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活动二——红军长征故事会教案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主题活动二——红军长征故事会教案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10-15 21:21: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主题活动二 红军长征故事会教学设计
一、课程生成
川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学习主题《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第四课《红军的长征》、主题活动《红军长征故事会》以及大量关于长征的文学艺术作品,进行整合拓展。
二、探究目标
1、立足对长征基础知识的掌握,培养收集历史资料,提取信息进行自主探究的能力,培养表达能力,知识的运用和迁移能力。
2、通过大量的文字、图片、影视等素材刺激学生的感官,通过探究性问题的设计,拓展学生的思维,从而强化体验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3、突出对长征精神的挖掘,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的建设。
三、设计理念
1、从农村中学生知识、技能实际出发,在农村中学利用远教资源进行“模式三”的教学尝试,在落实双基基础上,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
2、学科交融,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从大量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书画作品中汲取一定的内容,多角度、多侧面了解长征。
3、内外呼应,强化体验,实现课程内容的升华。作为初中生学习长征,最本质的就是要挖掘、体验“长征精神”,通过大量史实和感性的文艺素材与学生情感现状形成共鸣,在剧烈的震撼中,实现对长征精神的提炼和应用。

四、教学详案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人类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壮举,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的最宏伟的篇章——长征。同学们看过电视剧《长征》吗?我们先来听听《长征》剧中的片首曲好吗?
(多媒体显示《长征》诗歌)
优美的旋律、豪迈的歌声、苦难风流的片头剧情唤起了我们的记忆,似乎又把我们带进了那段红色的岁月了听了这首诗的朗诵,同学们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学生发散思维,回答一些感性的认识,教师进行有意识的引导,使学生思维发散到长征的艰苦卓绝、感人故事等领域。)
同学们都说得很好,长征是伟大的,也是异常艰苦的,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红军已经发展壮大,那红军为什么还要去进行艰苦的长征呢?
【活动与探究过程】
(一)长征原因
知识回顾1 、 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 创立者是( )?
2 、 到1930年,全国各地已建立了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说明( )力量壮大。
(多媒体展示:《反围剿斗争图表》)
同学们认真观察图表,然后两桌同学一起讨论一下:前四次反围剿与第五次有什么不同?1 为什么前四次反“围剿”红军会胜利
第五次反“围剿”的结果是什么 为什么
活动1:学生观察、讨论、总结,教师适时点拨。
(二)长征历程
既然是红军打了败仗,被迫长征的,那么红军后来怎么样呢?
(多媒体展示长征形势示意图和动画路线图)
这是长征路线示意图,生动地再现了长征经历。1934年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经过了无数山山水水,无数次的大小战斗,1936年三大主力会师于会宁,长征结束。我们根据示意图、结合课文,在电脑上画一张长征路线简图好吗?
活动2:学生两人一组制图。
我们已经制好了一张长征路线图,假如这就是“重走长征路”的旅游图,那么哪位同学能够以导游或游客的身份来个“图说历史”,介绍一下长征路上的重要地点呢?
活动3:图说长征。
(多媒体展示长征中的自然景观,如雪山、草地、铁索桥等)
如果重走长征路,有一个地方我们一定该去,大家说什么地方?
是遵义会议会址。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今天的遵义会议纪念馆!
活动4:网上查寻:遵义会议纪念馆。
在纪念馆里大家看到了些什么?
(学生回答,多媒体分别显示相关图片,再显示会议内容和意义,学生朗读。)
师生探讨遵义会议有关内容
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三)长征精神
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知道:长征是伟大的也是艰苦的,中央红军出发时是八万多人,而到达陕北时不足两万,二万五千里路上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我们请一位同学讲一个红军小故事好吗?
学生讲长征故事看了这些故事,我们的内心都难以平静,是千千万万红军战士的血肉之躯诠释了长征的伟大,那么我想调查一下,如此苦难凶险的历程,是什么精神支撑着我们的战士继续前进,哪种精神给你的震撼最大,最值得你去学习?哪位同学想来谈一下呢?
(学生分别回答,教师归纳,形成“长征精神”内涵,并分别显示。)
长征结束了,但长征精神却成为一种穿越时空的永恒,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永不言败的民族象征,而且无论是在过去的岁月里,还是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都可以感受到这种精神的存在。
(多媒体显示“张爱萍将军对长征精神的精辟论述”配乐朗诵。)
让我们为这伟大的壮举和伟大的民族精神鼓掌!
(学生鼓掌,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小结】 以图例完成,学生逐步回答,多媒体逐步显示。
红 军 长 征
时间 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背景 左倾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长征。
经过 初期:突破封锁线,强渡乌江,遵义会议
中期:四渡赤水,南渡乌江,巧渡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
后期:胜利会师
意义 保存了革命,锻炼了党和红军,铸就了长征精神。
【小练】 完成课后检测。
【欣赏】 电视剧《长征》片尾《十送红军》
师生一起唱,在愉快中结束课堂,再次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