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

文档属性

名称 陋室铭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10-16 15:42: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 《 陋室铭》,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是唐代的诗人、哲学家。著有《刘宾客集》。本文是他在被贬为地方官时写的。
《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北宋哲学家,宋代理学的创始人。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
“说”--古代一种既可以说明、记述事物,又可以发表议论的文体。文言词语——一词多义之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无丝竹之乱耳
何陋之有?
渔人甚异之。
辍耕之垄上。的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它(指桃花林的奇景)去,往一、解释下列词语: 名: 灵:
馨 : 上:
鸿儒: 白丁:
乱: 案牍:
劳形:
出名 (名作动)品德高尚.博学的人.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二、翻译下面句子。长到(动词)有灵气 (形作动)没有学问的人扰乱(形作动)这(虽)是简陋的房子,只是主人我有美好的品德(就
不觉得简陋了)。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何陋之有?
苔痕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窗帘中。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的没有粗俗浅薄的人。没有(嘈杂)的奏乐声音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有什么简陋的呢?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调素琴, 阅金经
无丝竹乱耳,无案牍劳形。环境
清幽宁静生活
闲适、恬淡交往
人物高雅陋室不陋也1、陋室陋室,真的陋吗?2、文章写“诸葛庐、子云亭”有何用意?运用类比手法,作者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陋室主人也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突出了陋室不陋3、文章以孔子的话作结,有什么作用? 再次证明陋室不陋,从而突出作者高洁伟岸、不随世俗的志趣和抱负,同时又照应了“惟吾德馨”一句,含蓄无穷,发人深思。作者借《陋室铭》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怀?思考: 抒发了作者高洁伟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你还能说出哪些安贫乐道、节操高尚的名士? 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托物言志)1、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
2、《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
3、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4、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5、《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孔子云:何陋之有?6、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话是:
7、《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8、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精要练习11. 本文作者是我国___代文学家___ _。
唐 刘禹锡
2. 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草色入帘青 ②色愈恭,礼愈至
B. ①斯是陋室 ②何陋之有
C. ①可以调素琴 ②素湍绿潭
选B精要练习23.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名:出名。
②惟吾德馨
馨:指品德高尚。
③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鸿儒:博学的人。
④无案牍之劳形
官府的公文 精要练习34. 把下列句子译文成现代汉语。
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苔痕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②孔子云:何陋之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精要练习45.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个句子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作者对官僚士大夫阶层不以国事为念、只顾寻欢作乐的腐败生活鄙弃
6. 作者在本文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表现了怎样的情趣和节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表现了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说“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爱莲说》就是说说爱好莲花的问题。引导复习可爱者甚蕃
陶渊明独爱菊
濯清涟而不妖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fán) 多 仅 洗涤美丽而不庄重(xi?n)少当然竖立玩弄 亵,亲近而不庄重重点字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的主谓间动词:到调节音节代词:这件事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可爱者甚蕃可远观陶后鲜有闻鲜花值得可以少新鲜余谓菊何以谓之文也认为(谥号)称作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重点句子我惟独喜爱莲,它从淤积的污泥里长出来却不受一点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部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越发清香,笔直的洁净地挺立在水中。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对于菊花的爱好,自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生长环境体 态香 气整体风度洁身自好 高洁质朴行为正直 通达事理美名远扬举止端庄 志洁行廉2、作者从哪些角度描写莲?莲具有怎样的特点?观感与评价——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清高)莲——君子3、作者把莲比作君子,那么“菊”和“牡丹”分别比作什么人呢?作者对它们的感情态度又是怎样的呢?菊牡丹隐逸者富贵者惋惜讽刺4、“菊”和牡丹分别有什么特征,作者在这里为什么要写它们?菊牡丹秋季开花,迎寒斗霜,清高避世花色艳丽,雍容华贵反衬莲的高洁品质,表明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正衬莲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品质 爱莲说菊:陶渊明牡丹:世人莲:予 隐逸者
(孤傲避世) 富贵者
(庸俗逐利) 君子
(清高坚守)鲜众托物言志正衬反衬不慕名利 洁身自好文章思想: 文章以“ , ”总领全文,接着从 、 、 、方面写出莲的君子风格。最后以菊 衬托,牡丹 衬托,表明自己 的人生观,以及对 的社会风气的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正面反面不慕名利 洁身自好追名逐利贪图富贵鄙弃有关“莲”的知识:“莲”的别称:荷花、水芙蓉、莲花、水芝等
“莲”是高洁的象征,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作为激励自己洁身自好的座右铭。
“莲”的诗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1)文中写莲花品质的名句是

(2)文中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3)文中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意不敢侮的句子是

(4)“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5)文章的主旨句是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亭亭净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花之君子者也当堂练习 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表现了他们处世态度有何异同?同:他们不随波逐流的态度异:陶渊明面对污浊的环境,选择了归隐;
周敦颐强调人格修养,环境不好,但
人格可以很高尚。1.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3分)
 ⑴ 甚蕃 ⑵ 亵玩 ⑶ 宜乎众矣
  
2. 翻译下面文言句子。(4分)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 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表现了他们处世态度有何异同?(5分)他山之石(实战演习)(安徽省)多亲近而不庄重 应当 喜爱菊花,陶渊明之后很少听说了。 我只爱莲花,(因为它)它从污泥里生出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过却不妖艳。相同点:
表现出他们不随波逐流的态度。 不同点:
陶渊明面对污浊的环境,选择了归隐;
周敦颐强调人格修养,尽管周边的环境很不好,但人格可以是很高尚的。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 分)
  ① 可爱者甚蕃
②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③陶后鲜有闻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 分)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
  
19.根据上文说说作者心中的君子具有怎样的品质。(3 分)(浙江·湖州市)多亲近而不庄重 少 我只爱莲花,(因为它)它从污泥里生出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过却不妖艳。提示:围绕“不同流合污”“不慕名利”“特立独行”“洁身自好”“庄重”“质朴”“正直”等作答。
示例:作者心日中的君子应该具有洁身自好、不慕名利、庄重豁达的高贵品质。4. 文中作者运用了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写法,把“莲花”比喻“君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尚品格。
  在我国很多古诗词中,也用到了这种手法,如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对友人绵绵不尽的深情;李商隐在《无题》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坚贞的爱情;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8分) 不求富贵名利,安贫乐道,在污浊的环境中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