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课件(共45张PPT)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6.2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课件(共45张PPT)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9-15 16:16: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5张PPT)
第2节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第16章动物的行为
我们通过交流分享及观察图片,能够说出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我们通过典型案例,能够解析动物行为对其生存和繁殖的意义。
1
学习目标
先天性行为
后天学习行为
蜜蜂采蜜
小白鹭孵卵
1
取食行为保证动物的生存
取食行为
动物从外界获得食物的诸多行为。
P24
1
取食行为保证动物的生存
取食行为
动物的食性不同,捕捉食物的方式也多种多样。
P24
1
取食行为保证动物的生存
取食行为
动物的食性不同,捕捉食物的方式也多种多样。
响尾蛇依靠红外感受器
依靠视觉和嗅觉发现食物
靠速度和耐力捕捉食物
“伏击”或悄悄逼近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P24
1
取食行为保证动物的生存
取食行为 ——诱捕
鮟鱇鱼以头顶上的鳍刺作为诱饵
P24
1
取食行为保证动物的生存
取食行为 ——利用工具
乌鸦用树枝钩取树洞中的幼虫
黑猩猩利用树枝捕食白蚁
P25
1
取食行为保证动物的生存
取食行为 ——初步加工食物
乌鸦从高处将贻贝摔破方便取食
海獭利用石头当作槌子敲下岩石上的蛤
P25
1
取食行为保证动物的生存
取食行为 ——贮存食物
蚂蚁采集植物种子暂时储备
仓鼠贮食
豹子将食物藏在树上
P25
取食行为有什么意义?
1.利于获得维持生存所必须的物质和能量。
2.在取食者与被取食者的相互选择中,种族得以优化。
1
取食行为保证动物的生存
3.控制生物数量,维持生态平衡。
2
攻击行为发生在同种生物个体之间
攻击行为
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域等发生相互攻击或斗争,这种行为称为攻击行为。
P25
2
攻击行为发生在同种生物个体之间
攻击行为
特点:同种生物之间,争斗双方的身体很少受到致命的伤害。
P25
攻击行为有什么意义?
1.有利于获得食物、领域、配偶。
2.有利于种族的优化。
2
攻击行为发生在同种生物个体之间
为什么狗常常走一段路就撒一点尿
3
领域行为利于动物取食、繁殖和抚育后代
领域行为
动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空间,这个空间就是动物的领域,动物用姿态、气味、鸣叫等方式来警告周围的动物,以保卫自己的领域,这就是领域行为。在这个领域中,动物可以取食、繁殖、抚育后代。
企鹅捍卫自己的领域
猿猴的鸣叫
狐狸散发难闻气味
P26
领域行为 占有领域的可以是一个个体、一对配偶、一个家庭,或是一个动物群。
个体
配偶
群体
3
领域行为利于动物取食、繁殖和抚育后代
P26
领域行为:动物的领域大小有区别吗?动物的领域大小固定不变吗?
蚜虫
3
领域行为利于动物取食、繁殖和抚育后代
老虎
领域行为有什么意义?
提供安全活动场所,利于取食、繁殖和抚育后代。
3
领域行为利于动物取食、繁殖和抚育后代
4
防御行为减少来自其他动物的伤害
防御行为
不同生物之间一切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行为,都是防御行为。
如色彩、毒刺、臭味、假死、断尾、喷墨等。
保护色
警戒色
拟态
P26
4
防御行为减少来自其他动物的伤害
防御行为
不同生物之间一切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行为,都是防御行为。
如色彩、毒刺、臭味、假死、断尾、喷墨等。
毒刺
断尾
喷墨
P27
防御行为有什么意义?
降低被捕食的几率,减少外来伤害,有利于生存。
4
防御行为减少来自其他动物的伤害
5
繁殖行为保证动物的种族繁衍
繁殖行为
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叫做动物的繁殖行为。主要包括雌雄两性动物的识别、占有繁殖的空间、求偶、交配、孵卵以及对后代的抚育等。
雌雄两性动物的识别
占有繁殖空间
P27
5
繁殖行为保证动物的种族繁衍
繁殖行为
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叫做动物的繁殖行为。主要包括雌雄两性动物的识别、占有繁殖的空间、求偶、交配、孵卵以及对后代的抚育等。
交尾
育雏
孵卵
P27
5
繁殖行为保证动物的种族繁衍
P28
5
繁殖行为保证动物的种族繁衍
繁殖行为有什么意义?
1.保证动物的种族繁衍。
2.利于种族优化。
6
节律行为使动物生活与环境周期性变化保持同步
节律行为
动物的活动和行为表现出的周期性现象。
包括潮汐节律、日节律、月节律、年节律。
潮汐节律
6
节律行为使动物的生活与环境周期性变化保持同步
节律行为——日节律
夜行性动物
昼行性动物
蜂猴
P29
6
节律行为使动物的生活与环境周期性变化保持同步
节律行为——月节律&年节律
月节律
年节律
P29
6
节律行为使动物的生活与环境周期性变化保持同步
节律行为——生物钟
生物体内的一种无形的“时钟,实际上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律性,帮我们调节行为、激素水平、睡眠、体温、新陈代谢等关键的人体功能。
P29
节律行为有什么意义?
1.利于繁殖和获得食物。
2.利于度过不利的环境条件。
6
节律行为使动物的生活与环境周期性变化保持同步
7
社群行为给动物群体带来好处
社群行为
一起生活的动物群体内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系群体的生活,具有一系列的社群行为。
P30
7
社群行为给动物群体带来好处
社群行为
蜜蜂是营群体生活的昆虫。蜂群内部是如何分工的呢?
雌蜂(蜂后):受精卵发育,负责产卵、繁殖后代。
雄蜂:卵细胞发育,专职交配。
工蜂:受精卵发育,清理蜂巢、喂养幼虫、筑巢、保卫、采蜜。
P30
社群行为有什么特点?
1.同种动物群居在一起
2.具有不同的分工合作
7
社群行为给动物群体带来好处
3.有的还具有等级差别
4.个体之间可以进行信息交流
社群行为有什么意义?
1.对动物的取食,繁殖。
2.利于防御敌害
7
社群行为给动物群体带来好处
小结
动物行为的类型
取食行为:
攻击行为:
领域行为:
防御行为:
繁殖行为:
节律行为:
社群行为:
动物获取食物的行为
动物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行为
与动物繁殖后代有关的行为
动物群体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生活的行为
动物行为的意义:
有利于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繁衍。
同种生物个体之间争夺食物配偶领域的行为
动物通过某些方式占有一定空间的行为
动物随时间做出周期性活动的行为
随堂检测
1.白居易诗:“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这描述的是母燕的( )
A.社群行为 B.繁殖行为 C.攻击行为 D.防御行为
2.冬天来临,燕子带者幼鸟飞向南方,这种行为属于( )
A.取食行为  B.防御行为  C.繁殖行为  D.节律行为
3.在哺乳动物的社群行为中( )
A.个体彼此平等,不分贵贱 B.存在明显的等级制度
C.个体形态上没有差异,彼此十分相似 D.多数个体是最占优势者
4.下列动物的行为中,属于攻击行为的是( )
A.两只公鸡为争夺一只母鸡而争斗 B.一头猎豹在追击一群斑马
C.一只鹰捕食野兔 D.螃蟹举起螯钳反击天敌的进攻
B
D
B
A
随堂检测
5.尺蠖静止不动时,形态像一段树枝,这属于( )
A.节律行为     B.繁殖行为 C.防御行为       D.攻击行为
6.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里的“蛙声”属于( )
A.领域行为     B.繁殖行为 C.节律行为       D.取食行为
7.雄性犀牛总是在它活动的周围排出一些粪便,这种行为属于( )
A.防御行为     B.繁殖行为 C.社群行为     D.领域行为
C
B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