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甲午中日战争
新课导入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面临的形势
《马关条约》签订后,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狂潮,中国岌岌可危。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失败了,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也失败了,而列强在一点点的瓜分中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怎么办?
出路?
希望?
救亡图存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学习难点: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失败的原因
学习重点:公车上书,戊戌变法的内容及影响
学习目标
1.知道公车上书、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了解百日维新的基本史实,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认识课文插图等多种资料,制作百日维新措施的相关表格,初步掌握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3.以维新人士的爱国事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
1895年春,乙未科进士正在北京考完会试,等待发榜。《马关条约》内割让台湾及辽东,赔款二万万两的突然消息传至,在北京应试的举人群情激愤。台籍举人更是痛哭流涕。4月22日,康有为、梁启超写成一万八千字的“上今上皇帝书”,十八省举人响应,一千二百多人连署。5月2日,由康、梁二人带领,十八省举人与数千市民集“都察院”门前请代奏。
公车上书(1895年)
第一篇 揭开序幕
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维新变法的序幕
1.时间:
2.直接原因:
3.根本原因:
4.领导人:
5.核心内容:
6.在位皇帝:
7.结 果:
7.意 义:
1895年春
《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群情激愤
康有为和梁启超(资产阶级维新派)
请求拒和、迁都、变法
光绪帝
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重重。
梁启超
康有为
未能见到光绪帝,上书失败
康有为
梁启超
康有为(1858-1927),字广厦,号长素。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少年时受过严格的传统儒家教育。代表作为《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在广州举办万木草堂讲学,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是维新变法的领袖人物。他的两本代表作被人称之为“思想界之大飓风”“火山喷发”。
梁启超,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
“法者天下之公器,
变者天下之公理”
公车上书这件事反映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什么样的精神?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人物扫描
公车:汉代以公家车马送应举之人赴京,后以“公车”泛指入京应试的举人。
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就此放弃了吗?那怎么办?
第二篇 变法继续发展
组织学会 创办报刊
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维新思想的发展
2.过程:
1.原因:公车上书失败
3.意义:
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
(1)维新派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
(2)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
梁启超在上海创办《时务报》-----当时影响最大的维新报刊
梁启超
严复
严复在北京创办的《国闻报》,号召变法图强,成为北方最有影响力的报纸。
上述学会和报刊主要宣传了什么观点?产生了什么影响?
“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为目的,号召变法图强。
——《国闻报》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论。
——《天演论》
严复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
——《变法通议》
变法图强的观点,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
梁启超
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维新思想的发展
“百日维新”前的论战:
光绪帝召见康有为
光绪帝召见康有为
(盛气凌人)你老是变法、变法呀,你知不知道,祖宗之法是不能变的,变则背天理,必然祸乱天下。
荣禄
康有为
世事万物皆变化,祖宗之法为什么不能变?祖宗之法治国之本,只有变祖宗之法中陈腐之处,国家才能富强。
李鸿章
(拍桌子)住嘴,此不忠不孝之论,不可宽容。
康有为
今天祖宗留下的疆土都保不住了,还谈什么祖宗之法,就拿总理衙门来说吧,祖宗之法里并没有,是最近跟洋人打交道才新设立的,时代变了,祖宗之法必须变。
(捋胡子)年纪轻轻,就有如此见解,难得难得,我会尽最大努力把他引见给皇帝的。
思考:面对不同的声音,假如你是光绪帝,变还是不变?请说明理由。
三、维新变法的高潮——百日维新
(1)背景:
①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
②康有为上书光绪帝,呼吁变法救国
“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即无强敌之侵,揭竿斩木,也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③光绪帝“不甘做亡国之君”
“ 太后若仍不给我事权,我远退让此位,不甘做亡国之君。”
光绪皇帝
第三篇 维新变法走向高潮
百日维新
1.开始标志:
1898年6月11日,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2.主要内容:
新法内容 积极作用
政治
经济
文化
军事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有利于资产阶级参政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
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废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有利于西方先进技术和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
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有利于增强军事实力
京师大学堂
三、维新变法的高潮——百日维新
1898年为农历戊戌年,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
九月十三日,光绪帝写密诏给康有为:今朕位几不保,汝康有为、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等,可妥速密筹,设法相救。
3.戊戌政变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囚禁光绪皇帝,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法诏令。
6月11日——9月21日,历时103天,被称为“百日维新”。
三、维新变法的失败——戊戌政变
光绪被囚于瀛台
“戊戌六君子”遇害
三、维新变法的失败——戊戌政变
刘光第
39岁
杨锐
41岁
林旭
23岁
杨深秀
49岁
康广仁
31岁
谭嗣同
33岁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之所以不昌者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谭嗣同
谭嗣同临刑前有绝命诗:“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材料中的“贼”指的是什么?为什么无力回天?材料表达了谭嗣同怎样的感情?
贼: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
无力回天:变法得不到支持,最终失败。
感情:为信仰而死,为人民而死,死得其所,表达了他不畏牺牲的伟大爱国情感。
我 自 横 刀 向 天 笑
去 留 肝 胆 两 昆 仑
谭嗣同殉难图
三、维新变法的失败——戊戌政变
戊戌变法的唯一成果——京师大学堂保留下来
京师大学堂遗址
三、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
材料一:变法遭到守旧势力的强烈抵制和反对,各省督抚大多持观望态度。
材料二:当慈禧太后把光绪帝囚禁后,他无奈的感慨:“朕虽有改革之心,却毫无实权,朕就是一个傀儡!”
材料三:在百日维新的103天里,光绪帝先后发出变法诏令、谕旨达180件。康有为的弟弟康广仁曾评价道:“规模太广,志气太锐,包揽太多,同志太孤,而举行太大”。
材料四:戊戌变法的阶级基础是知识分子和民族资产阶级,当变法曲终人散之时,广大的人民群众对此很漠然,好多人不知道具体的情况。
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
没有发动人民群众
顽固派势力强大
资产阶级力量薄弱(根本原因
1.性质: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
2.历史意义:
(1)戊戌变法是一场主张向西方学习以求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2)传播了资产阶级思想,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3)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3.教训: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资本主义的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三、维新变法的性质和历史意义、失败教训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序幕
发展
高潮
变法失败
公车上书揭开序幕
创办报刊组织学会
百日维新
戊戌政变
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该我上场啦!
?
课堂小结
1.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
A.公车上书 B.《万国公报》创办
C.强学会成立 D.戊戌政变
2.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的根本原因是( )
A. 变法触动了封建顽固派的利益
B. 光绪帝借“变法”向慈禧太后夺权
C. 变法不利于清王朝统治稳固
D. 变法改变了祖宗的例律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3.某班同学正在演出历史剧,其中一个演员慷慨激昂地说:“各国变法,都是经过流血才成功的,中国还没有流血,让我来做第一个吧!“这个角色是( )
A.刘光第 B林旭 C杨锐 D.谭嗣同
4.戊戌变法的实质是( )。
A.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B.一次知识分子参与朝政的运动
C.一次封建地主阶级的改良运动 D.一次资产阶级的革命运动
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