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课堂提升训练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课堂提升训练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16 10:40: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度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
课堂提升训练试卷
班级 姓名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一、选择题
1.(2021河北邢台二十五中第三次月考)如图所示史实(  )
A.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B.标志着全国基本统一
C.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D.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革命
2.如图是位于昆明市五华区翠湖畔的云南陆军讲武堂,创建于1909年,被誉为“民主革命的熔炉”。为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培养革命需要的政治、军事人才,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帮助下,1924年5月,国民党创办了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该校位于(  )
A.南京   B.上海   C.武汉   D.广州
3.孙中山说:“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这个军官学校”是指黄埔军校
B.“这个军官学校”实行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并重的方针
C.“这个军官学校”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D.“这个军官学校”创造的“革命军”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4.(2021广西梧州中考)下表是一位伟人为中国民主革命作出的部分贡献。据此判断,他是(  )
1905年 1907年 1912年 1924年
成立中国同盟会 领导广西起义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创办黄埔军校
A.康有为 B.孙中山 C.李大钊 D.陈独秀
5.(2021河北定州宝塔中学第二次月考)在一部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中,周恩来与蒋介石互称“蒋校长”和“周主任”,这源于他们都曾共事于(  )
A.北京大学 B.黄埔军校 C.京师大学堂 D.京师同文馆
6.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应该联合其他革命党派,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此次“联合”所顺应的时代呼声是(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打倒列强,除军阀
C.土地革命,分田地
D.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7.一个中国军阀的肖像,出现在1924年9月8日美国《时代》杂志的封面上(下图)。肖像下面有两行说明:“GENERAL WU ”(吴将军)“Biggest man in China ”(中国最强者) “吴将军”就是吴佩孚。 但两年之后,“吴将军”就迅速在中国政坛上消失了。 这主要是由于(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
8.《毛泽东选集》写道:“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巨大的成就”是指(  )
A.创办黄埔军校   B.北伐胜利进军
C.成立南京国民政府   D.实现全国统一
9.(2021河北路北期末)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而失败,1927年制造反革命政变的国民党右派有(  )
①张作霖 ②吴佩孚 ③蒋介石 ④汪精卫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0.下列选项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无关的是(    )
A.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B.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
C.“分共清党”、镇压工农运动
D.张学良“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
11.纪录片《初次握手:第一次国共合作》中说:“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以后,革命得到全面迅速的发展,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这里的“新局面”主要是指(  )
A.工人运动高涨  B.北伐胜利进军
C.红军长征胜利  D.全民抗战开始
12.“这所学校系孙中山在苏联的协助下建立的,校长蒋介石,其组织体制系参考苏联红军,对国民革命军各军事学校,甚至整个军事体系,均有深远的影响。”“这所学校”是(  )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北京大学   D.黄埔军校
13.“国民政府秉总理之遗嘱出师北伐……革命成功惟一之要素,在得民众扶助。”这次革命的重任是(  )
A.推翻清政府统治  B.反对袁世凯独裁
C.打倒列强除军阀  D.打败日本侵略者
14.据1927年1月出版的《中国农民问题》记载:“此次我(北伐)军长驱而北,不两月已克武汉,进兵豫、赣,扑灭吴佩孚军阀,得助于农民群众者,实为至多。”这表明(  )
A.北伐战争最终取得了胜利
B.农民群众是北伐的主力军
C.北伐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D.北伐战争实现了全国统一
15.1924年5月,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要从今天起,重新做革命的基础,另外成立一种理想上的革命军。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两年后,该校师生积极投身的“救国救民的事业”是(  )
A.护法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
16.1927年2—3月,全国工会会员由此前的120万人迅速发展到200万人,许多城市组织了工人武装纠察队,上海工人甚至从北洋军阀手中解放了上海。这一现象的背景是(  )
A.统一战线破裂  B.国民革命失败
C.工农武装割据  D.北伐战争进行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伐初期,国民政府制定了“打倒吴佩孚,联络孙传芳,不理张作霖”的策略,实行各个击破的战略,分化了敌人的势力。
材料二 北伐进军中,黄埔军校的师生从广州誓师出发,不到一年就连克长沙、武汉、南昌、南京、上海而雄踞中国东南各省,击溃军阀吴佩孚、孙传芳数十万大军,扬威天下,使黄埔军校的声威达到新的高峰。
材料三 在北伐进军的过程中,共产党人在军队政治工作和发动工农群众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苏联军事顾问的帮助和苏联提供的物资支援也起了重要作用。北伐战争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是国共两党合作结出的硕果。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一中,“打倒吴佩孚”的战斗主要发生在哪两个省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伐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中的“黄埔军校”建立于何地?它的创建有何重要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材料一、二,请你归纳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答案全解全析
1.答案 C 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故选C。
2.答案 D 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1924年5月,国民党在广州黄埔创办了陆军军官学校,亦称“黄埔军校”。故选D。
3.答案  D 据“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可知,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黄埔军校。 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不久后担任政治部主任。 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黄埔军校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黄埔军校实行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并重的方针,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 但黄埔军校创造的“革命军”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故选D。
4.答案 B 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他是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
5.答案 B  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 年 5 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亦称“黄埔军校”。 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不久后担任政治部主任。 蒋介石与周恩来互称“蒋校长”和“周主任”,源于他们曾共事于黄埔军校。
6.答案 B 依据材料中的“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应该联合其他革命党派,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并结合所学可判断,此次“联合”是指国共第一次合作,故顺应时代的呼声是“打倒列强,除军阀”,B正确。
7.答案 D  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组织北伐,在湖南、湖北战场,北伐军基本消灭了吴佩孚的主力。 故选D。
8.答案 B 根据题干中的时间可知,1924—1927年,在革命统一战线的指引下,国民革命爆发,广州国民政府于1926年开始北伐,不到半年,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B项符合题意。
9.答案 B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先后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这标志着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故选B。
10.答案 D 1928 年底,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发表通告,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 至此,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D 选项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无关。
11.B 根据所学可知,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后,国民革命军进行北伐。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故题干中的“新局面”主要是指北伐胜利进军。
12.D 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黄埔军校。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13.C 根据“国民政府秉总理之遗嘱出师北伐”可知,这次革命是指北伐战争。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以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故C符合题意。
14.C 据题干材料“扑灭吴佩孚军阀,得助于农民群众者”可知,北伐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故选C。
15.D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5月,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1926年开始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16.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各地的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题干中的这一现象的背景是北伐战争进行。
17.答案 (1)湖南、湖北。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2)广州黄埔。黄埔军校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3)①国共两党合作,共同推进,各革命阶级力量的空前团结;②北伐师出有名,是正义战争,得到广大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③北伐作战目的明确,作战方针正确;④广大官兵英勇作战,中国共产党党员、共青团员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⑤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⑥北洋军阀失道寡助,且各自为战,力量分散。
解析 (1)考查北伐中讨伐吴佩孚的主要战场及北伐目的,结合所学回答即可。(2)考查黄埔军校的地点和创建意义,结合所学知识直接回答即可。(3)根据材料一、二、三归纳可知,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有①国共两党合作,共同推进,各革命阶级力量的空前团结;②北伐师出有名,是正义战争,得到广大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③北伐作战目的明确,作战方针正确;④广大官兵英勇作战,中国共产党党员、共青团员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⑤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⑥北洋军阀失道寡助,且各自为战,力量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