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入学考试
地理试题 解析版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国务院印发的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实施农村新能源行动,推进光伏发电,逐步扩大农村电力、燃气和清洁型煤供给”被写入其中,我国光伏农业(棚上发电,棚下种粮种菜)得到迅速发展。下图为2018年3月25日拍摄的安徽庐江县光伏农业示范园。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拍摄后一个月内
A. 天安门广场升旗时间提早 B. 图中光伏发电量达一年中最大值
C. 北半球昼长夜短,昼渐短 D. 图中光伏发电板正午影子变长
2. 大面积发展光伏农业可能会
A. 增强大气逆辐射 B. 增强太阳辐射
C 降低大气温度 D. 增强地面辐射
【答案】1. A 2. C
【解析】
【分析】该题组考查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和大气受热状况的分析。
【1题详解】
.结合图示拍摄日期和题干中“拍摄后一个月内”可知知,时间是3月26日-一4月25日,此时段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比移,故北半球昼长夜短,昼渐长,天安门广场升时间提早,A对、C错;图中光伏农业示范园位于安微,夏至日时光伏发电量达一年中最大值,B错;此时段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北移,安微正午太阳高度增大,故光伏发电板正午影子变短,D错。
【2题详解】
大面积发展光伏农业,太阳辐射能被转化成电能,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减少,地面温度降低,导致地面辐射减弱,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也减少,可能会降低大气温度,故 C对、D 错。大气逆辐射的强弱与云层厚度或大气中水汽含量有关,大面积发展光伏农业对其影响较小,A错;太阳辐射的强弱与太阳高度、天气状况、日照时间、海拔高低等有关,大面积发展光伏农业不可能增强太阳辐射,B 错。
【点睛】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北移动时段,安徽昼长夜短且昼边长,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地面温度降低,进一步降低气温。
液化天然气(LNG)是将天然气压缩、冷却至其沸点温度(﹣61.5℃)后加工而成的液体。下图为亚马尔半岛区域图,萨剐塔港的液化天然气项目是中俄合资建设的大型能源工程,该工程建成后每年将至少有400万吨液化天然气产品运往中国市场。完成下面小题。
3. 与西亚地区液化天然气工厂相比,该项目的最大优势是( )
A. 气温较低 B. 市场广阔 C. 运输便利 D. 原料充足
4. 该工程所需的142个模块由多个国家制造,其主要目的是( )
A. 减少能源消耗 B. 降低生产成本 C. 节省用工费用 D. 保护生态环境
5. 如该地生产的液化天然气经海运运往我国,最短航线将经过( )
A. 马六甲海峡 B. 苏伊士运河
C. 巴拿马运河 D. 白令海峡
【答案】3. A 4. B 5. D
【解析】
【分析】
【3题详解】
根据材料,液化天然气是将天然气压缩、冷却至其沸点温度(-61.5℃)后加工而成的液体,因此需要较低的温度。俄罗斯亚马尔半岛与西亚相比,纬度高,气温低,压缩需要消耗的能源少,故A正确,该项目的主要目标市场为中国,西亚地区天然气市场范围更广泛,故B错误;该地纬度较高,结冰期长,通航时间短,西亚地区的交通条件更为优越,C错误,西亚地区天然气资源更为丰富,D错误,故选A。
【4题详解】
结合材料该工程所需的142个模块由多个国家制造,可采购全球各地物美价廉的原料,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模块数量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各个模块分散生产同样会污染环境,同时还不利于集中处理污染物质,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5题详解】
萨别塔港在北冰洋沿岸,马六甲海峡位于我国东南部,巴拿马运河为南北美洲的分界线,从萨别塔港到我国最短航线均不经过马六甲海峡和巴拿马运河,故AC错误;苏伊士运河连接红海到地中海,萨别塔港到我国经苏伊士运河需绕道大西洋,距离较远,故B错误;萨别塔港和我国两地不在同一经线圈上,根据“最短航线,凸向高纬” 的规律,应走北冰洋-白令海峡航线。故选D。
【点睛】在地球表面上,两地之间的最短距离是通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段,其中赤道、经线圈、晨昏线都是大圆。若两地位于同一个经线圈上,最短航线过两极点,走劣弧;若两地不在同一个经线圈上(比较常见的是在同一条纬线上),最短航线向高纬的方向凸出。
近年来,我国出现“南果北种”现象,原产于南方的一些水果开始在我国北方城郊地区种植,但规模普遍较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南果北种”主要得益于( )
A. 南方耕地减少 B. 全球气候变暖 C. 农业技术进步 D. 交通条件改善
7. “南果北种”种植规模普遍较小,主要是因为( )
A. 技术不成熟 B. 生产成本高 C. 市场需求小 D. 耕地面积小
8. “南果北种”一般位于城市郊区,主要是因为( )
A. 市场距离近 B. 土地租金低 C. 运输条件好 D. 热岛效应强
【答案】6. C 7. B 8. A
【解析】
【6题详解】
原产于南方的一些水果开始在我国北方城郊地区种植,说明我们可以通过农业技术手段来改善北方地区的热量环境,使南方的水果能够在北方地区的气候环境下进行生长,说明南国北中主要得益于农业技术的进步,C正确。南方耕地减少不是南方水果能够在北方地区生长的原因,A错误。全球气候变暖对南果北种影响较小,B错误。交通条件的改善无法使南方的水果在北方地区种植,D错误。故选C。
【7题详解】
“南果北种”种植规模普遍较小是因为北方地区热量条件不好,需要建造大棚等设备来改善热量环境,所以生产成本较高,B正确。南国北种技术已经相对成熟,A错误。南方的水果在北方市场需求较大,C错误。北方地区耕地面积相对较大,D错误。故选B。
【8题详解】
“南果北种”一般位于城市郊区是因为距离城市较近,城市对水果需求量较大,所以位于城市郊区距离市场较近,A正确。城市郊区地租价格比普通农业用地要高,B错误。城市郊区距离市中心较远,运输条件较差,C错误。热岛效应与“南果北种”区位选择无关,D错误,故选A。
【点睛】影响农业主要区位因素有气候:热量、光照、降水影响极大。地形:影响农业的类型(平原与山区不同)、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农作物随海拔有所不同)。土壤: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土壤适宜生长不同作物,东南丘陵的红壤适宜种茶树等。市场: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交通运输:园艺业、乳畜业产品容易变质,要求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政策:国家政策和政府干预手段影响。
土壤排放的CO 主要来源于土壤中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以及生物残体的分解,土壤CO 的排放量与土壤温度、土壤中的植被残体数量呈正相关。下图示意我国长白山区不同植被类型(阔叶林、针叶林、灌木、草本)土壤在一段时间内CO 排放量和峰值时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丙植被类型为( )
A. 阔叶林 B. 针叶林 C. 灌木 D. 草本
10. 甲植被类型的土壤CO 排放量峰值时间最晚,主要是因为( )
A. 光照强度大 B. 枝叶茂密 C. 土壤湿度大 D. 根系发达
11. 全球气候变暖促使冬季长白山土壤CO 的排放量减少的原因可能是( )
A. 雪期缩短 B. 降水增加 C. 蒸腾加剧 D. 土温升高
【答案】9. D 10. B 11. A
【解析】
【9题详解】
土壤排放的CO2主要来源于土壤中生物残体和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土壤CO2的排放量和土壤中的植被残体数量、土壤温度呈正相关。甲CO2排放量大 ,植被生物量大,土壤中生物残体多,土壤微生物丰富,应为阔叶林,A错误;丙较少,应为草本,D正确,BC错误。故选D。
【10题详解】
阔叶林树叶茂密,林下光照较弱,土壤升温慢,土壤CO2排放量峰值时间最晚,A错误,B正确;土壤湿度和根系的影响较小,CD错误;故选B。
11题详解】
土壤CO2的排放量和土壤中的植被残体数量、土壤温度呈正相关,土温升高,雪期缩短,A正确;降水增加、蒸腾加剧与CO2排放量关系较小,排除BC;雪期缩短,植物的光合作增强,土壤CO2的排放量减少,D错误;故选A。
【点睛】土壤是地球陆地的表面由矿物质、有机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的。土壤是陆地上具有肥力并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塞内加尔地处非洲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70%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以种植花生、棉 花、小米、高粱、玉米、木薯等为主;渔业是塞内加尔主要创汇产业之一。塞内加尔河是 一条国际性河流,巴克尔以下的河谷地带是人口较为稠密的地区,也是主要的种植业区。 下图为塞内加尔河水系示意图。
12. 概括图示区域年降水量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13. 说明塞内加尔河流经巴克尔后径流量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
14. 评价塞内加尔发展种植业的自然条件。
15. 分析塞内加尔西北部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答案】12. 年降水量由南向北递减。形成原因:图示区域受赤道低气压带与东北信风带交替控制,从南到北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间变短,受东北信风带控制时间变长,降水量减少
13. 变化特点:河流径流量不断减少。原因:降水量减少,支流汇入少,河水补给少;气温高,河水蒸发旺盛;流经沙漠地区,河水下渗量大;河谷地带人口稠密且是主要的种植业区,生产生活用水量大。
14. 有利条件: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有河流流经,有灌溉水源纬度低,光热充足。不利条件:降水量校少,蒸发旺盛,缺水严重。
15. 沿岸有上升流,带来大量营养物质,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塞内加尔河径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和饵料。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等值线的判读能力。
【12题详解】
多条等值线的判读方法:①等值线的数值变化规律;②等值线的疏密;③关注极值中心。由图可知年降水量由南向北递减。影响降水的因素主要有:①大气环流:盛行上升气流的地区,如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区,降水多;盛行下沉气流的地区,例如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区(尤其是大陆西部),降水少;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或季节降水多,受冬季风影响的地区或季节降水少;② 海陆位置:沿海地区一般降水多;③洋流::寒流流经的沿海地区降水少,暖流流经的沿海地区降水多;④地形:暖湿气流流经的山地迎风坡降水多;山地背风坡降水少。由本地区的纬度位置可知南部受赤道低压影响的时间长,北部主要受信风影响。从南到北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间变短,受东北信风带控制时间变长,降水量减少。
【13题详解】
塞内加尔河最终流入大西洋,因此该河流向为自东南流向西北。流过巴克尔之前途径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之后为热带沙漠气候区。因此流量不断减少。河流径流变化主要从河水的收入(补给)和支出来考虑。根据图示资料可知塞内加尔河的收入(补给)主要是大气降水和支流汇入;支出主要是蒸发、降水、及人类调水。
【14题详解】
注意评价类题目应考虑正、反两方面。种植业的自然条件主要包括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其中气候又进一步分为光照、热量和降水。有利条件: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有河流流经,有灌溉水源纬度低,光热充足。不利条件:降水量校少,蒸发旺盛,缺水严重。
【15题详解】
渔业资源丰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鱼类的饵料充足。造成饵料充足的条件之一是受到洋流的影响,在寒暖流交汇或有上升流的水域,底层的海水上泛,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来。塞内加尔西北部海域受离岸信风的影响,有上升洋流。
1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台风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台风有时候有两个雨带,一个位于中心附近的旋涡风雨区,一个位于台风北侧等压线弯曲处(台风倒槽).2019年9月2日第13号台风“玲玲”生成于菲律宾以东洋面,并一路向北在朝鲜登陆,7日到达我国东北地区后,逐渐减弱为温带气旋。下图为T时刻“玲玲”演变为超强台风阶段的位置及周围海平面气压分布状况。
(1)结合气旋的形成,阐释台风“玲玲”在菲律宾以东洋面是如何形成的。
(2)说明T时刻“玲玲”北侧槽线附近发生大范围强降水的原因。
(3)分析台风“玲玲”登陆并移动到我国东北后是如何减弱为温带气旋的。
【答案】(1)9月菲律宾以东洋面热带海区温度高(超过26℃),大量空气膨胀上升,使近洋面气压降低,外围空气源源不断地补充流入上升区。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流入的空气旋转起来。而上升空气膨胀变冷,其中的水汽冷却凝结形成水滴时,要释放潜热,又促使低层空气不断上升。这样,近洋面气压下降得更低,空气旋转得更猛烈,最后形成台风。
(2)“玲玲”北侧槽线东西两侧(冷暖气团)气流性质不同;东侧吹偏东风,从海洋带来充足的暖湿空气,西侧(吹偏北风)陆地冷空气带来降温,水汽易凝结降水;近洋面温度高,空气对流旺盛,产生降水;且降水释放潜热,加强对流过程。
(3)登陆朝鲜半岛并移至广阔的东北大地后,纬度升高;且受北方冷空气影响,“玲玲”近地面空气气温降低,气压升高;降温升压使空气旋转上升势力减弱,风力减弱;地面摩擦力的影响,使气流势力进一步减弱;移至陆面后“玲玲”的水汽来源大减,降水强度减弱。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台风的形成、表现和减弱的原因。
【详解】(1)要求中提到,要结合气旋的形成,而气旋从气压的角度来说是低压系统。所以,首先从低压的形成进行说明:9月菲律宾以东洋面热带海区温度高(超过26℃),大量空气受热膨胀上升,使近洋面气压降低,形成低压系统;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外围空气源源不断地补充流入上升区。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流入的空气旋转起来,在海洋表面形成气旋。而上升空气膨胀变冷,其中的水汽冷却凝结形成水滴时,要释放潜热,又促使低层空气不断上升。这样,近洋面气压下降得更低,空气旋转得更猛烈,最后当中心附近风力达到12级及以上时,就形成了台风。
(2)降水形成的必要条件包括充足的水汽和降温的条件。北侧槽线东西两侧气流性质不同:东侧吹偏东风,从海洋带来充足的暖湿空气,满足了降水的充足水汽条件;西侧吹较冷的偏北风,陆地冷空气带来降温,又满足了降温的条件,所以水汽容易凝结而形成降水;加上近洋面温度高,空气对流运动旺盛,容易产生对流雨;且降水释放潜热,加强对流过程,从而使得北侧槽线附近发生大范围强降水。
(3)台风来临时会带来强风、暴雨,给人类带来生命财产危险。当风力,降水减弱时,即意味着台风势力减弱,变为温带气旋。所以主要从风力为什么变小,降水为什么减少来进行分析。
首先,风力减小的原因:台风到达东北后,当地纬度较高,且受北方冷空气影响,“玲玲”近地面空气气温降低,气压升高,降温升压使空气旋转上升势力减弱,风力减弱;陆地地形建筑物等,都会增大地面摩擦力,减小风力,使气流势力进一步减弱;其次,分析降水变小:移至大陆后台风的水汽来源大减,降水强度随之减弱。
17. 夏威夷岛(下图)位于太平洋中部,由火山喷发而成。岛上可观沙滩、雨林、荒漠等风光,还能体验独特的草裙舞,每年吸引数百万人来此旅游。美国本土游客多选择12~2月到夏威夷岛旅游度假。
分析夏威夷岛旅游资源价值较高的原因____,以及美国本土游客到夏威夷岛旅游多选择12~2月的原因____。
【答案】 ①. 旅游资源具有独特性强,旅游吸引力较强;旅游资源丰富,集群度高;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和教育价值等。 ②. 夏威夷岛纬度较低,温度较高,12~2月属于北半球冬季,气温较适宜,适合美国本土居民来此越冬;12月~2月是美国圣诞节期间和假期,空闲时间长,适合远距离旅行。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夏威夷岛为材料,涉及旅游地理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第一问,从资源特点、集群度、科研价值角度分析。根据材料信息“岛上可观沙滩、雨林、荒漠等风光,还能体验独特草裙舞’可知,该地的旅游资源具有独特性强,旅游吸引力较强;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地的旅游资源丰富,集群度高;该地的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和教育价值等。
第二问,夏威夷岛纬度较低,12~2月属于北半球冬季,冬季气温较高,四面临海,气温较适宜,美国本土总体冬季气温较低,选择来夏威夷度假越冬;夏威夷是美国领土,12月~2月是美国圣诞节期间和假期,空闲时间长,适合远距离旅行。
18.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网箱养鱼(如下图)是将由网片制成的箱笼放置于一定水域,进行养鱼的一种生产方式。网箱多设置在有一定水流、水质清新、溶氧量较高的湖、河及水库等水域中。它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水域产生大量的污染。
说出网箱养鱼对水体造成污染的过程并提出防治对策。
【答案】过程:养鱼投放的大量饲料以及鱼类代谢排放的废弃物大量进入水体,增加了水中的营养物质含量,使水体容易出现富营养化现象,水质下降。防治对策:加强水产养殖的管理力度;确定合理的网箱面积和网箱密度;优化饲料配比;改进喂养方法;实行多品种混养,发挥鱼类之间的互利作用等
【解析】
【分析】
【详解】网箱养鱼对水体造成污染的过程是因养鱼投放的大量饲料、鱼类代谢排放的废弃物,大量进入水体,增加了水中的营养物质含量,使水体容易出现富营养化现象,水质下降。防治对策是加强水产养殖的管理力度,确定合理的网箱面积和网箱密度。优化饲料配比,改进喂养方法,减少饵料残留。实行多品种混养,发挥鱼类之间的互利作用等,减少鱼类代谢排放的废弃物进入水体的含量。
【点睛】绵阳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入学考试
地理试题 原卷版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国务院印发的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实施农村新能源行动,推进光伏发电,逐步扩大农村电力、燃气和清洁型煤供给”被写入其中,我国光伏农业(棚上发电,棚下种粮种菜)得到迅速发展。下图为2018年3月25日拍摄的安徽庐江县光伏农业示范园。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拍摄后一个月内
A. 天安门广场升旗时间提早 B. 图中光伏发电量达一年中最大值
C. 北半球昼长夜短,昼渐短 D. 图中光伏发电板正午影子变长
2. 大面积发展光伏农业可能会
A. 增强大气逆辐射 B. 增强太阳辐射
C. 降低大气温度 D. 增强地面辐射
液化天然气(LNG)是将天然气压缩、冷却至其沸点温度(﹣61.5℃)后加工而成的液体。下图为亚马尔半岛区域图,萨剐塔港的液化天然气项目是中俄合资建设的大型能源工程,该工程建成后每年将至少有400万吨液化天然气产品运往中国市场。完成下面小题。
3. 与西亚地区液化天然气工厂相比,该项目最大优势是( )
A. 气温较低 B. 市场广阔 C. 运输便利 D. 原料充足
4. 该工程所需的142个模块由多个国家制造,其主要目的是( )
A. 减少能源消耗 B. 降低生产成本 C. 节省用工费用 D. 保护生态环境
5. 如该地生产液化天然气经海运运往我国,最短航线将经过( )
A 马六甲海峡 B. 苏伊士运河
C 巴拿马运河 D. 白令海峡
近年来,我国出现“南果北种”现象,原产于南方的一些水果开始在我国北方城郊地区种植,但规模普遍较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南果北种”主要得益于( )
A. 南方耕地减少 B. 全球气候变暖 C. 农业技术进步 D. 交通条件改善
7. “南果北种”种植规模普遍较小,主要因为( )
A. 技术不成熟 B. 生产成本高 C. 市场需求小 D. 耕地面积小
8. “南果北种”一般位于城市郊区,主要是因为( )
A. 市场距离近 B. 土地租金低 C. 运输条件好 D. 热岛效应强
土壤排放的CO 主要来源于土壤中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以及生物残体的分解,土壤CO 的排放量与土壤温度、土壤中的植被残体数量呈正相关。下图示意我国长白山区不同植被类型(阔叶林、针叶林、灌木、草本)土壤在一段时间内CO 排放量和峰值时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丙植被类型为( )
A. 阔叶林 B. 针叶林 C. 灌木 D. 草本
10. 甲植被类型的土壤CO 排放量峰值时间最晚,主要是因为( )
A. 光照强度大 B. 枝叶茂密 C. 土壤湿度大 D. 根系发达
11. 全球气候变暖促使冬季长白山土壤CO 的排放量减少的原因可能是( )
A. 雪期缩短 B. 降水增加 C. 蒸腾加剧 D. 土温升高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塞内加尔地处非洲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70%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以种植花生、棉 花、小米、高粱、玉米、木薯等为主;渔业是塞内加尔主要创汇产业之一。塞内加尔河是 一条国际性河流,巴克尔以下的河谷地带是人口较为稠密的地区,也是主要的种植业区。 下图为塞内加尔河水系示意图。
12. 概括图示区域年降水量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13. 说明塞内加尔河流经巴克尔后径流量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
14. 评价塞内加尔发展种植业的自然条件。
15. 分析塞内加尔西北部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1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台风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台风有时候有两个雨带,一个位于中心附近的旋涡风雨区,一个位于台风北侧等压线弯曲处(台风倒槽).2019年9月2日第13号台风“玲玲”生成于菲律宾以东洋面,并一路向北在朝鲜登陆,7日到达我国东北地区后,逐渐减弱为温带气旋。下图为T时刻“玲玲”演变为超强台风阶段的位置及周围海平面气压分布状况。
(1)结合气旋的形成,阐释台风“玲玲”在菲律宾以东洋面是如何形成的。
(2)说明T时刻“玲玲”北侧槽线附近发生大范围强降水的原因。
(3)分析台风“玲玲”登陆并移动到我国东北后是如何减弱为温带气旋的。
17. 夏威夷岛(下图)位于太平洋中部,由火山喷发而成。岛上可观沙滩、雨林、荒漠等风光,还能体验独特的草裙舞,每年吸引数百万人来此旅游。美国本土游客多选择12~2月到夏威夷岛旅游度假。
分析夏威夷岛旅游资源价值较高的原因____,以及美国本土游客到夏威夷岛旅游多选择12~2月的原因____。
18.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网箱养鱼(如下图)是将由网片制成的箱笼放置于一定水域,进行养鱼的一种生产方式。网箱多设置在有一定水流、水质清新、溶氧量较高的湖、河及水库等水域中。它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水域产生大量的污染。
说出网箱养鱼对水体造成污染的过程并提出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