发 。(3)内阁制和政党政治形成后,出现了所谓的“政党分肥制”,执政党一般会把官职分给党内同僚,这种瓜分国家权力的做法不但造成腐败泛滥,还严重影响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降低了行政效率。2.经济因素:工业革命的推动(1)工业革命后,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国家管理职能急剧扩展,管理的事务也越来越复杂。(2)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实力的猛增使其政治要求增加,人们要求平等参与政府工作的愿望日益强烈,于是,向社会开放政府公职、改革官员录用制度以建立廉洁高效政府的呼声日益高涨。3.催化剂(英国):1854年克里米亚战争暴露了英国政府机构和官员的问题二、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1.性质:西方文官一般特指在政府行政部门任职的事务官。2.英国文官制度的建立(1)18世纪初,为了防止国王通过任命官员干预议会活动, 英国规定除了大臣以外,其他官员不得当选为下院议员。(2)19世纪初,英国的一些政府部门开始设立常务次官的职位。这样,英国政府的官员分为两类:一类是政务官,包括大臣和政务次官成政务秘书,他们随内阁共进退;另一类是事务官,即文官,包括常务次官直至以下的一般政府工作人员,负责具体事务,不受党派影响,长期任职。(3)1855年,英国颁布法令,建立不受党派干涉的文官委员会,对被推荐的候选人进行考试。(4)1870年,英国再次颁布法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文官委员会有权独立决定文官的基本录用条件,对录用文官的制度进行完善,最终确立了文官制度。3.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文官制度的建立(1)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美国文官法》,建立了美国文官制度。(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德国和日本等国的文官制度也最终建立起来。三、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1)公开考试,择优录用。(2)政治中立和工作隐名。(3)职务常任和凭功绩奖惩。2.影响(1)积极方面:文官制度的建立规范了西方国家政府行政部门的事务官的选用和管理,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分离,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促进了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2)消极方面:文官制度并没能触碰资本主义基本制度,而且容易滋生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文官数量急剧膨胀,大大增加了国家财政负担,文官内部易出现争权夺利,推诿扯皮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的工作效率。 【拓展】文官制度首先在英国出现的原因1.经过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英国较早建立起民主制度。2.启蒙运动兴起于英国,启蒙思想传播。3.书面考试在英国较早出现。4.工业革命最早在英国开展和完成工业革命推动了文官制度的建立。【拓展】文官制度的改革趋势1.扩大招考范围,增加量化考核的比例。2.调整文官结构,提高文官综合素质。3.引入竞争机制,进一步改善功绩制。4,精简文官层次,加强文官间的交流。5.改革文官管理方式。【拓展】《美国文官法》 《 美国文官法》又叫《彭德尔顿法》,美国国会于1883年通过,因由彭德尔顿提出得名。该法确立的原则主要有用功绩制代替分肥制;公务员实行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公务员为职业官员,不犯严重过错不得解雇;公务员不得参与政治活动,在政党政治中必须保持中立;依法成立公务员委员会,负责联邦公务员的统一管理。《彭德尔顿法》的出台,标志着美国现代公务员制度的诞生。【拓展】科举制和启蒙思想对近代英国文官制度建立的影响(1)资产阶级为应对“恩赐制”“政党分肥制”之弊,借鉴公开考试、择优录取的中国科举制。(2)启蒙思想中崇尚理性,反对等级制度和封建特权,追求自由竟争和机会均等等主张有利于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
(第二课时)
【重难突破】
重点1 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基本原则与评价
1.基本原则
(1)通才原则:高级文官的考试内容以基础理论、人文科学为主。要求选拔有较高文化修养、渊博知识和应变能力的通才。
(2)公平竟争原则:1870年枢密院命令规定,凡未经考试未持有合格证书者一律不得从事任何官职。此后所有选拔官吏必须经竞争考试,择优录取。
(3)常任中立原则:文官职责是执行政府的政策。他们不参加党派斗争,不参加政党政治活动,不得竞选议员,保持政治中立。
2.评价:英国建立的这一套制度使文官的任用、选拔、晋升、管理等迈向民主化、制度化,政府机构充满生机活力,维护了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
典例1[安徽蚌埠2023第一次月考]在英国,撒切尔夫人将“政治态度”作为选拔高级文官的一个基本的前提条件,白20世纪80年代初到1987年,白金汉宫中的40位常任次官和135位副常任次官,大多数是由撒切尔夫人与其大臣根据他们的政治倾向而任命的。这一行为( )
A.不利于文官参与政策的制定和决策 B.导致了政务官和事务官职不分
C.试图打破文官“政治中立”的传统 D.破坏了文官制度职务常任原则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撒切尔夫人将‘政治态度’作为选拔高级文官的一个基本的前提条件”可知,撒切尔意在加强对文官队伍的控制,试图打破文官“政治中立”的藩篱,C项正确;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些举措有利于文官参与决策,排除A项;“导致了”表述太绝对,排除B项;材料中并没有体现破坏职务常任原则,排除D项。
重点2 英国内阁制与文官制的区别与联系
典例2[天津部分区2022二模]19世纪初,英国开始设立常务次官;1855年英国颁布法令,建立不受党派干涉的文官委员会,对被推荐的候选人进行考试;1870年,英国再次颁布法令,最终确立了文官制度,实现了从直接任命官员到公开竞争、考试录用的重大转变。由此,对英国文官制度发展变化的理解正确的是
A.文官负责制定国家政策 B.英国是西方最早建立文官制度的国家
C.全体文官与内阁共进退 D.适应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建立不受党派干涉的文官委员会,对被推荐的候选人进行考试;”“实现了从直接任命官员到公开竞争、考试录用的重大转变。”可分析出英国文官制度使选官更加公平、公正,这适应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D项正确;文官负责制定国家政策与英国国策不符,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英国是西方最早建立文官制度的国家,排除B项;全体文官与内阁共进退说法错误,排除C项。
重点3 近代西方文官制度与中国科举制的异同
典例3[天津2022二模]下表是中英两国在19世纪中叶前后考试的(局部)内容的对比,考试内容的差异反映的实质是
项目 英国文官制度(机械性·文书助理级考试) 中国科举制(乡试考试)
考试内容 必考:英语、数学、普通知识。任选一门:经济、地理、历史、德文、法文。 四书文三篇,五言八韵诗一首;经文五篇;策问五篇,并问经史实务、政治。
A.海洋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差异 B.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差异
C.中国向西方学习从器物到制度的升华 D.英国选官制度是科举制的继承和发展
【答案】B
【详解】通过对比19世纪中叶即工业革命时期,中英两国选官时考试的内容,从英国侧重数学等实用知识,中国突出经书、诗赋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从本质上反映了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差异,B项正确;海洋文明在材料中没有体现,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中国向西方学习从器物到制度的升华,C项错误;英国选官制度是科举制的继承和发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错误。
【模拟测试】
1.[黑龙江哈尔滨2022二模]17—18世纪,欧美国家少数人或集团掌握官员任免权,将官职作为礼品或者商品,私相授受,卖官鬻爵;政党政治形成后,执政党一般会把官职分给党内同僚,但是一旦内阁重组,就要更换大批政府官员,新上台的官员急于为自己谋取利益。材料反映出
A.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 B.欧美社会各领域腐败盛行
C.需要改革官员的录用制度 D.民主共和制遭到严重破坏
2.[天津河西2022三模]1854年,英国国会两名议员根据广泛调查,提出改革文官制度的方案,建议设立常任文官制度,包括统一考核、管理制度。1870年,英国颁布确立文官制度的法令。这些方案和法令确立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内阁地位发生变化 B.社会经济结构持续变动
C.民众受教育程度的提高 D.保持政府工作持续稳定的需要
3.[北京海淀2022期末]1854年英国公布的《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要求成立文官事务委员会,确立公开竞争考试制度。其中高级文官考试内容,具体如下,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必考科目 作文、英语、现代或基础经济、普通科学、辅助文字
选考科目(任选6门) 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法律、经典、梵语、外文、政治、数学和自然科学
A.考试内容借鉴了中国科举制 B.凸显了政务官的专业化要求
C.推动了英国政党政治的形成 D.高级文官侧重综合知识考查
4.[山东泰安2022期末]如表是英国高级官员罗素和阿伯斯诺特对1854年关于重建文官制度的《诺斯科特--屈威廉报告》的看法。据表可知,两人都
人物 看法
罗素 “现在是女王任命大臣,大臣再任命他的下属,将来如果考试委员会代替女王,我们将坚决反对”
阿伯斯诺特 对报告中关于原有的文官选任制度的批判是“有失公允的责难”,给“地位尊崇者的心灵带来了惨痛的危害”
A.强调文官改革措施破坏英国宪政基础 B.承认文官制度重建的紧迫性
C.认为文官改革政策加剧英国社会动荡 D.否定文官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5.[辽宁葫芦岛2022期末]在英国的文官制度建立过程中,先是在1855年明确“通过建立适当的考试系统。选拔能干的人才从事公共服务,后又在1870年颁布法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挥优录用”这些规定的出台
A.有利于提高英国政策的延续性 B.摆脱了政党政治对英国的影响
C.有助于对文官行政能力的保障 D.引发了英国报考公务员的热潮
6.[辽宁丹东2022一模]1870年,英国再次颁布法令,规定文官委员会委员在财政部的监督下,有权独立决定被录用文官的基本条件。为了避开保守势力的压力,又规定外交部和内政部例外,某些高级官职可不经考试而由内阁直接任命。这些规定
A.反映了内阁有凌驾法律的权力 B.保证了公共行政事业的稳定
C.体现了文官制度仍需逐渐完善 D.助长了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
7.[甘肃嘉峪关2022一模]英国责任制内阁确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胜选党派组阁,政府官职就由该党成员担任。之后又进行了文官制度改革,规定负责具体行政事务的官员不得参选议员,不能介入党派活动。这种变化说明
A.议会被政党操控阻碍民主政治发展 B.文官制度是英国民主制改革的根本
C.改革目的是保证施政措施的连续性 D.责任制内阁不具备分权制衡的特征
8.[福建泉州2022三模]19世纪以来,英国政府的官员分为两类:一类是政务官,包括大臣和政务次官或政务秘书。他们随内阁共进退;另一类是事务官,即文官,包括常务次官直至以下的一般政府工作人员,负责具体事务,不受党派影响,可以长期任职,这一做法
A.保障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标志君主立宪制的成熟
C.防止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滋生 D.完善了代议制民主政治
9.[山东临沂2022验收考]随着对中国选官方式优点的深入认识,1870年,英国公务员事务委员会决定:所有公务员均应通过公开的竞争性考试来录用,以确保英国公务员队伍的高水准与政府各部门之间的统一。此后,这种做法逐渐制度化,并在主要英联邦国家推广。这反映出( )
A.英国对中国传统制度的借鉴 B.英国政治由专制走向民主
C.中国制度文化具普遍适用性 D.中英民主化中的双向交流
10.[重庆綦江2022模拟]1870年6月,英国首相格拉斯顿颁布了文官体制改革的枢密院命令,明确文官制度奉行“政治中立"原则,规定在任文官不得参与任何党派的政治活动,不能介入党派间的政治斗争。这一举措
A.保证了英国文官群体的素质 B.体现政府对政党的监督制衡
C.表明英国政党之间斗争激烈 D.有利于维护政局的稳定有序
11.[陕西汉中2022校际联考]19世纪上半期,美国实施的“政党分赃制"导致政府官员党派化。其后,1883 年国会通过的《文官制度条例》规定;文官常任,不与执政党共进退,定期考核,凭业绩奖惩升迁。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
A.党派矛盾激化 B.人治走向法治
C.政府腐败严重 D.分权制衡完善
12.[湖北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2期末]19世纪后期,英美两国都实现了文官制度的改革。两国改革的基本内容是一致的,即:第一,对文官的录用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办法,择优录取;第二,定期考核,按能力和政绩大小予以升降奖惩;第三,文官常任,不与执政党共进退。据此可知
A.改革实现了两国政治的民主化
B.两国在政治上实行权力的制衡
C.两国在完善政府结构,适应工业化社会的需要
D.两国通过文官改革消除了官员腐败
13.[安徽A10联盟2023开学考]20世纪以来,随着文官集团的日益崛起与膨胀,文官逐渐“演变为运用法律和掌握政府实权的真正力量”,以至于每位总统都要思考“如何防止职业文官阉割总统的政策”。据此可知,美国( )
A.行政管理工作更加规范 B.总统立法权力遭遇侵夺
C.文官集团垄断政府权力 D.三权分立机制发展完善
14.[天津新华2022统考]二战后,英美两国在文官任职上实行“职务常任”,这就决定了文官的任免不再根据首相、总统或者政治家的意志,而是根据文官自己的业绩及意愿。这一制度原则
A.促进了行政管理专业化 B.保证了行政运行的稳定性
C.避免了政党意志的干扰 D.实现了权力间的“制衡”
15.[湖南怀化2022一模]1883年美国《彭德尔顿法》规定:文官必须通过竞争考试,择优录用;文官不得因为政党关系等政治原因被免职,也不得强迫文官参加政治活动或提供政治捐款;文官在政治上要保持“中立”。《彭德尔顿法》的颁布
A.确保了美国官员的政治中立 B.实现了美国用人制度的公平
C.根除了美国社会的政治腐败 D.提升了美国的国家治理能力
16.[山东临沂2022月考]1883年后,美国政府的官职通过公开考试向社会所有人敞开,为所有人提供公平的机会,而不考虑他们来自什么经济背景和社会背景、什么宗教背景与地域背景以及什么家庭背景与种族背景等。由此可见,当时美国文官制度改革( )
A.完善了美国的两党政治体制 B.彰显了官员选拔标准的公正性
C.推动了美国社会的文化认同 D.确立了文官“政治中立”的原则
【模拟测试】
1.【答案】C
【详解】材料描述的是政党政治下的政治分肥制度,这样不利于国家政策的稳定,因此需要录用专门的事务官以维护政策的稳定性,C项正确;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是生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是资本家通过雇佣关系剥削劳动者的剩余价值,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剥削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制度,排除A项;政党分肥制度不等于社会各领域腐败盛行,排除B项;欧美国家并不是都实行民主共和制,排除D项。
2.【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时间“1854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英国刚刚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生产力大大提高,而原有的文官制度无法适应迅速提高的生产力,因此对其改革,B项正确;英国内阁是一个包括多个由首相任命的政府部门的官方体制,材料无法体现内阁地位发生变化,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民众的受教育水平,排除C项;材料问的是原因,不是目的,排除D项。
3.【答案】D
【详解】据材料“高级文官考试内容”可知,既有必考科目作文、英语等,也有选考文学、历史等科目,这体现了对高级文官的文化综合素质的要求,故D项正确;中国科举考试主要是儒家经典,材料未涉及,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其专业化,而是强调综合知识考查,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政党政治的形成,排除C项
4.【答案】D
【详解】通过阅读表格文字可知,对于《诺斯科特--屈威廉报告》,罗素不满其损害女王权力,打乱现有官员任命方式,阿伯斯诺特认为报告对原有文官选任制度的批判有失公允等,反映出两人都否定了文官制度改革的必要性,D项正确;两人均未指出改革文官有损宪政及民主,排除A项;两人都反对改革,并未承认改革具有紧迫性,排除B项;两人均未明确文官改革对社会稳定的危害,排除C项。
5.【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等程序并且要择优录用,这些规定的出台有助于对文官行政能力的保障,C项正确;文官制度与英国政策的延续性无关,与政党轮流执政有关,排除A项;B项中的“摆脱了”说法绝对,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这些规定的出台有助于对文官行政能力的保障,未体现引发了英国报考公务员的热潮,排除D项。
6.【答案】C
【详解】根据“为了避开保守势力的压力,又规定外交部和内政部例外,某些高级官职可不经考试而由内阁直接任命。”可得出,当时的文制度还存在一定的缺陷,规定不够严格,说明文官制度仍需逐渐完善,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内阁的权力,排除A项;“保证”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这引起规定与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没有直接的关系,排除D项。
7.【答案】C
【详解】由材料“规定负责具体行政事务的官员不得参选议员,不能介入党派活动”可知文官成为政府中不参与党派之争的人,有利于保证政策的稳定性与连续性,C正确;结合所学,英国的权力中心在议会,政党通过议会选举执政党促进民主政治发展,排除A;英国民主制改革的根本在于其君主立宪政体,排除B;责任制内阁具有分权制衡的特征,排除D。
8.【答案】D
【详解】英国的文官制度下,事务官不参与政党政治,不受党派的影响,这能够保证政府机构运转的连续性,是对代议制民主的完善,D项正确;这一做法主要是完善了代议制民主政治,而不是保障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排除A项;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和发展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成熟,排除B项;这一做法并不仅仅是为了防止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排除C项。
9.【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英国公务员事务委员会决定:所有公务员均应通过公开的竞争性考试来录用,以确保英国公务员队伍的高水准与政府各部门之间的统一……并在主要英联邦国家推广”等信息可知,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英国借鉴中国科举制度来选拔公务员,说明英国借鉴中国传统制度,A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英国借鉴中国科举制,没有体现英国政治体制由专制向民主的发展趋势,排除B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英国借鉴中国传统制度,但不代表中国制度文化具有普遍适用性,夸大其作用,排除C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英国借鉴中国的传统制度,没有体现中英之间的双向交流,排除D项。
10.【答案】D
【详解】从材料中的“在任文官不得参与任何党派的政治活动,不能介入党派间的政治斗争”等信息可以看出,这一规定的目的是使政府工作摆脱党派利益之争,从而有利于维护政局的稳定有序,故答案为D项;奉行“政治中立”原则与保证文官群体素质无关,排除A项;政府不能起到对政党监督制衡的作用,排除B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英国政党之间的斗争状况,排除C项。
11.【答案】D
【详解】实行文官制度后,政府官员不再与政党有关联,国会中的党派之争不会影响政府的运作,这是对分权制衡体系的完善,故D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出美国通过《文官制度条例》,避免了文官的党派化,党派的矛盾激化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独立战争后,特别是1787年宪法颁布以后美国实现了法治,排除B;“政党分赃制”导致美国政府官员党派化严重,而非政府腐败,排除C。
12.【答案】C
【详解】材料的中心是在描述19世纪后期两国文官改革内容上的相同点,突现了两国文官制度的公开化、法制化、专业化等,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所有这些都是为顺应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工业化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C项正确;根据文官制度的完善不能说明两国政治的民主化历程,排除AB项;“消除了”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D项。
13.【答案】A
【详解】据材料“……文官逐渐‘演变为运用法律和掌握政府实权的真正力量’,以至于每位总统都要思考‘如何防止职业文官阉割总统的政策’”并结合所学可知,文官在国家政治运行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至于每位总统都要思考“如何防止职业文官阉割总统的政策”,也使行政管理工作更加规范,A项正确;据所学可知,总统负责行政,立法权掌握在国会手中,B项表述与史实不符合,排除B项;据材料“文官逐渐演变为运用法律和掌握政府实权的真正力量”可知,材料强调了文官的力量,而未涉及垄断政府权力,排除C项;材料强调了文官的力量,而未涉及三权分立的发展完善,排除D项
14.【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英美两国在文官任职上实行“职务常任”,使文官的任免不再根据首相、总统或者政治家的意志,而是根据文官自己的业绩及意愿。这使得文官制度不受政治潮流的影响,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行政运行的稳定性,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行政管理专业化,排除A项;“避免了政党意志的干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与权力间的“制衡”无关,文官制度强调“政治中立”,排除D项。
15.【答案】D
【详解】从材料信息可知,美国《彭尔顿法》确立文官竞争择优与保持中立原则,首次确认了联邦政府的人事管理原则,在一定程度减少政府的腐败,改进了文官的素质,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文官的专业化和行政管理的职业化,有利于提升美国的国家治理能力,D项正确;文官中立不等同官员中立,排除A项;原则上有利于公平,不等同于事实上的公平,排除B;根除腐败有点绝对化,排除C项。
16.【答案】B
【详解】美国政府在选拔文官时候“不考虑他们来自什么经济背景和社会背景、什么宗教背景与地域背景以及什么家庭背景与种族背景等”,体现了美国文官制度改革中的公正性,B项正确;文官保持中立,不参与政党政治,排除A项;选拔官员时不考虑其文化背景,因此与文化认同不符,排除C项;通过材料无法看出“政治中立”的原则,排除D项。
附:教师版【模拟测试】
(第一课时)
【时空坐标 】
【知识梳理 】
一、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1.历史因素:原有选官制度存在严重弊端(1)中古时期实行恩赐制,国王挑选自己的亲信赐予官职 。官员只为国王和权贵服务 。(2)17-18世纪,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初期形成”个人徇私制”,少数人或集团掌握着官员的任免权,导致营私舞弊、卖官爵等政治乱象频发 。(3)内阁制和政党政治形成后,出现了所谓的“政党分肥制”,执政党一般会把官职分给党内同僚,这种瓜分国家权力的做法不但造成腐败泛滥,还严重影响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降低了行政效率。2.经济因素:工业革命的推动(1)工业革命后,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国家管理职能急剧扩展,管理的事务也越来越复杂。(2)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实力的猛增使其政治要求增加,人们要求平等参与政府工作的愿望日益强烈,于是,向社会开放政府公职、改革官员录用制度以建立廉洁高效政府的呼声日益高涨。3.催化剂(英国):1854年克里米亚战争暴露了英国政府机构和官员的问题二、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1.性质:西方文官一般特指在政府行政部门任职的事务官。2.英国文官制度的建立(1)18世纪初,为了防止国王通过任命官员干预议会活动, 英国规定除了大臣以外,其他官员不得当选为下院议员。(2)19世纪初,英国的一些政府部门开始设立常务次官的职位。这样,英国政府的官员分为两类:一类是政务官,包括大臣和政务次官成政务秘书,他们随内阁共进退;另一类是事务官,即文官,包括常务次官直至以下的一般政府工作人员,负责具体事务,不受党派影响,长期任职。(3)1855年,英国颁布法令,建立不受党派干涉的文官委员会,对被推荐的候选人进行考试。(4)1870年,英国再次颁布法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文官委员会有权独立决定文官的基本录用条件,对录用文官的制度进行完善,最终确立了文官制度。3.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文官制度的建立(1)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美国文官法》,建立了美国文官制度。(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德国和日本等国的文官制度也最终建立起来。三、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1)公开考试,择优录用。(2)政治中立和工作隐名。(3)职务常任和凭功绩奖惩。2.影响(1)积极方面:文官制度的建立规范了西方国家政府行政部门的事务官的选用和管理,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分离,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促进了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2)消极方面:文官制度并没能触碰资本主义基本制度,而且容易滋生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文官数量急剧膨胀,大大增加了国家财政负担,文官内部易出现争权夺利,推诿扯皮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的工作效率。 【拓展】文官制度首先在英国出现的原因1.经过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英国较早建立起民主制度。2.启蒙运动兴起于英国,启蒙思想传播。3.书面考试在英国较早出现。4.工业革命最早在英国开展和完成工业革命推动了文官制度的建立。【拓展】文官制度的改革趋势1.扩大招考范围,增加量化考核的比例。2.调整文官结构,提高文官综合素质。3.引入竞争机制,进一步改善功绩制。4,精简文官层次,加强文官间的交流。5.改革文官管理方式。【拓展】《美国文官法》 《 美国文官法》又叫《彭德尔顿法》,美国国会于1883年通过,因由彭德尔顿提出得名。该法确立的原则主要有用功绩制代替分肥制;公务员实行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公务员为职业官员,不犯严重过错不得解雇;公务员不得参与政治活动,在政党政治中必须保持中立;依法成立公务员委员会,负责联邦公务员的统一管理。《彭德尔顿法》的出台,标志着美国现代公务员制度的诞生。【拓展】科举制和启蒙思想对近代英国文官制度建立的影响(1)资产阶级为应对“恩赐制”“政党分肥制”之弊,借鉴公开考试、择优录取的中国科举制。(2)启蒙思想中崇尚理性,反对等级制度和封建特权,追求自由竟争和机会均等等主张有利于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
(第二课时)
【重难突破】
重点1 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基本原则与评价
1.基本原则
(1)通才原则:高级文官的考试内容以基础理论、人文科学为主。要求选拔有较高文化修养、渊博知识和应变能力的通才。
(2)公平竟争原则:1870年枢密院命令规定,凡未经考试未持有合格证书者一律不得从事任何官职。此后所有选拔官吏必须经竞争考试,择优录取。
(3)常任中立原则:文官职责是执行政府的政策。他们不参加党派斗争,不参加政党政治活动,不得竞选议员,保持政治中立。
2.评价:英国建立的这一套制度使文官的任用、选拔、晋升、管理等迈向民主化、制度化,政府机构充满生机活力,维护了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
典例1[安徽蚌埠2023第一次月考]在英国,撒切尔夫人将“政治态度”作为选拔高级文官的一个基本的前提条件,白20世纪80年代初到1987年,白金汉宫中的40位常任次官和135位副常任次官,大多数是由撒切尔夫人与其大臣根据他们的政治倾向而任命的。这一行为( )
A.不利于文官参与政策的制定和决策 B.导致了政务官和事务官职不分
C.试图打破文官“政治中立”的传统 D.破坏了文官制度职务常任原则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撒切尔夫人将‘政治态度’作为选拔高级文官的一个基本的前提条件”可知,撒切尔意在加强对文官队伍的控制,试图打破文官“政治中立”的藩篱,C项正确;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些举措有利于文官参与决策,排除A项;“导致了”表述太绝对,排除B项;材料中并没有体现破坏职务常任原则,排除D项。
重点2 英国内阁制与文官制的区别与联系
典例2[天津部分区2022二模]19世纪初,英国开始设立常务次官;1855年英国颁布法令,建立不受党派干涉的文官委员会,对被推荐的候选人进行考试;1870年,英国再次颁布法令,最终确立了文官制度,实现了从直接任命官员到公开竞争、考试录用的重大转变。由此,对英国文官制度发展变化的理解正确的是
A.文官负责制定国家政策 B.英国是西方最早建立文官制度的国家
C.全体文官与内阁共进退 D.适应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建立不受党派干涉的文官委员会,对被推荐的候选人进行考试;”“实现了从直接任命官员到公开竞争、考试录用的重大转变。”可分析出英国文官制度使选官更加公平、公正,这适应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D项正确;文官负责制定国家政策与英国国策不符,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英国是西方最早建立文官制度的国家,排除B项;全体文官与内阁共进退说法错误,排除C项。
重点3 近代西方文官制度与中国科举制的异同
典例3[天津2022二模]下表是中英两国在19世纪中叶前后考试的(局部)内容的对比,考试内容的差异反映的实质是
项目 英国文官制度(机械性·文书助理级考试) 中国科举制(乡试考试)
考试内容 必考:英语、数学、普通知识。任选一门:经济、地理、历史、德文、法文。 四书文三篇,五言八韵诗一首;经文五篇;策问五篇,并问经史实务、政治。
A.海洋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差异 B.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差异
C.中国向西方学习从器物到制度的升华 D.英国选官制度是科举制的继承和发展
【答案】B
【详解】通过对比19世纪中叶即工业革命时期,中英两国选官时考试的内容,从英国侧重数学等实用知识,中国突出经书、诗赋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从本质上反映了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差异,B项正确;海洋文明在材料中没有体现,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中国向西方学习从器物到制度的升华,C项错误;英国选官制度是科举制的继承和发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错误。
【模拟测试】
1.[黑龙江哈尔滨2022二模]17—18世纪,欧美国家少数人或集团掌握官员任免权,将官职作为礼品或者商品,私相授受,卖官鬻爵;政党政治形成后,执政党一般会把官职分给党内同僚,但是一旦内阁重组,就要更换大批政府官员,新上台的官员急于为自己谋取利益。材料反映出
A.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 B.欧美社会各领域腐败盛行
C.需要改革官员的录用制度 D.民主共和制遭到严重破坏
【答案】C
【详解】材料描述的是政党政治下的政治分肥制度,这样不利于国家政策的稳定,因此需要录用专门的事务官以维护政策的稳定性,C项正确;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是生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是资本家通过雇佣关系剥削劳动者的剩余价值,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剥削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制度,排除A项;政党分肥制度不等于社会各领域腐败盛行,排除B项;欧美国家并不是都实行民主共和制,排除D项。
2.[天津河西2022三模]1854年,英国国会两名议员根据广泛调查,提出改革文官制度的方案,建议设立常任文官制度,包括统一考核、管理制度。1870年,英国颁布确立文官制度的法令。这些方案和法令确立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内阁地位发生变化 B.社会经济结构持续变动
C.民众受教育程度的提高 D.保持政府工作持续稳定的需要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时间“1854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英国刚刚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生产力大大提高,而原有的文官制度无法适应迅速提高的生产力,因此对其改革,B项正确;英国内阁是一个包括多个由首相任命的政府部门的官方体制,材料无法体现内阁地位发生变化,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民众的受教育水平,排除C项;材料问的是原因,不是目的,排除D项。
3.[北京海淀2022期末]1854年英国公布的《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要求成立文官事务委员会,确立公开竞争考试制度。其中高级文官考试内容,具体如下,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必考科目 作文、英语、现代或基础经济、普通科学、辅助文字
选考科目(任选6门) 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法律、经典、梵语、外文、政治、数学和自然科学
A.考试内容借鉴了中国科举制 B.凸显了政务官的专业化要求
C.推动了英国政党政治的形成 D.高级文官侧重综合知识考查
【答案】D
【详解】据材料“高级文官考试内容”可知,既有必考科目作文、英语等,也有选考文学、历史等科目,这体现了对高级文官的文化综合素质的要求,故D项正确;中国科举考试主要是儒家经典,材料未涉及,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其专业化,而是强调综合知识考查,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政党政治的形成,排除C项
4.[山东泰安2022期末]如表是英国高级官员罗素和阿伯斯诺特对1854年关于重建文官制度的《诺斯科特--屈威廉报告》的看法。据表可知,两人都
人物 看法
罗素 “现在是女王任命大臣,大臣再任命他的下属,将来如果考试委员会代替女王,我们将坚决反对”
阿伯斯诺特 对报告中关于原有的文官选任制度的批判是“有失公允的责难”,给“地位尊崇者的心灵带来了惨痛的危害”
A.强调文官改革措施破坏英国宪政基础 B.承认文官制度重建的紧迫性
C.认为文官改革政策加剧英国社会动荡 D.否定文官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答案】D
【详解】通过阅读表格文字可知,对于《诺斯科特--屈威廉报告》,罗素不满其损害女王权力,打乱现有官员任命方式,阿伯斯诺特认为报告对原有文官选任制度的批判有失公允等,反映出两人都否定了文官制度改革的必要性,D项正确;两人均未指出改革文官有损宪政及民主,排除A项;两人都反对改革,并未承认改革具有紧迫性,排除B项;两人均未明确文官改革对社会稳定的危害,排除C项。
5.[辽宁葫芦岛2022期末]在英国的文官制度建立过程中,先是在1855年明确“通过建立适当的考试系统。选拔能干的人才从事公共服务,后又在1870年颁布法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挥优录用”这些规定的出台
A.有利于提高英国政策的延续性 B.摆脱了政党政治对英国的影响
C.有助于对文官行政能力的保障 D.引发了英国报考公务员的热潮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等程序并且要择优录用,这些规定的出台有助于对文官行政能力的保障,C项正确;文官制度与英国政策的延续性无关,与政党轮流执政有关,排除A项;B项中的“摆脱了”说法绝对,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这些规定的出台有助于对文官行政能力的保障,未体现引发了英国报考公务员的热潮,排除D项。
6.[辽宁丹东2022一模]1870年,英国再次颁布法令,规定文官委员会委员在财政部的监督下,有权独立决定被录用文官的基本条件。为了避开保守势力的压力,又规定外交部和内政部例外,某些高级官职可不经考试而由内阁直接任命。这些规定
A.反映了内阁有凌驾法律的权力 B.保证了公共行政事业的稳定
C.体现了文官制度仍需逐渐完善 D.助长了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
【答案】C
【详解】根据“为了避开保守势力的压力,又规定外交部和内政部例外,某些高级官职可不经考试而由内阁直接任命。”可得出,当时的文制度还存在一定的缺陷,规定不够严格,说明文官制度仍需逐渐完善,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内阁的权力,排除A项;“保证”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这引起规定与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没有直接的关系,排除D项。
7.[甘肃嘉峪关2022一模]英国责任制内阁确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胜选党派组阁,政府官职就由该党成员担任。之后又进行了文官制度改革,规定负责具体行政事务的官员不得参选议员,不能介入党派活动。这种变化说明
A.议会被政党操控阻碍民主政治发展 B.文官制度是英国民主制改革的根本
C.改革目的是保证施政措施的连续性 D.责任制内阁不具备分权制衡的特征
【答案】C
【详解】由材料“规定负责具体行政事务的官员不得参选议员,不能介入党派活动”可知文官成为政府中不参与党派之争的人,有利于保证政策的稳定性与连续性,C正确;结合所学,英国的权力中心在议会,政党通过议会选举执政党促进民主政治发展,排除A;英国民主制改革的根本在于其君主立宪政体,排除B;责任制内阁具有分权制衡的特征,排除D。
8.[福建泉州2022三模]19世纪以来,英国政府的官员分为两类:一类是政务官,包括大臣和政务次官或政务秘书。他们随内阁共进退;另一类是事务官,即文官,包括常务次官直至以下的一般政府工作人员,负责具体事务,不受党派影响,可以长期任职,这一做法
A.保障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标志君主立宪制的成熟
C.防止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滋生 D.完善了代议制民主政治
【答案】D
【详解】英国的文官制度下,事务官不参与政党政治,不受党派的影响,这能够保证政府机构运转的连续性,是对代议制民主的完善,D项正确;这一做法主要是完善了代议制民主政治,而不是保障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排除A项;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和发展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成熟,排除B项;这一做法并不仅仅是为了防止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排除C项。
9.[山东临沂2022验收考]随着对中国选官方式优点的深入认识,1870年,英国公务员事务委员会决定:所有公务员均应通过公开的竞争性考试来录用,以确保英国公务员队伍的高水准与政府各部门之间的统一。此后,这种做法逐渐制度化,并在主要英联邦国家推广。这反映出( )
A.英国对中国传统制度的借鉴 B.英国政治由专制走向民主
C.中国制度文化具普遍适用性 D.中英民主化中的双向交流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英国公务员事务委员会决定:所有公务员均应通过公开的竞争性考试来录用,以确保英国公务员队伍的高水准与政府各部门之间的统一……并在主要英联邦国家推广”等信息可知,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英国借鉴中国科举制度来选拔公务员,说明英国借鉴中国传统制度,A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英国借鉴中国科举制,没有体现英国政治体制由专制向民主的发展趋势,排除B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英国借鉴中国传统制度,但不代表中国制度文化具有普遍适用性,夸大其作用,排除C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英国借鉴中国的传统制度,没有体现中英之间的双向交流,排除D项。
10.[重庆綦江2022模拟]1870年6月,英国首相格拉斯顿颁布了文官体制改革的枢密院命令,明确文官制度奉行“政治中立"原则,规定在任文官不得参与任何党派的政治活动,不能介入党派间的政治斗争。这一举措
A.保证了英国文官群体的素质 B.体现政府对政党的监督制衡
C.表明英国政党之间斗争激烈 D.有利于维护政局的稳定有序
【答案】D
【详解】从材料中的“在任文官不得参与任何党派的政治活动,不能介入党派间的政治斗争”等信息可以看出,这一规定的目的是使政府工作摆脱党派利益之争,从而有利于维护政局的稳定有序,故答案为D项;奉行“政治中立”原则与保证文官群体素质无关,排除A项;政府不能起到对政党监督制衡的作用,排除B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英国政党之间的斗争状况,排除C项。
11.[陕西汉中2022校际联考]19世纪上半期,美国实施的“政党分赃制"导致政府官员党派化。其后,1883 年国会通过的《文官制度条例》规定;文官常任,不与执政党共进退,定期考核,凭业绩奖惩升迁。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
A.党派矛盾激化 B.人治走向法治
C.政府腐败严重 D.分权制衡完善
【答案】D
【详解】实行文官制度后,政府官员不再与政党有关联,国会中的党派之争不会影响政府的运作,这是对分权制衡体系的完善,故D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出美国通过《文官制度条例》,避免了文官的党派化,党派的矛盾激化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独立战争后,特别是1787年宪法颁布以后美国实现了法治,排除B;“政党分赃制”导致美国政府官员党派化严重,而非政府腐败,排除C。
12.[湖北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2期末]19世纪后期,英美两国都实现了文官制度的改革。两国改革的基本内容是一致的,即:第一,对文官的录用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办法,择优录取;第二,定期考核,按能力和政绩大小予以升降奖惩;第三,文官常任,不与执政党共进退。据此可知
A.改革实现了两国政治的民主化
B.两国在政治上实行权力的制衡
C.两国在完善政府结构,适应工业化社会的需要
D.两国通过文官改革消除了官员腐败
【答案】C
【详解】材料的中心是在描述19世纪后期两国文官改革内容上的相同点,突现了两国文官制度的公开化、法制化、专业化等,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所有这些都是为顺应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工业化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C项正确;根据文官制度的完善不能说明两国政治的民主化历程,排除AB项;“消除了”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D项。
13.[安徽A10联盟2023开学考]20世纪以来,随着文官集团的日益崛起与膨胀,文官逐渐“演变为运用法律和掌握政府实权的真正力量”,以至于每位总统都要思考“如何防止职业文官阉割总统的政策”。据此可知,美国( )
A.行政管理工作更加规范 B.总统立法权力遭遇侵夺
C.文官集团垄断政府权力 D.三权分立机制发展完善
【答案】A
【详解】据材料“……文官逐渐‘演变为运用法律和掌握政府实权的真正力量’,以至于每位总统都要思考‘如何防止职业文官阉割总统的政策’”并结合所学可知,文官在国家政治运行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至于每位总统都要思考“如何防止职业文官阉割总统的政策”,也使行政管理工作更加规范,A项正确;据所学可知,总统负责行政,立法权掌握在国会手中,B项表述与史实不符合,排除B项;据材料“文官逐渐演变为运用法律和掌握政府实权的真正力量”可知,材料强调了文官的力量,而未涉及垄断政府权力,排除C项;材料强调了文官的力量,而未涉及三权分立的发展完善,排除D项
14.[天津新华2022统考]二战后,英美两国在文官任职上实行“职务常任”,这就决定了文官的任免不再根据首相、总统或者政治家的意志,而是根据文官自己的业绩及意愿。这一制度原则
A.促进了行政管理专业化 B.保证了行政运行的稳定性
C.避免了政党意志的干扰 D.实现了权力间的“制衡”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英美两国在文官任职上实行“职务常任”,使文官的任免不再根据首相、总统或者政治家的意志,而是根据文官自己的业绩及意愿。这使得文官制度不受政治潮流的影响,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行政运行的稳定性,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行政管理专业化,排除A项;“避免了政党意志的干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与权力间的“制衡”无关,文官制度强调“政治中立”,排除D项。
15.[湖南怀化2022一模]1883年美国《彭德尔顿法》规定:文官必须通过竞争考试,择优录用;文官不得因为政党关系等政治原因被免职,也不得强迫文官参加政治活动或提供政治捐款;文官在政治上要保持“中立”。《彭德尔顿法》的颁布
A.确保了美国官员的政治中立 B.实现了美国用人制度的公平
C.根除了美国社会的政治腐败 D.提升了美国的国家治理能力
【答案】D
【详解】从材料信息可知,美国《彭尔顿法》确立文官竞争择优与保持中立原则,首次确认了联邦政府的人事管理原则,在一定程度减少政府的腐败,改进了文官的素质,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文官的专业化和行政管理的职业化,有利于提升美国的国家治理能力,D项正确;文官中立不等同官员中立,排除A项;原则上有利于公平,不等同于事实上的公平,排除B;根除腐败有点绝对化,排除C项。
16.[山东临沂2022月考]1883年后,美国政府的官职通过公开考试向社会所有人敞开,为所有人提供公平的机会,而不考虑他们来自什么经济背景和社会背景、什么宗教背景与地域背景以及什么家庭背景与种族背景等。由此可见,当时美国文官制度改革( )
A.完善了美国的两党政治体制 B.彰显了官员选拔标准的公正性
C.推动了美国社会的文化认同 D.确立了文官“政治中立”的原则
【答案】B
【详解】美国政府在选拔文官时候“不考虑他们来自什么经济背景和社会背景、什么宗教背景与地域背景以及什么家庭背景与种族背景等”,体现了美国文官制度改革中的公正性,B项正确;文官保持中立,不参与政党政治,排除A项;选拔官员时不考虑其文化背景,因此与文化认同不符,排除C项;通过材料无法看出“政治中立”的原则,排除D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