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识源】(2013秋)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备课集锦(课件+教案+导学案+习题精选)(打包4套) 新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金识源】(2013秋)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备课集锦(课件+教案+导学案+习题精选)(打包4套) 新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10-15 21:05:13

文档简介

第7课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1.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桥梁”作用的是( )
A.罗马人 B.中国人 C.阿拉伯人 D.意大利人
2.在下列图中从0到9这十个数字的计数法的创造者是( )
A.埃及人 B.苏尔美人 C.阿拉伯人 D.印度人
3.以下事例中以和平往来的方式促进文明的传播与发展的是( )
A.十字军东征 B.希波战争 C.亚历山大东征 D.马可·波罗来华
4.描述亚洲国家富有黄金,在欧洲广泛流传并刺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的书是( )
A.《后汉书》 B.《史记》 C.《马可·波罗行记》 D.《圣经》
5.马可波罗对东西方交流作出的主要贡献是( )
A.发现了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B.把西方文化传播到东方
C.让西方了解东方 D.把中国文化传入了欧洲
6.阅读下列材料:“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请回答:(1)这句话是谁说的?他是哪一个宗教的创始人?
(2)这句话反映了作者的一种什么情感?
(3)此人所在地区的民族在世界经济文化发展的地位如何?
7.在我国的古代四大发明向西方传播的过程中,作出贡献最大的是( )
A.阿拉伯人 B.中国航海家 C.阿拉伯商人 D.波斯人
8.0至9十个数字被称为“阿拉伯数字”的原因是( )
A.最早由阿拉伯人发明的 B.阿拉伯人学会这一数法并加以改造
C.最早由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 D.阿拉伯人曾经使用过这一计数法
9.下列文化成就属于阿拉伯人的有( )
①写成世界上第一部代数著作②著成《医学集成》③翻译保存了许多希腊著作④著成《医典》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0.《马可·波罗行记》中对欧洲人刺激最强烈的内容是( )
A.对沿途美丽风光的描述 B.对在中国做官经历的描述
C.对亚洲国家富有黄金的描述 D.对东南亚国家风土人情的描述
11.下列属于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国家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阅读下图:请回答
图A 图B
(1)这两个人物分别是谁?各有哪些事迹?
(2)他们分别代表哪种文化交流方式?它们对人类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3.一般来说,古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大多以两种形式展开:和平往来与暴力冲突。他们共同贯穿于人类历史过程的始终,相互交织构建了不同文明的乐章。
请回答:(1)在古代各国之间有战争发生,请答出两次不同文明之间的重要战争。
(2)有人认为这些战争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你是否赞成这一观点?举一例说明。
(3)和平往来在人类历史上是文明的主旋律。请以古代阿拉伯人为例,简要谈谈他们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起的重要作用。
参考答案
6、(1)穆罕默德,伊斯兰教(2)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向往和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3)阿拉伯人把东方的物产和技术传到了西方。也给东方带来了伊斯兰教、伊斯兰文化以及西方的自然科学和文化知识,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12.(1)图A是马可·波罗,记述马可·波罗东方经历和见闻的《马可·波罗行记》在欧洲广为流传,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图B是亚历山大,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2)图A代表的是和平交流,图B代表的是战争与征服。战争与征服虽然在客观上起了传播文化、扩展文明的作用,但是它对社会和人类生命财产所造成的破坏和损失很大。和平交流交流是世界文明的主旋律,促进了世界文明的扩展。
13.(1)不匿战争;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罗马帝国扩张;十字军东征等。(2)赞成,举例略(3)阿拉伯商人往来于三大洲,他们给中国带来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中国的罗盘针、造纸术、火药及数字、化学、医学等知识由阿拉伯人传到西方,他们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这些地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
《第7课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导学案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知识梳理(阅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好知识标记)
丝绸之路:通过这条商路,中国的古代文明传到西亚和欧洲等地;阿拉伯人给中国带来了 和医学知识,以及 和文化
阿拉伯人: 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这些地区
和 的发展,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阿拉伯数字 发明:古代 创造了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
传播者: 人。
马可·波罗来华:1271年, 来到中国。到达中国后,他得到 的赏
识,被留在宫廷中任职。他曾奉命外出视察,走遍大江南北。
内容: 记述了 东方的经历和见闻
《马可·波罗行纪》 影响:在欧洲广为流传,激起 人对东方的憧憬和
向往
●合作探究(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点拨释疑,共同提高)
1、古代文化交流的方式有哪些?
2、古代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与启示
●展示点评质疑(学生分组展示点评、补充、质疑。教师归纳点评)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内容,和其他同学一起归纳本节要点)
达标检测
1、( )创立了包括“0”在内的阿拉伯数字的是
A、古代阿拉伯人 B、古代腓尼基人C、古代印度人 D、古代希腊人
2、( )什么时期开始阿拉伯数字的写法与现在基本一致
A、10世纪 B、11世纪 C、13世纪 D、16世纪
3、( )著名的旅行家马可·波罗是哪国人
A、阿拉伯 B、印度 C、英国 D、意大利
4、( )印度人用什么的字头表示数字,创造了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
A、汉字 B、梵文 C、象形文字 D、楔形文字
5、( )下列表述不正确是
A、丝绸之路是连接欧亚大陆的重要通道
B、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 传播与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C、中国的糖、稻米、棉花等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D、《马可·波罗行纪》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
6.阅读下列材料:
乔治·萨顿:"拉丁文化是西方的,中国文化是东方的,而阿拉伯文化却两者兼备"。
请回答:
①你是否赞同乔治·萨顿说的?你的根据是什么?
②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发展所作的贡献,给了你哪些启示?
【课后反思】收获:
不足:
第7课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古代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商路;阿拉伯数字的发展和传播;马可·波罗在元朝的生活与工作经历;《马可·波罗行纪》及其影响;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 :运用综合启发式教学法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综合起来,培养学生独创、灵敏的思维品质;从多种角度来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讲解课本中的插图和地图,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图表的基本技能;通过对“数字发明的作用”、“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等问题的探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重点:阿拉伯数字的由来、马可·波罗在元朝的生活与工作经历。
难点: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型:新授课
教具: 马可·波罗在元朝的生活与工作经历相关多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上节内容。
二、导入新课:教师设置问题:“元朝时,有一个外国人在中国生活了17年,并在朝廷中做了大官,由他口述的一部书还曾经风靡欧洲。这个人是谁?”以此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1、“‘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1)在学生阅读本目第一自然段的基础上,用多媒体投影《14世纪前后欧亚主要商路》图,引导学生理解:在古代,一条条陆地和海洋商路把欧、亚、非三大洲连接起来;一些商人往来其间,传播文化,成为不同文明之间交流的使者,促进了这些地区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2)对照《14世纪前后欧亚主要商路》图,引导学生弄清陆地和海上商路的主要路线、沿途的自然条件、重要地点,注意学科间知识的交叉与整合。
(3)讲述早期人类结绳、刻木记事的故事和古代印度人发明0~9十个数字的故事,让学生懂得文字、数字的发明来源于生活,科学技术的发明同样来源于生活,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并总结事物发展的规律,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意识和独立探究的精神。
(4)讲述阿拉伯人学会0~9的计数方法并对其加以改造的经过,以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人们把“0~9”这十个数字称为“阿拉伯数字”。
(5)组织学生讨论:数字的发明与运用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何重大作用?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理解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6)引导学生阅读第45页小字内容,请一二位学生讲述他们所知道的关于古代阿拉伯人在数学和医学方面成就的故事。
2、关于“元朝宫廷中的意大利人”一目,建议教师:
(1)通过让学生自主阅读本目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马可·波罗来元朝的前后、经过及其在元朝的生活工作经历,认识到马可·波罗不仅把意大利的文化带到了中国,而且还向西方传播了中国和东方的文明与文化,是东西方友好交流的重要使者。
(2)引导学生回忆中国古代史内容,分析元朝时期外国商人、使者频繁来往元朝的原因(元代国家统一,幅员辽阔,社会经济空前繁荣,农业和手工业高度发展,使西方人产生了对中国和东方的向往与神秘感;元朝时期,中国对外的海陆交通都十分发达,为中外交往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元朝统治者采取了开放的政策,更促进了中外交往的发展),以此作为切入点,既引导学生进一步探讨实现东西方友好往来的条件,又使学生认识到元朝的强盛是推动中外友好往来的重要因素,由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生动讲述马可·波罗一行来中国途中跋山涉水、克服重重困难的故事,培养学生不畏困难和挫折顽强坚毅的品格。
(4)组织学生讨论“《马可·波罗行纪》一书对东西方文化交流有何影响”,之后教师总结:它“向西方世界展现了迷人的中国文明”,向西方介绍了当时中亚、西亚、东南亚、南亚、非洲东部各国的情况
,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和憧憬,刺激了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友好往来。
3、组织学生讨论:“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和平交往有哪些历史意义?你打算如何做国际交流的使者?”之后,教师概括总结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加深了彼此间的联系与友谊;传播了先进的文化与生产力,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并对学生所畅谈的打算作恰当的评价与点拨,以此引导学生形成对各国各民族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国际意识、交流协作意识,并加深对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理解。
4、作业:动脑筋想一想,如果没有阿拉伯数字,你会用什么方法来表示1~10这十个数字。
板书设计:
一、“‘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1、古代阿拉伯人在数学方面成就
2、古代阿拉伯人在医学方面成就
二、元朝宫廷中的意大利人
三、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和平交往有哪些历史意义
课后反思:
课件11张PPT。第7课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14世纪前后欧亚主要商路 威尼斯大都马可·波罗启程东来一段无聊的铁窗生涯
一本改变了世界的旷世奇书。它“向西方世界展现了迷人的中国文明”
———1971年意大利驻联合国代表芬奇在欢迎我国参加马可·波罗东游700周年纪念活动代表团时如是说 中意友谊源远流长2004年10月马可波罗34代孙帕多莱基亚先生来西湖“祭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