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部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开学学情调研地理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徐州市部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开学学情调研地理试题(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9-15 11:13:14

文档简介

徐州市部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开学学情调研
地理学科试卷 解析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
一架飞机从甲地(60°N,100°W)起飞,沿最近航线匀速飞行8小时抵达乙地(60°N,80°E)。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飞机飞行航线(  )
A. 一直不变 B. 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C. 先向西北后向西南 D. 先向北后向南
2. 这架飞机若以同样的速度,沿60°N纬线飞行,抵达乙地大约需要(  )
A. 8小时 B. 12小时 C. 16小时 D. 20小时
【答案】1. D 2. B
【解析】
【1题详解】
从甲地(60°N,100°W)到乙地(60°N,80°E)最近的距离是走大圆,而两地经度差为180°,大圆的弧面距离就是先向北到北极点,再向南到乙地。故选D。
【2题详解】
甲地到乙地最近的距离,就是大圆的1/6,用了8小时;60°N纬线长度约是赤道的一半,则从甲地沿60°N飞行到乙地,走的路程是四分之一大圆,所以用的时间是12小时。故选B。
(改编)某地层分布有下图所示化石,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3. 该地层的形成时间最不可能是( )
A. 前寒武纪 B. 古生代 C. 中生代 D. 新生代
4. 下列不是该地层形成的地理环境的是( )
A. 湖泊 B. 河流 C. 沼泽 D. 高原
【答案】3. A 4. D
【解析】
【分析】
【3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化石应为鱼类化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鱼类产生于古生代中期的泥盆纪,中生代和新生代处于古生代之后,因此均可能产生鱼类化石;前寒武纪是古生代早期,此时期鱼类还没有产生,不可能形成鱼类化石,因此该地层形成的时间最不可能的是前寒武纪。故选A。
【4题详解】
该图展示的鱼类化石,因此可知该地层形成的地理环境应该是水体环境,如湖泊、河流、沼泽等,但不可能是高原环境。故选D。
【点睛】生物演化史:地球出现(46亿年前)→化学演化→生命出现(约30亿年前)→生物演化(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改变了大气性质(无氧环境→有氧环境)。生物发展阶段:太古代——地壳活动剧烈,地球上只有海洋。有类似蛋白质的有机质。元古代——出现陆地。有藻类等低等生物,原始生命开始。古生代——无脊椎动物出现,如三叶虫。脊椎动物出现,如鱼类、两栖类。后期是重要的造煤时期。亚欧大陆、北美大陆基本形成我国东北、华北已抬升成陆地。中生代——我国大陆轮廓基本形成。爬行类、鸟类出现,如:恐龙、始祖鸟等,也是重要造煤时期。新生代——世界许多高山形成,如喜马拉雅山脉,第四纪人类出现,这是生物发展史上的重大飞跃。
下图为“我国某局部地区莫霍界面等深线(单位:千米)示意图”,甲地为某省会城市。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5. 下列有关莫霍界面的描述,最为准确的是( )
A. 西高东低 B. 中间高,南北低 C. 中间深,东西浅 D. 西深东浅
6. 34°N纬线等深线向东凸出,原因是( )
A. 山地的延伸 B. 河流流向 C. 谷地的分布 D. 高原的分布
【答案】5. D 6. A
【解析】
【5题详解】
根据莫霍面等深线的分布情况可判断,总体上从西往东莫霍面等深线越来越小,说明由西往东莫霍面的深度越来越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6题详解】
图中34°N等深线向东凸出,即向数值小的地方凸出,根据“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的判断技巧,该地的莫霍面深度较南北两侧高,由于地壳的厚度与地势高低呈正相关,说明该地存在一个东西走向的高地或山地,不可能是河流和谷地。结合中国区域地理可知,34°N、109°E附近有我国的东西向山脉秦岭,这里无高原分布,故A正确,ABD错误。故选A。
【点睛】对所有等值线而言,如果某处等值线向数值大的(等高线的话就是“高的”)的方向凸出,则表示这里的数值反而比同一水平线上的其他地方小(或者低),这个规律对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等降水量线等等都适用。
当某星球被其主恒星“锁定”,意味着这颗星球一面一直朝向恒星,而另一面则一直背对恒星。由于其形状酷似眼珠,被形象地称为“眼珠星球”(下图)。“眼珠星球”为寻找地外生命开辟了新思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关于“眼珠星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主恒星指的是太阳 B. 地球不属于“眼珠星球”
C. “眼珠星球”不属于行星 D. “眼珠星球”没有自转运动
8. “眼珠星球”之所以可能存在生命,根本在于( )
A. 适宜的温度 B. 肥沃的土壤 C. 适宜的大气 D. 安全的宇宙环境
【答案】7. B 8. A
【解析】
【7题详解】
由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地球并没有“一面一直朝向恒星(太阳),而另一面则一直背对(太阳)”,所以地球并不是“眼珠星球”,B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太阳系中没有哪个星球一面一直朝向恒星(太阳),而另一面则一直背对恒星(太阳),所以图中主恒星不是太阳,A错误。被其主恒星“锁定”的某星球是绕恒星旋转的行星,C错误。当“眼珠星球”的自转周期与其主恒星同步运行时,“眼珠星球”也是一面一直朝向恒星,而另一面则一直背对恒星,所以不能判断“眼珠星球”没有自转运动,D错误,故选B。
【8题详解】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眼珠星球”之所以可能有生命,是因为液态水的存在,而液态水的存在是因该行星有适宜的温度,A正确。肥沃的土壤不是生命存在的条件,B错误。适宜的大气和安全的宇宙环境是生命存在的条件,但不是根本,CD错误。故选A。
【点睛】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有:外部条件:①太阳光照稳定(太阳没有明显变化);②运行轨道安全(大、小行星公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内部条件:③地表温度适宜(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不长不短);④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且原始大气经长期演化);⑤有液态水(地球内部热量产生水汽,地球内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
当地时间2016年8月5日20时,第31届夏季奥运会开幕式在里约热内卢(22.5°S,42.7°W)马拉卡纳体育场举行,这是南美洲举行的首届奥运会。下图示意里约热内卢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中国观众观看里约奥运会开幕式现场直播的时间是( )
A 8月5日7时 B. 8月5日9时 C. 8月6日7时 D. 8月6日9时
10. 当开幕式开始举行时,时区日期为8月6日的经度范围理论上占全球的( )
A. 5/12 B. 11/24 C. 23/48 D. 47/96
11. 奥运会期间,里约热内卢正值( )
①一年中降水较少的季节②一年中降水较多的季节③一年中炎热的季节④一年中较凉爽的季节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9. C 10. C 11. B
【解析】
【9题详解】
据题可知,当地时间2016年8月5日20时,第31届夏季奥运会开幕式在里约热内卢(22.5°S,42.7°W)马拉卡纳体育场举行,即为西3区的区时,我国统一使用北京时间,即东八区的区时,两地相差8+3=11个区时,据东加西减原则可计算出中国观众观看里约奥运会开幕式现场直播的时间是8月5日20时+11小时=8月6日7时,由此可知C正确,ABD错误。本题应选C。
【10题详解】
本题需先计算出8月6日范围,再进行比较。由上题可知,开幕式开始时,北京为8月6日7时,而地方时为8月6日0时所在经线为东一区,即15°E,但是本题考查的是时区日期,东一区范围边界在7.5°E处,而自北京到180°均为8月6日,由此可知,当开幕式开始举行时,时区日期为8月6日的经度为172.5°,再由172.5°/360°计算后可知日期为8月6日的经度范围占全球的23/48,C正确,ABD错误。本题应选C。
【11题详解】
里约热内卢属于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一年有明显的干湿两季。南北半球季节相反,8月份为里约热内卢的冬季,奥运期间应为干季和较凉爽的季节,①④正确,②③错误,由此可知B正确,ACD错误。本题应选B。
【点睛】地方时一般是东早西晚,经度每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经度每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相差1小时。
南京市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可调节的窗户遮阳板,下图是遮阳板设计原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当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中最大值时( )
A. 南京市日出东北 B. 江苏省各地昼夜平分
C. 南京市日落时间为一年中最早 D. 南京市某中学操场旗杆正午影长达一年中最短
13. 若石家庄市某中学的学生想借鉴这一设计进行遮阳与采光,且两地的窗户大小形状相同,则遮阳板应做的调整是( )
①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②安装高度不变,缩短遮阳板
③遮阳板长度不变,降低安装高度④遮阳板长度不变,调高安装高度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12. C 13. A
【解析】
【12题详解】
根据图示和题目叙述可知,遮阳板收起目的是为了采光,应为冬季。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表示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较小,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冬至日,这一天,北半球各地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小值,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且昼最短夜最长,这一天南京日出东南,日落西南,且日落时间为一年中最早,由于正午太阳高度最低,所以这一天其物体正午影长达一年中最短,由此可知C正确,ABD错误。本题应选C。
【13题详解】
石家庄较南京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夏季室内光照面积大。应该加长遮阳板,可以起到遮阳作用,或者在长度不变的情况下,降低安装的高度,同样可起到遮阳的作用。由此可知①③正确;缩短遮阳板和调高安装高度都不利于遮阳,②④错误。由此可知A正确,BCD错误。本题应选A。
【点睛】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从太阳直射的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减,离太阳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反之越小;若太阳直射点向某地靠近,则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增加,反之减小。
把地面及大气看成一个整体,称为地气系统。该系统的热量收支差额称为地气系统辐射差额,其中收入部分是地面和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支出部分为发送到宇宙空间中的地面和大气长波辐射。读非洲地气系统年辐射差额量(单位:卡/厘米)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面热量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大气逆辐射
B. 地面热量的支出多少主要取决于地表植被状况
C. 云层越厚,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越多
D. 地面温度越高,地面长波辐射越强
15. 影响甲、乙地气系统年辐射差额不同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 B. 天气状况 C. 海拔高低 D. 沿岸洋流
16. 下列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太阳辐射维持着地表的温度
B. 煤和石油等矿物燃料来源于地下,其能量不是来源于太阳辐射
C. 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辐射
D. 太阳辐射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影响
【答案】14 D 15. B 16. B
【解析】
【14题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太阳暖大地”,地面热量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太阳辐射,A错误。地面热量的支出多少主要取决于地面温度,地面温度越高,支出越多,B错误。云层越厚,太阳辐射被反射的越多,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越少,C错误。地面温度越高,地面长波辐射越强,D正确。故选D。
【15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为撒哈拉沙漠地区,终年炎热干燥,晴天多,大气逆辐射弱,发送到宇宙空间中的地面和大气长波辐射多,地气系统辐射差值为负值;乙为刚果盆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阴雨天气多,大气逆辐射强,发送到宇宙空间中的地面和大气长波辐射少,地气系统辐射差额为正值。综上分析可知,影响甲、乙地气系统年辐射差额不同的最主要因素是天气状况,B正确。纬度位置、 海拔高低主要影响收入部分,对支出影响小,AC错误。甲、乙距海较远,受沿岸洋流影响小,D错误。故选B。
【16题详解】
太阳辐射给地球提供光和热,维持着地表的温度,A说法正确。煤和石油等矿物燃料来源于地下,是地质时期储存的太阳能,B说法错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辐射,C说法正确。 太阳辐射太阳辐射为我们生活、生产提供能量,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影响,D说法正确。本题要求选择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故选B。
【点睛】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光和热,维持地表温度,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太阳辐射为我们生活、生产提供能量。太阳辐射除了直接被吸收、转化成热能外,还可以被捕获并存储、转换成热能、电能等。人们大量使用的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并积累的太阳能。
读北半球高空等压面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压的比较,正确的是( )。
A. 甲>乙>丁>丙 B. 丙>丁>乙>甲
C. 丙>丁>甲>乙 D. 丁>丙>甲>乙
18. 丙、丁两地之间的风向为( )。
A. 东北风 B. 西北风 C. 东南风 D. 西南风
【答案】17. B 18. D
【解析】
【分析】该题以“北半球高考等压面分布图”为材料,考查热力环流及风向。
【17题详解】
由图可知,高空甲处等压面下凹,乙处等压面上凸,且甲位于等压面之上,乙位于等压面之下,因此甲为低压,乙为高压,气压:乙>甲;近地面气压分布与高空气压分布相反,所以近地面丙为高压,丁为低压,气压:丙>丁;在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空气密度越小,气压越低,所以气压:丙>甲,丁>乙。综上分析可知,气压大小关系为:丙>丁>乙>甲,B正确,排除ACD。故选B。
【18题详解】
由题可知,近地面丙为高压,丁为低压,所以空气由丙地流向丁地,在北半球近地面,水平气流运动过程中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发生偏转(约30~45°),且图示中有明确的指向标,丁在丙的北方,根据地砖偏向力,由丙吹向丁的风向为西南方向,D正确,排除ABC。故选D。
【点睛】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因为海拔高的地方空气稀疏,所以气压低。海拔越低,气压越高。大致每提高12m,大气压下降1mmHg(1毫升水银柱)或者每上升9m,大气压降低100Pa。
下图为某月份30°N不同地点的海平面气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图示现象产生的时间可能是( )
A. 1月份 B. 3月份 C. 7月份 D. 10月份
20. 该季节图中⑤地的盛行风及成因是( )
A 东南风一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 东北风一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 西南风一东南信风带北移且偏转 D. 西北风一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答案】19. C 20. A
【解析】
【19题详解】
同一季节,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同一纬度海陆间的气压差异。据图中各地点经纬度位置与气压的关系可以看出,图示季节陆地上气压低,海洋上气压高,故应为北半球的夏季,故图示现象产生的时间可能是 7月份,故C选项正确,ABD选项错误。故选C。
【20题详解】
根据图中经纬度可以判断出⑤地位于亚洲东部季风气候区,所以夏季⑤地盛行东南季风,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故A选项正确,BCD选项错误。故选A。
【点睛】东亚季风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冬季盛行北风、西北风,夏季盛行南风、东南风;南亚季风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和印度附近,南亚季风除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外,主要还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有关,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盛行西南风。
在温度等其它因子相近的情况下,湿空气比干空气密度小,当干空气向湿空气移动时,会将湿空气强迫抬升,形成类似冷锋的天气过程。这类锋线过境会出现湿度的显著下降(温度不会明显下降),因此称为"干线"。下图示意某区域近地面天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 图中甲乙丙丁四处中最可能形成“干线”的是( )
A. 甲处附近 B. 乙处附近 C. 丙处附近 D. 丁处附近
22. 此时乙线附近( )
A. 温差较大 B. 湿度降低 C. 气流下沉 D. 温度降低
【答案】21. B 22. B
【解析】
【21题详解】
注意材料信息“在温度等其他因子相近的情况下”,读图可知,甲、丙、丁南北两侧温度差异较大,不会形成干线,ACD错;乙东西两侧空气温度差异相近,且乙西侧盛行西南风,空气较干燥,东侧盛行东南风,空气从海洋经过,水汽含量较大,湿度较高,干空气将湿空气强迫抬升,形成干线,B正确,故选B。
【22题详解】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乙附近形成干线,干空气将湿空气强迫抬升,促使该干线大致自西向东移动,乙处于干线过境后,结合材料信息可知,此时乙湿度降低,温度不会明显下降,B正确,D错;乙线附近温差小,A错;干空气将湿空气强迫抬升,气流抬升,C错。故选B。
【点睛】本题组难度较大,需要加强对图文材料信息的获取与解读。结合图中温度分布信息,明确南北半球;结合图中风矢信息,明确空气运动的方向;根据材料中对干线的定义,明确图中“干线”的位置以及其对湿度的影响。
小说《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中描述了一种出现在南美洲潘帕斯草原上特殊的风,称为“奔北落”。下图示意某次“奔北落”发生时的海平面等压线分布,此次“奔北落”连刮数天,甲地气温下降,持续暴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 出现在潘帕斯草原上的“奔北落”气流性质通常为( )
A. 冷干 B. 暖湿 C. 冷湿 D. 暖干
24. 造成甲地持续暴雨天气的原因是( )
A. 飓风登陆 B. 地形抬升 C. 冷锋过境 D. 空气受热上升
【答案】23. A 24. C
【解析】
【23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潘帕斯草原此时受低压影响。该地位于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低压中心的右侧吹东北风,从海洋和低纬度吹来,温暖湿润;低压中心的左侧,应吹偏南(西南)风,风由内陆高纬地区吹来,性质应为冷干;看见出现在潘帕斯草原上的“奔北落”气流应该是甲处的西南风向,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
【24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和锋面气旋知识可知,甲地位于低压中心的左侧,位于低压槽部形成的冷锋锋前,未来几天该地受冷锋影响,会产生持续暴雨,C正确;此时海洋上为高压,不会产生飓风,A错误;该地地势起伏较小,地形抬升作用较小,B错误;该地不是位于低压中心,不是空气受热上升形成的,D错误。所以选C。
【点睛】温带气旋,又称为“温带低气压”或“锋面气旋”,是活跃在温带中高纬度地区的一种近似椭圆型的斜压性气旋。温带气旋伴随着锋面而出现,温带气旋从生成,发展到消亡整个生命史一般为2-6天。温带气旋是造成大范围天气变化的重要天气系统之一,对中高纬度地区的天气变化有着重要影响。温带气旋常带来多风多雨天气,时常伴有暴雨、暴雪或其他强对流天气,有时近地面最大风力可达10级以上。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2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4月16日上午9点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的东风着陆场(地处巴丹吉林沙漠和戈壁带)成功着陆。巴丹吉林沙漠,面积约4.7万平方千米,平均每10平方千米不到1人。下图为额济纳旗等高线地形图。
(1)描述额济纳旗境内的地形特征。
(2)试分析东风着陆场选址的有利条件。
【答案】(1)地势西高东低;东侧以高原为主,西侧以山地为主。
(2)降水少、晴天多,能见度高,便于跟踪和观测;地处沙漠和戈壁带,地形平坦开阔;人口稀少,安全性高/影响较小;靠近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技术力量强;水域、森林面积小,着陆后便于搜寻。
【解析】
【分析】本题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着陆为情境,涉及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以及返回舱着陆地的选址条件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能力和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题意,需要通过等高线地形图归纳出区域地形特征。图中等高线数值主要在1000m以上,东侧等高线稀疏,为高原地形;西侧等高线密集,为山地地形。西部等高线值比东部等高线值大,因此地势总体呈西高东低的分布。
【小问2详解】
据题可知,着陆场应该选择人烟稀少,地形空旷,天气晴朗,能见度高,有利于仓内人员搜救的位置布局。根据材料可知,额济纳旗境内东风着陆场地处巴丹吉林沙漠,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天气晴朗为主,降水较少,能见度高,便于对返回舱的跟踪和观测;根据图片可知,该地沙漠戈壁广布,地表相对平坦且面积较大;该地区城镇分布较少,人烟稀少,对地面人员的生命财产威胁小,安全性较高;该地区距离甘肃酒泉卫星发射基地较近,能够及时获得卫星发射基地的技术支持;由于该着陆场位于沙漠中,植被和水面面积很小,便于对着陆后的返回舱进行搜寻。
26.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地面气旋和锋面联系在一起,称为锋面气旋。锋面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低压槽线重合,水平气流在低压槽中辐合上升,冷暖气流在此相遇形成锋面,在我国北方中高纬度地区常见。下图是我国华北平原某地4月某时刻近地面气压分布。
(1)在图中画出等压线、冷锋和暖锋锋面示意图。
(2)指出目前乙地天气状况,并分析该地未来天气将如何变化。
(3)分析甲地降水的原因。
【答案】(1)绘图如下:
(2)乙地目前天气:气温较高,天气晴朗;未来天气变化:大风、降温、阴雨天气等;降水过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3)从西北方向吹来的干冷气流,气温较低,湿度较小,密度较大;南下过程遇到当地暖气团,暖湿气团被迫抬升;随着高度升高,气温降低,水汽遇冷凝结,形成降水。
【解析】
【分析】本题以华北平原某地4月某时刻近地面气压分布为背景材料,考查等压面、锋面、锋与天气等相关知识点,考查读图能力用知识迁移能力为主。
【小问1详解】
首先把气压相同的点用曲线连结而成,形成等压线图,然后可以看出,这是中心气压最低的低气压,再在等压线凸出的部位(低压槽)的左侧画出冷锋,在右侧画出暖锋,并根据北半球气旋水平方向上呈现逆时针旋转符合来判断锋前和锋后。如图所示:
【小问2详解】
乙处于冷锋过境前,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天气晴朗;未来的天气变化,冷锋过境带来大风、降温、阴雨天气等;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小问3详解】
由北方南下的冷气团,气温较低,湿度较小,密度较大;在南下过程中,遇到北上的暖湿气流,由于暖气团气温高,密度小,暖湿气团被迫抬升;暖气团受冷气团的抬升作用,随着高度升高,气温降低,水汽遇冷凝结,形成降水。
【点睛】
27.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澳大利亚炎热干燥季节频繁发生野外火灾,每年都有大面积的土地会被破坏,并且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2019年澳大利亚全年平均气温比1961-1990年的平均气温21.8℃高出了1.52℃。自9月澳进入林火季以来,澳大利亚多处发生大火,并在全国各地蔓延开来。2020年1月后,澳大利亚发生了多次暴雨天气,熊熊燃烧了4个多月的森林大火,终于在2月13日扑灭了。澳大利亚东部的森林主要是桉树,这种树体内含有较多的油脂。图a示意澳大利亚山火分布,图b示意澳大利亚1900年——2019年年平均降水情况。
(1)指出澳大利亚山火分布特点。
(2)试分析此次澳大利亚山火分布广且持续数月的自然原因。
(3)写出暴雨天气对大火扑灭的作用。
【答案】(1)分布特点: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东部较西部多,内陆地区分布很少。
(2)澳大利亚纬度较低,此时正值南半球夏半年,太阳高度角大,气温高;降水比往年少,气温较往年高且持续时间长;桉树分布广,树体内富含油脂,助燃火势。
(3)暴雨天气带来强降水,雨水扑灭森林大火;阴雨天气使太阳辐射减少,气温下降;为地面增加扑火需要的水源。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特点以及自然灾害的影响。
【详解】(1)分布特点从总体特点—具体分布—特殊位置进行分析;读图可知着火点总体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多,集中分布在东部和东南沿海地区,东部比西部多。
(2)澳大利亚山火分布广且持续数月的自然原因,主要从气候(气温、降水、风力)等和植被本身特点分析。澳大利亚纬度较低,此时正值南半球的夏半年,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气温高;结合材料可知,气温比往年更高,降水比往年更少,气候异常,高温干旱且持续时间长;多桉树分布,桉树体内富含油脂,助燃火势;多大风天气以及受厄尔尼诺等极端天气的影响。
(3)暴雨对火灾对影响可从提供水源、降温、直接灭火三个方面分析:暴雨为灭火提供水源;削弱了太阳辐射,降低地面温度,减少着火几率;直接扑灭火源。徐州市部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开学学情调研
地理学科试卷 原卷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
一架飞机从甲地(60°N,100°W)起飞,沿最近航线匀速飞行8小时抵达乙地(60°N,80°E)。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飞机飞行航线(  )
A. 一直不变 B. 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C. 先向西北后向西南 D. 先向北后向南
2. 这架飞机若以同样速度,沿60°N纬线飞行,抵达乙地大约需要(  )
A. 8小时 B. 12小时 C. 16小时 D. 20小时
(改编)某地层分布有下图所示化石,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3. 该地层的形成时间最不可能是( )
A. 前寒武纪 B. 古生代 C. 中生代 D. 新生代
4. 下列不是该地层形成的地理环境的是( )
A. 湖泊 B. 河流 C. 沼泽 D. 高原
下图为“我国某局部地区莫霍界面等深线(单位:千米)示意图”,甲地为某省会城市。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5. 下列有关莫霍界面的描述,最为准确的是( )
A. 西高东低 B. 中间高,南北低 C. 中间深,东西浅 D. 西深东浅
6. 34°N纬线等深线向东凸出,原因( )
A. 山地的延伸 B. 河流流向 C. 谷地的分布 D. 高原的分布
当某星球被其主恒星“锁定”,意味着这颗星球一面一直朝向恒星,而另一面则一直背对恒星。由于其形状酷似眼珠,被形象地称为“眼珠星球”(下图)。“眼珠星球”为寻找地外生命开辟了新思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关于“眼珠星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主恒星指的是太阳 B. 地球不属于“眼珠星球”
C “眼珠星球”不属于行星 D. “眼珠星球”没有自转运动
8. “眼珠星球”之所以可能存在生命,根本在于( )
A. 适宜温度 B. 肥沃的土壤 C. 适宜的大气 D. 安全的宇宙环境
当地时间2016年8月5日20时,第31届夏季奥运会开幕式在里约热内卢(22.5°S,42.7°W)马拉卡纳体育场举行,这是南美洲举行的首届奥运会。下图示意里约热内卢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中国观众观看里约奥运会开幕式现场直播的时间是( )
A. 8月5日7时 B. 8月5日9时 C. 8月6日7时 D. 8月6日9时
10. 当开幕式开始举行时,时区日期为8月6日的经度范围理论上占全球的( )
A. 5/12 B. 11/24 C. 23/48 D. 47/96
11. 奥运会期间,里约热内卢正值( )
①一年中降水较少的季节②一年中降水较多的季节③一年中炎热的季节④一年中较凉爽的季节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南京市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可调节的窗户遮阳板,下图是遮阳板设计原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当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中最大值时( )
A. 南京市日出东北 B. 江苏省各地昼夜平分
C. 南京市日落时间为一年中最早 D. 南京市某中学操场旗杆正午影长达一年中最短
13. 若石家庄市某中学的学生想借鉴这一设计进行遮阳与采光,且两地的窗户大小形状相同,则遮阳板应做的调整是( )
①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②安装高度不变,缩短遮阳板
③遮阳板长度不变,降低安装高度④遮阳板长度不变,调高安装高度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把地面及大气看成一个整体,称为地气系统。该系统的热量收支差额称为地气系统辐射差额,其中收入部分是地面和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支出部分为发送到宇宙空间中的地面和大气长波辐射。读非洲地气系统年辐射差额量(单位:卡/厘米)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面热量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大气逆辐射
B. 地面热量的支出多少主要取决于地表植被状况
C. 云层越厚,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越多
D. 地面温度越高,地面长波辐射越强
15. 影响甲、乙地气系统年辐射差额不同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 B. 天气状况 C. 海拔高低 D. 沿岸洋流
16. 下列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太阳辐射维持着地表的温度
B. 煤和石油等矿物燃料来源于地下,其能量不是来源于太阳辐射
C. 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辐射
D. 太阳辐射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影响
读北半球高空等压面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压的比较,正确的是( )。
A. 甲>乙>丁>丙 B. 丙>丁>乙>甲
C. 丙>丁>甲>乙 D. 丁>丙>甲>乙
18. 丙、丁两地之间的风向为( )。
A. 东北风 B. 西北风 C. 东南风 D. 西南风
下图为某月份30°N不同地点的海平面气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图示现象产生的时间可能是( )
A. 1月份 B. 3月份 C. 7月份 D. 10月份
20. 该季节图中⑤地的盛行风及成因是( )
A. 东南风一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 东北风一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 西南风一东南信风带北移且偏转 D. 西北风一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在温度等其它因子相近的情况下,湿空气比干空气密度小,当干空气向湿空气移动时,会将湿空气强迫抬升,形成类似冷锋的天气过程。这类锋线过境会出现湿度的显著下降(温度不会明显下降),因此称为"干线"。下图示意某区域近地面天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 图中甲乙丙丁四处中最可能形成“干线”的是( )
A. 甲处附近 B. 乙处附近 C. 丙处附近 D. 丁处附近
22 此时乙线附近( )
A. 温差较大 B. 湿度降低 C. 气流下沉 D. 温度降低
小说《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中描述了一种出现在南美洲潘帕斯草原上特殊的风,称为“奔北落”。下图示意某次“奔北落”发生时的海平面等压线分布,此次“奔北落”连刮数天,甲地气温下降,持续暴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 出现在潘帕斯草原上的“奔北落”气流性质通常为( )
A. 冷干 B. 暖湿 C. 冷湿 D. 暖干
24. 造成甲地持续暴雨天气的原因是( )
A. 飓风登陆 B. 地形抬升 C. 冷锋过境 D. 空气受热上升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2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4月16日上午9点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的东风着陆场(地处巴丹吉林沙漠和戈壁带)成功着陆。巴丹吉林沙漠,面积约4.7万平方千米,平均每10平方千米不到1人。下图为额济纳旗等高线地形图。
(1)描述额济纳旗境内的地形特征。
(2)试分析东风着陆场选址的有利条件。
26.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地面气旋和锋面联系在一起,称为锋面气旋。锋面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低压槽线重合,水平气流在低压槽中辐合上升,冷暖气流在此相遇形成锋面,在我国北方中高纬度地区常见。下图是我国华北平原某地4月某时刻近地面气压分布。
(1)在图中画出等压线、冷锋和暖锋锋面示意图。
(2)指出目前乙地天气状况,并分析该地未来天气将如何变化。
(3)分析甲地降水的原因。
27.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澳大利亚炎热干燥季节频繁发生野外火灾,每年都有大面积的土地会被破坏,并且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2019年澳大利亚全年平均气温比1961-1990年的平均气温21.8℃高出了1.52℃。自9月澳进入林火季以来,澳大利亚多处发生大火,并在全国各地蔓延开来。2020年1月后,澳大利亚发生了多次暴雨天气,熊熊燃烧了4个多月的森林大火,终于在2月13日扑灭了。澳大利亚东部的森林主要是桉树,这种树体内含有较多的油脂。图a示意澳大利亚山火分布,图b示意澳大利亚1900年——2019年年平均降水情况。
(1)指出澳大利亚山火分布特点。
(2)试分析此次澳大利亚山火分布广且持续数月的自然原因。
(3)写出暴雨天气对大火扑灭的作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