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相互作用 实验3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相互作用 实验3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9-16 14:24: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第二章 力
实验三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目的】
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合成时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原理】
使一个力F′的作用效果和两个力F1、F2的共同作用效果相同,就是让同一条一端固定的橡皮条伸长到同一点,所以F′就是F1、F2的合力,作出F′的图示.再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F1、F2的合力F的图示,比较F和F′的大小和方向是否相同.
【实验器材】
方木板、白纸、弹簧测力计(两个)、橡皮条、细绳套、三角板、刻度尺、图钉(若干).
【实验步骤】
1.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水平桌面上的方木板上.
2.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A点,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个细绳套.
3.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勾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到某一位置O,如图所示.记录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用铅笔描下O点的位置及此时两细绳套的方向.
4.用铅笔和刻度尺从结点O沿两条细线方向画直线,按选定的标度作出这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和F2的图示,并以F1和F2为邻边用刻度尺作平行四边形,过O点画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此对角线即为合力F的图示.
5.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O,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细绳套的方向,用刻度尺从O点按同样的标度沿记录的方向作出这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的图示.
6.比较力F′与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F在大小和方向上是否相同.
7.改变两个力F1和F2的大小和夹角,再重复实验两次.
【数据处理】
1.用铅笔和刻度尺从结点O沿两条细绳的方向画直线,按选定的标度作出这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和F2的图示,并以F1和F2为邻边用刻度尺作平行四边形.过O点画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此对角线即为合力F的图示.
2.用刻度尺从O点按同样的标度沿记录的F′的方向作出这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的图示.
3.比较F′和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F在大小和方向上是否相同.
【误差分析】
产生原因 减小方法
偶然
误差 读数 正视、平视弹簧测力计的刻度
作图 (1)两分力夹角在60°~120°之间
(2)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尽量大些
【注意事项】
1.弹簧测力计使用前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否则应校正零位(无法校正的要记录下零误差).还需用钩码检查是否存在示值误差,若存在,应加以校正.
2.被测力的方向应与弹簧测力计轴线方向一致,拉动时弹簧不可与外壳相碰或摩擦.
3.在同一次实验中,使橡皮条拉长时结点O的位置一定要相同.
4.在具体实验时,两分力间夹角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以60°~120°之间为宜.
5.读数时应正视、平视刻度.
6.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读数应尽量大些,但不能超出它的测量范围.
(多选)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如图所示).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其中正确的是(  )
一、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长度
C.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要注意使弹簧测力计与木板平面平行
D.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绳套时,两测力计示数要保持相同
解析:在本实验中细绳只记录作用力的方向,两绳不必等长;实验中两次拉伸橡皮条时,应要求两次的作用效果完全相同,即橡皮条被拉伸的方向、长度相同,实验时弹簧测力计应与木板平面平行,因此选项B、C正确,选项A错误;两测力计拉绳套时,两力的大小可以不同,但不宜太小,选项D错误.
答案:BC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现有木板、白纸,图钉、橡皮筋、细绳套和一个弹簧测力计.
(1)为完成实验,某同学另找来一根弹簧,先测量其劲度系数,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用作图法求得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_____N/m.
二、实验数据处理
弹力F/N 0.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伸长量x/(×10-2 m) 0.74 1.80 2.80 3.72 4.60 5.58 6.42
答案:(1)55(±2均可) (2)2.10(说明:有效数字位数正确,±0.02均可) 画法见解析 (3)3.3(±0.2均可)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