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课件)(共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1《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课件)(共3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15 18:46: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无忧PPT整理发布
种树郭橐驼传
柳宗元
我举诗句你解题
古人勤于植树,树木造福于古人,因而激发了历代文人墨客的诗意,他们常对喜爱的树题诗吟咏。
萦萦窗下兰,
密密堂前柳。
——陶渊明
奉气桃栽一百根,
春前为送浣花溪。
柳州柳刺史,
种树柳江边。
——杜 甫
——柳宗元
柳宗元,字_______(773-819年),原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虞乡镇)人,世称________。曾任唐朝礼部员外郎,因参加政治革新失败被贬,晚年居官柳州(公元815-819年)刺史,也称_______。在柳州期间,做了许多有益于人民的事。他病死柳州之后三年,建有罗池庙祭祀他。
子厚
柳河东
柳柳州
作家作品
柳宗元是著名的散文家、诗人,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另一位领袖人物。他提出的“文以明道”的文学主张,对当时的“古文运动”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他的许多作品,体现了这个主张,为当时散文的写作树立了榜样。
作家作品
古文运动
文以明道
唐宋八大家
传:文体的一种,即人物传记。
本文实际上是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
从内容和风格上看,当时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期的作品。郭橐驼种树的本事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
这是设事明理之作。
体裁与背景
我读文字你解意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瘘,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 我 固 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当初,原来
因此
名作动,给……起名,称呼
确实
于是,就
类似,像
骆驼,这里指驼背
弯腰
郭橐驼,不知道(他)原来(叫)什么名。患了脊背弯曲的病,(脊背)高高突起,弯着腰走路,好像骆驼一样,所以乡里的人给他起个外号叫“驼”。驼听说起外号的事,说:“很好。给我起这个名字确实很恰当。”于是舍弃他(原来)的名,也自称起“橐驼”了。
郭橐驼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原文回答。
思考探究
“隆然伏行”写出了人物的形象特征。
“甚善,名我固当”:指其病为号,不雅,但亲切。驼竟以为起得很恰当,且这样自称,勾勒出人物豁达的性格。
本节仿史传体例,介绍人物身世,通过简洁的叙述,生动的描写,一个不同一般的“驼者”形象便跃然纸上了。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迁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以……为业
结果实
连词,表递进,并且

没有人
比得上
即使
他的家乡叫丰乐乡,在长安西边。驼以种树为业,凡是长安有钱有势的人(种树)作为观赏游玩的以及卖果的,都争着迎接和雇用(橐驼)。察看驼所种的树,即或移植,没有不活的;而且高大茂盛,结果早并且多。其他种植的人虽然暗中观察,效仿羡慕,没有能赶得上的。
郭橐驼有什么特殊技能,请结合原文回答。
思考探究
橐驼以种树为业。种树为他带来的“际遇”——争取迎养。
他的种树技艺高超,而且从欢迎他的人看,可知驼种树既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观赏游玩),又能满足物质需要(种树卖果),技术很全面。由此可见,驼豁达的个性背后存在着自信的原因。
本段写驼种树本领全面高超,是种树行家,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繁殖
自然生长规律
使……尽,使达到
本性
性质,方法

捣土
通“矣”
离开
有(人)问他(种树的方法),回答说:“橐驼并不是能使树木长寿而且茂盛啊,(而是)能顺应树木的自然生长规律从而使它的本性充分发展而已。大凡种树的方法,(它的)根要舒展,(它的)培土要平,(它的)土要旧的,(它的)捣土要结实。已经这样做了,不要(再)动,不要忧虑,离开后就不再去看。
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蚤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shì,种植
它的果实
妨害
这样
使……硕大茂盛
(那)种植(小心得)像对待孩子,(那)放在一边(不管)像抛弃掉了,那么它的天然(品质)保全而它的本性(就)不会丧失了。所以我不妨害它长而已,(并)不是有能使他硕大茂盛的(本领)啊;不抑制损耗它的果实而已,(并)不是有能使它早并且多(结果)的(本领)啊。其他种植的人则不是这样。(树)根拳曲而土常换,他给树培土啊,如果不是过多就是不够。
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如果

名词作状语,在早上
连词,表修饰
即“不若我”,不如我,宾语前置
那实际上
名作动,用指甲划破
虽然
假使有能不这样的,则又爱它太情深,忧它太过分。早晨察看,晚上抚摸,已经离开而又回来看。严重的,用指甲划破树皮来检验它的生死,摇晃树干来看它(栽得)是疏松还是密实,而树木的本性一天比一天远去。虽然说是爱它,那实际上是害它;虽然说是忧虑它,那实际上是仇恨它:所以不如我啊。我又能做(别的)什么呢?”
驼种树水平为什么那么高?郭橐驼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原文回答。
思考探究
郭橐驼种树有无“秘籍”,方法是什么?
如何“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种植时的要求是什么?种后如何管理?
他植者为什么“莫能如”?他植者如何做的?结果如何?
两种种树方法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哪种做法对哪种做法错不言自明。
1、木之性(理论说明)
2、种植方法(实践总结)
3、顺其自然(议论)
4、他植者违反(反面申述)
5、种树之术,并不高深
(自谦明理)
对比映衬
顺木之天
以致其性
总 说
分 述
思考探究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统治
治理
终于
勉励
sāo
你们
养育
成,喂大
使……烦
煮茧抽丝
问的人说:“把你的(种树)经验,挪到当官治民上,行吗?”橐驼(回答)说:“我知道种树(的道理)而已,治理(百姓),不是我的事啊。但我居住在乡间,见做官的好多发政令,好像是很怜爱(百姓)啊,而终于(却)给他们造成灾祸。早晚官吏来而喊道:‘官府命令催促你们耕种,勉励你们种植,督促你们收获, (让)你们早早地煮蚕茧抽取蚕丝,早早地纺你们的线,养育你们的小孩,喂大你们的鸡和猪。’
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邪?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S n
yōng
使……安
性命
穷困
停止
早饭
连词,来
类似
敲鼓而聚集他们,敲梆子而召唤他们。我们(这些)小民停止吃饭来慰劳官吏尚且不得空闲,又怎么能使我们(自身)繁衍生息,安顿我们的身家性命呢?所以穷困并且懈怠。像这样(说来),(其中的道理)那么和我所从事的(种树行当)难道也有类似吗?”
晚饭
问者曰: “嘻, 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问的人说:“咦,不是很好!我请教养树(的方法),(却)得到了养民的法术。”为这件事作传来作为官吏的戒示。
作传
“问者”问养树后,提出了怎样的建议?
思考探究
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过渡,转移话题,由谈种树转到谈政事上来。
烦、祸——呼、鼓、聚、击、召
“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驼”以“外行”的身份试探着用他的种树理论衡量官吏的所作所为,二者有类:“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那么,“长人者好烦其令”就如勤虑害树一样,繁政扰民,从而将旦暮而来的官吏打入“他植者”行列。
“驼”如何描述官吏治民?又是如何评价的?
我摆现象你解疑
总结古汉语知识
名我故当
名,命名.本为名词名字,作动词
驼业种树
业,名词职业,用作动词,意动,以……为职业
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爪,名词用作动词, 用指甲抓
长人者好烦其令
长,名词官长,用作动词,治理
而卒以祸
祸,名词灾祸,用作动词,造成灾祸
其筑欲密
筑,捣土用的杵,用作动词,捣土
词类活用
非有能硕茂之也
硕茂,使……硕大茂盛
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蕃 ,形容词作使动。 使之蕃盛
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
蕃,使……繁衍生息
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致,使……尽,使……发展


一词多义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
粟者,政之本务
今存其本不忍废

根本、基础
稿本、版本
病偻
故病且怠
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
生病
贫穷
毛病
吾不害其长而已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心害其能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妨害
妒忌
灾害,祸害
总结古汉语知识

故乡人号之“驼”
此物故非西产
君安与项伯有故
广故数言欲亡
所以
本来
旧交
故意地

去不复顾
相如顾诏赵御史
顾吾念之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不复顾利害

但是(表轻微转折)
拜访
顾虑,考虑
回头
总结古汉语知识
一词多义
不抑耗其实而已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
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它的果实,今义副词,表示下面所说的是事实。
那实际上,今义副词,表示下面所说的是事实。
小民,地位低下的平民百姓,今义指人格卑劣的人
把……作为,
今义“认为”
古今异义
总结古汉语知识
以致其性焉尔
字而幼孩
既然已
尔,同“耳”,罢了
而,通“尔”,你们的
已,通“矣”,了
特殊句式
故不我若也
好烦其令
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宾语前置,故不若我也。
省略句,省略谓语,好烦(发)其令。
宾语前置句,“何以”即“以何”。
总结古汉语知识
通假现象
我谈形象你解旨
橐驼种树“绝”在哪里?
一绝:技术全面
二绝:树挪能活
三绝:树品质优
四绝:独门本领
思考讨论:橐驼是如何将种树之经验“移之官理”的呢?
将自己植树和他植者植树进行对比;将他植者植树和官吏为政的表现类比。
他植者植树:“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与此相似的官吏为政的表现有:“旦暮来而呼”,“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并且还“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
根拳而土易
旦视而暮抚
已去而复顾
爪其肤以验
摇其本以观
勖尔植
督尔获
早缫而绪
早织而缕
字而幼孩
遂而鸡豚
促尔耕
虽曰爱之,
其实害之;
虽曰忧之,
其实仇之。
种 树
勤虑害树
治 民
繁政扰民
“养树”和“养人”有何相通之处?
写作背景
中唐时期,经过安史之乱后,国力衰落。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绢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奉,加紧对下层盘剥,民不聊生。
真正意图:警示上层统治者清肃吏治,顺应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和生产规律,让他们休养生息,才能恢复元气。
柳宗元为什么写这篇文章?
全文总结
从形式上看,它确实是一篇传记;但从内容和创作意图上看,它应该是一则寓言。所以,本文应该是以传记包装的寓言,或者说是寓言体的传记。
学者观点:
1.“郭橐驼种树的本事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
2.这种以寓言故事的方式来进行讽谏,就决定了文章“委婉含蓄”的特点。
我讲故事你解理
鲁有兀者王骀,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常季问于仲尼曰:“王骀,兀者也,从之游者与夫子中分鲁。立不教,坐不议,虚而往,实而归。固有不言之教,无形而心成者邪 是何人也 ”仲尼曰:“夫子,圣人也,丘也直后而未往耳。丘将以为师,而况不若丘者乎!奚假鲁国!丘将引天下而与从之。
鲁国有个被砍掉一只脚的人,名叫王骀。可是跟从他学习的人却跟孔子的门徒一样多。孔子的学生常季向孔子问道:“王骀是个被砍去了一只脚的人,跟从他学习的人在鲁国却和先生的弟子相当。他站着不能给人教诲,坐着不能议论大事;弟子们却空怀而来,学满而归,难道确有不用言表的教导,身残体秽内心世界也能达到成熟的境界吗 这又是什么样的人呢 ”孔子回答说:“王骀先生是一位圣人,我的学识和品行都落后于他,只是还没有前去请教他罢了。我将把他当作老师,何况学识和品行都不如我孔丘的人呢!何止鲁国,我将引领天下的人跟从他学习。”
阖跤支离无脤说卫灵公,灵公说之;而视全人,其脰肩肩。瓮 大瘿说齐桓公,桓公说之;而视全人,其脰肩肩。故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
一个跛脚、驼背、缺嘴的人去游说卫灵公,卫灵公十分欣赏他;再看看那些形体健全的人,他们的脖子实在是太细弱了。一个脖子上长 瘤大如一口瓮的人游说齐桓公,齐桓公十分欣赏他;再看看那些形体健全的人,他们的脖子实在是太细弱了。因此,在德行上有超过常人的地方,其身体方面的缺陷就会被人遗忘,人们不会忘记所应该忘记的事情,而忘掉了不应该忘记的东西,这就是真正的遗忘。
这两个人的共同点是什么?庄子说这两个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身体畸形残疾却有过人的本领。
庄子正是用夸张的手法告诉我们只要有过人的本领,形体上的缺陷就会被忽略。这说明了道德的重要性,有品德的人会使他人忘却他身体上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