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入学新生教学质量监测考试 地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2年北京携手河北张家口共同举办冬奥会,使得北京成为历史上首个既举办夏奥会又举办冬奥会的“双奥之城”。据此完成1~3题。
1.与伦敦﹑巴黎(仅举办过夏奥会)相比,北京成为“双奥之城”的优势条件是
A.终年温和
B.设施完善
C.四季分明
D.经济发达
2.2022年冬奥会期间,张家口为北京提供
A.比赛场馆
B.资金技术
C.基础设施
D.清洁能源
3.“双奥之城”对北京带来的积极影响是
A.提升城市竞争力
B.疏解非首都功能
C.提高了城市等级
D.减少城巿碳排放
受全球气候影响,长江和黄河源区的湿地面积、数量出现明显变化,湿地类型的斑块分离度不断增大,导致源区水源涵养和水资源调蓄功能发生改变。下图示意长江和黄河源区湿地系统枯水期河川径流与降水量变化趋势。据此完成4~6题。
4.图示信息反映出长江和黄河源区的湿地
A.面积不断增大
B.数量持续减少
C.调蓄功能降低
D.水量逐渐增多
5.研究发现,长江源区湿地分离度高于黄河源区,说明长江源区湿地
A.分布集中连片
B.水分蒸发量大
C.冻土面积较大
D.环境敏感度高
6.长江黄河源区湿地分离度不断增大带来的影响是
A.荒漠化程度加剧
B.径流量变化减小
C.生物多样性增加
D.平均降水量增加
东恰错为青藏高原内流区湖泊,周围没有明显的断层,形态大致呈圆形。湖泊岸线形态多与该区域的地质构造密不可分。下图示意东恰错湖泊岸线及其变化。据此完成7~9题。
7.按成因,东恰错湖泊属于
A.断陷湖
B.坳陷湖
C.火山湖
D.海迹湖
8.东恰错湖区的自然特征表现为
A.北岸落差大
B.生物种类丰富
C.南岸盐度高
D.地质灾害频发
9.东恰错湖泊岸线的变化说明
A.调洪功能增强
B.冰川融水增多
C.牲畜牧草短缺
D.灌溉水源充足
某年10月22~23日,一场强沙尘暴袭击了澳大利亚部分地区。下图示意澳大利亚及周边区域当地时间10月23日4时的海平面气压分布。据此完成10、11题。
10.图示地区正在经历沙尘暴的地区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1.10月22~23日经历此次沙尘暴地区的风向变化是
A.偏南风转为东风
B.偏东风转为东南风
C.偏西风转西北风
D.偏北风转为西南风
淮河下游最低洼处的里下河地区,大规模的垛田与河流互相交织,构成一幅庞大的水网图,垛田形似岛屿,大小不等,形态各异,当地居民划船一般用篙不用桨。2014年当地的“兴化垛田"成功申报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下图示意里下河地区的垛田景观。据此完成12~14题。
12.里下河地区形成大规模垛田的地理背景可能是由于该地区
A.人地矛盾大
B.河流湖泊众多
C.河流水位低
D.河流含沙量大
13.当地居民划船一般用篙不用桨的主要原因是
A.水面宽阔
B.水位较深
C.用篙省力
D.易控方向
14.“兴化垛田”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垛田景观
B.促进农业转型
C.塑造民族品牌
D.发展特色旅游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的生育率和出生人口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下表示意2011~2020年我国出生人口数据统计。据此完成15~17题。
年份(年)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出生人口(万人) 1604 1635 1640 1687 1655 1786 1723 1523 1465 1200
15.2011年以来,我国出生人口变化反映的人口特点是
A.出生率持续下降
B.死亡率先升后降
C.增长率波状上升
D.总人口不断增加
16.目前我国人口发展趋势,短期内可能使
A.人均资源量增加
B.老龄化程度加深
C.人口呈现负增长
D.劳动力数量短缺
17.应对我国人口变化的有效措施是
A.调整生育政策
B.提高人口素质
C.鼓励农民进城
D.优化产业结构
农户日常消费区位类型指农户从事日常消费活动依托的分类场所,区位类型表征了消费服务功能与等级。下图示意某课题组研究江汉平原某县农户日常消费区位类型及变化。据此完成18~20题。
18.该县农户日常消费选择的区位类型主要是
A.村庄
B.集市
C.乡镇
D.县区
19.该县农户日常消费的服务功能与等级表现是
A.村庄服务功能齐全
B.集市服务种类最多
C.乡镇消费市场最大
D.县区消费等级最高
20.该县农户日常消费区位选择变化的趋势是
A.蔬菜食品区位选择呈均衡化
B.日常用品选择村庄增长明显
C.衣着服饰消费逐渐疏远县区
D.高档家电越来越集聚于集市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60分。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现代黄河三角洲是世界各大河三角洲中海陆变迁最活跃的地。在过去的两千年里,黄河三角洲上下徘徊,形成了几百公里长的海岸线。自19世纪中叶开始,人们就已经开始不断在黄河下游及三角洲修筑水利工程,以控制洪水,保护沿海地区的发展。下图示意现代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变迁过程。
(1)描述现代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变迁的特点。(6分)
(2)推测近年来黄河三角洲新造陆地面积速度减慢的原因。(8分)
(3)说出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变迁给沿海区域环境带来的益处。(6分)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滑雪场是发展滑雪运动的基础,是普及冰雪运动、发展冰雪产业的基本保障。滑雪场曾经高度依赖寒冷的气候和适宜的地形条件。2000年之后,随着大规模造雪技术的运用,我国滑雪场呈现“西扩南进”的蓬勃态势。2022年京-张冬奥会成功举办,为中国普及和快速发展冰雪运动和冰雪旅游提供了契机,激发了人们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下图示意我国滑雪场分布。
(1)解释我国滑雪场的空间分布与主要山脉分布的耦合关系。(6分)
(2)分析青藏高原滑雪场数量相对较少的原因。(6分)
(3)说明近年来我国滑雪场空间分布呈现出“西扩南进”蓬勃态势的社会经济条件。(8分)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克里米亚半岛南部的黑海之滨,气候独特,盛产优质葡萄,当地的葡萄冬季采用非埋土式种植(埋土式种植是指冬季低温需挖沟将藤蔓埋到地下以防冻伤),酿酒业发达。通常来说,稳定的温度、光线和湿度等环境对葡萄酒的酿造和储存都至关重要。马桑德拉葡萄酒庄建立初期,人工挖掘了至山腰的隧道作为酒窖,至今它的酒窖里收藏了上百万瓶刻有沙皇皇室封印的葡萄酒。酒庄酿造的葡萄酒醇香浓厚,藏酒价格不菲,深受市场的欢迎,但该厂却严格控制其生产量。下图示意马桑德拉葡萄酒庄位置。
(1)说明该地采用非埋土式种植葡萄的气候条件。(6分)
(2)推测该地挖掘隧道作为酒窖对保障葡萄酒品质的好处。(6分)
(3)简析马桑德拉葡萄酒价格昂贵但深受市场欢迎的原因。(8分)高三年级入学新生教学质量监测考试
地理参考答案详解及评分说明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I.C[解析]伦敦和巴黎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气候温和,且冬季最冷月气温在0度以上,不适合举办冬奥会;而北京为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条件既利于举办夏奥会,又利于举办冬奥运。故选C。
2.D[解析]与北京(拥有技术、人才、资本优势)相比,张家口社会经济相对落后,具有高山滑雪资源优势和清洁能源优势。冬奥会期间,张家口为北京提供了大量的清洁能源(风能,电能、氢能等),比赛场馆、基础设施不能提供。故选D。
3.A[解析]“双奥之城"有利于提升北京市的城市竟争力;不能疏解非首都功能和提高城市等级;随着城市发展,能源消耗增加,城市碳排放总量会增加。故选A。
4.C[解析]读图文材料可知,长江和黄河源区的枯水期流量减少,湿地类型的斑块分离度不断增大,说明该区域湿地面积减少、数量增多,水源涵养和水资源调蓄功能降低。故C正确。
5.D[解析]逆向思维,如果长江源区生态环境更加脆弱,对环境敏感度高,可能使其湿地分离度高于黄河源区,说明分布更加分散;其它水分蒸发量和冻土面积大小无法确定。故D正确。
6.A[解析]长江黄河源区湿地分离度不断增大,湿地面积进一步减少,导致荒漠化程度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平均降水量、径流量的变化不能确定。故A正确。
7.B[解析]据材料可知,东恰错位于青藏高原,地壳运动活跃,因湖泊周围没有明显的断层,属于水平挤压场陷积水形成的;火山湖般位于火山口附近;海迹湖一般形成于海洋附近。故B正确。
8.A[解析]据图可知,东恰错湖泊岸线北岸密集,坡度陡,落差大;南岸稀疏,坡度缓,附近冰川多,盐度低;东恰错地处青藏高原内部,气候寒冷,生物种类少,地质灾害少。故A正确。
9.B[解析]据图可知,东恰错湖泊岸线2018年大于1990年,说明湖泊面积增大,冰川融水增多;东恰错位于青藏高原,属内陆湖泊,对河流没有调蓄功能;咸水湖不能作灌溉用水;海拔高,不宜生长牧草。故B正确。
10.C[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到甲地受高气压控制,乙地位于高压中心附近,两地均以晴朗天气为主,且等压线较为稀疏,风力较小;丁地距离沙漠较远,且丁地西侧有高大山脉阻挡.很难发生沙尘天气;丙地等压线较为密集,风力较大,同时丙地西部为沙漠,靠近沙源地,同时丙地为偏西风,便于把西部沙漠地区的沙尘带至此处。故C正确。
11.D[解析]此次沙尘暴受锋而西部高压的影响,图中槽线不断山西向东移动。从图中可以看到丙地位于锋后,锋前为偏北风,来自低纬,属于暖性气流,锋后为西南风,来自高纬,属于冷性气流。故沙尘暴所经过的地区,其风向由偏北风转为西南风。故D正确。
12.B[解析]里下河地区位于淮河下游,地势低洼、降水丰富.洪涝灾害频发,人口增加,为增加耕地而积.当地居民因地制宜修建了大规模的垛田。故B正确。
13.D[解析]篙是一根顺直的杉木圆条或竹杆,长度在5-10米不等,与浆相比,篙对船的操作功能更强.更易控制方向。故D正确。
14.A[解析]"兴化垛田”是里下河地区居民因地制宜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成功典范,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有助于保护垛田景观。故A正确。
15.D[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我国出生人口数先增后减,生育率和出生人口总体星下降趋势,说明出生率波动下降;增长率大于0,总人口不断增加;死亡率变化没有信息。故D正确。
16.B[解析]读表可知,目前我国出生人口较少,人口增长级慢,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人口总量增加,人均资源减少,劳动力数量充足。故B正确。
17.A [解析]应对我国人口变化的有效措施是调整生育政策;提高人口素质、鼓励农民进城、优化产业结构与人口数量变化无关。故A正确
18.C[解析]读图可知,乡镇在农户日常消费区位类型人次占比最高,是主要的消费场所。故C正确,
19.D[解析]村庄、集市、乡镇、县区城镇等级由低到高,服务功能由少到多,县区具有最全的服务功能、最高的服务等级、最大的消费市场。故D正确。
20.B[解析]读图可知,蔬菜食品区位选释更靠近村庄:日常用品选择村庄增长明显;衣着服饰消费逐渐集中于县区;高档家电消费集市、县区呈增长趋势。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60分,
21. (20分)
(1)总体海岸线不断向海洋推进(陆进海退);推进速度逐渐减慢;1972-1976年主要向东北方向扩展;1976-1996年后造陆速度减慢,并集中在东部(今河口附近)等。(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
(2)随着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增加,水土流失减轻;上中游水利工程对泥沙的拦截,黄河入海泥沙量减少;黄河流域人类用水量增加,黄河下游水量和输沙量减少;全球气候变化,海平而上升,海水侵蚀加强;渤海地壳一直下沉。(每点2分,共8分)
(3)陆地面积增加;土壤肥力提高;陆地生物栖息地范围扩大等。(每点2分,共6分)
22. (20分)
(1)我国滑雪场主要分布在山区;山区地形起伏大,适合不同类型滑雪场的建设;山区海拔高,气温低,雪期长,滑雪季较长等。(年点2分,共6分)
(2)青藏高原高寒缺氧,不利于滑雪运动开展;人口稀少,经济相对落后,本地客源少;与东部地区距离远,交通不便等。(每点2分,共6分)
(3)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滑雪消费需求增加;国家政策和北京冬奥会的驱动,有效促进了滑雪场的建设;造雪技术不断完善,使滑雪场区位更加灵活;基础设施和交通建设不断完善,利于滑雪场运营等。(每点2分,共8分)
23. (20分)
(1)该地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平均气温在0度以上;沿海受海水的调节作用,冬季气温较高,不需要埋土就可以顺利过冬;北部山脉阻挡了冬季冷气流,冻害较少等。(每点2分,共6分)
(2)隧道空间封闭,利于保持恒温状态;山腰人类活动较少.利于减少地面震动;山腰地带.海拔较高,气候凉爽等。(每点2分,共6分)
(3)葡萄原料优质,葡萄酒品质好;生产量少,供给不足;储藏条件好,窖藏时间久,生产、管理成本高;酿酒工艺独特,品牌效应明显;收藏价值高等。(每点2分,共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