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回忆春天。
1提问激趣:当树叶泛黄,秋风习习的时候,又让我们想起了绿意盎然的春天。同学们,你们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请用一句饱含深情的语言概括对春天的感受。
2新课导入:
在老师眼中,春天是婉转动听的鸟韵,春天是翩翩飞舞的蝶影,春天是翠色欲滴的童音……春天,阳光明媚,东风荡漾绿满天下。春天,实在是一幅美丽、灵动的画卷。它让你觉得有无限的生机,有无穷的力量。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朱自清的《春》,细细赏读坐着的生花妙笔。
春
作者:朱自清
作者给我们描绘了关于春天的哪几幅图画?
(3)春草图
(4)春花图
(5)春风图
(6)春雨图
(7)迎春图
五幅图画
研读赏析,体会语言—品味春天
自读第2自然段,思考讨论:
1 第2自然段与3-7自然段存在着什么关系?这里采用了什么结构?
2文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各有什么特点?(抓住关键词,并勾画出来。)
总分关系。
这里采用“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来描绘春天。
文中写了“山—朗润、水—涨、太阳—红”,总写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整体轮廓。
1、文章抓住了春草的什么特点?
春草图
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为什么把“嫩嫩的”“绿绿的”放在句尾?“偷偷地”一词好在哪里?
嫩、绿、多、软——草(生机勃勃)
放在句末,单独从句子中拿出来,主要是为了强调,突出了小草嫩绿的特点,同时使句子生动活泼,富有生气。
“偷偷地”写出了不经意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这样写赋予小草以感情和意识,富有情趣,惹人喜爱。
春 花 图
文中主要写了那几种花?开得如何?
红的像火
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
“ 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拟人,从视觉上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花竞相开放的情景。
“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比喻、排比,从视觉上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花争艳,
万紫千红的景象。
“花里带着甜味儿”
“ 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想象,由眼前的春花想到秋实。
侧面衬托春花的竟相开放,万紫千红,香味浓郁。
“野花遍地是:……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比喻、拟人,从视觉上 写出了野花闪闪发光、轻轻摆动的明丽
色彩。
“甜”从味觉上写出了花的香味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讨论交流
描写春花都用了哪些方法?请结合课文举例说明。
作者如何全方位的描写春花?
树上繁花
树中昆虫
树下野花
自上而下
眼前花儿争春
想象结果实
由实到虚
花的色彩(“红”、“粉”“白”)
花的味道
色味结合
像星星眨呀眨
暗写风与太阳
明暗结合
全方位描绘春花的美
多、艳、甜
特点
春风图
春风图
作者从哪些感觉来写春风?
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泥土的气息、草味、花香
鸟鸣、清风流水、短笛
触觉和煦
嗅觉芳香
听觉悦耳
运用各种感觉描绘春风
春雨图
作者抓住了春雨什么特点?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细密
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轻盈
一下就是三两天
绵长
抓住特点描绘春雨的“润”
为什么用“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这样的语句写春雨呢?
这是春雨迷蒙时特有的景状作者观察细致,整个空间弥漫着牛毛、花针、细丝一般的春雨远望去,屋顶上像有一层薄烟。
雨中有哪些自然景物?
树叶:绿得发亮(侧面)
小草:青得逼你的眼(侧面)
视线转向人间的生活:
雨夜的宁静(家家一灯如豆)
行人,农民的活动
春雨沐浴的温馨(房屋)
由物到人 由近到远
迎春图
多、忙、乐
特点:
“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此起什么作用?
激励人们把握时机,奋发向上,辛勤劳作,也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进而创造美好生活的积极向上的感情。
“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这里的"工夫"是指时间,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一年的时间,可以做好许多事情,告诉人们应当把握时机,奋发向上。
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
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
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
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1这三个自然段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2文章结尾为什么用“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来比喻春天?
赞 春
新:新生命的开始,给人无限希望
美:活泼可爱,令人喜爱
力:给人以信心和力量
延伸拓展,思维发散——畅谈春天。
你还知道古人笔下描写春天的诗句吗?
咏 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江南春绝句
杜 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赋得古草原离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如何写景
一、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二、从不同的感官角度来描写,如视觉、
听觉、 触觉等;
三、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描写,如从高
到低、从近到远等;
四、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学以致用,美景迁移——歌咏四季。
春夏秋冬,四时不同,景色各异,而美景常在。如今正值秋季,那飘飞的黄叶,凉爽的秋风,会给我们怎样的美感呢?请同学们也拿起手中的笔,仿照文中某一图画,写一段话,描绘一幅家乡的秋景图。
总结归纳,提高审美。
法国雕刻家罗丹曾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春天固然美丽,但大自然中美丽的景物比比皆是。希望同学们能用你的眼睛去发现没,用你的心灵去感受美,用你的笔去描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