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
课堂提升训练试卷
班级 姓名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一、选择题
1.(2021河南义马期中)100多年前,我国历史上掀起了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这次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是( )
A.《民报》和北京大学
B.《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C.《国闻报》和北京大学
D.《时务报》和北京大学
2.把科学和民主结合起来,作为衡量一切社会现象的价值原则,合之者则接受、信仰,反之者则摒弃、批判。在近代中国首先倡导这一“原则”的代表人物是 ( )
A.魏源 B.严复 C.孙中山 D.陈独秀
3.(2021甘肃天水中考)以下列人物为代表的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在20世纪初掀起了一场主张改造国民思想的新文化运动。他们标举的口号是( )
A.救亡图存 B.民主共和
C.实业救国 D.民主与科学
4.保守派、维新派和激进派都有机会争一日之短长,背后拖着长辫,心里眷恋帝制的老先生与思想激进的新人物并坐讨论,同席笑谑。这一场景最可能出现于( )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前夕 D.新文化运动时期
5. “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斗争锋芒直指传统礼教和孔孟儒学。”该材料揭示了新文化运动的( )
A.原因 B.性质 C.内容 D.影响
6.右图最初是一本面向知识分子发行的杂志,最有可能刊登在这期杂志里的内容是( )
A.蔡元培倡导兼容并包
B.陈独秀号召民主科学
C.胡适主张使用白话文
D.李大钊宣传十月革命
7.新文化运动时期,以陈独秀为首的先进知识分子针对当时中国社会存在的积弊,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 当时中国社会的积弊是( )
A.专制与愚昧 B.封闭与自大
C.落后与野蛮 D.迷信与盲从
8.新文化运动时期著名诗人、语言学家刘半农在北京大学任教时,第一个提出用“她”字专门指代第三人称女性,并得到了鲁迅等人的大力赞扬。从此,“她”字和“他”字开始并用。这主要表明新文化运动( )
A.主张男尊女卑 B.提倡男女平等
C.承认男女有别 D.宣传女权至上
9.某学者指出:“一曰,须言之有物……八曰,不避俗语。”该史料涉及新文化运动( )
A.提倡民主 B.提倡科学
C.提倡新道德 D.提倡新文学
10.“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 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得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
A.维新思想开始传播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民主科学思想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D.洋务运动兴办新式学校
11.下图为近代某一期杂志的目录(局部)。据此判断本期杂志的主要内容是( )
目录
敬告青年………………………陈独秀
法兰西人与近代文明…………陈独秀
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高一涵
现代文明史……………………陈独秀
A.宣传西方民主共和思想
B.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
C.提倡通俗平易的新文学
D.抨击近代维新变法思想
12.从1915年开始,一场新文化运动在中华大地上应运而生。这场运动的口号是( )
A.自强求富 B.君主立宪
C.民主科学 D.实业救国
13.20世纪初,普通百姓根本看不懂文言文,但在20世纪20年代,各种白话读物大量出现,六七岁的小孩也会主动看起。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维新思想的传播
B.文学革命的开展
C.新式学校的创办
D.清朝统治的终结
14.“皇帝倒了,民国创建了,共和实现了,但民主、自由、博爱、独立等一切具有外部因素的新鲜主张,好像都与中国主体人群无缘。中国没有从国体变更这样大的历史调整中重建秩序,更没有构建出中国人可以普遍接受的信仰,中国人精神困惑更加严重。”为解决“精神困惑”,中国人掀起了(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二、非选择题
15.20世纪初,在中国阴霾的天空中,响起了一声春雷,爆发了一场猛烈抨击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毁灭——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材料一 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复辟帝制,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是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陈独秀
(1)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几个青年凭空造出来的。”结合材料一判断这种说法对不对,并说明理由。
【拯救——新文化运动的历程】
材料二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据材料二指出陈独秀宣传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新文化运动中的代表人物在语言文学方面力倡白话文,开展了文学革命,并影响至今。请举出这一时期的一部代表作品。提倡白话文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有哪些?
答案全解全析
1.答案 B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是《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2.答案 D 科学与民主是新文化运动标举的两大口号,由陈独秀首先提出,D项符合题意。
3.答案 D 结合所学可知,以图中人物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在20世纪初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
4.答案 D 根据材料中的“心里眷恋帝制”可知,这一时期帝制已经被推翻了,这种现象出现在辛亥革命之后。“背后拖着长辫,心里眷恋帝制的老先生与思想激进的新人物并坐讨论”体现了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旧思想的交锋。故选D。
5.答案 C 根据题干中的“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斗争锋芒直指传统礼教和孔孟儒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材料揭示了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6.答案 B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由陈独秀首先提出,故选B。
7.答案 A 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实行独裁专制,袁世凯去世后,中国陷入混乱的政治局面中。以陈独秀为首的先进知识分子针对当时中国社会存在的积弊,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 当时中国社会的积弊是专制与愚昧。
8.答案 B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题干中的“新文化运动时期”“‘她’字和‘他’字开始并用”,可知新文化运动提倡男女平等,B符合题意。
9.答案 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据“一曰,须言之有物……八曰,不避俗语”可知,该言论是胡适的观点,胡适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强调写文章“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不作无病之呻吟”,体现了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10.答案 C 据“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民主科学思想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11.A 由“敬告青年”并结合所学可知,该杂志指的是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青年杂志》。《青年杂志》的创办及《敬告青年》的发表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初期,主要学习和宣传西方的民主、科学等思想。
12.C 通过题干中“1915年”“一场新文化运动在中华大地上应运而生”,可知这场运动是新文化运动,该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故C符合题意。
13.B 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陈独秀发表的《文学革命论》一文,主张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经过新文化运动的倡导,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故选B。
14.D 题干中“皇帝倒了,民国创建了,共和实现了”,说明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中华民国建立后,即1912年以后。由“中国人精神困惑更加严重”,可知需要进行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即新文化运动。
15.答案 (1)不对。理由:①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以孔教作为复辟帝制的工具。这是违背民主潮流的倒行逆施,必然会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②陈独秀等人发起的新文化运动,正是全国人民反封建斗争意志的集中体现。?
(2)民主与科学。
(3)《狂人日记》《文学改良刍议》《文学革命论》等。(举一部)影响:开启民智,推动文化平民化,传播新思想,等。
解析 本题以新文化运动为主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结合材料一中的内容分析,提炼答案;(2)(3)考查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及影响,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作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