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9-15 16:33: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
课标要求: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教学目标:
1、运用示意图,说出述地震波的类型、特点及意义。
2、运用示意图,比较地球内部圈层的不同特点。
3、运用示意图,比较地球外部圈层的特征及地理意义。
核心素养:
1、人地协调观:认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的构成(四大圈层)及各个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2、综合思维:从位置、组成、特点、意义等方面,比较地球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的不同特点。
3、区域认知:在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示意图上正确标记岩石圈和软流圈,说出各圈层的主要范围与特征。
4.、地理实践力:绘制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和地球外部圈层关系图,培养学生地理读图、绘图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地球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的划分和特点;难点——在地球内部的传播特点及与地球结构特点的关系。
教学策略:分层教学。
教学方式: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主。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由科幻小说《地心游记》中的故事情节引入,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新课: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1、划分依据:(B理解)
教学活动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文字,观看地震波传播动画,说出地震波的类型及传播特点。要点如下:
地震波分为横波(S波)和纵波(P波)两种,其中,横波传播速度较慢且只能在固体中传播,纵波传播较快且能在固、液、气体中传播如下表。
2、地球内部圈层划分:(B理解)
教学活动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文字和P22图1.34(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据图说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特点,(2)解释:莫霍面、古登堡面,(3)说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情况。要点如下:
(1)传播特点:地震波(包括横波和纵波)在地下平均33Km处传播速度明显增加,形成不连续面(莫霍面),在地下约2900KM处,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形成不连续面(古登堡面)。
(2)圈层划分
依据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
教学活动2:阅读教材相关文字,比较地球内部圈层的名称、界面、深度、波速变化、主要特点等内容。要点如下:
(3)结构特点
名称 不连续面 深度(km) 地震波的速度变化 特征
地壳 陆地33 km处纵波和横波速度明显加快,2900km处纵波速度突然下降,横波消失 固体外壳;厚度最小,其中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
地 幔 上地幔 固态: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物质处于熔融状态;温度、压力、密度增大
下地幔
地 核 外核 是呈熔融状态的金属物质(与地球磁场形成的有关)
内核 呈固态,压力、密度很大,铁镍原子紧紧挤压在一起。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B理解)
教学活动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文字和P23图1.35,说出地球外部各圈层的名称、概念、组成及其地理环境中所起主要作用。要点如下:
教学活动2:完成P24“活动”中相关要求。先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进行交流展示。
课堂小结:本节知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