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将相和》易错点检测卷(试题)-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字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推辞(cí) 答(dā)应 侮(wū)辱(rǔ)
B.抵御(yù) 渑(miǎn)池 击缶(fǒu)
C.上卿(qīnɡ) 召 (zhāo) 集 划(huà)归
D.削(xuē)弱 乘(chèng)机 蔺相(xiāng)如
2.同心协力。给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
A.调和,和谐 B.共同 C.协助
3.负荆请罪。给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
A.依仗 B.背 C.享有 D.遭受
4.她为了把这份贫困补助留给更需要的人, 不谈自己生活中的困难,获得了大家的一致 。( )
A.决口 称赞
B.绝口 称赞
C.决口 赞美
D.绝口 赞美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燕子、啄木鸟和青蛙等益鸟都专吃害虫,是人类的好朋友。
B.3月份,北京各影院准备上映70多部古今中外的新影片。
C.每个同学都应该成为德育、智育、体育的劳动者。
D.班长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
6.下面哪个故事不属于“将相和”一文?( )
A.围魏救赵 B.完璧归赵 C.渑池会面 D.负荆请罪
7.下列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他们说,蔺相如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
B.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第一次去露营,第一次动手做饭,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作品用铅字印出来……
C.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
D.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二、填空题
8.比一比,再组词。
防( ) 堕( ) 绰( ) 挽( )
访( ) 惰( ) 卓( ) 晚( )
9.补充词语并完成练习。
怒发( )( ) 完( )( )赵
( )( )请罪 同( )( )力
攻无( )( ) 战无( )( )
(1)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蔺相如( )。
(2)蔺相如见廉颇来( ),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
(3)他们俩成了好朋友,( )保卫赵国。
10.给下面的句子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________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________秦王不敢进攻赵国。
11.说出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
他们说,蔺相如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________
12.知识梳理
《将相和》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由____________3个小故事组成。本文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的记叙,写出了将相之间由答不和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和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赞颂了他们的爱国思想。
13.查字典填空
(1)“弱”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
(2)“辞”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
14.整体感知,本文共有17个自然段。请在阅读后,根据课文内容将下列图示补充完整。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将相和(节选)
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蔺相如。蔺相如捧着壁,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秦王怕他真的把璧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能交出来。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15.圈出画“ ”句子中的动词,从这些动词中你体会到蔺相如的 。
16.用“ ”画出表现秦王喜爱和氏璧的句子。
17.画横线的句子写的是蔺相如理直气壮的言行,对他的做法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秦王不讲道理在先,而如今璧在蔺相如手中。
B.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C.一个“撞”字,把蔺相如的勇敢无畏体现得淋漓尽致。
D.他想,璧碎了,秦王就得不到这块璧了。
18.下面对蔺相如提出要举行隆重的典礼才肯交出和氏璧的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和氏璧是无价之宝,只有举行隆重的典礼才能显示秦国换取和氏璧的诚意。
B.蔺相如已经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所以他假装提出这个合情合理的要求,让秦王无法拒绝,从而赢得把和氏璧送回赵国的时间。
C.和氏璧涉及两国的外交,举行隆重的典礼才能让天下百姓明白秦赵两国的友好关系。
课外阅读
商鞅南门立木
公元前356年,商鞅被秦孝公任命为左庶长,主持变法。
当时,商鞅要在秦国实行变法是很困难的。一方面是因为一些旧贵族对变法持反对意见,另一方面老百姓也不相信秦孝公会真心实意地进行改革。
面对重重困难,商鞅冥思苦想了好几天,终于想出了一个取得老百姓信任的好办法。
这天清晨,商鞅派人在都城的南门竖起了一根三丈高的大木柱,并在南门城墙上挂出告示,下令:谁能把这根大木柱扛到北门,朝廷就赏给他十两黄金。
这个消息立刻在全城引起了轰动。人们纷纷涌向南门,拥在大木柱的四周。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嘿,这倒是稀奇事,扛一根木头就赏黄金十两。”
“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儿,怕是耍人玩儿的吧?”
“这位新来的左庶长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可就是没人去碰那根木头。更有一些胆小怕事的人,怕惹是生非,自讨苦吃,悄悄地溜走了。因此,尽管这天前来围观大木柱的人成百上千,但是没有一个人上前去搬动它。
第二天,商鞅又让人在南门挂出告示,下令道:谁能把这根大木柱扛到北门,就赏给他五十两黄金。
告示挂出后不久,从围观的人群中走出一个小伙子,只见他挽起衣袖,把大木柱扛起来就走,一边走,一边还嘟囔着:“我倒要看看,这位左庶长大人说话算不算数。”
当扛大木柱的人到达北门后,商鞅立即大声宣布:“小伙子,你按我说的做了,请上来领赏吧!”
小伙子噌噌噌地登上了城楼,不一会儿,手捧五十两黄金,喜笑颜开地走了下来。这时,商鞅郑重地对大家说:“为了使咱们的国家强大起来,我受大王的委任,负责推行新法。今后,凡是按新法办事的,都有重赏,就像这位扛大木柱的人一样。可是,要是谁胆敢违抗法令,我定斩不饶!”说完,他便叫人把新的法令条文挂了出来。
商鞅“立木取信”一事在全国上下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它不但为朝廷树立了一个言而有信、说到做到的形象,而且为新法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商鞅面对困难,毫不退缩,迎难而上的语句。
21.“小伙子噌噌噌地登上了城楼,不一会儿,手捧五十两黄金,喜笑颜开地走了下来。”这里的“喜笑颜开”是指___________。他“喜笑颜开”不仅仅是因为____________,还因为______________。
22.文中画“____”的句子是对商鞅的____________描写,表明商鞅是一个________的人。
23.商鞅“立木取信”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如果你想给商鞅点赞,你想怎么说?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字音的能力。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项,侮辱:wǔ rǔ。
C项,召集:zhào jí。
D项,乘机:chéng jī。蔺相如:lìn xiàng rú。
2.B
【详解】本题考查字义的辨析。
同心协力:为了共同的目的或为取得一致的效果而统一思想、共同努力。协:共同。
3.B
【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字词解释。
“负荆请罪”意思是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负”指的是“背着”。
4.B
【详解】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决口,沿河的堤防被大水冲出缺口。
绝口,意思是:住口(只用在“不”后);因回避而不开口。
称赞,(动)用言语表达对人或事物的优点的喜爱。[近]称誉。[反]责备。
赞美,发自内心的对于自身所支持的事物表示肯定的一种表达。恰如其分的赞美能使我们更好的与朋友、同学交往,从而增进朋友和同学之间的友情和友谊。
结合语境,第一空应选绝口,第二空应为:称赞。故选B。
5.D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项分类不当,“青蛙”不是鸟类,可改为:燕子、啄木鸟等益鸟都专吃害虫,是人类的好朋友。
B项前后矛盾,“古今”与“新”矛盾,可改为:3月份,北京各影院准备新上映70多部古今中外的影片。
C项成分残缺,可改为:每个同学都应该成为德育、智育、体育全面发展的劳动者。
6.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课文理解情况。
《将相和》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组成。“完璧归赵”以后秦王对于和氏璧还是心心念念,所以举办渑池之会想要羞辱赵王,所以渑池之会是完璧归赵的发展。后来,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被拜为右相,位高于廉颇之上,廉颇不服气,到处羞辱蔺相如,最后得知真相之后负荆请罪,所以前面两个故事是最后一个故事的起因。
7.D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
A项,使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蔺相如比作老鼠,将廉颇比作猫。
比喻:用跟甲事物有某种相似之处的乙事物来说明甲事物。比喻一般包括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比喻词(连接本体和喻体的词语)三个部分。
B项,使用的是排比的修辞手法,使用四个“第一次……”的句式,突出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
排比:连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近的短语、分句或句子,来加强语势或深化语意。
C项,使用的是比喻修辞手法,将景色比作一幅秋日风情画。
D项为陈述句,没有使用修辞手法。
8. 防止 堕落 阔绰 挽留 访问 懒惰 卓越 夜晚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
防:预防、防护;访:采访、家访。
堕:堕马、自甘堕落;惰:惰性、骄惰。
绰:宽绰、绰号;卓:卓识、卓见。
挽:挽回、挽救;晚:晚上、早晚。
9. 冲 冠 璧 归 负 荆 心 协 不 克 不 胜 怒发冲冠 负荆请罪 同心协力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补全词语。
要求我们平时加强对词语的累积。要对词语的空缺部分进行仔细分析,所填字要符合词语的完整性,注意不要写错别字。选词填空应该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怒发冲冠:愤怒得头发直竖,把帽子都顶起来了。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完璧归赵: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负荆请罪: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同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攻无不克:没有攻占不下来的。形容力量无比强大。
战无不胜:形容强大无比,可以战胜一切。也比喻办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1)本题形容蔺相如非常生气,应选择“怒发冲冠”。
(2)本题指廉颇背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应选择“负荆请罪”。
(3)本题指他们俩成了好朋友,一起保卫赵国,应选择“齐心协力”。
10. 因为 所以
【详解】考查关联词的运用。
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此题分句前后是因果关系。故选“因为……所以……”。
11.比喻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修辞手法的掌握。我们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反问等。
这句话是比喻句。分析:把蔺相如比作老鼠,把廉颇比作猫,生动而又形象的说明蔺相如躲廉颇的动作。
12. 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 勇敢机智 不畏强暴 勇于改错
【详解】《将相和》源于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廉蔺交好”(或“负荆请罪”)。蔺相如、廉颇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蔺相如地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对此愤愤不平,蔺相如以国家安危为重,处处对廉颇容忍谦让,终使廉颇愧悟,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二人成为至交。由此将相和的故事传为美谈。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出自西汉司马迁所著《史记》卷八十一。战国末,强秦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战略,积极对外扩张。赵国实力比秦稍弱。本篇为合传,以廉颇、蔺相如为主,并记述了赵奢父子及李牧的主要事迹。价值连城、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布衣之交、负荆请罪、刎颈之交、怒发冲冠等成语均出自本篇。
13. 弓 7##七 R ruò 示弱 辛 6##六 C cí 推辞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按要求查字典。
音序查字法:用“音序查字法”首先要读准字音,根据该字音序确定应查什么字母。然后在“汉语拼音音节索引”中找到这一字母,在这一字母相应部分找到该字的音节,看清这个音节旁标明的页码。
音节:音节是指整个拼音(包括声母、韵母以及音调)。
音序:以汉语拼音为顺序,指音节的第一个字母的大写。
部首查字法:按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再查字。首先找出所查字的偏旁部首,数清部首笔画,在“部首检字表”的“部首目录”中找到这个部首,看清部首旁边标明的页码。
(1)“弱”用部首查字法,应查“弓”部,再查7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R,再查音节ruò,可组词为:弱点、微弱。
(2)“辞”用部首查字法,应查“辛”部,再查6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C,再查音节cí,可组词为:辞退、告辞。
14.完璧归赵
廉颇 负荆请罪 蔺相如
【详解】本题考查了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对重点语句的理解,主要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等,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
《将相和》是根据汉代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文中“将”是指廉颇,“相”是指蔺相如。“和”的意思是和好,课文讲述了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其中描写将和相“不和”的是完璧归赵、渑池会面,“和”的是负荆请罪。
15.动词:捧、退、靠、撞、举 勇敢机智、不畏强暴
16.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 17.D 18.B
【解析】15.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理解。
句子“蔺相如捧着壁,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中的动词有:“捧着、退、靠、撞、举”,从这些词中,可以体现出蔺相如胆识过人、不畏强暴。
16.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通过对秦王的动作描写,写了秦王对和氏璧的喜爱。
17.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蔺相如说的话“我的脑袋就和璧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可知,他为了国家利益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一个“撞”字,把他的勇敢无畏体现得淋漓尽致。但是他并不是真的想把璧弄碎,让秦王得不到这块璧,只是想吓唬他。故选项D说法错误。
18.考查了对语段内容的理解。
完成本题要结合对整个故事的阅读完成。通过阅读可知,当蔺相如与秦王约定好典礼的时间后,就偷偷地带着璧逃回赵国了。所以蔺相如提出要举行隆重的典礼才肯交出和氏璧的原因是:蔺相如已经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所以他假装提出这个合情合理的要求,让秦王无法拒绝,从而赢得把和氏璧送回赵国的时间。
19.短文主要写的是战国时期的改革家商鞅为了在全国建立诚信守法的良好社会风尚,从根本上保证变法的成功,在都城南门立木取信的事。 20.面对重重困难,商鞅冥思苦想了好几天,终于想出了一个取得老百姓信任的好办法。 21. 小伙子拿到奖赏后高兴的样子 他得到了黄金 这件事证明了这位左庶长说话算数 22. 语言 赏罚分明、严格执法 23.“立木取信”不但为朝廷树立了一个言而有信、说到做到的形象,而且为新法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4.商鞅,在困难面前你能迎难而上,在诚信面前你能一诺千金,在执法面前你能赏罚分明,我要为你点赞。
【解析】19.考查学生对短文的阅读概括能力。答案为:短文主要写的是战国时期的改革家商鞅为了在全国建立诚信守法的良好社会风尚,从根本上保证变法的成功,在都城南门立木取信的事。
20.考查学生对短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句子:面对重重困难,商鞅冥思苦想了好几天,终于想出了一个取得老百姓信任的好办法。写商鞅面对困难,毫不退缩,迎难而上。答案为:面对重重困难,商鞅冥思苦想了好几天,终于想出了一个取得老百姓信任的好办法
21.考查学生对月阅读信息的掌握情况。“小伙子噌噌噌地登上了城楼,不一会儿,手捧五十两黄金,喜笑颜开地走了下来。”这里的“喜笑颜开”是指小伙子拿到奖赏后高兴的样子。他“喜笑颜开”不仅仅是因为他得到了黄金,还因为这件事证明了这位左庶长说话算数。答案为:小伙子拿到奖赏后高兴的样子 他得到了黄金 这件事证明了这位左庶长说话算数。
22.考查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为了使咱们的国家强大起来,我受大王的委任,负责推行新法。今后,凡是按新法办事的,都有重赏,就像这位扛大木柱的人一样。可是,要是谁胆敢违抗法令,我定斩不饶!” 是对商鞅的语言描写,表明商鞅是一个赏罚分明、严格执法的人。答案为:语言 赏罚分明、严格执法。
23.考查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答案为:“立木取信”不但为朝廷树立了一个言而有信、说到做到的形象,而且为新法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4.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合理即可。答案为:商鞅,在困难面前你能迎难而上,在诚信面前你能一诺千金,在执法面前你能赏罚分明,我要为你点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