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一名探险队员在原始森林中迷了路,他身上没有任何可以指示方向的仪器,通讯联络工具也没电了。这名探险队员通过认真观察树干上苔藓植物的生长分布情况,并以此作为方向的指示,找到正确的方向,安全走出原始森林。你明白其中蕴含的道理吗?
冀少版初中生物第三章形形色色的植物
-第四节苔藓和蕨类植物
常见的苔藓植物
葫芦藓
暖地大叶藓
一.苔藓植物
常见的苔藓植物
地钱
墙藓
一.苔藓植物
假根
茎
叶
孢蒴
有固着作用,无吸收作用
无输导组织
无叶脉
充满孢子
葫芦藓结构示意图
一.苔藓植物
1、生活环境:
大多数在___________中
2、形态结构:
植株________;
有_______,叶中无_____;
根简单,称为________;
3、繁殖方式:
通过______繁殖。
阴暗潮湿
矮小
茎、叶
假根
叶脉
孢子
一.苔藓植物
苔藓植物的特征:
假根
茎
叶
3 cm
对比石材厂附近和公园台阶,你有什么发现?
一.苔藓植物
(1)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有毒气体(二氧化硫)可背腹入侵。因此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苔藓叶片显微照片--横切
苔藓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一.苔藓植物
(2)苔藓植物是自然界的拓荒者。苔藓植物是从水生发展到陆生的一类小型植物,能分泌一种液体,这种液体可以缓慢地溶解岩石表面,加速岩石的风化,促进土壤的形成,是植物界的开路先锋。
苔藓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一.苔藓植物
(3)苔藓植物在防止水土流失上起着重要的作用。群集生长和垫状生长的苔藓植物,植株之间的空隙很多。
苔藓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一.苔藓植物
(4)有些苔藓植物可以入药,在医药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暖地大叶藓对治疗心血管病有较好的疗效。泥炭藓或其他藓类所形成的泥炭,可作燃料及肥料。
苔藓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一.苔藓植物
你在哪一类影片中见过这种植物?
蕨类植物和恐龙曾经同时分别在地球上占据着植物和动物的霸主地位。随着地质的变迁,恐龙灭绝了,但蕨类植物还留有他的后代。
常见的蕨类植物
卷柏
贯众
二.蕨类植物
问荆
凤尾蕨
二.蕨类植物
常见的蕨类植物
铁线蕨
满江红
二.蕨类植物
常见的蕨类植物
肾蕨结构示意图
叶
茎
根
孢子囊
地下茎,有不定根,有输导组织
叶大,呈羽状,地上部分
不定根
二.蕨类植物
孢子囊内有孢子,用于繁殖
孢子囊
孢子繁殖
二.蕨类植物
1、生活环境:
大多数在___________中
2、形态结构:
有________________,
有专门的_____________;
3、繁殖方式:
通过______繁殖。
阴暗潮湿
根、茎、叶
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二.蕨类植物
叶
茎
根
输导组织
孢子囊
孢子
蕨类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食用:如幼嫩的蕨菜等。
二.蕨类植物
卷柏:消炎止血
2药用:如卷柏、贯众。
二.蕨类植物
蕨类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贯众:清热解毒、止血驱虫。
二.蕨类植物
蕨类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有的可供观赏:如肾蕨、铁线蕨、鸟巢蕨等。
二.蕨类植物
蕨类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可做饲料:如满江红、槐叶萍。
二.蕨类植物
蕨类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5有的可用于工业,如石松的孢子可用来制造火箭、信号弹、照明弹。
6有的可作为空气、土壤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如芒萁、肾蕨等。
二.蕨类植物
蕨类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7煤炭也主要是由古代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时间、复杂的变化逐渐形成的。
二.蕨类植物
蕨类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对比
藻类 苔藓 蕨类
不同 环境
结构
相同
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阴湿处
阴湿的陆地
温暖潮湿的陆地
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
只有假根,茎、叶中没有输导组织
有根、茎、叶, 有输导组织
都没有花、果实、种子,靠孢子繁殖
进化趋势:由水生→陆生,
由简单→复杂,
由低等→高等。
藻类植物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苔藓植物
代表植物:葫芦藓、地藓、墙藓等
主要特征:植物体矮小,具有茎、叶和假根,大多生活在阴湿的环境里
作用:植物界的开路先锋、保持水土、大气污染的检测、医药等方面
蕨类植物
肾蕨、卷柏、问荆、贯众、凤尾蕨等
主要特征:植物体有根、茎、的分化,根、茎、叶里有输导组织,靠孢子繁殖后代,大多数蕨类植物生活在比较阴湿的环境里
与人类的关系
课堂小结
巩固练习
1.下列植物中,由于没有真正的根,叶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是( )
A、水绵 B、葫芦藓 C、玉米 D、落叶松
2.最易采集到苔藓植物的是( )
A、向阳干燥、无污染的环境 B、背阴潮湿、无污染的环境
C、向阳干燥、有污染的环境 D、背阴潮湿、有污染的环境
3.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共同特征是( )
A、无根、茎、叶 B、用种子繁殖 C、用孢子繁殖 D、有根、茎、叶
4.苔藓植物对空气中的( )十分敏感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氧气 D、一氧化碳
B
B
C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