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和雷达[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蝙蝠和雷达[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7-04-04 12:5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要求:
   1、弄清飞机夜里安全飞行与蝙蝠飞行的联系。
   2、练习给课文分段。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终于”“清楚”造句。
   4、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弄清飞机夜晚安全飞行和蝙蝠飞行之间有什么联系。
  教具准备:
    自制软件、鹏博士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蝙蝠是什么?你见过吗?你见过雷达吗?简介蝙蝠、雷达。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二、按要求读课文。
   1、提出要求:
    认真阅读课文,边读边想,看看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蝙蝠飞行的,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蝙蝠与雷达之间的联系的,分别做上记号。
   2、学生按要求默读课文,教师巡视。
  三、根据提出的要求进行讨论。
  (一)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蝙蝠飞行的?(三、四、五、六)
   1、蝙蝠飞行有什么特点?课文有哪几个句子最能说明蝙蝠飞行的这个特点?
   2、科学家为了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做了几次试验?每次试验是怎么做的?
   3、这三次试验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
   4、这三次试验证明了什么?把句子找出来读一读。三次试验为什么能证明这一点?
   5、蝙蝠是怎样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把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二)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蝙蝠和雷达之间的联系的?(二、七)
   1、指名读第七自然段。
   2、为什么说给飞机装上雷达是“摹仿蝙蝠探路的办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三)如果把课文分成三段,应该怎么分?为什么这样分?
                第二课时
  一、练习朗读全文。
  二、联系全文,说说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雷达的。
    先根据自己的体会理解说,再引导学生按课文的叙述顺序,有条理地完整地说一说。
    我们要学习科学家这种善于发现问题、善于研究问题、善于从事物中受到启示为人类造福的科学精神。
  三、练习造句。
   1、出示课后思考练习第4题。
   2、读读句子。
   3、口头练习用“终于”“清楚”造句。
   4、书面造句。
  四、抄写读读写写中的词语3遍。
  板书设计:
            7蝙蝠和雷达
  课后小记: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和“蝙蝠、横七竖八”等词。
   2、朗读课文,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4、搜集并能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教育学生理解好蝙蝠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是怎样探索出来的。是如何发现了这个谜,又是如何解开这个谜的,科学家又如何仿生创造而为人类造福的。
   2、教学难点
     对蝙蝠利用超生波导飞,飞机的雷达导航的工作原理,只是文字表述,总是比较抽象,宜用电教手段,实施直观教学,使抽象的原理讲述变成直观的形象演示。
  四、教学准备
    蝙蝠、雷达的图片,仿生学资料,生字卡片
  五、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图片上的事物吗?是(蝙蝠和雷达)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它们的情况?蝙蝠和雷达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那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我们一块儿来学习11课。(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排除字词障碍;
  2、师检测读生字和课文的情况;特别强调注意“蝙、荧”的读音;
  3、自己默读课文,试着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4、生反馈,并要求学生说出归纳的方法
  5、师小结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可以用课题拓展法、也可用把各部分的意思相加的方法、还可以用抓住要点的方法。
  三、生自主学习
  1、请学生自读第三自然段,找出关联词,说说从这个关联词懂得了什么?文中有什么疑问,请练习疑问句的读法。
  2、科学家做了几次实验?每次实验的方式是怎样的?结果如何?又得出了什么结论呢?请自读四、五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解决以上问题。你可以通过填表,也可以通过在书上作符号的形式找出答案。
  3、生交流自读情况。
  4、请生上台介绍科学家是怎样揭开蝙蝠探路之谜的。
  5、从“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的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从哪些词体会到的?
  是啊,科学家揭开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真不容易,费了不少功夫,那蝙蝠和雷达到底有什么联系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合作学习,突破重点
   1.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的?蝙蝠和雷达到底有什么联系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仔细品读七、八自然段
   2.小组代表反馈交流
     师用课件演示蝙蝠探路的方法和雷达探测障碍物的方法,请生填空。
     飞机上的雷达就像是蝙蝠的()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是蝙蝠的()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二、拓展延伸
   1. 自读全文,说说你从文中受到了什么启示?人们的哪些发明都来自动物的启发?
   2.阅读资料袋,补充交流仿生学的资料。
   3.根据仿生学自己动手设计一种小发明。
  三、写生字词
   1. 认读生字
   2. 提出难写的字
   3. 各自说出记字的方法
   4. 给生字组词
   5. 抄写生字词。
  四、总结
  五、板书
                    超声波
                嘴巴
                    障碍物
                    反射
                耳朵
          蝙蝠
           和
           雷达
                    无线电波
                天线
                    障碍物
                    反射
                荧光屏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之三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5个生字。理解“启示、证明”等词语的意思。正确区分近义词“敏锐、灵敏”。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说说蝙蝠和雷达之间的科学联系。
   3.继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各种途径查阅有关资料。
   4.了解飞机靠雷达在夜间飞行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受到的启示,知道事物之间有着普遍联系,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科学家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使飞机能够安全夜航。
  【教学难点】
    蝙蝠飞行与飞机夜航之间的内在联系。
  【课前准备】
    组织学生从百科全书、词典辞海、互联网络等各种途径查阅、收集有关蝙蝠、雷达的信息资料。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揭示课题。
   1.出示“蝙蝠”图,板书:蝙蝠
     请学生介绍自己课前了解的有关蝙蝠资料。
   2.出示“雷达”图,板书:雷达。
     请学生介绍自己课前了解的有关雷达资料。
   3.板书,齐读课题。
     师:这两者毫不相干,课题却用“和”字连接。这是为什么呢?学习课文后,我们就明白了。
  二、自学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自学要求:
    (1)读一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说一说: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
    (3)想一想:你有什么问题?
   2.小组交流学习。
   3.集体汇报学习成果。
    (1)字词学习
       重点指导“辨析组词”:摹   幕   墓   暮   慕
    (2)开火车分节朗读课文,注意字字音准,句句通顺。
    (3)说说你知道了些什么。
       (学生的回答是多方面的,师注意适当点评,引出重点;同时进行语言规范表达的训练。
    (4)提出不懂的问题。
       (可能有关于试验方面;关于研究方面;关于仿生学方面;关于语言文字方面等等。师对学生的问题归类,简单的问题当场予以解决,有的则留待深入学习课文时解决。)
  三、深入学习,突破难点。
   1.了解三次不同的试验,理解“证明”一词并运用说话。
    (1)指读有关句子,理解“证明”一词意思。(用可靠的事实来表明结论的真实性。)
    (2)三次试验怎样进行的?证明什么结论?轻读课文相关小节,完成表格。
       试验次数试验方法试验结果试验结论
    (3)根据三次试验内容,分别用“证明”一词说一句话。
   2.学习科学家反复研究的内容,理解蝙蝠用嘴和耳朵探路的原理,并进行说话训练。
    (1)读读课文有关内容,边读边思考,动手画画蝙蝠探路示意图。
    (2)看着示意图,练习说话:蝙蝠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经过。
   3.学习科学家发明雷达的内容,理解雷达在飞机夜航中的作用,并进行说话训练。
    (1)读读课文,用文具摆摆雷达使飞机安全夜航的示意图。
    (2)看着示意图,练习说话:雷达使飞机安全夜航的过程。
   4.理解并说说蝙蝠和雷达之间的科学联系。
    (1)小组讨论,给句式:
       雷达的    (    )    相当于蝙蝠的    (    )。
       雷达的    (    )    相当于蝙蝠的    (    )。
       雷达的    (    )    相当于蝙蝠的    (    )。
    (2)默读课文,思考:蝙蝠和雷达之间有什么科学关系?用“因为……又因为……所以”练习说说它们的科学联系及其依据。
       小结:科学家从蝙蝠探路的试验和研究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这就是蝙蝠与雷达的联系,所以课题要用“和”来连接。
  四、课后质疑,总结全文。
    学了课文,你们还有什么问题?
  五、课后拓展。
   1.初了解“仿生学”。
   2.语言直播厅:你还知道哪些东西是受到动物的一些特点的启发而发明的?查阅有关资料,然后向同学介绍。
     (例如:鱼类和舰船;苍蝇和宇宙飞船;水母和风暴预测仪等。)
  【参考书籍】
  《妙趣横生的仿生学》(《高科技启蒙文库》第二辑)
  【参考资料】
  蝙蝠:哺乳动物,头部和躯干像老鼠,有黑褐色细毛,四肢和尾部之间有皮质的膜,夜间在空中飞翔,捕食蚊、蛾等昆虫。视力很弱,靠本身发出的超声波来引导飞行。休息时用爪倒挂在屋檐下或树上,冬季在隐蔽的地方冬眠。
  蝙蝠飞行时,每秒钟发出20-30次超声信号,甚至可达60次。当这种超声发出之后,碰到前面的物体,会立即折回来,传进耳朵里。于是蝙蝠就知道前面是什么东西,如果是障碍物,它就迅速避开;如果是食物,它便扑过去。蝙蝠就凭这种回波,来决定要前进还是转弯。因此,即使在夜间它也能飞行自如。
  雷达:利用无线电波进行探测的装置。用来测定目标的方向、距离、大小等,接受的电波映在指示器上可以得到探测目标的影象。雷达广泛应用于军事、天文、气象、航海、航空等各方面。
  超声:超过人类能听见的最高频率的振动波,每秒钟振动两万次以上,这种声音沿直线传播,有方向性。(人能听到的声音,每秒钟振动16-2000次)
  荧光屏:示波器和电视机上显示图像的部分。
  仿生学:模仿生物系统的原理来建造技术系统,或者使人造系统具有或类似于生物系统特征的科学。
  许多研究仿生学的科学工作者选择了一些生物原型,通过大量的观察、试验、分忻和研究,从中探索它们可资模仿或借鉴的原理,用来发展新的科学技术,取得了大量成果。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之四
【教学目标】
   1.识记本课生字。
   2.了解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懂得蝙蝠飞行的原理。
   3.学会搜集资料,整理资料。
   4.了解飞机靠雷达在夜间飞行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受到的启示,知道事物之间有着普遍联系,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出示课题,设疑。
   1.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篇科学性很强的文章。
     出示课题:34蝙蝠和雷达
     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1)雷达是什么?大家在预习时都查了资料,谁愿意介绍一下?
    (2)蝙蝠和雷达之间有什么关系?
  二、初步感知,整体阅读。
   1.读课文,边读边想蝙蝠和雷达有什么关系?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2.指名读课文
   3.学生自悟:雷达是根据蝙蝠的探路方法发明的。
  三、深入阅读,理解课文内容。
    既然雷达是从蝙蝠的探路方法得到启示的,那么两者有什么共同点?
   1.让我们先来看看蝙蝠的探路方法
     教师引读:
     蝙蝠,能够在夜间飞行,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它飞行起来……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谈谈你对蝙蝠飞行技巧的看法,并说说理由。
     出示:
     蝙蝠无论怎么飞,从来没有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
     蝙蝠无论怎么飞,从来没有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
     比较一下这两句句子,说说哪一句更好?
     同桌讨论   指名交流
    (1)蝙蝠到底是靠什么在夜间飞行的呢?
      读读课文,找到有关句子,请用直线划出。
      “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的。”
    (2)科学家们依靠几次试验得到证明,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小组学习
       比较三次试验的方法完成表格:
       试验的条件(           )
       第一次试验:蒙住蝙蝠(           ),结果(           )。
       第二次试验:蒙住蝙蝠(           ),结果(           )。
       第三次试验:蒙住蝙蝠(           ),结果(           )。
       试验得出(           )
    (3)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是什么呢?    读读课文,说一说。(配合图片,进行理解)
   2.让我们来看看雷达是如何工作,给飞机导航的。
     读读课文,再来谈一谈。
   3.你能谈谈它们的共同点了吗?
     它们的共同点是:遇到障碍物会将无线电波反射回来。
  四、归纳总结,课外拓展,收集信息。
   1.人们正是从蝙蝠的身上,得到了启发,发明了飞机的导航系统。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从动物身上得到启发,从而产生的发明。
     比如:看到鱼能在水中自由沉浮,发明了潜艇。这些,被叫做仿生学。
   2.请你查找有关资料,看看人们还有哪些发明和动物有关,是从动物身上得到启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