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写意蔬果》 年级 五年级 学习领域 造型 表现
设计 思路 1.教材分析: 本课是鲁教版五年级下册第6课的内容。作品中提供了虚谷的蔬果册等美术作品。我拓展了 齐白的内容,因为齐白石是我国近代伟大的艺术家,他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优秀人格品质,使他 的作品充满生命的活力和艺术的美感,他的大写意蔬果题材作品生动简练豪放,浓墨重彩,妙 在似与不似之间,雅俗共赏,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古人云: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因此本课的 教学思路主要是聚焦齐白石的写意蔬果作品,引导学生了解作品背景,通过欣赏、分析和体验 ,感受齐白石爷爷的写意画的艺术魅力,让学生在了解齐白石生平及其作品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建立起对中国画写意画的感受与理解。 2.学情分析: 根据《美术课程总目标》所倡导的“培养学生欣赏、评述能力,体验美术活动乐趣,表达 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激发创新精神。”作为五年级的学生,非常熟悉蔬果,曾经学过用彩泥表 现蔬果,画蔬果的剖面等内容,所以本节课主要是体验写意表现,以临摹为主,继而引领学生 学会知识迁移,自主尝试创意,体现作品的丰富性.。
教学 目标 了解齐白石的生平与艺术成就,掌握写意蔬果的用笔用笔用墨用色以及造型,感受临摹 写意画的艺术趣味与特点,临创一幅蔬果作品。 通过欣赏分析交流与尝试体验,以临摹或创意的方式表现生活中的蔬果形象,初步掌握 写意画的基本技巧与步骤,提高国画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通过欣赏与表现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观察能力和热爱家乡和生活的思想感情,提高艺术 审美素养。
教学 重点 了解齐白石及其作品,学习用写意画的方式表现蔬果题材。
教学 难点 掌握简笔造型的方法,注意用笔、用墨、用色进行威海蔬果创作。
教具 准备 课件、中国画材料、生宣纸
、情境导入(4分钟)
1.孩子们,今天老师邀请了一位艺术大师来到我们课堂,猜猜他是谁?
2.播放齐白石生平简介音频,导入课题。
3.展不蔬果作品
提问:猜猜齐白石爷爷为什么喜欢画这平凡普通的蔬果?
教师小结
【教学意图:齐白石在国画方面具有很高的造诣,大写意作品尤其突出,学习国画要取法乎 上,所以聚焦齐白爷的大写意作品导入课题。】
二、引导探究(12分钟)
(-)解读美好寓意(选择连线)(1分钟)
提问:齐白石的画受到老百姓的喜爱,猜一猜白石爷爷画"那一幅 画来满足他们的心愿?我们选一选,说说为什么。
教师小结。
(二)探究体验技法(11分)
《葫芦图》初步感知
1.介绍葫芦的结构组成及特点
2.齐白石爷爷对葫芦题材情有独钟,他笔下的葫芦图是这样的。
3.小组讨论这些葫芦图有什么不同?
4.葫芦动画对白。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真实葫芦,了解葫芦的结构,对《葫芦图》进行欣赏讨论交流,分享 自己的发现和问题,完成对《写意葫芦》初步感知,为后面的深度学习做好铺垫。】
探究葫芦技法:(3分钟)
1.提问:仔细看葫芦图用了什么色彩?(墨叶,黄葫芦),引出随类赋彩知识点。
2.从颜料盒中找画葫芦的颜色,介绍葫芦的用色方法。
3.教师演示。
4.学生体验2画葫芦。
5.评价两个学生作品。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通过先带领学生观察分析,然后教师讲解示范,最后学生尝试体验 葫芦的教学过程,完成用色和造型的教学目标。】
藤叶技法(5分钟)
1.用学过的笔墨知识分析两片叶子的用笔用墨方法,引出趁湿破墨法知识。
2.介绍画藤蔓,藤蔓可以衔接零散的葫芦与叶子,形成整体。
提问:这些画藤的线是什么样的?引出一波三折知识点。
3.体验3画藤叶
4.评价:同学们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用笔大胆果断。请与白石爷爷来比画,说说自己哪里 还可以改进一点?
5.评价:(出示1人作品)
6.小结:书画同源,齐白石的画藤叶的用笔苍劲老辣,力透纸背,其实源自他几十年的书法 篆刻造诣。(出示图片)大家以后多加练习,肯定会更有提高。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通过选带领学生观察分析,然后教师讲解示范,最后学生尝试体验画 藤叶的教学过程,完成用墨和用笔的教学目标。】
6.同学们回顾一下今天学习的知识重点,大家举起手进行书空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把知识重点串联成儿歌的形式,给合完整的示范视频,加深学生的知识巩 固。】
三、 创作体验(6分)
师:我们也可以像艺术家一样思考,开始写意蔬果的创作。
要求:
(1 )选择喜欢的蔬果。(2)借鉴葫芦图技法
(3)趣味添加组合师 (4)落款完成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通过知识迁移和分析拓展,引领学生像艺术家一样思考,从而完成 创作要求提示,为学生提供创作支架,使之更好的进行创作体验。】
四、 展示评价(5分钟)
同学们,我们的蔬果作品展开始了。我们不但要会画,还要会评画。
学生互评,自评结合老师评价。
六、小结拓展
齐白石爷爷爱家他画小时居住的老屋,用过的柴耙,放牛的自己,恩师胡沁园,画身边的花 草树木,画百鸟万虫。他更爱国,他画螃蟹讽刺日本侵略者,“看你横行到几时” !他画和平鸽、 万年青祝福祖国和平昌盛。同学们我们也要学习老人的笔墨精神,用画笔来记录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