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语文作文指导 专题06 语言(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初中语文作文指导 专题06 语言(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16 08:28: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初中语文作文指导 专题06 语言(原卷版)
语言的重要性
文章好不好,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内容,一是语言。而且语言要重要一些。语言不好,就很难把内容表达好。人们说的美文,主要是针对语言说的。
作文评分标准对语言要求(作文50-60分):
等第 一类 二类 三类 四类 五类
要求 语言流畅、简洁、得体,有一定的表现力。 语句通顺、简洁,用语规范用语得当。 语言基本通顺;用语基本规范 语言不通顺;用语不恰当,病句较多。 词不达意表达混乱
分项得分 25——22分 21——18分 17——14分 13——11分 10——0分
一、作文语言符合语法规范。
作文的语言应该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否则就是病句,充斥着病句的作文肯定是不好的作文。由于近年来中考试卷中不明确考察语法题,所以语文课上语法知识介绍的比较简略,训练也较少,这就导致了中学生作文中病句越来越多的情况。大家要主动丰富一些语法知识,力争避免病句出现。在作品中尽量使用短句,因为句子越长,出现语法错误的可能性就越大,同时短句也有利于读者理解作品内容。
二、作文语言要做到简洁明白。
语言简洁,就是做到“言简而意丰”,用尽量少的文字,表达尽量多的内容。
1、 避免啰唆:古今中外的文章,凡是写的好的,都不啰唆
2、 留有余地:写文章有时不能将话说尽,因为它能给人以想像,符合人们的审美情趣。有些同学写作文时却恰恰相反,非要说到无话可说为止,文章中废话太多,会让读者倒胃口。
三、作文语言要准确。
语言准确,是文章的基本要求,写作首先要在这方面下功夫。
1、用词要做到准确无误:古人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的感叹。我们在写作文时也要尽力将词用准,只有这样才能把意思表达好,才能逐渐写出好文章来。
2、在生活中学习用词:懂得把词用准确和“会”用准确是两回事。因为懂得是一说就清楚,会用则需要去学习。毛泽东曾说过“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语言要准确,主要到生活中去学。
四、作文语言要有色彩。
让语言丰富多彩,这和我们的词汇量有很大的关系,而扩大词汇量的重要途径不是背书,而是读书,特别是读诗歌散文。
让语言富有色彩,这是修辞的主要作用。有一些修辞格,对于语言的生动化有很大的帮助:比喻、比拟、移就、通感、排比、对偶。我们只要多读一些作品,就会清楚地发现这一点。在练习写作的过程中,发现自己修辞格运用的成功与失败之处,时间长了,带有这些修辞格的句子就会不知不觉地在你的笔端流淌出来了。于是语言的色彩也就会越来越绚丽了。
一、用语贴切,意蕴深远
中考作文要使语言鲜明生动、新颖脱俗,考生应尽可能选用那些具体、形象、内涵丰富的词语来写景状物、表情达意,尤其要重视对动词、形容词的锤炼。
二、活用修辞,精彩纷呈
巧妙运用修辞手法,可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机,化腐朽为神奇,写文章时,除了使用比喻、拟人、排比这三大常用修辞外,还可以运用借代、夸张、反复、引用等修辞手法来增强文采,打造亮点。
三、主干枝叶相搭配,语句更具体生动。
具体,就是要将事物写得可闻可睹可摸可感,而且要尽量给人以新的感觉,语言的美感也就产生了。合理地以“定、状、补”加以补充修饰,语句就会顿放异彩。
(一)关爱无处不在
在我们的生活中,关爱无处不在。它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你前进的方向;它就像一团火焰,熔化你心中的冰霜;它就像是火红的太阳,给予你努力的力量。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三个比喻句道出了“关爱”的重要作用,组成排比,起笔夺人。后一句领起下文]
镜头一[新颖独到]
期末考试正在进行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失。我已呆坐在椅子上半个小时了,因为有一道数学题我怎么也解不出来。看着时间一分一秒地逃跑,我开始出冷汗并浮躁了起来。“怎么了?没事儿吧?”一个温柔的声音飘入我的耳际。[改为“耳中”才与“飘入”吻合]原来是张老师。伴随着声音而来的是一包面巾纸。[不恰当。改为:他递给我一包面巾纸。]我看了老师一眼,老师笑着对我说:“没关系,不会就别做了。你还是检查一下前面的题吧,保证会的不丢分。如果热就把窗户打开,别闷着。”看着老师离开的背影,我的心早已是澎湃起伏。[改为:我早已是心潮澎湃。]随后我集中注意力检查前面的题,保证不丢分,不辜负老师对我的爱。
老师的爱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方向。[点明主旨,紧扣首段的比喻句,行文严谨。]
镜头二
窗外的雨哗哗地下着,我已独自在教室里呆了半个小时了。[怎么又是半个小时?]没错,[“没错”改为“无奈”]我没有带雨具。我的爸妈远在外地出差,奶奶腿脚又不好。天渐渐地黑了,教室也暗了下来,对面楼的最后一盏灯也无情地熄灭了。[好!我的真实感觉!]这时,同学小林突然闯入教室。“小林,你怎么来了?”“你怎么还在这儿呀?噢,我来取作业。”小林取完作业后,问我“你是不是没带雨具?可惜我带的是雨衣。你等会儿啊,反正我家离这儿不远,我去给你拿伞啊!”我还没来得及说话,她已经跑了。10分钟后,[时间观念太强,为什么一定用这么精确的时间?]我和小林已走在了回家的路上。我心中早已冻结的冰霜被一股暖流融化了。[言重了,那只能叫做“愁云”同学的爱就像一团火焰,熔化了我心中的冰霜。[不贴切。改为:同学的爱就像一阵清风,吹散了我心中的愁云。因此,段首的第二个比喻句也当改为:它就像一缕清风,吹散了你心中的愁云]
镜头三
“怎么办啊!雨下得这么大,那本书又那么难买,附近书店都没卖的,明天上学没得用了。”“没关系,老爸给你买去,不就是多跑几家书店吗?”说着,父亲拿起雨具就走进了雨中。一个小时后,[改为:不知过了多久,岂不更好!]父亲回来了。我问:“你在哪儿买到的?”“图书大厦。我跑了四、五个地方,雨快把我淋成落汤鸡了。”“谢谢你,爸爸!”“没关系,为了你的学习,做什么都是值得的!”[不够真实!父亲的话有点夸大其词。无需表白。]我暗下决心,一定好好学习,不辜负老爸这一番辛苦。[本段描写不够好,若能详写父亲冒雨买书回来时被雨淋的样子,面对我的感动内疚父亲只是轻描淡写的一笑,几句寥寥数语的安慰,多好!]
父亲的爱就像火红的太阳,给我努力的力量。[点明主旨,紧扣首段的比喻句。]
生活中的关爱无处不在,我们要珍惜这些关爱,在被关爱的同时,也要关爱别人,因为爱是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桥梁。让我们为了生活中这么多的关爱,一起努力吧![总结,点题,照应开头,行文严谨]
【解析】
(二)下面的作文语言多处矛盾、冗余,阅读后进行作文升格。
【病文】
新芽·我
初春的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代替了漫天飞舞的柳絮,挂满枝头的霜雪盖住了摇曳枝头的绿叶[1],白茫茫的一片,似乎压住了所有的生气,一切都显得清冷……
[2]独自走在飘雪的大街上,望着头顶飘飞的雪花,感觉自己[3]就是一片随风飘舞、不知去向的雪花,无助、失意、迷茫……看看天,看看远方,才意识到自己[4]的微不足道,犹如那在风中飘舞的雪花。走着走着,不经意间看见了那被雪片压弯的枝条,好似生气全无,就像自己一样。
陡然间,心中涌起一股暖流[5],心中突然[6]有了一种强烈的愿望:何不拂去枝条上的雪,让枝条恢复一丝生气呢 我伸出手,慢慢地向枝条伸去,手却停在半空……“我给枝条拂去雪花[7],谁为我拂去心中的雪花呢 ”想着,手又缩了回来。“何必那么想呢 ”手又伸了出去。慢慢地拂去一片片的雪。忽然,一颗新芽!一颗新芽呈现在我的面前[8]。再拂去枝条上的雪,一颗颗的新芽出现了,虽不饱满,却充满了生气。“雪下怎么会有新芽呢 它们能熬得住这寒冷的霜雪吗 ” [9]我不禁脱口自语道。“说什么呢 ”不知什么时候,一位老大爷[10]站在了身后。我回转身,恭敬地叫了声:“大爷!”“小伙子,看什么呢,这么出神﹖我已在你身后站了一会儿了。” “新芽!雪下新芽!”我惊叹地回答。 “噢新芽呀,它们的确值得你们驻足。知道吗,天虽然冷,雪虽然厚,但这是压不住生命的萌发的。这些新芽,经历了一冬的积蓄,必定会在春天萌发的,就像你一样[11]。”“像我一样 你怎么知道像我一样 ” “小伙子,我怎么不知道,哈哈……[12]”老大爷说着走远了。
是的,新芽如此,自己也是如此。现在是自己的冬天,但这不也是自己积蓄力量的时候吗 冬天虽漫长,但春天总是会来的。只要心中有梦,充满生气,还怕新芽不能萌发吗 自己不能成功吗 [13]
【病文剖析】
【升格佳作】
雪中新芽
初春的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代替了漫天飞舞的柳絮,白茫茫的一片,似乎压住了所有的生气,一切的一切都显得——冷!
初三,唉……难得有雪,独自走在飘雪的校园。看看天,看看远方,才感觉到天地之广袤,才意识到自己的微不足道,犹如那风中飘舞的不知去向的雪花无助、迷茫……不经意间瞥见了那被雪片压弯的小杨树的枝条,好似生气全无,就像我自己。
陡然间,心中涌起一股冲动,一股强烈的冲动:何不拂去枝条上的雪,让它轻轻松松地不带任何重压地生活呢!伸出手,慢慢地向枝条伸去,却又停在了半空:“我给枝条拂去雪花,谁为我拂去心中的雪花呢 ”手缩了回来:“心中有雪的日子太难熬!”手又伸了出去。慢慢地拂去一层一层的雪。
“新芽!新芽!”当几颗鹅黄中泛着绿意的新芽呈现在眼前时,我惊呼道。迫不及待而小心翼翼地再轻轻拂去整个枝条上的雪,一颗颗的新芽出现了。虽不饱满,却充满了生气。 “好顽强的新芽!”我不禁自语道。 “说什么呢 ”不知什么时候,班主任站在了身后。我回转身,恭敬地叫了声:“老师!” “晓娄,看什么呢,这么出神 ” “新芽!新芽!雪下新芽!”我惊叹地回答。 “哦,新芽!它们的确值得我们驻足。天虽然冷,雪虽然厚,但压不住生命的萌发。这些新芽,经历了一冬的储蓄,必定会在春天萌发的,就像你一样。”“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我迷茫地看着老师。 “是的,正如你,十年寒窗孕育正是你的冬天。”班主任说着走远了。
看着新芽,我陷入了深思……噢!新芽如此,自己也是如此。现在是自己的冬天,但这不也是自己积蓄力量的时候吗 冬天虽漫长,但春天总是会来的。只要心中有梦,还怕新芽不萌发吗 玉砌般的世界,好美!
【解析】
(三)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现代汉语词典》对“亮”的释义如下:①光线强。②发光。③(声音)强;响亮。④使声音响亮。⑤(心胸、思想等)开朗;清楚。⑥显露;显示。
请以“亮”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②自选文体(诗歌除外),文章不少于600字。
【答案】 亮
初阳东升,晨光熹微。
走出门,踏一条幽径,踩着濡湿的柔软泥土。路两旁的灌木静静地呼吸着空气中湿润的负离子。灌木丛中,几只不知名的虫子发出微弱的光。高大的乔木静静地立着,悄悄地收拢了幽绿的叶。浓浓的晨雾弥漫着,挡住了视线,让人无法看清前方的路。
整个世界沉浸在一片乳白色的晨雾中。
冷,无边无际望不到尽头的冷。清晨的风拂过,树叶轻轻地摇曳,原本排列在一起的虫儿被打散,发出的微光也没了秩序。花儿似乎受不了这刺骨的冷,都无精打采地耷拉下了脑袋。
遥远的东边,微微送来一丝光亮,却终究敌不过那浓厚的晨雾。
鸟儿似乎是受到了惊吓,毫无目的地乱鸣,又仿佛对什么不满似的,冲着那无边无际,探不到尽头的晨雾尖叫着,声嘶力竭。
冷,仍是无法忍受的刺骨的冷。晨风漫不经心地拂过,原先就耷拉下脑袋的花儿,更是没了灵魂似的在晨风中摇曳。
倏地,在那遥远的东边,穿来无数道光,透过浓浓的晨雾,透过层层的树叶,洒在地上,支离破碎。光束漫过的树叶,亮晶晶的;光束漫过的地面,黄灿灿的;光束漫过的行人身上,暖融融的。
渐渐地,晨雾散去,整个世界都笼罩在光亮之中,前方的道路,一片绚烂。虫儿们有条不紊地在空中轻舞,鸟儿们停在树枝上,其乐融融地歌唱。
漫射下来的阳光,照耀着整个世界,和这个世界上小小的人。
朋友啊,前行的道路上,若你遇到了挫折,一时间被浓雾环绕而看不清前行的路,请你不要焦虑。因为,就在你思想的东方,必定会有一束阳光穿透浓雾,指引你前行的方向。那束光亮,会引领着你,一往无前。
【解析】
(四) 等 待
疲倦的闹钟在桌子上不厌其烦地,嘀嘀嗒嗒地走着,我漫不经心地拨弄着那支充满考场味道的饱经沧桑的圆珠笔。
明天,分数都可以出来了吧。我的天!
我肯定完了!
唉……
闭上眼睛,脑子里无论如何也显现不出昔日美丽的“风景”,心中涌出的却净是做题时的“哭爹喊娘”。我试图把这些不快乐的东西扔进垃圾桶,任其腐烂变臭,可是忧虑和等待总像不定时的炸弹,让不安和恐惧钻透我身上的每一个细胞,竟然却又恰到好处的不麻木。
我的数学,天哪,后面一道应用题估计就错了13分,如果前面再被哪位“好心”的老师查出错误来,那分数简直就低得可怜!
还有亲爱的物理,物理啊……虽然我仍用饶有兴趣的眼神看着你,可是我却经常在物理老师面前抬不起头。这一次虽说感觉还不错,可我依然相信,你,还是不会给我好脸色!
至于令人尊敬的历史,唉呀,上次期中考就差点不及格,这一次经过热心同学的调查,本人已发现选择题错了5道,抑或是更多。让我想象一下历史老师吧,他一定会把我的试卷揉成一团,在地上当皮球拍。
哦,对了,怎能忘记地理呢?那试卷简直是什么跟什么呀,考到的却偏偏是我没复习到的。或许到哪一天,地理老师会拍拍我的肩膀,然后意味深长地看着我,说:“这位同学啊,老师自认为没有能力教你了,另请高明吧!”
分数啊分数,你怎么还不出来,害得本小姐我苦苦等待,胡思乱想,估计再过不了多久,我将会被认为是本世纪初最伟大也最无辜的疯子。
等待,真是一种受罪,它让你不得不理清所有的思绪,同时又不失时机地照上一束强光,暴露于你那颗早已不堪一击的脑袋前。更可恶的是,它还给你找来无数根导线,一不小心,爆炸的烟雾就弥漫你的全身,剥夺你所有的力量。现在我才真正明白什么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抬眼一望,什么,写了这么长一篇文章,此刻才北京时间20点26分52秒?哦,亲爱的玉皇大帝,耶酥大哥,你让我这漫漫长夜如何熬啊?
【解析】
【部编版】初中语文作文指导 专题06 语言(解析版)
语言的重要性
文章好不好,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内容,一是语言。而且语言要重要一些。语言不好,就很难把内容表达好。人们说的美文,主要是针对语言说的。
作文评分标准对语言要求(作文50-60分):
等第 一类 二类 三类 四类 五类
要求 语言流畅、简洁、得体,有一定的表现力。 语句通顺、简洁,用语规范用语得当。 语言基本通顺;用语基本规范 语言不通顺;用语不恰当,病句较多。 词不达意表达混乱
分项得分 25——22分 21——18分 17——14分 13——11分 10——0分
一、作文语言符合语法规范。
作文的语言应该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否则就是病句,充斥着病句的作文肯定是不好的作文。由于近年来中考试卷中不明确考察语法题,所以语文课上语法知识介绍的比较简略,训练也较少,这就导致了中学生作文中病句越来越多的情况。大家要主动丰富一些语法知识,力争避免病句出现。在作品中尽量使用短句,因为句子越长,出现语法错误的可能性就越大,同时短句也有利于读者理解作品内容。
二、作文语言要做到简洁明白。
语言简洁,就是做到“言简而意丰”,用尽量少的文字,表达尽量多的内容。
3、 避免啰唆:古今中外的文章,凡是写的好的,都不啰唆
4、 留有余地:写文章有时不能将话说尽,因为它能给人以想像,符合人们的审美情趣。有些同学写作文时却恰恰相反,非要说到无话可说为止,文章中废话太多,会让读者倒胃口。
三、作文语言要准确。
语言准确,是文章的基本要求,写作首先要在这方面下功夫。
1、用词要做到准确无误:古人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的感叹。我们在写作文时也要尽力将词用准,只有这样才能把意思表达好,才能逐渐写出好文章来。
2、在生活中学习用词:懂得把词用准确和“会”用准确是两回事。因为懂得是一说就清楚,会用则需要去学习。毛泽东曾说过“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语言要准确,主要到生活中去学。
四、作文语言要有色彩。
让语言丰富多彩,这和我们的词汇量有很大的关系,而扩大词汇量的重要途径不是背书,而是读书,特别是读诗歌散文。
让语言富有色彩,这是修辞的主要作用。有一些修辞格,对于语言的生动化有很大的帮助:比喻、比拟、移就、通感、排比、对偶。我们只要多读一些作品,就会清楚地发现这一点。在练习写作的过程中,发现自己修辞格运用的成功与失败之处,时间长了,带有这些修辞格的句子就会不知不觉地在你的笔端流淌出来了。于是语言的色彩也就会越来越绚丽了。
一、用语贴切,意蕴深远
中考作文要使语言鲜明生动、新颖脱俗,考生应尽可能选用那些具体、形象、内涵丰富的词语来写景状物、表情达意,尤其要重视对动词、形容词的锤炼。
二、活用修辞,精彩纷呈
巧妙运用修辞手法,可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机,化腐朽为神奇,写文章时,除了使用比喻、拟人、排比这三大常用修辞外,还可以运用借代、夸张、反复、引用等修辞手法来增强文采,打造亮点。
三、主干枝叶相搭配,语句更具体生动。
具体,就是要将事物写得可闻可睹可摸可感,而且要尽量给人以新的感觉,语言的美感也就产生了。合理地以“定、状、补”加以补充修饰,语句就会顿放异彩。
(一)关爱无处不在
在我们的生活中,关爱无处不在。它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你前进的方向;它就像一团火焰,熔化你心中的冰霜;它就像是火红的太阳,给予你努力的力量。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三个比喻句道出了“关爱”的重要作用,组成排比,起笔夺人。后一句领起下文]
镜头一[新颖独到]
期末考试正在进行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失。我已呆坐在椅子上半个小时了,因为有一道数学题我怎么也解不出来。看着时间一分一秒地逃跑,我开始出冷汗并浮躁了起来。“怎么了?没事儿吧?”一个温柔的声音飘入我的耳际。[改为“耳中”才与“飘入”吻合]原来是张老师。伴随着声音而来的是一包面巾纸。[不恰当。改为:他递给我一包面巾纸。]我看了老师一眼,老师笑着对我说:“没关系,不会就别做了。你还是检查一下前面的题吧,保证会的不丢分。如果热就把窗户打开,别闷着。”看着老师离开的背影,我的心早已是澎湃起伏。[改为:我早已是心潮澎湃。]随后我集中注意力检查前面的题,保证不丢分,不辜负老师对我的爱。
老师的爱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方向。[点明主旨,紧扣首段的比喻句,行文严谨。]
镜头二
窗外的雨哗哗地下着,我已独自在教室里呆了半个小时了。[怎么又是半个小时?]没错,[“没错”改为“无奈”]我没有带雨具。我的爸妈远在外地出差,奶奶腿脚又不好。天渐渐地黑了,教室也暗了下来,对面楼的最后一盏灯也无情地熄灭了。[好!我的真实感觉!]这时,同学小林突然闯入教室。“小林,你怎么来了?”“你怎么还在这儿呀?噢,我来取作业。”小林取完作业后,问我“你是不是没带雨具?可惜我带的是雨衣。你等会儿啊,反正我家离这儿不远,我去给你拿伞啊!”我还没来得及说话,她已经跑了。10分钟后,[时间观念太强,为什么一定用这么精确的时间?]我和小林已走在了回家的路上。我心中早已冻结的冰霜被一股暖流融化了。[言重了,那只能叫做“愁云”同学的爱就像一团火焰,熔化了我心中的冰霜。[不贴切。改为:同学的爱就像一阵清风,吹散了我心中的愁云。因此,段首的第二个比喻句也当改为:它就像一缕清风,吹散了你心中的愁云]
镜头三
“怎么办啊!雨下得这么大,那本书又那么难买,附近书店都没卖的,明天上学没得用了。”“没关系,老爸给你买去,不就是多跑几家书店吗?”说着,父亲拿起雨具就走进了雨中。一个小时后,[改为:不知过了多久,岂不更好!]父亲回来了。我问:“你在哪儿买到的?”“图书大厦。我跑了四、五个地方,雨快把我淋成落汤鸡了。”“谢谢你,爸爸!”“没关系,为了你的学习,做什么都是值得的!”[不够真实!父亲的话有点夸大其词。无需表白。]我暗下决心,一定好好学习,不辜负老爸这一番辛苦。[本段描写不够好,若能详写父亲冒雨买书回来时被雨淋的样子,面对我的感动内疚父亲只是轻描淡写的一笑,几句寥寥数语的安慰,多好!]
父亲的爱就像火红的太阳,给我努力的力量。[点明主旨,紧扣首段的比喻句。]
生活中的关爱无处不在,我们要珍惜这些关爱,在被关爱的同时,也要关爱别人,因为爱是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桥梁。让我们为了生活中这么多的关爱,一起努力吧![总结,点题,照应开头,行文严谨]
【解析】值得借鉴的地方:三个小镜头紧紧围绕 “关爱无处不在”这一中心行文,突出了文章的中心,而且每个镜头之后的总结既点明了本片段的主旨,又与开头一一对应,此外,每个镜头开头的语言表述非常符合“镜头”场景切入的特点,小标题的结构形式新颖独到。
开头三个比喻句(修改后)很贴切很有文采,摘抄。
需要改进的地方:有的地方语言表达不够恰当。第三个镜头对父亲应该刻画其冒雨买书回来时的样子,描写我当时的心理活动,这样才能真实动人。
(二)下面的作文语言多处矛盾、冗余,阅读后进行作文升格。
【病文】
新芽·我
初春的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代替了漫天飞舞的柳絮,挂满枝头的霜雪盖住了摇曳枝头的绿叶[1],白茫茫的一片,似乎压住了所有的生气,一切都显得清冷……
[2]独自走在飘雪的大街上,望着头顶飘飞的雪花,感觉自己[3]就是一片随风飘舞、不知去向的雪花,无助、失意、迷茫……看看天,看看远方,才意识到自己[4]的微不足道,犹如那在风中飘舞的雪花。走着走着,不经意间看见了那被雪片压弯的枝条,好似生气全无,就像自己一样。
陡然间,心中涌起一股暖流[5],心中突然[6]有了一种强烈的愿望:何不拂去枝条上的雪,让枝条恢复一丝生气呢 我伸出手,慢慢地向枝条伸去,手却停在半空……“我给枝条拂去雪花[7],谁为我拂去心中的雪花呢 ”想着,手又缩了回来。“何必那么想呢 ”手又伸了出去。慢慢地拂去一片片的雪。忽然,一颗新芽!一颗新芽呈现在我的面前[8]。再拂去枝条上的雪,一颗颗的新芽出现了,虽不饱满,却充满了生气。“雪下怎么会有新芽呢 它们能熬得住这寒冷的霜雪吗 ” [9]我不禁脱口自语道。“说什么呢 ”不知什么时候,一位老大爷[10]站在了身后。我回转身,恭敬地叫了声:“大爷!”“小伙子,看什么呢,这么出神﹖我已在你身后站了一会儿了。” “新芽!雪下新芽!”我惊叹地回答。 “噢新芽呀,它们的确值得你们驻足。知道吗,天虽然冷,雪虽然厚,但这是压不住生命的萌发的。这些新芽,经历了一冬的积蓄,必定会在春天萌发的,就像你一样[11]。”“像我一样 你怎么知道像我一样 ” “小伙子,我怎么不知道,哈哈……[12]”老大爷说着走远了。
是的,新芽如此,自己也是如此。现在是自己的冬天,但这不也是自己积蓄力量的时候吗 冬天虽漫长,但春天总是会来的。只要心中有梦,充满生气,还怕新芽不能萌发吗 自己不能成功吗 [13]
【病文剖析】
本文选材较好,借新芽的萌发而感悟生活。因没有很好地雕琢语言,总感觉文意不深。
[1]处“霜雪、摇曳的绿叶”与全文所写不合拍,既然“叶”已“绿”,“芽”作何解释
[2]处出现在首段,有“明目醒人”之功效,这里的环境描写又起渲染作用,完全可以变换句式突出“冷”。
[3]与[4]部分重复,“感觉自己……”与“意识到自己……”可以整合在一起。
[5]处的“暖流”不通,何来“暖” 可改为“冲动”。
[6]处的“突然”与前文的“陡然”又重复。
[7]处不连贯。
[8]处可变换句式,以突出发现新芽后的惊喜。
[9]处多余。
[10][11][12]处语言既不符合人物身份,又给人突兀之感。
[13]处应卒章显志,但文句意蕴不足。如若锤炼一下语言,就是另一种韵味了。
【升格佳作】
雪中新芽
初春的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代替了漫天飞舞的柳絮,白茫茫的一片,似乎压住了所有的生气,一切的一切都显得——冷!
初三,唉……难得有雪,独自走在飘雪的校园。看看天,看看远方,才感觉到天地之广袤,才意识到自己的微不足道,犹如那风中飘舞的不知去向的雪花无助、迷茫……不经意间瞥见了那被雪片压弯的小杨树的枝条,好似生气全无,就像我自己。
陡然间,心中涌起一股冲动,一股强烈的冲动:何不拂去枝条上的雪,让它轻轻松松地不带任何重压地生活呢!伸出手,慢慢地向枝条伸去,却又停在了半空:“我给枝条拂去雪花,谁为我拂去心中的雪花呢 ”手缩了回来:“心中有雪的日子太难熬!”手又伸了出去。慢慢地拂去一层一层的雪。
“新芽!新芽!”当几颗鹅黄中泛着绿意的新芽呈现在眼前时,我惊呼道。迫不及待而小心翼翼地再轻轻拂去整个枝条上的雪,一颗颗的新芽出现了。虽不饱满,却充满了生气。 “好顽强的新芽!”我不禁自语道。 “说什么呢 ”不知什么时候,班主任站在了身后。我回转身,恭敬地叫了声:“老师!” “晓娄,看什么呢,这么出神 ” “新芽!新芽!雪下新芽!”我惊叹地回答。 “哦,新芽!它们的确值得我们驻足。天虽然冷,雪虽然厚,但压不住生命的萌发。这些新芽,经历了一冬的储蓄,必定会在春天萌发的,就像你一样。”“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我迷茫地看着老师。 “是的,正如你,十年寒窗孕育正是你的冬天。”班主任说着走远了。
看着新芽,我陷入了深思……噢!新芽如此,自己也是如此。现在是自己的冬天,但这不也是自己积蓄力量的时候吗 冬天虽漫长,但春天总是会来的。只要心中有梦,还怕新芽不萌发吗 玉砌般的世界,好美!
【解析】
升格后本文语言更加优美、通顺,因为深受新芽的启发,变大更加自信,有勇气,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文意。
(三)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现代汉语词典》对“亮”的释义如下:①光线强。②发光。③(声音)强;响亮。④使声音响亮。⑤(心胸、思想等)开朗;清楚。⑥显露;显示。
请以“亮”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②自选文体(诗歌除外),文章不少于600字。
【答案】 亮
初阳东升,晨光熹微。
走出门,踏一条幽径,踩着濡湿的柔软泥土。路两旁的灌木静静地呼吸着空气中湿润的负离子。灌木丛中,几只不知名的虫子发出微弱的光。高大的乔木静静地立着,悄悄地收拢了幽绿的叶。浓浓的晨雾弥漫着,挡住了视线,让人无法看清前方的路。
整个世界沉浸在一片乳白色的晨雾中。
冷,无边无际望不到尽头的冷。清晨的风拂过,树叶轻轻地摇曳,原本排列在一起的虫儿被打散,发出的微光也没了秩序。花儿似乎受不了这刺骨的冷,都无精打采地耷拉下了脑袋。
遥远的东边,微微送来一丝光亮,却终究敌不过那浓厚的晨雾。
鸟儿似乎是受到了惊吓,毫无目的地乱鸣,又仿佛对什么不满似的,冲着那无边无际,探不到尽头的晨雾尖叫着,声嘶力竭。
冷,仍是无法忍受的刺骨的冷。晨风漫不经心地拂过,原先就耷拉下脑袋的花儿,更是没了灵魂似的在晨风中摇曳。
倏地,在那遥远的东边,穿来无数道光,透过浓浓的晨雾,透过层层的树叶,洒在地上,支离破碎。光束漫过的树叶,亮晶晶的;光束漫过的地面,黄灿灿的;光束漫过的行人身上,暖融融的。
渐渐地,晨雾散去,整个世界都笼罩在光亮之中,前方的道路,一片绚烂。虫儿们有条不紊地在空中轻舞,鸟儿们停在树枝上,其乐融融地歌唱。
漫射下来的阳光,照耀着整个世界,和这个世界上小小的人。
朋友啊,前行的道路上,若你遇到了挫折,一时间被浓雾环绕而看不清前行的路,请你不要焦虑。因为,就在你思想的东方,必定会有一束阳光穿透浓雾,指引你前行的方向。那束光亮,会引领着你,一往无前。
【解析】
这是一场雾与光的斗争,对于写景抒情散文而言,这两个意象的选择无疑是明智的。由于能驾驭此类素材的考生少之又少,故本文深得阅卷者好评。
雾与光,构成了行文的一组矛盾体,光胜雾又是生活中的常理,这样的行文不可谓不巧妙,再让“路”进入文章将二者联系起来,主题便得以凸显。
小作者具有较强的语言驾驭能力,写景抒情的语言极为典雅,“倏地”“漫过”“思想的东方”等活用词汇随处可见,颇见其过人的文采。
(四) 等 待
疲倦的闹钟在桌子上不厌其烦地,嘀嘀嗒嗒地走着,我漫不经心地拨弄着那支充满考场味道的饱经沧桑的圆珠笔。
明天,分数都可以出来了吧。我的天!
我肯定完了!
唉……
闭上眼睛,脑子里无论如何也显现不出昔日美丽的“风景”,心中涌出的却净是做题时的“哭爹喊娘”。我试图把这些不快乐的东西扔进垃圾桶,任其腐烂变臭,可是忧虑和等待总像不定时的炸弹,让不安和恐惧钻透我身上的每一个细胞,竟然却又恰到好处的不麻木。
我的数学,天哪,后面一道应用题估计就错了13分,如果前面再被哪位“好心”的老师查出错误来,那分数简直就低得可怜!
还有亲爱的物理,物理啊……虽然我仍用饶有兴趣的眼神看着你,可是我却经常在物理老师面前抬不起头。这一次虽说感觉还不错,可我依然相信,你,还是不会给我好脸色!
至于令人尊敬的历史,唉呀,上次期中考就差点不及格,这一次经过热心同学的调查,本人已发现选择题错了5道,抑或是更多。让我想象一下历史老师吧,他一定会把我的试卷揉成一团,在地上当皮球拍。
哦,对了,怎能忘记地理呢?那试卷简直是什么跟什么呀,考到的却偏偏是我没复习到的。或许到哪一天,地理老师会拍拍我的肩膀,然后意味深长地看着我,说:“这位同学啊,老师自认为没有能力教你了,另请高明吧!”
分数啊分数,你怎么还不出来,害得本小姐我苦苦等待,胡思乱想,估计再过不了多久,我将会被认为是本世纪初最伟大也最无辜的疯子。
等待,真是一种受罪,它让你不得不理清所有的思绪,同时又不失时机地照上一束强光,暴露于你那颗早已不堪一击的脑袋前。更可恶的是,它还给你找来无数根导线,一不小心,爆炸的烟雾就弥漫你的全身,剥夺你所有的力量。现在我才真正明白什么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抬眼一望,什么,写了这么长一篇文章,此刻才北京时间20点26分52秒?哦,亲爱的玉皇大帝,耶酥大哥,你让我这漫漫长夜如何熬啊?
【解析】本文写的是考试过后等成绩出来时的惶恐与不安,取材立意很是平常,但读后却令人忍俊不禁。这是因为作者采用了夸张笔法,夸大了自己的内心感受,从而取得了写实手法难以取得的效果。虽用夸张,然而读者一点也不觉得虚假,完全在情理之中。这种分寸不易把握,但小作者却处理得很好。
另外,文中的心理活动符合人物的身份,完完全全是学生所特有的。语言幽默俏皮,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个性——想必是个机灵鬼。
作文的语言
写作随身贴吧
范文剖析
作文的语言
写作随身贴吧
范文剖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