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开学考试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开学考试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9-15 09:57:56

文档简介

漳州市南靖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开学考试
生物试卷答案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
试卷说明:
1.满分100分,建议时长:40分钟
2.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等信息
3.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到相应的答题区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银杏被誉为植物“活化石”,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 细胞核 B. 细胞质 C. 细胞 D. 器官
【答案】C
【详解】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银杏属于植物界中的裸子植物,它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2.从多细胞生物体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上看,属于生物个体这一结构层次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详解】
A. 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其中营养器官有:根、茎、叶; 生殖器官有:花、果实、种子。故苹果属于器官层次,A错误。
B. 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该图表示组织,B错误。
C.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该图是鹰,表示个体层次,C正确。
D. 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自上而下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和胰腺,其中唾液腺、肝脏和胰腺位于消化道外,肠腺和胃腺位于消化道以内。该图表示消化系统,属于系统层次,D错误。
3.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病毒性呼吸道疾病,下列有关MERS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MERS病毒也含有核酸
B. MERS病毒是一种生物,在分类上属于原核生物
C. MERS病毒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所以病毒需要寄生生活
D. 获取大量MERS病毒的方法是将其接种在营养齐全的培养基上培养
【答案】A
【详解】
A. 病毒是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的,A正确;
B. MERS病毒是一种生物,但是由于没有细胞结构,因此在分类上不属于原核生物,也不属于真核生物,B错误;
C.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没有细胞器,C错误;
D. 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不能在普通培养基中培养,D错误。
4.比较小麦和家兔体内的各种化学元素(  )
A. 种类和含量都相差很大
B. 种类相差很大,其中相同元素的含量都大体相同
C. 种类和含量都相差不大
D. 种类大体相同,其中相同元素的含量大都相差很大
【答案】D
【详解】组成生物体的元素种类大体相同,但含量不同,所以小麦和家兔体内的各种化学元素的种类大体相同,而含量相差较大,ABC错误,D正确。
5.水被认为是生命的摇篮,下列关于水分子的特性叙述错误的是(  )
A. 能形成氢键 B. 属于非极性分子
C. 可作为良好的溶剂 D. 能调节温度
【答案】B
【详解】
A. 水可以形成氢键,氢键的断裂和形成可以使水在固、液、气之间发生转变,A正确;
B. 水属于极性分子,B错误;
C. 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参与细胞内的化学反应,C正确;
D. 水的比热容高,可以有效保持和调节温度,D正确。
6.某同学为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因素,做了如下实验,能正常萌发的是(  )
A.25℃,干燥 B. 25℃,水适量
C. 4℃,水适量 D. 25℃,种子浸在水中
【答案】B
【详解】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A缺少水分、C温度不适宜、D缺少空气都不能萌发,只有B最适合种子萌发。
7.《氾胜之书》中提到收获的粮食要“曝使极燥”,降低粮食的含水量后才入仓储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曝使极燥”后,细胞丧失了全部水分,新陈代谢完全停止
B. 植物生长的不同时期,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可能不同
C. 粮食晾晒过程中含水量大幅度降低,可降低储存时有机物的损耗
D. 若用高温烘焙的方式处理使粮食干燥,这些粮食以后可能萌发率较低,不易做种
【答案】A
【详解】
A. "曝使极燥"通过晾晒,种子丢失自由水,而仍保留少量的结合水,代谢减慢,并未停止,A错误;
B. 生长旺盛的时候,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较高,反之,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比较低,植物生长的不同时期,其代谢速率不同,因此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可能不同,B正确;
C. 水是呼吸作用的底物,含水量降低,呼吸作用减弱,有机物消耗降低,因此粮食晾晒过程中含水量大幅度降低,可降低储存时有机物的损耗,C正确;
D. 高温烘焙会使种子丢失自由水和结合水,导致细胞死亡,这些粮食以后可能萌发率较低,不易做种,D正确。
8.临床上常常要给病人输生理盐水,这不是因为无机盐离子(  )
A. 对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B. 对维持细胞酸碱平衡非常重要
C. 对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有重要作用
D. 能为细胞提供能量
【答案】D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A、B、C均属于无机盐的功能,A、B、C正确;D、能为细胞提供能量的是有机物,如葡萄糖,无机盐离子不能为细胞提供能量,D错误。
9.一头牛耕地时突然发生抽搐,兽医除必须对症下药外,还需注射一定量的(  )
A. 生理盐水 B. 葡萄糖液 C. 葡萄糖酸钙 D. 淀粉和蔗糖
【答案】C
【详解】哺乳动物抽搐主要是由于血钙含量太低引起的,因此对于全身抽搐的牛,兽医除必须对症下药外,还需注射一定量的葡萄糖酸钙液。
10.某同学想探究“植物的生活是否需要无机盐”,于是将两株同样大小的玉米苗分别放在盛有等量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的试管中培养。实验结果如下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本实验提出的假设是植物的生活需要土壤浸出液
B. 实验说明植物生长需要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C. A装置中的水可以用池塘水或井水代替
D. 本实验采用的是无土栽培技术,A组和B组形成了对照实验
【答案】D
【详解】
A. 假设是对提出问题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本实验作出的假设是:植物的生活需要无机盐,A错误。
B. 通过这个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植物的生活需要无机盐,还不能说明植物生长需要含氮、磷、钾的无机盐,B错误。
C. 实验中,设计A装置盛蒸馏水试管的目的是对照,因此A装置中的水不可以用池塘水或井水代替,C错误。
D. A组和B组以无机盐为变量形成了一组对照实验,探究植物的生活是否需要无机盐,本实验采用的是无土栽培技术,D正确。
11.“儿童疾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诗中生物共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
A. 细胞核 B. 叶绿体
C. 线粒体 D. 叶绿体和线粒体
【答案】C
【详解】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因此,儿童和黄蝶的细胞内的细胞器是线粒体,没有叶绿体;菜花属于植物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包括线粒体和叶绿体,所以诗中生物共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
12.某校生物社团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如图甲。小红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了某种液体,另一侧用吸水纸引流,重复几次后,细胞发生了神奇的变化,如图乙。小红滴加的液体以及此时细胞所处的状态分别是(  )
A. 清水 细胞失水 B. 0.3g/mL蔗糖溶液 细胞失水
C. 清水 细胞吸水 D. 0.3g/mL蔗糖溶液 细胞吸水
【答案】B
【详解】当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细胞失水;当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细胞吸水。由于滴加了0.3g/mL的蔗糖溶液,这样细胞周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溶液的浓度,细胞处于失水状态。
13.用盐腌制的蔬菜可以保存较长时间而不腐败变质,这可能是因为( )
A. 蔬菜细胞渗透失水过多而死亡,不能为微生物生长繁殖提供足够营养
B. 蔬菜细胞吸收盐分过多而死亡,不能为微生物生长繁殖提供足够营养
C. 微生物细胞渗透失水过多,难以生长繁殖
D. 微生物细胞吸收盐分过多,难以生长繁殖
【答案】C
【详解】腌制法的原理是用过多的盐分渗出水分,增加渗透压,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从而达到保鲜的目的,C符合题意。
14.在哺乳动物的受精过程中,精子能够与卵细胞相互识别,精子将其头部钻入卵细胞中,与卵细胞发生结合。这一现象体现出细胞膜能够(  )
A. 保障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B.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 使卵细胞摄入所需要的精子 D.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答案】D
【详解】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如相邻细胞间直接接触,通过与细胞膜结合的信号分子影响其他细胞,即细胞←→细胞,因此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体现了细胞膜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功能,综上所述,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15.将刚采摘的新鲜糯玉米立即放入85℃水中热烫处理2min,可较好地保持甜味。这是因为加热会( )
A. 提高淀粉酶的活性 B. 改变可溶性糖分子的结构
C. 破坏淀粉酶的活性 D. 破坏将可溶性糖转化为淀粉的酶的活性
【答案】D
【详解】
A. 玉米中的淀粉酶在85℃水中会变性失活,活性不会提高,A错误;
B. 不会改变可溶性糖分子的结构,否则不能较好地保持甜味,B错误;
C. 淀粉不甜,要较好地保持甜味,说明要降低可溶性糖转化为淀粉所需酶的活性,减少淀粉的积累,而淀粉酶的作用是将淀粉分解,C错误;
D. 降低可溶性糖转化为淀粉所需酶的活性,从而使可溶性糖能较长时间存在于玉米中保持甜味,D正确。
16.斯帕兰札尼发现,放在鹰胃内的肉块经过一段时间后消失了。这主要是由于鹰胃内有谁起了作用(  )
A. 胃蛋白酶 B. 胃淀粉酶 C. 盐酸溶液 D. 物理性摩擦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肉块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胃中的蛋白酶可将蛋白质水解,使肉块变小消失。故选A
17.图为分离菠菜叶光合色素的实验装置及结果示意图(滤纸片中心点为点样处),色素环带①是( )
A. 胡萝卜素 B. 叶黄素 C. 叶绿素a D. 叶绿素b
【答案】B
【详解】据图分析,由内及外的色素依次为叶绿素b(黄绿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黄素(黄色)、胡萝卜素(橙黄色),图中①为第二条色素带,故为叶黄素。B符合题意。
18.贮藏苹果时,既要保持其口感,又要降低有机物消耗。下列最适宜的贮藏条件是(  )
A. 高CO2浓度、低氧浓度和零下低温
B. 低CO2浓度、高氧浓度和零下低温
C. 低氧浓度、高CO2浓度和零上低温
D. 完全无氧、高CO2浓度和零上低温
【答案】C
【详解】
A. 零下低温条件下,水果容易冻伤不利于储存,A错误;
B. 低CO2浓度和高氧浓度条件下,水果进行有氧呼吸,有机物加速消耗;零下低温条件下,水果容易冻伤,不利于储存,B错误;
C. 在零上低温条件下,呼吸酶活性降低;高CO2、低氧状态下,细胞有氧呼吸弱,无氧呼吸受到抑制,整个细胞呼吸强度处于最低状态下,可以有效减少营养物质的消耗,该条件下利于储存,C正确;
D. 在完全无氧条件下,水果进行无氧呼吸,加速水果腐烂,不利于储存,D错误;
19.骨髓移植是治疗白血病的最佳方法,因为健康人的骨髓中有大量的造血干细胞,可不断产生新的血细胞(如图),这一过程称为细胞的( )
A. 生长 B. 分裂 C. 分化 D. 分生
【答案】C
【详解】在正常情况下,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就是细胞的分化。造血干细胞是指骨髓中的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并能分化为各种血细胞前体细胞,最终生成各种血细胞成分,它们具有良好的增殖分化能力。所以造血干细胞可不断产生不同的血细胞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
20.科学家将雌性黑鼠乳腺细胞核移入白鼠去核的卵细胞中,待发育成早期胚胎后移植入褐鼠的子宫。该褐鼠产下的小鼠的毛色及性别为(  )
A. 黑、雌 B. 褐、雌 C. 白、雄 D. 黑、雄
【答案】A
【详解】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重组细胞的细胞核来自于雌性黑鼠,因此小鼠的毛色为雌性黑色,A项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21.新冠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病原体。新冠肺炎疫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同时警示人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公共卫生安全意识。下列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戴口罩可以减少病原微生物通过飞沫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B. 病毒能够在餐具上增殖,用食盐溶液浸泡餐具,可以阻止病毒增殖
C. 生活中接触的物体表面可能存在病原微生物,勤洗手可降低感染风险
D. 通常新冠肺炎患者的症状之一是发烧,因此可以通过体温测量初步排查
【答案】ACD
【详解】
A. 戴口罩可以减少飞沫引起的病毒传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新冠病毒,A正确;
B. 病毒只能依赖于活细胞才能存活,不能在餐桌上增殖,B错误;
C. 手可能接触到病毒,勤洗手可以洗去手上的病原体,降低感染风险,C正确;
D. 通常新冠肺炎患者的症状之一是发烧,因此可以通过体温测量初步排查,D正确。
22.我国细胞生物学家翟中和院士曾谈到:“我确信哪怕是一个最简单的细胞,也比迄今为止设计出的任何智能电脑更精巧!”可见细胞的各个结构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四种生物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切西瓜时流出的红色汁液来自于[1]
B. [2]是真正的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C. [3]是细胞壁,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D. [4]是叶绿体,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
【答案】AC
【详解】
A. 图示为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1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如西瓜等各种果蔬汁中含各种有味道的物质以及丰富的营养物质,就是来自于细胞中液泡的细胞液,A符合题意。
B. 图示为细菌的结构示意图。2是细菌的遗传物质集中的区域,它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不符合题意。
C. 图示为真菌酵母菌的结构示意图。3表示细胞壁,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C符合题意。
D. 图示为动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4表示线粒体,细胞呼吸作用的场所,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利用,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D不符合题意。
23.某同学在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为了确定无水乙醇、CaCO3和SiO2的作用,进行了4组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针对实验结果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第①组可能未加CaCO3
B. 第②组可能用水代替无水乙醇提取色素
C. 第③组可能未加SiO2
D. 第④组最宽的色素带为叶绿素b
【答案】ABC
【详解】
A. CaCO3的作用是防止色素(主要是叶绿素)被破坏,①组实验结果不理想的原因有可能是未加CaCO3而使色素被破坏,A正确;
B. ②没有色素带,可能是由于用水取代了无水乙醇,色素能溶解在无水乙醇中,而不能溶于水,所以用水取代无水乙醇不能分离出色素带,B正确;
C. ③中色素带较窄,分离出的色素少,原因可能是未加SiO2而使得研磨不充分,C正确;
D. 第④组最宽的色素带为叶绿素a,D错误。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3个小题,共38分。
24(12分).萌萌是个爱钻研的学生,她利用矿泉水瓶做了一系列有关植物生理作用的实验。请仔细分析,回答问题:
(1)将A装置光照一段时间后,发现液面明显______,主要原因是叶片进行了______作用。
(2)B装置中萌发的种子进行了______作用,产生的_______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将B装置中的气体通入到C装置清水中,再将C装置塑料瓶稍捏扁,关上输液器开关,拧紧瓶盖,光照3~4小时。C装置中收集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说明气体是______,该气体是金鱼藻进行________作用产生的。
【答案】(1)下降(2分) 蒸腾(2分) (2)呼吸(2分) 二氧化碳(2分)
(3)氧气(2分) 光合(2分)
【详解】
(1)植物的蒸腾作用会促进植物对水的吸收和运输,所以将A装置光照一段时间后,发现液面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叶片进行了蒸腾作用吸收瓶子中的水分。
(2)萌发中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利用氧将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的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具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
(3)B装置产生的气体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光合作用指的是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中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氧气有助燃的特性,可以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检测氧气,如果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则证明收集的气体为氧气。
25(14分).用小刀将数十只萤火虫的发光器割下,干燥后研磨成粉末状,取两等份分别装入两支小玻璃管中,各加入少量的水,使之混合,可见到玻璃管中发出淡黄色荧光,约过15min荧光消失。这时,再将ATP溶液加入其中一支玻璃管中,将葡萄糖溶液加入另一支玻璃管中,发现加ATP溶液的玻璃管中发出荧光,而加葡萄糖溶液的玻璃管中不发荧光。
(1)向A、B两管加水后,两管均发光,这说明水对生物正常的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上现象说明了:
①萤火虫发光是将_______能转变成__________能的过程。
②这一过程所需的能量由________________提供。
③__________不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3)若向刚切下的萤火虫的发光器上滴加葡萄糖溶液,则 _______ (填“会”或“不会”)发荧光,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生物体内许多重要的生化反应均要在水中才能进行(2分)
(2)①化学(2分) 光(2分) ② ATP(2分) ③葡萄糖(2分)
(3)会(2分) 因为发光器中仍有少量的ATP,同时发光器中的细胞能利用葡萄糖进行呼吸作用产生ATP,所以会发荧光。(2分)
【详解】
(1)向A,B两管加水后,两管均发光,这说明生物体内许多重要的生化反应均要在水中才能进行。
(2)①萤火虫发光是将化学能转变成光能的过程。
②ATP是直接的能源物质,这一过程所需的能量由ATP提供。
③葡萄糖不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但葡萄糖是细胞中的主要能源物质。
(3)因为发光器中仍有少量的ATP,同时发光器中的细胞能利用葡萄糖进行呼吸作用产生ATP,所以若向刚切下的萤火虫的发光器上滴加葡萄糖溶液,会发荧光。
26(12分).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近些年,研究发现葡萄酒中含有许多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物质,其中某些物质在预防心血管疾病、延缓衰老等方面有很好的作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某校生物社团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酿制葡萄酒等系列实践活动。分析回答:
(1)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微生物主要是____________。从结构上看,该微生物和动植物都属于__________生物。
(2)生物社团小组的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右图所示三个发酵酿酒装置。经过讨论,大家认为充气管底端应浸没在发酵液中,以便为酵母菌大量繁殖提供____________;然后不再充气,每隔一段时间均需排气1次。你认为甲乙丙三位同学设计的装置最合理的是_______。
(3)同学们发现敞口放置的葡萄酒散发出很浓的醋味,你认为这可能是______菌在其中大量生长所致。为了避免此种情况出现,他们应如何保存酿制的葡萄酒 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一条)。
【答案】(1)酵母菌(2分) 真核生物(2分) (2) 氧气(2分) 乙(2分)
(3)醋酸杆(2分) 低温保存(2分)
【详解】
(1)在酒精发酵阶段,发挥作用的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酵母菌属于真菌,具有成形细胞核,和动植物都属于真核生物。
(2)发酵过程中,首先需要向瓶内充气,目的是使酵母菌在有氧环境中大量繁殖。发酵过程中,首先需要通过左侧充气管向瓶内充气,目的是使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大量繁殖,增加数量。然后不再充气,此时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酒精,酒精产生酒,而二氧化碳需要排出,所以每隔一段时间均需排气1次。通入氧气,为了使瓶中所有酵母菌都能进行有氧呼吸,管道应伸入水底;而排气时是为了排出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所以管道应在水面上方,故乙同学的装置最合理。
(3)发现葡萄酒中有很浓的醋味,所以酒中有大量的醋酸杆菌生长导致酒变质。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杀死或抑制微生物在食品中的生长、繁殖,保存酿制的葡萄酒时可以低温保存。漳州市南靖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开学考试
生物试卷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
试卷说明:
1.满分100分,建议时长:40分钟
2.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等信息
3.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到相应的答题区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银杏被誉为植物“活化石”,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 细胞核 B. 细胞质 C. 细胞 D. 器官
2.从多细胞生物体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上看,属于生物个体这一结构层次的是(  )
A. B. C. D.
3.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病毒性呼吸道疾病,下列有关MERS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MERS病毒也含有核酸
B. MERS病毒是一种生物,在分类上属于原核生物
C. MERS病毒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所以病毒需要寄生生活
D. 获取大量MERS病毒的方法是将其接种在营养齐全的培养基上培养
4.比较小麦和家兔体内的各种化学元素(  )
A. 种类和含量都相差很大
B. 种类相差很大,其中相同元素的含量都大体相同
C. 种类和含量都相差不大
D. 种类大体相同,其中相同元素的含量大都相差很大
5.水被认为是生命的摇篮,下列关于水分子的特性叙述错误的是(  )
A. 能形成氢键 B. 属于非极性分子
C. 可作为良好的溶剂 D. 能调节温度
6.某同学为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因素,做了如下实验,能正常萌发的是(  )
A.25℃,干燥 B. 25℃,水适量
C. 4℃,水适量 D. 25℃,种子浸在水中
7.《氾胜之书》中提到收获的粮食要“曝使极燥”,降低粮食的含水量后才入仓储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曝使极燥”后,细胞丧失了全部水分,新陈代谢完全停止
B. 植物生长的不同时期,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可能不同
C. 粮食晾晒过程中含水量大幅度降低,可降低储存时有机物的损耗
D. 若用高温烘焙的方式处理使粮食干燥,这些粮食以后可能萌发率较低,不易做种
8.临床上常常要给病人输生理盐水,这不是因为无机盐离子(  )
A. 对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B. 对维持细胞酸碱平衡非常重要
C. 对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有重要作用
D. 能为细胞提供能量
9.一头牛耕地时突然发生抽搐,兽医除必须对症下药外,还需注射一定量的(  )
A. 生理盐水 B. 葡萄糖液 C. 葡萄糖酸钙 D. 淀粉和蔗糖
10.某同学想探究“植物的生活是否需要无机盐”,于是将两株同样大小的玉米苗分别放在盛有等量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的试管中培养。实验结果如下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本实验提出的假设是植物的生活需要土壤浸出液
B. 实验说明植物生长需要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C. A装置中的水可以用池塘水或井水代替
D. 本实验采用的是无土栽培技术,A组和B组形成了对照实验
11.“儿童疾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诗中生物共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
A. 细胞核 B. 叶绿体
C. 线粒体 D. 叶绿体和线粒体
12.某校生物社团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如图甲。小红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了某种液体,另一侧用吸水纸引流,重复几次后,细胞发生了神奇的变化,如图乙。小红滴加的液体以及此时细胞所处的状态分别是(  )
A. 清水 细胞失水 B. 0.3g/mL蔗糖溶液 细胞失水
C. 清水 细胞吸水 D. 0.3g/mL蔗糖溶液 细胞吸水
14.在哺乳动物的受精过程中,精子能够与卵细胞相互识别,精子将其头部钻入卵细胞中,与卵细胞发生结合。这一现象体现出细胞膜能够(  )
A. 保障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B.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 使卵细胞摄入所需要的精子 D.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5.将刚采摘的新鲜糯玉米立即放入85℃水中热烫处理2min,可较好地保持甜味。这是因为加热会( )
A. 提高淀粉酶的活性 B. 改变可溶性糖分子的结构
C. 破坏淀粉酶的活性 D. 破坏将可溶性糖转化为淀粉的酶的活性
16.斯帕兰札尼发现,放在鹰胃内的肉块经过一段时间后消失了。这主要是由于鹰胃内有谁起了作用(  )
A. 胃蛋白酶 B. 胃淀粉酶 C. 盐酸溶液 D. 物理性摩擦
17.图为分离菠菜叶光合色素的实验装置及结果示意图(滤纸片中心点为点样处),色素环带①是( )
A. 胡萝卜素 B. 叶黄素 C. 叶绿素a D. 叶绿素b
18.贮藏苹果时,既要保持其口感,又要降低有机物消耗。下列最适宜的贮藏条件是(  )
A. 高CO2浓度、低氧浓度和零下低温
B. 低CO2浓度、高氧浓度和零下低温
C. 低氧浓度、高CO2浓度和零上低温
D. 完全无氧、高CO2浓度和零上低温
19.骨髓移植是治疗白血病的最佳方法,因为健康人的骨髓中有大量的造血干细胞,可不断产生新的血细胞(如图),这一过程称为细胞的( )
A. 生长 B. 分裂 C. 分化 D. 分生
20.科学家将雌性黑鼠乳腺细胞核移入白鼠去核的卵细胞中,待发育成早期胚胎后移植入褐鼠的子宫。该褐鼠产下的小鼠的毛色及性别为(  )
A. 黑、雌 B. 褐、雌 C. 白、雄 D. 黑、雄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21.新冠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病原体。新冠肺炎疫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同时警示人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公共卫生安全意识。下列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戴口罩可以减少病原微生物通过飞沫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B. 病毒能够在餐具上增殖,用食盐溶液浸泡餐具,可以阻止病毒增殖
C. 生活中接触的物体表面可能存在病原微生物,勤洗手可降低感染风险
D. 通常新冠肺炎患者的症状之一是发烧,因此可以通过体温测量初步排查
22.我国细胞生物学家翟中和院士曾谈到:“我确信哪怕是一个最简单的细胞,也比迄今为止设计出的任何智能电脑更精巧!”可见细胞的各个结构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四种生物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切西瓜时流出的红色汁液来自于[1]
B. [2]是真正的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C. [3]是细胞壁,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D. [4]是叶绿体,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
23.某同学在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为了确定无水乙醇、CaCO3和SiO2的作用,进行了4组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针对实验结果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第①组可能未加CaCO3
B. 第②组可能用水代替无水乙醇提取色素
C. 第③组可能未加SiO2
D. 第④组最宽的色素带为叶绿素b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3个小题,共38分。
24(12分).萌萌是个爱钻研的学生,她利用矿泉水瓶做了一系列有关植物生理作用的实验。请仔细分析,回答问题:
(1)将A装置光照一段时间后,发现液面明显______,主要原因是叶片进行了______作用。
(2)B装置中萌发的种子进行了______作用,产生的_______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将B装置中的气体通入到C装置清水中,再将C装置塑料瓶稍捏扁,关上输液器开关,拧紧瓶盖,光照3~4小时。C装置中收集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说明气体是______,该气体是金鱼藻进行________作用产生的。
25(14分).用小刀将数十只萤火虫的发光器割下,干燥后研磨成粉末状,取两等份分别装入两支小玻璃管中,各加入少量的水,使之混合,可见到玻璃管中发出淡黄色荧光,约过15min荧光消失。这时,再将ATP溶液加入其中一支玻璃管中,将葡萄糖溶液加入另一支玻璃管中,发现加ATP溶液的玻璃管中发出荧光,而加葡萄糖溶液的玻璃管中不发荧光。
(1)向A、B两管加水后,两管均发光,这说明水对生物正常的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上现象说明了:
①萤火虫发光是将_______能转变成__________能的过程。
②这一过程所需的能量由________________提供。
③__________不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3)若向刚切下的萤火虫的发光器上滴加葡萄糖溶液,则 _______ (填“会”或“不会”)发荧光,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6(12分).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近些年,研究发现葡萄酒中含有许多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物质,其中某些物质在预防心血管疾病、延缓衰老等方面有很好的作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某校生物社团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酿制葡萄酒等系列实践活动。分析回答:
(1)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微生物主要是____________。从结构上看,该微生物和动植物都属于__________生物。
(2)生物社团小组的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右图所示三个发酵酿酒装置。经过讨论,大家认为充气管底端应浸没在发酵液中,以便为酵母菌大量繁殖提供____________;然后不再充气,每隔一段时间均需排气1次。你认为甲乙丙三位同学设计的装置最合理的是_______。
(3)同学们发现敞口放置的葡萄酒散发出很浓的醋味,你认为这可能是______菌在其中大量生长所致。为了避免此种情况出现,他们应如何保存酿制的葡萄酒 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一条)。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