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三(六年级)花样跳绳提高课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坚持“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坚持课堂教学效果实效性,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创设安全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形成我爱学、我会学的良好学习氛围,为培养学生终生体育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小学五、六年级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稳定期,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独立意识,团体意识,创新意识已逐渐形成。他们通过几年的小学体育学习和锻炼,学生已具备良好体能和知识技能,基本掌握跳绳技能。但他们还在成长期,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完成一项任务还要大人的督促。
三、教材分析
花样跳绳是一项老少皆宜的体育运动项目,它设备简单,不需要很大的场地,容易开展。花样跳绳其内容丰富,样式多变,深受孩子的喜爱,本课以花样跳绳一级动作为教学内容,在原有跳绳的基础上,使跳绳变得多样化,趣味化。既巩固了基础的跳法,又激发了学生跳绳的兴趣,通过花样跳绳活动,促进学生下肢肌肉,关节,韧带和内脏机能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弹跳力、灵敏、协调性等素质。
四、教学目标制定
1、认知与技能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懂得花样跳绳的方法,约85%的同学能熟练掌握花样跳绳的基本动作,约15%的同学能基本掌握进阶版动作。
2、体能目标:通过学练,发展学生的跳跃,力量、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增强学生安全活动意识、提高学习的能力,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五、任务分析
本课以“花样跳绳”为主线贯穿教学过程,由热身、花样跳绳练习、合作跳绳练习和拉伸四个方面组成。教学由浅入深,从易到难,步步推进,不仅掌握花样跳绳方法,而且培养了学生学习能力和互相合作的意识。
六、环境分析
本课在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学生可自主选择一块空地,对场地要求小,可实现性强。
七、教学过程
(一)开始热身部分
首先是基本的身体关节活动,然后进行无绳状态下的辅助性跳跃动作练习,进一步活动脚踝和膝关节,同时连续的跳跃动作也可以达到热身的作用。
(二)学习提高部分
1.花样跳绳动作学习
这个部分涵盖了花样跳绳的7个基础动作和5个进阶版动作,包括基础的开合跳绳、并脚左右跳绳、左右钟摆跳绳、提膝跳绳、后踢腿跳绳、勾脚点地跳绳、交叉跳绳和进阶版的双摇跳绳、车轮跳绳-内转360°、绳中绳、交互绳。首先给学生们介绍这些动作,简单的动作一般学生都可以简单的完成,难一些的进阶动作则需要同学们在课上进行模仿学习并在课下自己多加练习。
2.趣味性合作跳绳
在给予同学们一段时间的练习时间以后,给同学们展示一些双人或者多人的花样跳绳方法,再让同学们进行尝试。
(三)、整理恢复部分
同学们在愉悦的音乐氛围里跟随老师用拉伸身体的方式来放松身心,消除疲劳。然后同学们可以自己总结一下课堂心得。课后老师鼓励同学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八、教学策略
运用激励、引导、鼓励、表扬等生动语言,促进学生愿学,会学;运用轻快的音乐,采用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乐学,学会花样跳绳。
九、教学效果预计
预计约85%以上的学生能熟练掌握、15%的学生基本掌握花样跳绳的方法。
十、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预防方法
问题:学生在学习花样跳绳中出现动作不协调。
解决预防方法:让学生先建立正确的动作方法,先脚步练习,后配合练习,节奏先慢后快。
花样跳绳教案(水平三)
教学内容 花样跳绳提高 授课教师
教学目标 1、认知与技能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懂得花样跳绳的方法,约85%的同学能熟练掌握花样跳绳的基本动作,约15%的同学能基本掌握进阶版动作。(重点) 2、体能目标:通过学练,发展学生的跳跃,力量、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增强学生安全活动意识、提高学习的能力,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难点)
课堂结构 教学内容 教学策略 次数 时间
开始部分 课堂常规 穿运动鞋、运动服 选择适合的上课场地 准备好上课器材---竹节绳 学生自行完成课堂常规
准备部分 热身 (一)基础关节活动 1.头部活动 2.手臂拉伸 3.俯身抬手磨脚 4.弓步压腿 5.侧压腿 6.手腕脚踝活动 (二)辅助性跳跃练习 1.提踵前后跳 2.侧向左右跳 3.下肢开合跳 4.弓步跳 教学活动: 1、教师做好示范 学生看视频跟随教师一起热身 要求:注意屈膝缓冲,保持手脚协调
学习提高部分 花样跳绳动作学习 1.七个基本动作学习 开合跳绳 并脚左右跳绳 左右钟摆跳绳 提膝跳绳 后踢腿跳绳 勾脚点地跳绳 交叉跳绳 五个进阶版动作 双摇跳绳 车轮跳绳 车轮跳绳-内转360° 绳中绳 交互绳 四、趣味性合作跳绳 教学活动: 教师示范,指出动作要领 教师在学生练习过程中用语言鼓励学生坚持,并进行易错点的提醒。 学生认真跟随视频练习,认真听易错点,坚持做完全部练习。 教学活动: 1.教师展示合作跳绳的几个方式 2.学生根据视频中的动作模仿,尝试练习 每个动作尝试完成,每个动作能完成2*8拍视为挑战成功
结束部分 放松拉伸 1.持绳静态拉伸 2.大腿前侧拉伸 3.跨栏坐拉伸 4.坐位体前屈拉伸 5.束角式拉伸 六、课堂总结 教学活动: 教师带领学生拉伸 学生认真拉伸放松 学生自我进行总结
场地器材 场地:平整的空地 器材:竹节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