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浙教版八上科学1.5物质的溶解 第2课时 (课件 35张PPT+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浙教版八上科学1.5物质的溶解 第2课时 (课件 35张PPT+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9-15 18:26:08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第一章 水和水的溶液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5节 物质的溶解(2)
---饱和溶液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理解饱和溶液的含义;认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的转化关系
科学思维:通过实验分析、思维、比较,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
和溶液、浓溶液和稀溶液两组概念
探究实践:进一步练习固体和液体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
热等操作,培养学生设计简单实验步骤的能力;
态度责任:能以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从实验中获取学习的
乐趣。
新知导入
有没有同学去过我国的察尔汗盐湖 想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湖吗?
让我们先看一段视频:
(点击播放)
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知道食盐、蔗糖、硫酸铜等物质都能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那么,这些物质是不是能无限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呢?
我们先以硝酸钾为例,来看一看物质是否能无限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里。
(点击图片可播放)
1、室温下,20mL水中加入5克硝酸钾,搅拌,结果硝酸钾全部溶解形成溶液A;
2、继续向烧杯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搅拌,结果硝酸钾又全部溶解了;
3、将剩下的硝酸钾全部倒入烧杯中,搅拌,结果硝酸钾没有全部溶解,还有硝酸钾固体剩余,此时若想办法过滤掉固体,则其余部分溶液为B。问:
1)溶液A是什么溶液?
2)溶液B是什么溶液?
讨论:
溶液A是还能继续溶解硝酸钾的溶液
溶液B是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自主探究
1)烧杯里加20毫升水,加入一药匙硫酸铜,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再加入一药匙硫酸铜,搅拌,观察现象;……,直至硫酸铜晶体不能继续溶解为止。
2)将烧杯中的混合物加热、搅拌,观察现象;
3)向烧杯中加水,直到硫酸铜全部溶解。
操作 现象 结论
加一匙硫酸铜,搅拌
再加一匙硫酸铜,搅拌
……
加热
加水
溶解形成蓝色溶液
继续溶解
有剩余固体
剩余固体溶解
剩余固体溶解
一定的条件(一定量的溶剂,一定的温度)下,溶质不能无限地溶解在溶剂里。
加热可以使晶体继续溶解
加水可以使晶体继续溶解
新知讲解
1、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2、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一、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讨论交流
1、下列A、B两个烧杯中都有经过充分搅拌的食盐溶液 ,哪个杯中的是饱和溶液?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B杯中盛的是饱和的食盐溶液。而A杯中不能判断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
依据:
B杯中还有食盐固体剩余,说明一定量的水中不能再继续溶解食盐了,所以是食盐的饱和溶液。
讨论交流
2、向A烧杯加入少量食盐,搅拌,食盐又溶解了,但加入较多量的食盐,结果A中食盐又有剩余。
这说明了什么?
向A中加入少量食盐,食盐溶解,加入较多量食盐,结果食盐又溶解不完,说明A烧杯中原先的不饱和溶液后来变成了饱和溶液。
说明:
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水中,不能无限地溶解食盐。
讨论交流
3、如果想要使B杯中的食盐全部溶解,你认为还有什么办法?
加水
加热
说明:
一定温度下,增加水的质量,可以溶解更多的食盐。
一定量的水中,温度越高,可以溶解的食盐更多。
新知讲解
以上实验事实告诉我们:
溶液是否饱和具有条件性和暂时性。
“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条件下,确认“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才有确定的意义。因为条件(温度、压强、溶质及溶剂的量)改变时,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
活动:
1)向烧杯加入20mL的水,再多次加入少量食盐,搅拌,直到食盐不能溶解,此时烧杯中的上层液体是 溶液;
2)取上述烧杯中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并加入少量高锰酸钾晶体,振荡,观察现象;
现象: ;
无色食盐溶液
加入高锰酸钾后溶液
高锰酸钾全部溶解,原来无色的溶液变成紫色溶液
食盐的饱和
新知讲解
以上实验事实告诉我们:
溶液是否饱和具有相对性:
对某溶质是饱和的溶液,对另一种溶质可能是不饱和的。
所以,一定说“某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能或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在描述溶液的状态时,一定要说“某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或“某种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才有意义。
新知讲解
3、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理解:
1)饱和溶液概念中的“不能”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溶解该物质的理达到了最大限度;
2)不饱和溶液概念中的“能”则指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溶解该物质的理还没有达到最大限度。
思考讨论
我们已经知道,对固体溶质而言,某些条件改变时,饱和溶液可变成不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也可变成饱和溶液。
议一议:
1)什么条件下,不饱和溶液可变成饱和溶液?
2)什么条件下,饱和溶液可变成不饱和溶液?
加溶质、蒸发溶剂,降温等
加蒸发、升温等
1、大多数固体物质随温度的升高,溶解能力增强。
对多数固体溶质而言,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
对多数固体溶质而言,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方法:
新知讲解
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①继续加入该溶质
②恒温蒸发溶剂(水)
③降低温度
①继续加入溶剂(水)
②升高温度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增加溶质
蒸发溶剂
增加溶剂
降低温度
升高温度
新知讲解
2、极少数固体物质随温度的升高,溶解能力减弱,如氢氧化钙等。
将氢氧化钙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
将氢氧化钙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方法:
①继续加入该溶质
②恒温蒸发溶剂(水)
③升高温度
①继续加入溶剂(水)
②降低温度
饱和石灰水
不饱和石灰水
增加溶质
蒸发溶剂
增加溶剂
升高温度
降低温度
活动
10毫升水中加入10克蔗糖全部溶解了,溶液可能还没有饱和,10毫升水中加入0.2克熟石灰却不能全部溶解。
对比这两种溶液,蔗糖溶液为浓溶液,熟石灰溶液为稀溶液。实验说明,浓溶液未必是饱和溶液,而稀溶液未必是不饱和溶液。
加入约0.2克熟石灰
振荡
新知讲解
三、浓溶液和稀溶液
1、浓溶液和稀溶液:
浓溶液:
浓溶液溶有较多溶质的溶液称为浓溶液;
稀溶液:
溶有较少溶质的溶液称为稀溶液。
稀溶液 浓溶液
新知讲解
升温
20 ℃的KNO3饱和溶液
40 ℃ 的KNO3 不饱和溶液




KNO3不饱和溶液
Ca(OH)2 饱和溶液
2、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新知讲解
3、对于同种溶质,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要比不饱和溶液浓
不饱和硫酸铜溶液
饱和硫酸铜溶液


浓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使之变成稀溶液,这个过程称为溶液的稀释。
思考交流
1、为什么汗水带咸味?被汗水浸湿的衣服晾干后,为什么常出现白色斑痕?
人分泌的汗水是含少量氯化钠,是食盐的不饱和溶液。所以带咸味,晾干,是将水分蒸发,不饱和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所以有氯化钠析出
2、一瓶蒸馏水和一瓶氯化钠溶液,用什么简单的方法区分开。
品尝、蒸发、导电性实验、各加一同样可漂浮的木块等(合理均可)
课堂练习
1、在一温度下,向一瓶NaCl饱和溶液中加入一些NaCl晶体,则( )
A.晶体质量减小 B.溶液变浓
C.晶体质量不变 D.溶质溶解性变化
C
课堂练习
2、某温度下,将3gA物质放入7g水中,得到10g溶液,该溶液是( )
A.饱和溶液 B.不饱和溶液
C.浓溶液 D.无法确定
D
课堂练习
3、把室温下的不饱和食 盐水变成饱和溶液,最好的方法是( )
A.蒸发水 B.加食盐
C.给溶液降温 D.给溶液升温
B
课堂练习
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饱和石灰水一定是浓溶液
B.无色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
D.溶液一定是固体溶于水形成的
C
课堂练习
5、饱和溶液用水稀释变成不饱和溶液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 )
A.溶质的质量 B.溶剂的质量
C.溶液的质量 D.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
A
课堂练习
6、可以判断烧杯内的硝酸钾溶液是饱和溶液的依据是 ( )
A.蒸发掉1克水,有少量固体析出
B.降低温度,有少量固体析出
C.加入少量氯化钾看固体是否溶解
D.加入少量硝酸钾观察是否溶解
C
课堂练习
7、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极稀的溶液不可能是饱和溶液
B.饱和溶液是不能再溶解溶质的溶液
C.不饱和溶液降温后可能变成饱和溶液
D.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一定变成不饱和溶液
C
课堂练习
8、某硝酸钾溶液在20℃时,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固体没剩余),该溶液为_________溶液,把该溶液升高温度到100℃,则100℃时该硝酸钾溶液是________溶液 (填“饱和”或“不饱和”)。
饱和
不饱和
课堂总结
1、一定条件下,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饱和溶液;
2、一定条件下,还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不饱和溶液;
3、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可相互转化:
4、溶有较多溶质的溶液是浓溶液;溶有较少溶质的溶液是稀溶液;
5、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6、对于同种溶质,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要比不饱和溶液浓。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增加溶质
蒸发溶剂
增加溶剂
降低温度
升高温度
板书设计


饱和溶液: 不能溶解某溶质
不饱和溶液:还能溶解某溶质
浓溶液:溶质多
稀溶液: 溶质少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增加溶质
蒸发溶剂
增加溶剂
降低温度
升高温度
作业布置
1、复习本课时主要内容;
2、完成作业本中相应内容;
3、完成学案中“课后巩固”;
4、预习“溶解度”。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