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
课堂提升训练试卷
班级 姓名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一、选择题
1. 1937年9月,有一场战役粉碎了“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令八路军威名远扬,极大地振奋和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它是( )
A.平型关大捷 B.百团大战
C.台儿庄战役 D.第三次长沙会战
2.下列抗日战争期间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与对应事件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沈阳——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
B.北平——中国全面抗战由此开始
C.台儿庄——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
D.平型关——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3.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可表达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右图所示剪纸表达的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平型关和台儿庄战役在同一时间进行
B.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共同打击日本侵略者
C.平型关战役的胜利是国共合作开始的标志
D.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迫使日本宣布投降
4.卢沟桥事变后,日军进犯山西,国民政府组织太原会战。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开赴抗日前线,取得了会战中的平型关大捷。这说明了( )
A.国共两党军队的合作抗战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
D.日本武力侵华的行动被制止
5.(2021辽宁大石桥期末)全民族抗战爆发以后,毛泽东发表的著作中指出,“敌强我弱,中国不能迅速战胜日本”“中国既不能速胜,也不会亡国。抗日战争是持久战” 。毛泽东的这部著作是( )
A.《新民主主义论》
B.《论联合政府》
C.《论持久战》
D.《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
6.以下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采用的战略战术,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
A.敌强我弱形势下的灵活战术
B.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坚力量
C.敌后战场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D.游击战是牵制日军最有效的方法
7.如表反映的战役是( )
开始时间 战斗次数 破坏交通线 收复县城
1940年下半年 1 800余次 2 000多千米 四五十个
A.百团大战 B.台儿庄战役
C.平型关大捷 D.淞沪会战
8.“破公路呀割电线,控铁路呀打据点,炮火连天震山川,打得那鬼子心胆寒,消灭那鬼子千千万,胜利的捷报到处传。”这是1940年晋冀豫区党委宣传部印发的一首民歌,这首民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武汉会战 D.百团大战
9.下列抗日战争时期发生的著名战役与意义搭配不正确的是( )
选项 战役 意义
A 平型关大捷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
B 淞沪会战 打破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C 台儿庄战役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D 武汉会战 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规模最大的战役
10.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武装力量,深入敌后,发动群众,抗击日本侵略者,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下列选项符合题意的史实是( )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长沙会战 D.武汉会战
11.伏击战胜利后的第二天(1937年9月26日),旅长陈赓在日记中记载:“这是八路军参战的第一次胜利,也是中日开战以来的第一次胜利。”这次伏击战是( )
A.平型关大捷 B.淞沪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12.以下时间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其中①处应为( )
A.血战台儿庄 B.保卫大武汉
C.平型关伏击日军 D.发动百团大战
13.一位抗战老兵在回忆录中写道:“1940年……我们在正太铁路附近,到底拔了多少电杆,拆毁了多少铁轨,拔掉了多少据点,现在都已经记不清了……”该老兵回忆的历史事件( )
A.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首个胜利
B.使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企图破灭
C.是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的战役
D.是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14.时序性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特征。下列历史事件按照时间发生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台儿庄战役 ②万家岭战役 ③第三次长沙会战
④平型关大捷 ⑤百团大战
A.①②③④⑤
B.④①②③⑤
C.④①②⑤③
D.⑤①②③④
15.对下图所示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
A.敌后战场抗日力量壮大
B.正面战场地位遭到削弱
C.全民抗战取得重大成果
D.日本“囚笼”政策破产
二、非选择题
16. “三农”问题是贯穿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基本问题。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始终引领农村力量在社会变革中发挥重大作用。
【农民·革命主力】
材料一 (革命)根据地虽小却有很大的政治上的威力,屹然和庞大的国民党政权相对立,军事上给国民党的进攻以很大的困难,因为我们有农民的援助。
——摘自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1)运用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对峙时期赢得农民支持的原因。
【农村·坚实阵地】
材料二 1938年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武装力量,在农村建立了多个巩固的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
1944年部分抗日根据地攻势作战统计
抗日根据地名称 作战次数 歼灭日伪军 攻克、逼退日 伪军据点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4 400余次 4.1万余人 1 785处
山东抗日根据地 3 514次 5.9万余人 1 265处
——整理自卢毅等《抗日战争与中共崛起》
(2)联系材料二,阐述抗日根据地的历史贡献。
答案全解全析
1.答案 A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937年9月,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一带设伏,歼灭日军1 000多人,这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2.答案 C 1937年9月,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一带设伏,歼灭日军1 000多人,这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C项表述错误,故选C。
3.答案 B 抓住图片中的关键信息“平型关”“台儿庄”以及双方军队共同打击中间的日本侵略者,从而可以解读出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共同打击日本侵略者的信息。
4.答案 A 1937年国民政府组织太原会战,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积极配合,并获得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平型关大捷,这充分说明了国共两党在全面抗日战争初期密切配合,合作抗战,故A项正确。
5.答案 C 根据所学可知,1938 年,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 他指出:敌强我弱,中国不能迅速战胜日本。 但是……中国既不能速胜,也不会亡国。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故选项C符合题意。
6.答案 A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敌强我弱,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抗日根据地采取了地道战、地雷战和麻雀战等战略战术,并取得重大成果,故选A。
7.答案 A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100多个团,在华北广阔的地域,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史称“百团大战”。这次战役的主要目标是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故选A。
8.答案 D 1940年下半年,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八路军发动了百团大战,主要目标是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根据材料中的“破公路呀割电线,控铁路呀打据点”可知,这首民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百团大战,D项正确。
9.答案 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武汉会战时期处于抗日战争防御阶段,因此武汉会战不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战役,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规模最大的战役是百团大战,D符合题意。
10.答案 B 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100多个团,在华北广阔的地域,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史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11.A 1937年9月,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一带伏击日军成功,史称“平型关大捷”,这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12.D 台儿庄战役和武汉会战均发生于1938年,且与国民党军队相关;平型关大捷与百团大战均与共产党有关,平型关大捷发生于1937年,百团大战发生于1940年。故选D。
13.C 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该老兵回忆的历史事件是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战期间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的战役,故选C。
14.C 据所学知识可知,台儿庄战役爆发于1938年3月,万家岭战役是发生于1938年6月至10月的武汉会战中的一次战役,第三次长沙会战开始于1941年12月,平型关大捷发生在1937年9月,百团大战发生在1940年,④①②⑤③符合题意,故选C。
15.A 依据图示信息可知,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员人数、军队人数、抗日根据地数量及根据地人口都急速增长,这说明敌后战场抗日力量壮大。
16.答案 (1)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获得农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2)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根据地军民广泛开展游击战,歼灭和牵制了日军兵力;战略上配合正面战场作战,形成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态势。
解析 (1)根据材料中的“我们有农民的援助”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获得农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根据地军民广泛开展游击战,歼灭和牵制了日军兵力;战略上配合正面战场作战,形成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