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罗斯福新政期末试题分类选编2021-2022学年山东省各地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罗斯福新政期末试题分类选编2021-2022学年山东省各地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15 19:48: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13 罗斯福新政
1.(2022·山东滨州·九年级期末)一个寒冷的冬天,一个煤矿工人家庭的父子有这样一段对话:子:“家里为什么不生火?”父:“因为我们买不起煤。”子:“为什么买不起?”父:“因为爸爸失业了。”子:“爸爸为什么会失业?”父:“因为煤生产得太多了。”这段对话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它最能出现于
A.1861年的俄国
B.1868年的日本
C.1921年的苏俄
D.1930年的美国
2.(2022·山东潍坊·九年级期末)将不同类型的史料相互结合、相互印证,能促进我们对历史真相的认识。以下两则史料能印证( )

A.美国开展了工业革命 B.美国爆发了南北战争
C.美国发生了经济危机 D.美国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3.(2022·山东·成武县实验中学九年级期末)将不同类型的史料相互结合,能促进我们对历史真相的认识。以下两则史料能印证美国
史料一 史料二
A.发生了经济危机 B.爆发了南北战争
C.参加协约国作战 D.开展了工业革命
4.(2022·山东德州·九年级期末)1929年,德国总人口6000万,9月底失业人数为132万,一年以后增加到300万,1931年增加到450万,1932年前两个月超过600万。导致这一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欧洲列强矛盾激化 B.经济危机不断蔓延
C.美欧竞争日益加剧 D.科学技术迅速发展
5.(2022·山东济南·九年级期末)“从1929年到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了40%以上,贸易额减少了三分之二.其中,美国工业产量下降超过40%,贸易额减少70%。”这最能反映危机(  )
A.涉及范围特别广 B.持续时间比较长
C.破坏性特别大 D.来势比较猛烈
6.(2022·山东菏泽·九年级期末)1921—1925年,美国某品牌汽车价格下降了六分之五,购买一辆该品牌汽车还不到一般工人三个月的工资;1929年,美国几乎平均每家拥有一辆汽车。这主要得益于( )
A.生产技术改进 B.蒸汽机的发明
C.汽车生产线的发明 D.内燃机的发展
7.(2022·山东菏泽·九年级期末)“经济增长时,女人会穿短裙,因为她们要炫耀里面的长丝袜;当经济不景气时,女人买不起丝袜,只好把裙边放长,来掩饰没有穿长丝袜的窘迫。”根据乔治·泰勒的这一“裙边理论”,美国最有可能流行长裙的时期是( )
A.20世纪初 B.经济大危机时期
C.20世纪五、六十年代 D.20世纪九十年代
8.(2022·山东·鱼台县教育教学研究室九年级期末)“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突然打一个喷嚏,这个喷嚏迅速蔓延全球,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材料中“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指的是( )
A.经济大危机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巴黎公社成立 D.第一次工业革命
9.(2022·山东济南·九年级期末)以“狮子”和“狐狸”见称的罗斯福,面对经济危机审时度势,进行大胆突破,实行以“3R工程”(复兴、救济、改革)为核心的新政。新政“大胆突破”体现在(  )
A.坚持自由放任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国家干预经济 D.转向社会主义
10.(2022·山东济南·九年级期末)罗斯福就职演说时说“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于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的完成这一任务,政府对待这项任务就像对待战争的紧急状态一样。”他完成“这项任务”的措施是
A.整顿金融体系 B.推行“以工代赈”
C.调整农业政策 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11.(2022·山东临沂·九年级期末)2021年3月,美国总统拜登宣布了一项高达2.3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计划,并承诺这项计划将取得与“罗斯福新政”同样的成就。该计划与“罗斯福新政”哪一措施有相似之处
A.整顿金融体系 B.推行“以工代赈”
C.调整农业政策 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12.(2022·山东菏泽·九年级期末)国际劳工组织警告:新冠可能引发一场全球经济危机,肺炎疫情或致2500万人失业。下列“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对解决失业问题有借鉴意义的是( )
A.“以工代赈” B.加强对工业的指导 C.整顿金融体系 D.稳定农产品价格
13.(2022·山东济宁·九年级期末)1932年美国总统竞选期间,罗斯福提出下列施政主张,说明他准备
*稳定金融,限制股票、证券发行 *约束、控制经济寡头
*监管公共事业的控股公司 *援助铁路运输业
A.继续实行“自由放任”的政策 B.通过扩军备战促进经济复苏
C.运用政府权力干预经济发展 D.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
14.(2022·山东枣庄·九年级期末)“7月1日,距罗斯福做出这个古怪的决定还不到4个月,他设定的25万招聘人数的目标就己达成。全美共有近27.5万人被分配到约1300个工作营,既能补贴家用,又承担了大量急需解决的工程。”这个古怪的决定是指( )
A.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 B.推行农业集体化
C.推行“以工代赈” D.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15.(2022·山东潍坊·九年级期末)20世纪30年代,为缓解经济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颁布了一系列政策。下图反映的措施是
A.整顿金融体系 B.加强对工业的指导
C.调整农业政策 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16.(2022·山东潍坊·九年级期末)苏联1928年-1932年的成就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这里“成就”和“模仿”是指( )
A.斯大林模式、罗斯福新政 B.斯大林模式、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C.第一个五年计划、罗斯福新政 D.第一个五年计划、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17.(2022·山东德州·九年级期末)美国的统治者反对走共产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道路,大多数人民群也没有……思想准备。剩下的出路只有一条,就是在保存市场经济和民主的前提下,抛弃自由放任……的政策,改变局部生产关系。这一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B.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D.经济大危机的严重影响
18.(2022·山东潍坊·九年级期末)1929年10月24日,华尔街股市迎来“黑色星期四”,股价崩盘。为了克服经济危机,罗斯福总统实行新政,新政中最能体现“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符合这一特点的措施是( )
A.确定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 B.缩减农业产量,稳定农产品的价格
C.政府对银行存款进行担保 D.兴建公共工程和以工代赈
19.(2022·山东枣庄·九年级期末)美国前总统奥巴马说:“美国的真正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20世纪30年代美国“改变”的实质是( )
A.国家干预经济 B.法西斯势力猖獗 C.实行福利政策 D.实施计划经济
20.(2022·山东烟台·九年级期末)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苏美两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成就。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第聂伯河水电站 田纳西水利工程
A.都属于计划经济体制范畴 B.美国通过兴修水利工程,实现工业化起步
C.都有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 D.苏联通过兴办公共工程,解决了失业问题
21.(2022·山东聊城·九年级期末)“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如果我们聪明而勇敢地予以对待,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政府对待这项任务就像对待战争紧急状态一样。”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就职演说的这段话,反映了带领美国人民走出危机的最佳方案是( )
A.鼓励人民自救 B.拓宽就业渠道
C.平抑商品物价 D.实行国家干预
22.(2022·山东枣庄·九年级期末)1932年,罗斯福在竞选演讲中说:“对于美国人而言,单纯的施舍会伤害要求保持个人独立的一切本能。大多数美国人都想为他们所得到的东西付出点什么”。在这一理念指导下,美国政府( )
A.整顿金融体系 B.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C.调整农业政策 D.推行“以工代赈”
23.(2022·山东聊城·九年级期末)据统计,从1866年到1941年美国国会通过的法律中,授予总统处理经济问题的自由裁夺权条款共110条,其中1933年前的67年中仅32条,而1933年后的8年中却增加到78条。这说明20世纪三十年代的美国( )
A.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 B.政府积极调整劳资关系
C.分权制衡原则遭到破坏 D.立法权转移到总统手中
24.(2022·山东潍坊·九年级期末)工业生产指数是一些国家用来计算和反映工业发展速度的指标之一。对如图所示美国工业生产指数变化分析恰当的是
A.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空前繁荣,工业快速发展
B.罗斯福政府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促进了工业生产的恢复
C.罗斯福政府通过兴建公共设施,解决失业人口过多问题
D.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客观上加速了美国工业的发展
25.(2022·山东德州·九年级期末)仔细观察下列图片:图片内容是对列宁、罗斯福、邓小平三位历史人物的评述,说法最准确的是( )
图一为创作于1921年的油画《列宁会见上访农民》
图二漫画中罗斯福作为医生,试图拯救生病的“山姆大叔”
图三为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片头
A.都属于伟大的革命家 B.是领导人或核心领导人
C.是拯救国家危亡的人 D.是大胆进行改革的人
26.(2022·山东菏泽·九年级期末)1932—1937年,苏联第二个五年再次提前完成,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先进的工业国;1933—1939年,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新政使美国的经济得以复苏,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苏联的五年计划和美国的新政实行( )
A.说明两国面临同样的经济环境 B.都使两国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
C.都暴露了片面发展重工业的弊端 D.都体现了国家政权对经济的调控
27.(2022·山东德州·九年级期末)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第32任总统,宣布实行新政,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下面正确评价罗斯福新政的是( )
①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先例。
②为美国参加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奠定了政治和经济基础。
③根除了资本主义社会爆发的周期性经济危机。
④美国经济缓慢恢复,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8.(2022·山东临沂·九年级期末)两年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前所未有,世界经济也陷入二战以来最为严重的衰退,各国都积极推进经济发展。下列哪一项是苏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共同作用
A.削弱了政府的权力 B.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C.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D.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29.(2022·山东青岛·九年级期末)“罗斯福新政以国家干预的方式缓解了经济危机,可见,这种方式可以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若按“前提-结论”式的推理来看,以上表述应是
A.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B.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C.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D.前提错误,结论错误
30.(2022·山东济宁·九年级期末)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不久,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专门给他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对罗斯福说:“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材料中的“明智试验”与以往的资本土义经济政策相比有何显著特征
A.放弃了自由企业制度 B.坚持自由主义经济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国家干预经济
31.(2022·山东临沂·九年级期末)20世纪30年代,有人在纽约做一次民意测验,结果发现,罗斯福总统最受欢迎,他后面才是上帝。“罗斯福总统最受欢迎”的原因是他领导美国人民(  )
A.取得了民族独立 B.废除了黑奴制度
C.度过了经济危机 D.战胜了法西斯国家
32.(2022·山东菏泽·九年级期末)某同学搜集到一幅美国失业率曲线图,下面是曲线图的一部分,其中B段失业率逐渐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大危机的冲击 B.美国南北战争的打击
C.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D.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33.(2022·山东济南·九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观察材料一,列举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期影响美国失业率变化的重大事件。
材料二 政府组建了民间自然资源保护队,先后吸收150万男青年从事造林、筑路、森林防火、防止水患、水土保持等市政建设工作。1933年6月16日,罗斯福政府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法令规定工人有权组织起来,选派代表同资本家进行“集体谈判”,规定资本家必须接受最高工作时数和最低工资额的限制。1935年8月,国会通过《社会保险法》,该法包括建立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对残废及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三个部分。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三版)
(2)根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政府采取的社会保障措施,并分析这一时期美国推行社会保障措施的主要特点。
材料三
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我们正为挽救一种伟大而珍贵的政府形式而战,既是为我们自己,也是为全世界。——罗斯福(1936年) 此前的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是赤裸裸、血淋淋、人吃人的资本主义。大萧条表明,这种资本主义已经穷途末路。罗斯福新政开启的社会进步,等于重新塑造了一个资本主义,这个新的资本主义一直发展到今天,其潜力似乎还没有耗尽。——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孙立平
(3)根据材料三,概括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34.(2022·山东聊城·九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多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文学关注的中心都是人——文艺复兴时期的新人,他或她是自身命运的塑造者,而不是翅自然力量的玩物,人们不需要专心于超自然的力量,相反生活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自身所固有的潜能。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够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材料三
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他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推行新政,……所谓“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任、自由竞争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思想?文艺复兴首先兴起于哪一个国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新的政治制度”所依据的要法律文献是什么?该法律文献的颁布使英国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
(3)根据材料三,指出罗斯福新政有何创新之处?
(4)根据以上材料,说说促进社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35.(2022·山东烟台·九年级期末)改革是推动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手段。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上半叶,农奴在俄国全国人口中占很大比重,近40%参加工业生产的劳动者是农奴。农奴世代被束缚在土地上,不能自由迁徙和务工经商。农村贫困落后,农奴购买力低,生产率低下,这些都影响了国内市场的发展。1853-1856年,俄国同土耳其在克里木半岛进行战争,英、法支持土耳其,俄国战败。
——初中历史教材“相关史事”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中期俄国面临的困境,并简述它是如何摆脱困境的。
材料二 近代史上,还没有其他任何国家能像日本人那样迅速和成功地在西方的威胁面前做出机敏的反应。通过专心致志地学习西方,短短四十多年,它从一个蕞尔小国变成世界大国。
——张宏杰《简读日本史》
(2)材料二中,日本是如何“从一个蕞尔小国变为世界大国的”?
材料三 “我准备提出我们积重难返的国家在灾难深重的世界中必须采取的措施,对于这些措施,我将竭尽宪法赋予我的权力之所能,尽快将它付诸实施。”
(3)材料三中“灾难深重的世界”指的是什么?为了挽救积重难返的国家,罗斯福采取了哪些措施?
36.(2022·山东青岛·九年级期末)美国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影响今天,启迪未来。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正是这个设计…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二百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实在令人惊叹不已。
——摘编自易中天《我们的反思》
材料二
1863年元月1日起,凡在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内,为人占有而做黑奴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政府行政部门……将承认并保障这些人的自由……不作任何压制他们的行为。
——1862年《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材料三 美国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首先集中解决了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这个新兴的工业国家以重大科技发明为基础,在19世纪末迅速赶超欧洲强国。通过两次世界大战,美国获得了对欧洲的巨大债券和战争赔偿,实现了世界范围的财富从欧洲向美国的转移。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了崛起的过程,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权国家。
——摘编自黄仁伟《大国兴衰的历史比较》
材料四 在一个经济大萧条的时期,政府不敢干预经济也就无力保障人民的基本福利,于是,人民对胡佛失望了,甚至对美国的政府体制也产生了动摇……(罗斯福)于危难之际大胆启动新政……这些新政一方面开启了政府干预经济的职能,另一方面也开启了福利主义的大门——政府要直接地对人民的基本生活保障负起责任。
——摘编自郑连根《柔软而坚硬的自由》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回答,“精巧的设计”是指什么?请写出一个“乡巴佬”的名字。
(2)根据材料二中漫画回答,当时美国“南部”和“北部”矛盾的焦点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解放“指明地区之内”黑人奴隶的重要意义。
(4)根据材料三,概括“美国崛起”的因素有哪些。
(5)根据材料四,概括“新政”的特点。
37.(2022·山东枣庄·九年级期末)改革是一个民族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顺应时代潮流,抓住机遇,不断改革,关系到国家 民族的兴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以后,西欧国家发生了一系列革命或改革,促进了本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而俄国盛行农奴制,封闭落后。为了改变社会经济发展大大落后于西欧国家的状况,俄国走上了改革之路……
——部编版《世界历史》(九下)
(1)哪一改革开启了俄国的近代化进程?这次改革对19世纪中期俄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材料二 大约在150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成为唯一一个挤入帝国列强行列、靠侵略扩张在自己的国土外建立过殖民地的亚洲国家。
——《大国崛起》解说词
(2)材料中日本“弃旧图新”指的是哪次重大改革?概述其对日本发展产生的最重要历史影响。
材料三 1920年苏俄粮食产量只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一半,工业产值只有战前的13.8%,生活必需品十分缺乏,经济形势严峻。工人中出现悲观失望情绪,彼得格勒、莫斯科等城市爆发了工人罢工和抗议游行,农民对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与日俱增,反苏维埃 暴动不断发生。于是,1921年苏俄政府实施新经济政策。开始从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3)依据材料判断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该政策的制定者是谁?新经济政策“新”在哪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材料四 下图是1929--1945年美国的失业率
(4)根据上图表指出,导致1933年之前美国失业率不断攀升的事件是什么?1933年后美国失业率呈下降趋势得益于美国政府实行的什么改革中的哪一措施? 这次改革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是什么?
(5)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决定改革成败的主要因素有那些?
38.(2022·山东枣庄·九年级期末)近代以来全球历经危机,化危为机考验国家智慧,影响国家命运。与时俱进,顺势而变,方能决胜未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沙皇俄国的大国地位,沙皇正着手开始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国在19世纪后半期发生了转型。
——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
北方人看不惯南方人,南方人不服北方人,美国北方和南方的人都对这场战争跃跃欲试,充满期待,就像一场赌博,都把赌注压在自己这一方。
材料二: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的阵地上去……。”
材料三:它在经济方面表现为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排斥市场调节。计划完全是指令性的,各级领导机关必须执行,企业没有主动性。它在政治方面表现为权力高度集中,忽视民主法制建设,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弊端日益暴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体制障碍。
——周尚文王斯德《苏联兴亡史》
(1)写出与材料一中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列宁这次改革带来了怎样的作用?
(3)材料三中“它”指什么模式?这种模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为改变模式后来出现的弊端,苏联先后进行三次改革都失败了,最终导致什么结果?
材料四:下图罗斯福新政前后美国失业率的变化情况
(4)根据图表,指出导致1933年之前美国失业率不断攀升的事件?1933年后美国失业率呈下降趋势得益于罗斯福新政中的哪些措施?
(5)综合上述材料,谈一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39.(2022·山东济南·九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工业下降 46.2% 40.6% 28.4% 16.5% 8.4%
外贸缩减 70% 69.1% 50% 48% 50%
失业人数 1700万 600万 近300万 85万 300万
材料二 “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必须严格监督一切银行储蓄、信贷和投资,以制止利用他人存款进行投机的活动;必须提供充分而有偿付能力的货币。”——摘编自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就职演说
材料三 罗斯福新政是在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再也不能适应生产力巨大发展的时候开辟的一条新的发展道路……的经济模式后来被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资本主义经过这一重大调整,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和活力……
——摘编自岳麓书社必修2《经济成长历程》
(1)依据材料一,概括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对资本主义国家造成的危害。这场危机是从哪个行业开始的?
(2)材料二中“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反映了罗斯福新政的什么特点?为了兑现材料二中的承诺,罗斯福采取了哪些措施?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40.(2022·山东日照·九年级期末)创新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不竭源泉。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思想创新】 材料一 “运动”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它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它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指导,提倡以人为本,肯定人性,肯定现世生活,它猛烈冲击了封建神学,被认为是冲破黑暗中世纪的一道“曙光”。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运动”指的是什么事件?概括该运动的作用。
材料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十九届六中全会
(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20世纪初的哪场革命将该理论变为现实?二十一世纪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思想是什么?
【方式创新】 材料三 近代欧美日等国通过各自的相对的方式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创造了适合自己国情的政治近代化模式,极大地推动了本国社会发展进程。
——摘自齐世荣等主编《世界通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英国,法国,美国,俄国,日本等国分别通过怎样的方式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政策创新】 材料四 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允许局部地区恢复资本主义,对列宁来说,这种新的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
——《大国崛起》解说词
苏联五年计划(1928—1932年)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变为模仿。
——《全球通史》
(4)列宁实施的“新的政策”是什么?为应对“西方经济的崩溃”,美国采取了什么政策?该政策和苏联五年计划最大的共同点是什么?
【科技创新】 材料五 阿克莱特最早的创造是在河边建造巨大的厂房,在厂房里,工人要服从机器的指挥,随机器的运转而工作,这样一来,一种全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就出现了……工厂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不需要建在河边了。
——齐世荣、钱乘旦、张宏毂主编《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上册
(5)材料五中“全新的生产组织形式”指什么?哪一项发明使工厂“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不需要建在河边了”?
41.(2022·山东枣庄·九年级期末)人类的发展史,也是一段与危机斗争的历史。回眸世界历史,面对危机,人类积极思考,因势利导,化危机为契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53年至1856年间,在欧洲爆发了一场俄罗斯与英国、法国争夺小亚西亚地区权利的战争,因为其最长和最重要的战争是在克里米亚(克里木)半岛上进行的,后被称为克里米亚战争,结果,俄国被打败了,不得不接受耻辱的《巴黎条约》……实际上,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的“旧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为了摆脱危机,俄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二:美国南北战争初期,北方失利,华盛顿几乎失守。1862年,在人民群众的推动下,林肯采取了一系列革命性的措施……北方扭转了战争形势,并最终赢得了南北战争的胜利。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第二版)等
(2)依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二中的“一系列革命性的措施”中林肯政府颁布两个扭转战局的法令是什么?南北战争的性质是什么?
材料三:当日本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下卷)
(3)依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第一个入侵日本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危机,日本实现的社会变革指什么事件?社会变革中哪一措施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性质?
材料四:随着战争的结束和外国干涉军入侵威胁的消失,农民不肯再接受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列宁说:“我们在1921年春天遭到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布尔什维克党注意到危机的出现,提出了各种克服危机的办法。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上卷)
(4)依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为缓解危机,苏维埃政府在列宁领导下采取什么政策?
材料五:
(5)依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导致美国1929—1933年失业率大增的原因是什么?罗斯福新政中采取有利于解决失业问题的措施是什么?罗斯福新政的特征是什么?
材料六: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人类只有共同努力,才能战而胜之……在应对这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的过程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更加凸显,唯有团结协作、携手应对,国际社会才能战胜疫情,维护人类共同家园。
——选编自习近平《团结合作是国际社会战胜疫情最有力武器》
(6)依据材料六,为了应对疫情危机,人类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42.(2022·山东德州·九年级期末)生产力发展水平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制度更新、科技进步和改革调整,都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纵览世界巨变】
材料一 “世界工厂”的转移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末
工业革命 第一次 第二次
世界工厂 英国 美国
特点 制造中心、科技中心、贸易中心 制造中心、科技中心
——摘编自孙林岩《全球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发展》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世界工厂”国家的共同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英国和美国先后发展成为“世界工厂”的政治前提。
(2)19世纪60年代,下列国家发生的改革,都废除了阻碍其经济发展的旧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按要求完成下表。
国家 改革名称 废除旧制度 领导人 共同影响
俄国 1861年改革 亚历山大二世
日本 明治维新 藩制封建身份制度 封建土土制度 明治天皇
【横观各国调整】20世纪以来,苏俄、美国、中国等通过改革调整,都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材料二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
材料三 1933年底,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信中写道:“如果您成功的话,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在各处试行,而我们将以您就职的那一天作为新纪元的第一页。”
——《大国崛起·美国》
(3)材料二中列宁为纠“错”而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4)材料三中“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指的是什么?
(5)为了彻底纠正“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20世纪70年代末,我党作出的伟大决策是什么?
【探究发展真谛】
(6)通过上述材料,我们能够得到怎样的启示?
43.(2022·山东德州·九年级期末)在人类发展史上,一场场变革顺应时代的呼唤,构成了一曲曲历史的交响,推动着社会发展与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思想先声】
(1)请分别写出“在恒河边思考”和“在爱琴海边思考”的思想先哲的名字。据所学知识说说图片作品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思潮?
(2)图中所示的“两颗巨星”共同创立了哪一科学理论?在此理论影响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发展,试举一例说明之。
【制度先河】
宣告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当时资产阶级的胜利意味着新社会制度的胜利,资产阶级所有制对封建所有制的胜利。——马克思《资产阶级和反革命》 俄国革命家托洛茨基指出:……借助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完成了一次历史性的转换:俄国不再是资本主义的效仿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
(3)据所学知识指出英国为确立“新社会制度”颁布了哪一文献?俄国借助战争完成了“历史性的转换”是指什么事件?为何说俄国成为了“世界历史的引领者”?
【经济先例】
(4)由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苏俄、美国为摆脱困境分别实施了什么政策?两国调整经济的方式有何相似之处?
【科技先锋】
(5)图①的发明者是谁?请分别写出为图①、图②的交通工具提供动力的机器名称。网络计算机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
44.(2022·山东济宁·九年级期末)社会进步往往与问题的产生和解决相伴相生。阅读下列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随着克里米亚(注:克里木)的灾难,农奴不断上升的压力变得不可抗拒起来……较有远见的贵族都赞同把农奴从以往一向将他们来年在小块土地上的契约中解放出来,这样,贵族打算将小块土地连成一片,采用有效、大规模的农业技术,并仅仅雇佣他们所需要的从前的农奴做散工……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描述了俄国哪一场重大变革?根据材料一,概括推动这场变革的原因。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面对西方列强船坚炮利的“叩关”,日本与其他亚洲国家一样遭遇了生存危机。然而日本以此作为弃旧图新的历史机遇,并最终化危为机,成为东方第一个摆脱列强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并以侵略扩张建立起海外殖民地的亚洲国家。
——杨伯江《日本两度崛起留给世界深刻启迪》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中期日本遭遇生存危机的直接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哪一事件使日本“最终化危为机”?
材料三罗斯福政府在解救危机的过程中,摒弃了自由放任主义的传统原则,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大大发展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开发了较大的空间。资本主义体制经过自我扬弃进入了垄断的发展阶段。
——摘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3)根据材料三,概括罗斯福政府解救危机的方式及影响。
(4)综合上述探究,谈谈一个国家在面对危机时应当如何做?
45.(2022·山东济南·九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分别写出图一、二、三人物领导的历史事件。三幅图片反映了当时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材料二 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面对“大萧条’现状,他坚定地认为,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另一种办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他果断地采取了与传统经济政策不一样的方法,使美国获得了新生。
——《世界史》
(2)材料二中的“大萧条”指的是哪一事件?“试验”指的是什么?该“试验”采取了与传统经济政策不一样的方法,这一方法“新”在何处?
材料三 他(罗斯福)对企业界精英充满仇恨,他所开创的新政,具有缺乏计划性、浪费性支出严重和为获取政治利益而投机的特点。……当今美国广泛建设的政府项目,都能在新政中找到根源。如农业补贴、最低工资,等等。这些措施实际上都阻滞了经济的增长,并导致生产率下降和失业率上升,并未取得预期效果。
——经济历史学家伯顿·W·福尔索姆《罗斯福新政的谎言》
(3)你是否同意福尔索姆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46.(2022·山东聊城·九年级期末)历史兴趣小组以“美国历史进程”为题展开的主题研究。
材料一:革命给了美利坚人一个机会,一个将自己的政治理想变为现实的机会,美国革命不仅是与英国殖民统治的分离,而且是与整个旧世界专制主义的分离。
——摘自赵晓兰《美国的诞生》
材料二:1863年元月1日起,凡在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内,为人占有而做黑奴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政府行政部门……将承认并保障这些人的自由……不作任何压制他们的行为。
——节选自1862年《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材料三:在一个经济大萧条的时期,政府不敢干预经济也就无力保障人民的基本福利,于是,人民对胡佛失望了,甚至对美国的政府体制也产生了动摇……(罗斯福)于危难之际大胆启动新政……这些新政一方面开启了政府干预经济的职能,另一方面也开启了福利主义的大门——政府要直接地对人民的基本生活保障负起责任。
——摘编自郑连根著《柔软而坚硬的自由》
材料四:美国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首先集中解决了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这个新兴的工业国家以重大科技发明为基础,在19世纪末迅速赶超欧洲强国。通过两次世界大战,美国获得了对欧洲的巨大债券和战争赔偿,实现了世界范围的财富从欧洲向美国的转移。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了崛起的过程,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权国家。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期,美国主导着全球经济、政治、科学和文化。
——摘自黄仁伟《大国兴衰的历史比较》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请你写出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名称并说出此事件对美国发展的历史意义。
(2)综合材料二的内容和所学,说出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总统及美国内战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3)据材料三内容和所学知识,指出新政“对人民基本生活保障”的具体措施。
(4)依据材料四与所学知识,归纳作者分析美国成为世界霸权国家的因素。
47.(2022·山东济宁·九年级期末)危机,是险境也是机会。政治危机、民族危机、经济危机等伴随历史的延续,客观上也促进了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1)19世纪中期,面对历史发展的潮流,俄国和日本都出现了社会危机。根据以上图片展现的历史信息,面对社会危机,当时的俄国和日本分别采取了什么举措
(2)两国解决危机有什么共同点?
材料二 时任美国黑人总统奥巴马参加林肯诞辰200周年纪念活动,并表示他特别感激林肯,因为有了林肯,他才有可能成为美国的第一任黑人总统。
——中国网援引英国广播公司报道
(3)材料二中,奥巴马特别感激林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这次美国之行,给了我极强烈的印象。旧的金融界在崩溃,全国的经济生活以新的方式在改造……我认为,在美国,问题是在于深刻的改造,是在于建立计划经济……
——《斯大林和英国作家威尔斯的谈话》
(4)材料三提及的美国“经济生活以新的方式在改造”指的是什么事件?
48.(2022·山东菏泽·九年级期末)国家的重大改革和调整关乎国之命运,发人深思。结合下列材料和所学,完成问题。
材料一 俄国近现代史示意图(部分)
(1)写出材料一中A、B及C处对应的重大史实,其中B、C处的史实对苏联历史有何重大影响?
材料二 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
——摘自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下
(2)材料二中“日本社会的转型”从本质上指什么?为了实现材料中的“首要目标”,本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三 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如果我们聪明而勇敢地对待,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政府对待这项工作就像对待战争的紧急状态一样。
——1933 年3月4日罗斯福就职演说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演说的背景;为了“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罗斯福政府采取了什么具体措施?
(4)综上所述,你有何感悟?
49.(2022·山东聊城·九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联)1940年的工业总产值比1913年增加6倍多,超过法,英、德,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苏联的)粮食产量,在全盘集体化运动前的1925—1927年期间平均每年为7527万吨,一五期间降为年均7360万吨,二五期间再降为7290万吨。畜牧业的状况更差。
——摘编自吴于度、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二 1924—1939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见下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苏联经济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苏联在工业和农业方面推行的措施。
(2)材料二中,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在1933年前后的变化趋势呈现鲜明对比,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两种趋势出现的原因分别是什么?1933年以后美国经济政策出现什么新特点?
(3)根据所学知识,结合上述两国的历史,你认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应注意什么?
50.(2022·山东济宁·九年级期末)用历史启迪思维,让历史照亮未来,中国人研究《大国法则》,探寻发展之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思想解放】
新的思想观念往往产生于社会发展之先并引导社会转型;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
(1)请写出推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两种先进思想。
【制度创新】
国与国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国家制度的竞争,政治制度上的改革或者创新对于国家的兴盛有着重要作用。
(2)19世纪,俄、日两国为实现制度创新而进行的改革分别是什么?
【民主法制】
民主、自由、平等是整个世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
(3)以世界近代史上美法两国为例,分别写出反映上述思想的重要文献各一例。
【领袖引航】
每当一位杰出领袖的政治生涯开始或结束时,人们的生活往往就起了变化,历史的进程也可能会随之发生变化。
(4)请写出上图中两位“引路人”促进国家发展的史实。
【历史启示】
世界大国的版图变化没有结束也不可能结束,但世界大国的价值是恒久永存的。
(5)纵观大国的发展历程,这对当今的中国有何启发?
参考答案:
1.D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生产中出现的周期性生产过剩。它表现为产品大量积压,企业纷纷倒闭,生产大幅度下降,失业人数剧增,整个社会经济生活陷入混乱和瘫痪。1929年,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随即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持续最久的世界经济大危机。这次经济危机对世界的经济和政治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所以它最能出现于1930年的美国,D项符合题意。而ABC三项都在进行改革,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2.C
【解析】根据材料“1929——1938年美国失业率”可知在此期间美国失业率大大提高,尤其在1933年达到最高值,1929年10月24日,美国证券市场股票价格急剧下跌,交易所里的人们陷入巨大的恐慌,纷纷抛售手中的股票,股票价格下跌的速度非常快,甚至连自动报价机都来不及根由最新价格,一天之内,数万投资者破产,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一场空前规模的经济大危机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大量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失业人数激增,故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工业革命、南北战争、美国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故A、B、D错误。综上答案C。
3.A
【解析】依据题干的“1929年10月24日,美国证券市场股票价格暴跌。惊慌失措的人们聚集在位于华尔街的纽约证券交易所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年,一场经济大危机最先开始于美国。经济大危机首先开始于美国的金融业,A项正确;南北战争爆发时间是1861年,排除B项;美国参加协约国作战是1917年,排除C项;美国开展工业革命育题干信息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4.B
【解析】根据材料“1929年,德国总人口6000万,9月底失业人数为132万,一年以后增加到300万,1931年增加到450万,1932年前两个月超过600万”结合所学可知,1929-1933年期间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导致大量企业倒闭、工人失业,因此材料所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这时期的经济危机不断蔓延,B项正确;材料所述德国大量工人失业的主要原因是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而不是欧洲列强矛盾激化,并且这时期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也是经济危机导致的影响之一,A项错误;1929-1933年期间爆发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使广大劳动人民深受其害,失业人数增多,因此材料所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危机,而不是美欧之间的竞争,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会制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不会导致大量工人失业,D项错误。
5.C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了40%以上,贸易额减少了三分之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最能反映这次经济危机破坏性特别大的特点,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也是经济大危机的特点,但与题干信息不符合。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材料的内容,依据经济大危机的特点从选项中找到合适的答案。学生还要掌握1929年到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的特点是:持续时间特别长、波及范围特别广、破坏性特别广等。
6.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美国总统柯立芝在位期间,洋车工业广泛采用生产线方式生产,使汽车得到普及,C项正确;生产技术改进是重要原因,蒸汽机的发明是在工业革命中, 内燃机的发明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7.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的认识。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的危害:一是工人失业,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劳动人民生活恶化,社会矛盾加深。二是资本家销毁商品,生产受到破坏。经济危机造成成千上万的工人失业,故此题选B。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经济大危机
8.A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时间1929年并结合题中的国家“美国”可以判断,材料中所指的事件是1929年从美国率先爆发的经济危机,A项正确;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巴黎公社成立是在1871年,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六十年代到19世纪中期,均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D项。故选A项。
9.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罗斯福新政“大胆突破”体现在国家干预经济。罗斯福上台后,改变了原因“自由放任”的政策,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使美国逐步走出了经济危机,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故C符合题意;坚持自由放任、优先发展重工业、转向社会主义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10.B
【解析】罗斯福新政时期为了缓解失业压力实行“以工代赈”的措施,主要是兴建大量公共设施创造就业机会。故B符合题意;整顿金融体系不符合材料“直接募工”的信息,排除A;C是农业方面的措施,排除;D是社会保障措施,排除。故选B。
11.B
【解析】为了缓解失业问题,罗斯福新政时期实行“以工代赈”,开始加大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以达到缓解失业目的。故B符合题意;A是缓解金融问题;C属于农业措施;D是社会保障制度,均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选B。
12.A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政治危机。为了应对危机,美国实行了罗斯福新政,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手段,促进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了解决失业问题,政府实行以工代赈,大力修建公共工程,即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受赈济者通过参加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获得了就业机会,A项正确;颁布《工业复兴法》,加强了对工业的指导,排除B项;整顿金融体系,恢复了银行的信用,排除C项;稳定农产品价格,促进了农业的恢复与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
13.C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1932年美国总统竞选期间,罗斯福提出的施政主张,表明了他运用政府权力干预经济发展,即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克服经济危机,故C符合题意;ABD与题干无关,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14.C
【解析】根据题干“他设定的25万招聘人数的目标就己达成。”可知,材料表明这个古怪的决定扩大了就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推行“以工代赈”,通过投资兴建大量公共设施,如水库、发电站、公路、桥梁、机场、运动场、公园等,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因此,这个古怪的决定是指推行“以工代赈”,故C项正确;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对失业家庭进行救济,与题干“扩大就业”不符,排除AD项;为解决粮食问题,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与题干“罗斯福(美国)”不符,排除B项。故选C项。
15.D
【解析】根据材料可得出,雇主每月交纳全体职工工资总额1%至3%,工人失业时每周领取15至18美元,体现罗斯福新政时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福利制度,D项正确;整顿金融体系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加强对工业的指导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调整农业政策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
16.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苏联1928年-1932年的成就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8- 1932年,苏联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化全面加速,开始由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化;1929年至1933年之间发源于美国,并后来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面对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因此这里“成就”和“模仿”是指第一个五年计划、罗斯福新政。C项符合题意;1936年,苏联公布了新宪法,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排除AB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缓和社会矛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调整政策,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
17.D
【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此时面临社会性危机,需要调整社会经济政策,而此时共产主义及法西斯主义已然出现,但美国在二者外选择了另一种与先前所奉行的自由主义政策不同的道路,共产主义诞生于十九世纪,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开始得到广泛关注,法西斯主义则于一战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传播,故而材料所指道路为应“经济大萧条”而产生的“罗斯福新政”,因此这一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经济大危机的严重影响,故D正确;如上所述,一战结束于1918年,法西斯主义尚未出现,故A错误;第二次世界大战又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此时美国已经完成了罗斯福新政改革,故B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十九世纪中后期,故C错误。综上答案D。
18.D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结合所学可知识罗斯福新政中的兴办公共工程。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实行了新政,为了解决失业问题,刺激消费,兴办公共工程。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D项正确;确定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没有体现“授人以渔”,排除A项;缩减农业产量,稳定农产品的价格是对农业方面采取的措施,没有体现“授人以渔”,排除B项;政府对银行存款进行担保有利于恢复银行的信誉,没有体现“授人以渔”,排除C项。故选D项。
19.A
【解析】依据题干关键信息“20世纪30年代、改变”可知,1933年3月,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了应付日益严峻的经济危机,罗斯福一上任就宣布实施“新政”,采用国家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罗斯福新政的显著特点就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因此20世纪30年代,美国“改变”的实质是国家干预经济,A项符合题意;B项法西斯势力猖獗是德日,排除;C项实行福利政策不是“改变”的实质,排除;D项实施计划经济是苏联,排除。故选A。
20.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聂伯河水电站”是苏联第一、二个五年计划的成就,促进了苏联经济的发展。“田纳西水利工程”是罗斯福新政时期“以工代赈”的典型工程,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C项解读正确,符合题意;“田纳西水利工程”不属于计划经济体制范畴,排除A项;“田纳西水利工程”是罗斯福新政时期“以工代赈”的典型工程,排除B项;美国通过兴办公共工程,减少了失业人数,排除D项。故选C项。
21.D
【解析】根据材料“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如果我们聪明而勇敢地予以对待,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政府对待这项任务就像对待战争紧急状态一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罗斯福认为要使美国走出经济大危机的阴影,就要先解决美国人民的就业问题,政府要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实行以工代赈。D项正确;“鼓励人民自救、 拓宽就业渠道、平抑商品物价”都不是主要措施,排除ABC项。故选D项。
22.D
【解析】根据所学和材料“大多数美国人都想为他们所得到的东西付出点什么”可知,这是说,自己付出艰辛的劳动以换取工资来养家糊口,这样,“以工代赈”出台,D项正确;材料是解决工作问题,不是金融、社会保障、农业,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23.A
【解析】根据材料“其中1933年前的67年中仅32条,而1933年后的8年中却增加到78条”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出美国总统权力有所增强,特别是在罗斯福新政期间,为遇制经济危机的蔓延美国国会授子总统处理经济问题的权力大增,这是美国大力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的表现,故A正确;材料没有反映美国政府积极调整劳资关系的信息,排除B项;CD两项不符合史实,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故排除CD。故选A。
24.B
【解析】以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给美国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引起了政治危机,导致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为了克服经济危机,罗斯福一上台,就实行新政,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观察题干美国工业生产指数变化可知,1929--1933年,由于经济危机,美国工业生产指数下降。1933年罗斯福上台后,实行新政,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促进了工业生产的恢复,所以才有题干中的1933年后美国工业生产指数上升。选项B符合题意;ACD项分析错误。故选B。
25.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列宁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思想家,是苏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苏联的主要缔造者、布尔什维克党的创始人,十月革命的主要领导人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即苏联总理)工农国防委员会主席,进行新经济政策,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罗斯福是美国第32任总统,主要成就是推行罗斯福新政,克服经济大萧条;邓小平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推行改革开放,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三个人都敢于创新进行改革,促进国家发展,D项正确;罗斯福不属于革命家,片面概括题意,排除A项;“领导人或核心领导人”只是表面现象,不能最准确概括题意,排除B项;这三个人当时所处的国家不都是处于危亡时期,片面概括材料,排除C项。故选D项。
26.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五年计划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先进的工业国,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的经济得以复苏,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两者效果如此好是因为,均实行国家干预经济,这体现出现代市场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D项正确;苏联要实现工业化,美国则是克服经济危机,排除A项;苏联要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美国此时已经是工业国,排除B项;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排除C项。故选D项。
27.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政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先例;新政期间,美国经济缓慢恢复,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的困扰,为后来美国参加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奠定了政治和经济基础。因此,①②④是对罗斯福新政的正确评价,B项符合题意;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也就无法根除资本主义社会爆发的周期性经济危机。由此可知,③是对罗斯福新政的错误评价,不符合题意,排除含有③的ACD项。故选B项。
28.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是美国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河,进一步提高了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恢复了国家经济。苏俄新经济政策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恢复了国家经济,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所以苏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共同作用是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D项正确;美国罗斯福新政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指导,增强了政府的权力,排除A项;苏俄新经济政策巩固了社会主义制度,排除B项;苏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罗斯福新政都与二战的爆发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29.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一上任,就宣布实施新政,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运用国家力量干预经济,促进资本主义的恢复与发展。新政期间,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据此可知,前提的表述符合史实,因此,前提正确;但是,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据此可知,结论的表述不符合史实,因此,结论错误。综上所述,以上表述应是“前提正确,结论错误”,故选B项,排除ACD项。
30.D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相关知识点。阅读题文获取关键词:1933年、罗斯福,要求选出“明智试验”的显著特征选项,根据所学知识,1933年,罗斯福实行了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新政的特点是国家干预经济,选项中D符合题意,故选D。
31.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大危机爆发后,1933年罗斯福总统上台,实施了新政,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最终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这使得罗斯福总统最受美国人欢迎。取得了民族独立的领导人是华盛顿,废除黑奴制度的是林肯,战胜了法西斯国家是在40年代,所以答案选C。
32.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段即美国在1933年至1937年失业率逐渐下降,是因为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帮助美国经济得以恢复,D项正确;经济大危机的冲击发生在1929年至1933年,不符合材料,排除A项;美国南北战争的打击发生在1861年至 1865年,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第二次世界大战在1939年全面爆发,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33.(1)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
(2)以工代赈、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以政府为主导,通过立法加以保障。
(3)使美国摆脱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解析】(1)
根据所学可知,1929年世界性经济大危机爆发导致大量企业破产,工人失业。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上台实施新政,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就业人数逐步增加。所以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期影响美国失业率变化的重大事件是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2)
根据材料可知,“政府组建了民间自然资源保护队,先后吸收150万男青年从事造林、筑路、森林防火、防止水患、水土保持等市政建设工作。”体现了新政在推行“以工代赈”方面的具体措施,即通过兴建大量公共设施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1933年6月16日,罗斯福政府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法令规定工人有权组织起来,选派代表同资本家进行“集体谈判”,规定资本家必须接受最高工作时数和最低工资额的限制。”体现的是新政在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方面的措施,包括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和《全国劳工关系法》维护工人的合法权益。“1935年8月,国会通过《社会保险法》,该法包括建立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对残废及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三个部分。”体现了新政在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的措施。以上措施都是政府主导的,并且是通过法律加以保护的。
(3)
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说明罗斯福新政的直接影响是使美国摆脱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我们正为挽救一种伟大而珍贵的政府形式而战,既是为我们自己,也是为全世界。”说明新政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34.(1)思想:人文主义。国家:意大利。
(2)文献:《权利法案》;政治体制:君主立宪制;
(3)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4)思想解放:制度创新;促进社会发展的改革。(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围绕题意,言之有理亦可给分。)
【解析】(1)根据材料一“大多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文学关注的中心都是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文思想。文艺复兴首先兴起于意大利。
(2)根据材料二“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新的政治制度”所依据的要法律文献是《权利法案》;该法律文献的颁布使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3)根据材料三“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的创新之处在于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促进社会发展的因素有文艺复兴是思想解放:君主立宪制的创立是制度创新;罗斯福新政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改革等。
【点睛】解答第一问的关键是识记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文。解答第二问的关键是识记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是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标志。解答第三问需要识记罗斯福新政的创新之处在于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解答第四问的关键是认识促进社会发展的因素有文艺复兴是思想解放:君主立宪制的创立是制度创新;罗斯福新政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改革等。
35.(1)困境:落后的封建农奴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对外克里木战争的失败,激化矛盾。摆脱困境的措施: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1861年实行废除农奴制改革,农奴获得自由和土地,分别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自由劳动力和资金。
(2)1868年日本进行明治维新,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明治维新使日本迅速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3)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措施:整顿金融,恢复银行信用;加强对工业的指导,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推行“以工代账”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解析】(1)根据材料一的“农奴世代被束缚在土地上,不能自由迁徙和务工经商。农村贫困落后,农奴购买力低,生产率低下,这些都影响了国内市场的发展。1853-1856年,俄国同土耳其在克里木半岛进行战争,英、法支持土耳其,俄国战败。”可以概括出19世纪中期俄国面临的困境是:落后的封建农奴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对外克里木战争的失败,激化矛盾。为了摆脱困境,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1861年实行废除农奴制改革,农奴获得自由和土地,分别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自由劳动力和资金,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根据材料二的“近代史上,还没有其他任何国家能像日本人那样迅速和成功地在西方的威胁面前做出机敏的反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打开日本国门,日本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1868年日本进行明治维新,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明治维新使日本迅速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日本“从一个蕞尔小国变为世界大国”。
(3)根据材料三的“我准备提出我们积重难返的国家在灾难深重的世界中必须采取的措施,对于这些措施,我将竭尽宪法赋予我的权力之所能,尽快将它付诸实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灾难深重的世界”指的是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为了挽救积重难返的国家,罗斯福采取的措施有:整顿金融,恢复银行信用;加强对工业的指导,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推行“以工代账”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36.(1)设计:1787年美国宪法。人物:华盛顿、富兰克林、杰斐逊等。
(2)焦点:黑人奴隶制的存废。
(3)意义:调动了黑人奴隶参军抗击南方的积极性;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维护了国家统一或团结了非叛乱州。
(4)因素: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通过两次世界大战聚敛财富资本。
(5)特点:政府干预经济;发展了社会福利,政府要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
【分析】(1)
根据材料一“正是这个设计……使这个稚嫩的国家(指美国)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精巧的设计指的是1787年宪法。根据“在二百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乡巴佬”指的是华盛顿、富兰克林、杰斐逊等人物。
(2)
根据材料二中的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美国“南部”和“北部”矛盾的焦点是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3)
根据材料二中1862年颁布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发表调动了黑人奴隶参军抗击南方的积极性;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维护了国家统一或团结了非叛乱州。
(4)
根据材料三的内容“首先集中解决了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这个新兴的工业国家以重大科技发明为基础,在19世纪末迅速赶超欧洲强国。”“通过两次世界大战,美国获得了对欧洲的巨大债券和战争赔偿,实现了世界范围的财富从欧洲向美国的转移。”可以概括出“美国崛起”的因素有: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通过两次世界大战聚敛财富资本。
(5)
根据材料四的内容“这些新政一方面开启了政府干预经济的职能,另一方面也开启了福利主义的大门——政府要直接地对人民的基本生活保障负起责任。”可以概括出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有:加强了政府干预经济;发展了社会福利,政府要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
37.(1)彼得一世改革。消极影响: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2)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
(3)根本目的:巩固苏维埃政权。制定者:列宁。新经济政策“新”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和发展经济。作用:新经济政策从苏联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4)事件: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改革:罗斯福新政。措施:以工代赈。影响: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例(或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
(5)立足国情、遵循社会发展规律、顺应历史潮流等。
【解析】(1)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俄国的 近代化进程。这次改革产生的消极影响主要是使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2)根据“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可知“弃旧图新”指的是明治维新。产生的最重要的历史影响根据“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成为唯一一个挤入帝国列强行列、靠侵略扩张在自己的国土外建立过殖民地的亚洲国家”可知是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
(3)根据“反苏维埃 暴动不断发生”可知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苏维埃政权。制定者则是列宁。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新经济政策“新”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和发展经济。起到的积极作用则是新经济政策从苏联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4)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导致1933年之前美国失业率不断攀升的事件是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1933年后美国失业率呈下降趋势得益于美国政府实行的罗斯福新政中的以工代赈,为失业人口提供了就业岗位。带来的影响则是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例。
(5)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综合所学进行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如立足国情、遵循社会发展规律、顺应历史潮流等。
38.(1)1861年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
(2)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政权,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3)苏联模式。1936年苏联公布了新宪法,标志着苏联模式的形成。苏联解体。
(4)受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
(5)改革推动历史发展;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改革要顺应历史潮流等。
【分析】(1)
根据材料一“……为了保持沙皇俄国的大国地位,沙皇正着手开始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国在19世纪后半期发生了转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相关历史事件是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根据材料一“……美国北方和南方的人都对这场战争跃跃欲试……”可知相关历史事件是美国南北战争。
(2)
根据材料二“1921年,列宁说:‘……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的阵地上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列宁这次改革是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政权,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3)
根据材料三“它在经济方面表现为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排斥市场调节……。它在政治方面表现为权力高度集中,忽视民主法制建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描述的是苏联模式。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苏联模式正式形成。为改变模式后来出现的弊端,苏联先后进行三次改革都失败了,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4)
根据材料四“罗斯福新政前后美国失业率的变化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导致1933年之前美国失业率不断攀升的是受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933年后美国失业率呈下降趋势得益于罗斯福新政中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
(5)
本问是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如:改革推动历史发展;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改革要顺应历史潮流等。
39.(1)危害:工业下降外贸减少大量人口失业行业:股票或金融
(2)特点:国家干预经济。
措施:整顿金融体系推行“以工代赈”
(3)影响:美国经济开始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解析】(1)
根据材料一“工业下降、外贸缩减、失业人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年-1933年经济大危机对资本主义国家造成的危害:工业下降、外贸减少,大量人口失业。根据所学知识,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是从金融行业开始的。
(2)
根据材料二“政府本身直接募工”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反映了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经济的特点。根据材料二“……必须严格监督一切银行储蓄、信贷和投资,以制止利用他人存款进行投机的活动”可得出罗斯福新政中采取的措施:整顿金融体系;根据材料二“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可得出措施:推行以工代赈。
(3)
根据所学知识,罗斯福新政的实施,美国经济开始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40.(1)文艺复兴;文艺复兴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促进了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和发展,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2)《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十月革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4)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都采用了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措施。
(5)工厂制度;改良蒸汽机。
【解析】(1)
根据材料“它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它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指导,提倡以人为本,肯定人性,肯定现世生活,它猛烈冲击了封建神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运动”指的是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作为指导思想,表面上看是复兴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运动,实际上是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进行的反封建斗争;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可知,文艺复兴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促进了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和发展,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2)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科学共产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俄国于1917年通过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苏俄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变为现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3)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法国、美国都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俄国和日本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俄国通过1861年改革,日本通过明治维新。
(4)
根据材料“因而(于1921年)允许局部地区恢复资本主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后,在苏维埃俄国内忧外患、经济苦难的情况下,苏俄政府实行余粮征集制的战时共产主义,引起农民为代表的广大老百姓极其不满。列宁同志经过充分考虑,在1921年3月开始实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经济政策,从而取代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根据材料“苏联五年计划(1928—1932年)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方的崩贵”是指1929年一1933年的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美国为对付经济危机,1933年实行了罗斯福新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指在1928年至1932年,苏联共产党和政府为摆脱苏联落后的农业国面貌而实行的大规模有计划的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按照预先编制的详细计划建设的开端,同时也是人类大规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开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使苏联开始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由此可得二者都采用了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措施。
(5)
根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五中“全新的生产组织形式”指工厂制度;改良蒸汽机使工厂“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不需要建在河边了”。当时为了带动机器,人们只能把工厂建在靠近河流的地方,利用水力带动机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为了改变工厂布局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英国机械师瓦特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改进了蒸汽机。1785年以后,瓦特改进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随后应用于许多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41.(1)农奴制;废除农奴制或俄国1861年改革、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法令。
(2)《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3)美国;明治维新;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4)新经济政策;
(5)经济大危机;推行“以工代赈”;采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6)团结协作、携手应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
【解析】(1)
根据所学可知,俄国的旧制度指的是农奴制,农奴制下俄国军事和经济落后,严重束缚俄国经济的发展。根据所学可知,面对内外交困,沙皇政府开始酝酿改革方案,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法令,即俄国1861年改革。
(2)
根据所学可知,南北内战中,为扭转不利形势,1862年联邦政府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调动了农民和黑人奴隶的积极性,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美国内战的性质是扫除资本发展又一大障碍的资产阶级革命,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3)
根据所学可知,1853-1854年,美国海军舰队两次强行进入日本港口,日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之后其他西方国家接踵而至,所以第一个入侵日本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美国;根据经所学学可知,推翻幕府统治后,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措施是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发展近代经济。
(4)
根据材料可知,“农民不肯再接受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说明战时共产主义不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1921年苏俄实施了新经济政策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促进国民经济稳步发展,巩固了工农联盟。
(5)
根据所学可知,1929-1933发生了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导致了大量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失业人数激增。为解决失业问题,新政中采取“以工代赈”的措施,通过兴建大量公共设施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根据所学可知,罗斯福新政改变以往自由放任的经济发展政策,采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减少经济危机对美国的影响。
(6)
根据材料可知,“人类只有共同努力,才能战而胜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更加凸显,唯有团结协作、携手应对,国际社会才能战胜疫情,维护人类共同家园”说明面对疫情世界各国应团结协作、携手应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42.(1)共同特点:科技中心、制造业中心。政治前提:①英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②美国:通过内战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
(2)农奴制;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新经济政策。
(4)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或“罗斯福新政”。
(5)改革开放。
(6)要从本国国情出发,对经济政策适时进行调整;经济政策的制定要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国家改革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分析】(1)
依据材料二“‘世界工厂’的转移”的表格,概括可知,“世界工厂”国家的共同特点是都是以发展制造业以及注重科技研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发展成为“世界工厂”的政治前提是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或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发展成为“世界工厂’的政治前提是通过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废除了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
(2)
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的旧制度是农奴制,领导人是亚历山大二世。由图表国家“日本”可知,19世纪60年代的改革是明治维新,日本明治维新废除幕府制度,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影响是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3)
根据材料“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为了扭转这种错误,列宁从苏俄的实际出发,实施了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4)
材料三是凯恩斯在给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信,信中“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指的是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是“凯恩斯主义”的大规模应用,这种经济思想的突出特点是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
(5)
1978年12月,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6)
本题为开放性题目,围绕从国情出发、改革创新、发展经济等方面作答,如:从本国国情出发,对经济政策适时进行调整;经济政策的制定要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国家改革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43.(1)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苏格拉底;人文主义。
(2)马克思主义。第一国际的成立或巴黎公社。(任写一例)
(3)《权利法案》。俄国十月革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任写一点)
(4)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都采取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方式。
(5)斯蒂芬森;蒸汽机;内燃机;信息时代。
【解析】(1)
名字:根据材料一“一个人在恒河边思考人与种的关系”可得出古代印度发源于恒河流域,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在印度创立了佛教,解决了人与神的关系。根据材料一“一个人在爱琴海边思考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的问题”可得出苏格拉底在爱琴海边思考。社会思潮:根据材料“一个人在恒河边思考人与种的关系;一个人在爱琴海边思考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的问题。”归纳可得出反映了当时人文主义的社会思潮。
(2)
科学理论:根据图片所示“两颗巨星”分别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共同创造了马克思主义。例子:第一国际的成立,是国际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产物;巴黎公社的建立是工人阶级第一次尝试管理国家,标志着工人阶级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开始向夺取政权的方向努力。
(3)
文献:根据材料三“宣告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及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英国的新制度为君主立宪制,为确立此制度,颁布了《权利法案》。事件:根据材料三“借助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完成了一次历史性的转换”可得出俄国在一战后发了生十月革命。原因:根据材料三“俄国不再是资本主义的效仿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可得出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4)
政策:根据材料四“苏俄国内经济崩溃,供应短缺……”及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为摆脱困境,苏俄采用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相似之处: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得出美国从自由放任政策到国家干预经济,苏俄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两者都都采取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方式。
(5)
发明者:结合材料五图片和所学知识可得出世界上第一辆火车是史蒂芬森发明的。机器名称:根据材料五可得出图①为蒸汽机车,其动力为蒸汽机;图②的汽车的动力是内燃机。时代:根据材料五“网络计算机为人们提供了更为广阔和便利的交流空间,……一个地球村出现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交流空前密切”可得出人类的发展进入了信息时代。
44.(1)俄国农奴制改革。克里米亚(克里木)战争的失败加剧了国内危机;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农奴反抗斗争高涨;部分贵族希望废除农奴制。(答对2点即可)
(2)西方列强的侵略;日本明治维新。
(3)方式:加强国家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干预。影响: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促使资本主义体制自我调整,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4)做法:要根据本国的国情做出块择。要考虑本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要坚定信心,团结协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分析】(1)
依据材料“较有远见的贵族都赞同把农奴……解放出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描述了俄国农奴制改革。依据材料“随着克里米亚(注:克里木)的灾难,农奴不断上升的压力变得不可抗拒起来……较有远见的贵族都赞同把农奴从以往一向将他们来年在小块土地上的契约中解放出来”可知,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原因有:克里米亚(克里木)战争的失败加剧了国内危机;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农奴反抗斗争高涨;部分贵族希望废除农奴制。
(2)
依据材料二“19世纪中期,面对西方列强船坚炮利的“叩关”,日本与其他亚洲国家一样遭遇了生存危机”可知,日本遭遇生存危机的直接原因是西方列强的侵略;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面对幕府统治危机和民族危机,首先推翻幕府统治,然后进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明治维新,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使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因此使日本“最终化危为机”的事件是明治维新。
(3)
依据材料“罗斯福政府在解救危机的过程中,摒弃了自由放任主义的传统原则,运用国家政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