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建筑艺术的美
同学们请看这是哪里?
东湖公园
西湖公园
公园属于园林吗?
园林的定义:
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大概分为拿几个阶段?分别是什么时间?
萌芽
形成
全盛
成熟
商周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明清
中国古典园林主要包括哪几种分类?
1、皇家园林
2、私家园林
3、寺观园林
——颐和园
颐和园是迄今为止中国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园林,位于北京西北郊。颐和园整体的山水布局,大开大合,气势恢宏,是中国
传统造园艺术的
集大成者。
欣赏:皇家园林
四大名园:
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
私家园林(苏州园林)
风格特点:
规模恢宏大气、开阔、气派、富丽堂皇。
面积较小,精巧别致,曲折婉转,清静淡雅。
皇家园林——
私家园林——
寺观园林
寺观园林的特点:
1、具有公共开放性质
2、具有很好的延续性
3、遍布广阔,环境优越
4、依赖自然景貌构景
同学们请看这是哪个地方的什么建筑?并介绍一下。
开元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西街,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也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该寺始创于唐初垂拱二年(686年),初名莲花道场,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更名开元寺。现存主要庙宇系明、清两代修建,占地面积78000平方米。
1982年,开元寺被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元寺布局,中轴线自南而北依次有:紫云屏、山门(天王殿)、拜亭、大雄宝殿、甘露戒坛、藏经阁。泉州佛教博物馆(弘一法师纪念馆),东、西两侧分置镇国塔、仁寿塔两石塔,俗称东西塔。
紫云屏
山门(天王殿)
弘一法师纪念馆
大雄宝殿
西塔,仁寿塔
藏经阁
寺观园林的组群布局
寺庙总体组群一般包括宗教活动部分、生活供应部分、前导香道部分和园林游览部分。
寺观园林即佛寺和道观的附属园林,也包括寺观内部庭院和外围地段的园林化环境。
宗教活动部分
宗教活动部分由举行宗教仪礼的殿堂、塔、阁组成。布局上大多与寺庙园林部分隔离,有时也采用空廊、花墙、让园林景色渗透进来。
生活供应部分
僧房、斋堂、厨房等大多隐于僻静的部位,带有尺度适宜的景观,开辟小池,放置石山、盆景,构成与寺外园林异趣的庭院小天地。
前导香道
前导香道既是寺庙的主要交通路线,也是寺庙园林游览的序幕景观。长长的香道,在宗教意义上成了从“尘世”通向净土或仙境酝酿情绪的阶梯。
园林游览部分
随寺庙所在处地段呈现不同的布局。
南少林
草庵
开元寺
承天寺
龙山寺
元妙观
镇国塔
仁寿塔
寺观园林的形成:
两晋、南北朝的贵族有“舍宅为寺” 的风尚。包括把宅园的第宅转化为寺庙,成为早期寺庙现成的园林。
泉州承天寺
在五代时,为节度使留以效的南园。后周显德年间改建为佛寺,初名“南禅寺”。宋景德四年(1007年),赐名“承天寺”。
追求自然之美的古典园林人们是如何修建的?
《园冶》中国最早、最系统的造园著作,全面论述了造园的原理和手法。
明代
中国寺观园林概括为三大艺术特点:
(一)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 ——自然之美
西方教堂
中国寺观
人工之美
自然之美
园林因地制宜,规划曲折多姿,多用植物、叠石堆山,浚池引水等来丰富园景。
(二)移步换景,别有洞天——空间之美
园中景物均为自然式布局,沿着曲折的道路前行,景色依次展开,变化不断。漫步在园中,既可驻足观赏,亦可移步换景。
想想:开元寺建筑中的窗户与家里的窗户有什么不同?
框景
隔景
借景
艺术特色:天人合一,如诗意境——人文之美
开元寺石柱上还悬挂有一木制对联“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这是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所撰,近代高僧弘一法师所写的。
它是泉州这个具有浓厚宗教文化色彩的古城风貌的真实写照。
《枫桥夜泊》
唐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小结:
中国古典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世界园林史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它是人类
的重要文化遗产。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
求自然精神为主,具有“虽由人作,宛自
天开”的艺术效果,佛教的修禅入静
也是园林设计的理念之一。
谢 谢 欣 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