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剑桥第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开学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剑桥第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开学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9-15 12:28: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剑桥第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开学考试
地理
【试卷满分100分;测试时长70分钟。】
(
说明:
1.本试卷命题依照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内容命制;
2.试题以考查学生的
地理综合思维
能力为重点,梯度命题,确保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考查需求;
3.试卷结构:选择题、
综合探究题

)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亚马孙河流域是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复杂 B.气候湿热 C.资源匮乏 D.地处内陆
2.巴西高原东部是南美洲人口相对密集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①气候适宜 ②文化单一 ③地势平坦 ④水力资源丰富
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2015~2020年,北京、天津、内蒙古、山西四个省级行政区总迁入人口中,来自河北的人口所占比重具有明显差异。据此回答3~4题。
3.造成北京、天津、内蒙古、山西四省级行政区迁入人口中河北人口所占比重差异明显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发达程度 B.自然地理环境
C.区域产业政策 D.空间移动距离
4.河北人口迁人北京、天津可以( )
A.减轻迁入地就业压力 B.提升迁人地城市化水平
C.缓解迁入地环境污染 D.加剧迁入地人才外流状况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协调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十分必要和紧迫。据此完成5~6题。
5.制约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最主要因素是( )
A.人均物质消费量 B.自然资源数量
C.人均粮食消费量 D.科技发展水平
6.下列地区中,单位土地面积资源环境承载力最大的是( )
A.珠江三角洲 B.东北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青藏高原
7.以下属于乡村用地主要类型的有( )
①耕地②林地③草地④建设用地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传统民居是人们长期在生产、生活的实践中顺应自然因地制宜的结果。读不同地区的特色民居景观图,完成8~9题。
8.日本某地合掌屋采用当地木材建造,屋顶坡角达60°,状如双手合掌,因此得名。从总体建筑风格和形式可以推测合掌屋所处环境的特征是( )
A.炎热多雨 B.大风干燥 C.严寒多雪 D.温和多雨
9.我国云南传统民居吊脚楼架空建造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防寒保暖 B.通风防潮 C.遮风挡雨 D.登高望远
国家统计局2020年2月28日公布2019年多项宏观经济数据。数据显示,从城乡结构看,城镇常住人口 84 84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 706万人,乡村常住人口55161 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240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60.60%。读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镇人口比重变化表,完成10~12题。
10.目前我国处于城镇化的( )
A.初期阶段 B.中期阶段 C.后期阶段 D.逆城镇化价段
11.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A.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国家户籍政策的调整
C.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 D.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12.目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 )
①交通拥挤 ②住房紧张 ③出现逆城镇化 ④城镇环境质量不断提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某地农民从优化产业结构入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眼睛盯着城里人的餐桌找市场,变“咱种啥他吃啥”为“他吃啥咱种啥”,既丰富了城里人的菜篮子,又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据此回答13~14题。
13.该地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的依据是( )
A.国家政策和措施 B.城市发展和工业建设
C.市场需求 D.气候、地形、土壤的特殊性
14.当地农民为避免蔬菜和水果受到各种污染,并保护生态环境,生产中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①采用无土栽培(水培法) ②使用绿肥等有机肥 ③使用高效化肥
④使用农药防治虫害 ⑤采用生物防治虫害
A.①③ B.②⑤ C.②④ D.③⑤
近年来“互联网+农业”蓬勃发展。农民通过网络获取市场信息、寻求技术支持;通过“智慧农业”平台管理温室大棚生产、开展网络销售;与网站联合举办农业生态旅游节,吸引城市居民前去观光采摘。据此回答15~16题。
15.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相比,“互联网+农业”给农业带来的显著变化是( )
A.农业生产规模缩小 B.市场定位更加精准
C.农业布局日趋集中 D.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
16.“互联网十农业”时代,下列农业区位因素中,影响力明显增强的是( )
A.自然 B.劳动力 C.交通 D.科技
北京时间2020年10月14日,苹果公司发布了新机型——iPhone 12。如图为iPhone 12手机硬件供应链结构图。读图回答17~18题。
17.影响手机关键芯片,核心零部件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
A.原料 B.科技 C.环境 D.劳动力
18.目前,我国的手机组装企业所获得的利润减少,主要原因是( )
A.能源价格上涨 B.交通拥堵加剧
C.人工费用提高 D.政策优势丧失
古扬州城因大运河的兴起而兴起,因大运河的衰落而衰落。21世纪随着宁启铁路和润扬长江公路大桥的贯通.扬州再次崛起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市。读下图,完成19~20题。
19.促使扬州再次崛起的交通背景条件是( )
A.润扬长江公路大桥贯通
B.宁启铁路替代长江航运
C.铁路沟通扬州与“长三角”
D.形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20.图中城市地域扩展的方向及其影响因素搭配正确的是( )
A.南北扩展——平原地形 B.东西扩展——铁路线
C.向南扩展——京杭运河 D.向东扩展——绕城公路
2020 年12月26日,兰新高铁迎来全线开通安全运营六周年。兰新高铁作为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与内地联系的主要通道,成为助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新引擎。读图完成21~22题。
21.与公路运输比较,铁路运输的突出特点是 ( )
①运输量大②环境污染少③连续性差④灵活性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2.下列对兰新高铁建设重要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促进了沿线资源的快速开发 ②增强我国东西部地区的联系惇
③促进兰州至乌鲁木齐航空的运营 ④带动沿线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示意图。读图,完成23~24题。
23.下列措施不符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的是( )
A.加强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建设
B.注重保护河流源头生态环境
C.大力开发上游地区水能资源
D.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
24.与长江下游经济圈相比,长江上游经济圈发展的地理优势有( )
①土地广阔,价格较低②矿产资源丰富③水能资源丰富④交通便利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5.领海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最宽不超过( )
A.12海里 B.12千米 C.24海里 D.24千米
26.开发领海、专属经济区以及大陆架的自然资源属于海洋权益的( )
A.海洋政治权益 B.海洋经济权益 C.海洋安全利益 D.海洋科学利益
国际研究团对北极气候进行了评估,发现随着气温持续升高,北极地区可以反射阳光的积雪加速消融,从而导致北极熊数量日趋减少。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7~28题。
27.材料所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
A.资源短缺 B.酸雨 C.全球气候变暖 D.臭氧层空洞
28.材料中所反映的环境问题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火山喷发 B.地壳抬升
C.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 D.人类活动释放大量的温室气体
2021年3月22日至26 日,某中学高一全体同学在广州市中学生劳动技术学校进行了为期五天的学农活动,同学们体验了丰富多彩的农校课程。据此回答29~30题。
29.学农活动中最能体现循环经济的课程是( )
A.田间除草 B.挑粪施肥 C.树林考察 D.劈柴野炊
30.学农活动中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 )
A.分类放置生活垃圾 B.看电影 C.模拟法庭 D.野炊做饭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下图是我国某城市用地选择方案,该城市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图中河流以北和以西地区是生态保护用地,以东是城市用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A、B、C、D四地块中,最适合规划为居住区的是 ,理由是 ;适宜规划为化学工业园区的是 ,理由是 。(12分)
(2)城市空间布局现状中,影响居民生活的最主要问题是 ,
该问题的主要影响有 。(4分)
(3)为保护老城,在城市规划中应如何处理新老城关系 (4分)
32.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郑州市是我国最大的炼铝工业基地和重要的服装、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材料二―河南省是目前全国最大的肉类食品、速冻食品、方便面、饼干、调味品生产基地,拥有“双汇”“思念”“三全”等众多知名品牌。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不断升级和产品更新,河南已从“中国粮仓”变成了“国人厨房”。材料三河南省地图。
(1)郑州市的服装工业属于 导向型工业,电子信息产业属于 导向型工业。(4分)
(2)郑州市发展炼铝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有哪些 (8分)
(3)分析河南省发展食品加工业的有利条件。(8分)
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地理)开学测试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B D A B B A D C B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A C B B D B C D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D C B A B C D B A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答案】(1)D 与原有居住区相连,位于盛行风上风向,且靠近河流上游,环
境较好A 处于城市盛行风下风向和河流下游处;与主要居住区保持一定距离,
与原有工业区仓储区相连。
(2)铁路穿城而过造成城市南北联系不便 产生噪音。
(3)保护老城,发展新城;制定法律法规;分类分区保护,尽量不改变老城原貌。
32.【答案】(1)劳动力 技术
(2)铝土资源丰富,煤炭丰富,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3)农业大省,原料丰富;铁路四通八达,交通运输便利;人口大省,劳动力丰富;消费市场广阔;食品加工技术不断提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