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空气
一、单选题
1.(2022·全国·九年级)下列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氧化汞汞+氧气
B.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
C.二氧化碳+水→碳酸
D.镁+氧气氧化镁
2.(2022·广西·浦北县教育局教学研究室九年级期末)下列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CO2 + H2O=H2CO3 B.NH4HCO3NH3↑+CO2↑+ H2O
C.2H2 + O22H2O D.C6H12O6 + 6O26CO2 + 6H2O
3.(2021·广东·江门市第二中学九年级阶段练习)化学概念间有包含、并列、交叉等不同的关系,下列选项符合如图所示的关系的是
选项 A B C D
X 化合反应 纯净物 物理性质 化学反应
Y 氧化反应 混合物 化学性质 化合反应
A.A B.B C.C D.D
4.(2022·河南·卢氏县汤河乡汤河中学二模)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鱼类能在水中生存,但氧气不易溶于水
C.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多种单质和化合物反应
D.焊接或切割金属时使用纯氧代替空气以获得更高的温度
5.(2022·辽宁辽宁·九年级学业考试)有关氧气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无色无味 B.不易溶于水 C.有助燃性 D.密度比空气略大
6.(2022·全国·九年级)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用于医疗急救 B.易溶于水 C.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D.可贮存在钢瓶中
7.(2022·全国·九年级)下列关于氧气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可以支持燃烧,是高能燃料
B.固态氧为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C.鱼类能在水中生存,因为氧气易溶于水
D.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下能和所有物质反应
8.(2022·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教育局二模)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成分比较,量变多的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9.(2022·辽宁·本溪市第三十中学模拟预测)人类离不开空气,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以作燃料 B.空气中氧气与氮气体积比约为4:1
C.医疗上可在液氮冷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术 D.空气中臭氧含量少,属于稀有气体
10.(2022·山东临沂·二模)氧气与世间万物如影随形。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带火星的木条只要在含有氧气的瓶中就一定能复燃
D.自然界中发生的燃烧、动植物的呼吸、金属的锈蚀都是氧化反应
11.(2022·辽宁葫芦岛·三模)对下列反应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放热,发出黄光
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放热,产生大量白烟
12.(2022·黑龙江·兰西县崇文实验学校八年级期中)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红磷点燃后伸入氧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
B.红热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白光
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会产生明亮蓝紫色火焰,放出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13.(2021·贵州·铜仁市第五中学九年级期中)下列物质能在空气燃烧,且产生淡蓝色火焰的是
A.木炭 B.硫粉 C.红磷 D.铁丝
14.(2022·山东省泰安东岳中学八年级期末)对实验现象的准确观察和描述是基本的化学素养。下列关于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有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B.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C.红磷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放热,有大量白雾生成
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15.(2021·四川广元·九年级期末)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B.铜片在空气中加热表面变成红棕色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呈红热状态 D.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并生成黑色固体
二、多选题
16.(2022·山东济南·八年级期中)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镁+氧气氧化镁 B.蜡烛+氧气水+二氧化碳
C.氢气+氧气水 D.过氧化氢水+氧气
三、填空题
17.(2021·黑龙江·鸡西市第四中学九年级期中)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请按要求填空:
(1)实验一探究氧气的性质,简要回答甲、乙两个集气瓶中水的作用:甲装置______;乙装置______。
(2)实验一中发生甲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
(3)实验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若用木炭代替红磷,此实验能否成功?
(4)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任写一种即可)。
18.(2022·山东·泰山外国语学校八年级阶段练习)现有下列物质(用字母序号填空):
A.氢气 B.镁粉 C.红磷 D.铁丝 E.木炭 F.蜡烛
(1)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的是______;
(2)燃烧时火星四射的是______;
(3)燃烧时,将火焰用干冷烧杯套住,烧杯内壁产生少量水滴的是______;
(4)燃烧能产生可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是______;
(5)只能在纯氧中燃烧,但不能在空气中燃烧的是______。
19.(2021·新疆·奎屯市第十中学九年级期中)现有①木炭 ②硫磺 ③红磷 ④铁丝 ⑤蜡烛,五种物质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用序号回答下列问题:
(1)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______;
(2)产生大量白烟的是______;
(3)放出大量热,产生火星四射的是______;
(4)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_____;
(5)生成的气体会污染空气的是______;
(6)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
20.(2021·江苏· 淮安市淮阴区开明中学九年级阶段练习)如图所示的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操作,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B图中,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放在酒精灯火焰的______处,能迅速烧红。
(2)在C图中,夹取木炭的坩埚钳要由瓶口向下______插入(填“缓慢”或“迅速”);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停止后,取出坩埚钳,往集气瓶里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3)木炭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不同是因为______。
21.(2022·陕西·武功县教育局教育教学研究室九年级阶段练习)某同学测试各种物质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1)用玻璃片盖住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时,应该用玻璃片的_______(选填“光滑面”或“磨砂面”)与集气瓶口接触。
(2)为了使各物质与氧气充分反应,操作方法是____,图示实验中,有火焰产生的是____(填字母),写出C中反应的实验现象:_____。写出B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
(3)A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C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
(4)写出图示三个实验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22.(2021·全国·九年级课前预习)完成教材实验2—2、实验2—3、实验2—4,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填写下列表格。
物质 带火星的木条 硫 铁
空气 ______ ______ ______
氧气 ______ ______ ______
实验注意事项 检验氧气的方法: ______ ______ 在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在集气瓶中预先装______,其目的是______ 1、铁丝先用______后,再盘成______,其目的是______ 2、下端系一根火柴,其目的是______,待火柴______时,才把铁丝放入集气瓶中 3、在集气瓶中预先装______,其目的是______
结论 同一物质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剧烈程度不同 ______
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的化学性质______,具有______
23.(2018·福建三明·九年级阶段练习)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图为有关氧气性质的实验,请回答。
(1)图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_______,放出大量的热;木炭燃烧完毕后,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
(2)图b硫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微弱的______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______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具有________气味的气体。集气瓶中少量水的作用是_________(写1种)。
(3)图c细铁丝在氧气剧烈燃烧,________,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_____色固体。细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_______,细铁丝下端系一根火柴的目的是______,集气瓶中少量水的作用是______。
(4)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得更剧烈、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剧烈燃烧,说明这两个化学反应的剧烈程度与________有关。
(5)写出上述三个实验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木炭燃烧________;硫粉燃烧________;铁丝燃烧__________。这三个反应的共同点是_____(写1点)。
(6)在这三个实验中,氧气提供氧,具有________性。
四、实验题
24.(2022·全国·九年级)甲、乙、丙是三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下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
(1)所发生的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的特点,分别是①_______;②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它们也有许多不同,请指出其中一个与另外两个的不同之处:_______。
(2)甲进行实验时,燃烧匙中硫的状态是_______。
(3)写出上述三个实验中有白烟产生的那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
25.(2022·山西·盂县第二中学校一模)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与实验的重要作用是分不开的请根据下列实验图示回答问题:
(1)实验一、二、四中都要在集气瓶中放少量的水。实验一中水的作用是防止污染,由此推测二氧化硫具有的物理性质之一是_______;上述物质燃烧时,集气瓶中的水与硫在空气中燃烧所起作用相同的是_______。
(2)实验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后,验证产物的方法是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
(3)实验三: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实验时,铁丝下端系火柴的目的是_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
(4)实验四的实验目的是______;正确选择实验药品是实验成功的关键,该实验中对药品的选择合理的是_______。
A.可以用铁丝代替红磷进行实验 B.红磷需要足量 C.药品只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5)从反应角度分析,以上四个反应的共同点是____(填字母序号)
A.都是分解反应 B.都放出热量
C.产物在常温下都是固体 D.都是化合反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空气
一、单选题
1.(2022·全国·九年级)下列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氧化汞汞+氧气
B.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
C.二氧化碳+水→碳酸
D.镁+氧气氧化镁
【答案】D
【解析】
A、 ,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形式,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B、 ,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形式,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C、 ,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该反应是没有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错误;
D、 ,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正确。
故选D。
2.(2022·广西·浦北县教育局教学研究室九年级期末)下列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CO2 + H2O=H2CO3 B.NH4HCO3NH3↑+CO2↑+ H2O
C.2H2 + O22H2O D.C6H12O6 + 6O26CO2 + 6H2O
【答案】C
【解析】
A、 ,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是化合反应,但是不是氧化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B、 ,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是分解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是化合反应且还是氧化反应,故符合题意;
D、,该反应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是化合反应,但是是氧化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2021·广东·江门市第二中学九年级阶段练习)化学概念间有包含、并列、交叉等不同的关系,下列选项符合如图所示的关系的是
选项 A B C D
X 化合反应 纯净物 物理性质 化学反应
Y 氧化反应 混合物 化学性质 化合反应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
A、化合反应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因此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是交叉关系。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B、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它们是并列关系。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C、性质分为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属于并列关系,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D、化合反应属于化学反应,所以化学反应和化合反应是包含关系,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2022·河南·卢氏县汤河乡汤河中学二模)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鱼类能在水中生存,但氧气不易溶于水
C.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多种单质和化合物反应
D.焊接或切割金属时使用纯氧代替空气以获得更高的温度
【答案】A
【解析】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是固体,所以现象应是产生大量白烟,不是白雾,故选项错误;
B、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证明水中有氧气,但是氧气溶解度小,不易溶于水,故选项正确;
C、根据所学知识,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一定条件下能多种单质和化合物反应,故选项正确;
D、焊接或切割金属时使用纯氧代替空气,可使燃烧更充分,可以提供能多的热量,即获得更高的温度,故选项正确。
故选A
5.(2022·辽宁辽宁·九年级学业考试)有关氧气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无色无味 B.不易溶于水 C.有助燃性 D.密度比空气略大
【答案】C
【解析】
A、无色无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氧气的物理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B、不易溶于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氧气的物理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C、有助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氧气的化学性质,故符合题意;
D、密度比空气略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氧气的物理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2022·全国·九年级)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用于医疗急救 B.易溶于水 C.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D.可贮存在钢瓶中
【答案】B
【解析】
A.氧气是人体维持生命的必要物质,可以用于医疗急救,故选项正确;
B.氧气不易溶于水,故选项错误;
C.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选项正确;
D.氧气在低温、高压下可以转化为液体,可以贮存在钢瓶中,故选项正确,
故选B。
7.(2022·全国·九年级)下列关于氧气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可以支持燃烧,是高能燃料
B.固态氧为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C.鱼类能在水中生存,因为氧气易溶于水
D.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下能和所有物质反应
【答案】B
【解析】
A、氧气可支持燃烧,自身不能燃烧,不能用作燃料,该选项不正确;
B、固态氧为淡蓝色雪花状固体,该选项正确;
C、氧气可溶于水,不是易溶于水,该选项不正确;
D、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常温下能和多种物质反应,但不是所有物质,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B。
8.(2022·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教育局二模)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成分比较,量变多的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答案】C
【解析】
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并携带出水蒸气,故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成分比较,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升高,氧气含量变少,氮气、稀有气体基本不变。
故选C。
9.(2022·辽宁·本溪市第三十中学模拟预测)人类离不开空气,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以作燃料 B.空气中氧气与氮气体积比约为4:1
C.医疗上可在液氮冷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术 D.空气中臭氧含量少,属于稀有气体
【答案】C
【解析】
A、氧气能支持燃烧,没有可燃性,不可以作燃料,故A错误;
B、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氮约占空气体积的4/5,故空气中氧气与氮气体积比约为1:4,故B错误;
C、液氮汽化吸热,因此在医疗上可在液氮冷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术,故C正确;
D、空气中臭氧的含量虽然很少,但不属于稀有气体,故D错误。
故选C。
10.(2022·山东临沂·二模)氧气与世间万物如影随形。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带火星的木条只要在含有氧气的瓶中就一定能复燃
D.自然界中发生的燃烧、动植物的呼吸、金属的锈蚀都是氧化反应
【答案】D
【解析】
A、氮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是空气中含量第二位的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21%,不符合题意;
B、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不符合题意;
C、带火星的木条在含有氧气的瓶中不一定能复燃,如空气中含氧气,但是空气中氧气浓度低,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不符合题意;
D、自然界中发生的燃烧、动植物的呼吸、金属的锈蚀,均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符合题意。
故选D。
11.(2022·辽宁葫芦岛·三模)对下列反应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放热,发出黄光
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放热,产生大量白烟
【答案】D
【解析】
描述实验现象时,不能出现物质的名称,需要将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性质描述出来。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符合题意;
B、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放热,发出白光,生成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符合题意;
C、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红热,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不符合题意;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放热,产生大量白烟,符合题意;
故选D。
12.(2022·黑龙江·兰西县崇文实验学校八年级期中)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红磷点燃后伸入氧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
B.红热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白光
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会产生明亮蓝紫色火焰,放出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答案】D
【解析】
A、红磷点燃后伸入氧气瓶中,产生大量的白烟,不符合题意;
B、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符合题意;
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会产生明亮蓝紫色火焰,放出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符合题意;
D、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符合题意。
故选D。
13.(2021·贵州·铜仁市第五中学九年级期中)下列物质能在空气燃烧,且产生淡蓝色火焰的是
A.木炭 B.硫粉 C.红磷 D.铁丝
【答案】B
【解析】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不符合题意;
B、硫粉具有可燃性,能在空气中燃烧并产生淡蓝色火焰,符合题意;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光放热,产生大量白烟,不符合题意;
D、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2022·山东省泰安东岳中学八年级期末)对实验现象的准确观察和描述是基本的化学素养。下列关于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有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B.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C.红磷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放热,有大量白雾生成
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答案】B
【解析】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实验现象为发出白光,放热,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B、Mg在空气燃烧现象为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产生白色的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C、红磷与氧气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是固体小颗粒,则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为剧烈燃烧,放热,有大量白烟生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试验现象为,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不是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15.(2021·四川广元·九年级期末)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B.铜片在空气中加热表面变成红棕色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呈红热状态 D.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并生成黑色固体
【答案】C
【解析】
A.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此选项错误;
B. 铜片在空气中加热表面变成黑色,此选项错误;
C.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呈红热状态,此选项正确;
D.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并生成白色固体,此选项错误。
故选C。
二、多选题
16.(2022·山东济南·八年级期中)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镁+氧气氧化镁 B.蜡烛+氧气水+二氧化碳
C.氢气+氧气水 D.过氧化氢水+氧气
【答案】AC
【解析】
A、由文字表达式可知,该反应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选项正确;
B、由文字表达式可知,该反应是两种物质生成两种新物质的反应,不符合“多变一”的特点,不属于化合反应,选项错误;
C、由文字表达式可知,该反应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选项正确;
D、由文字表达式可知,该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新物质的反应,不符合“多变一”的特点,不属于化合反应,选项错误。
故选AC。
三、填空题
17.(2021·黑龙江·鸡西市第四中学九年级期中)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请按要求填空:
(1)实验一探究氧气的性质,简要回答甲、乙两个集气瓶中水的作用:甲装置______;乙装置______。
(2)实验一中发生甲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
(3)实验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若用木炭代替红磷,此实验能否成功?
(4)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任写一种即可)。
【答案】(1) 吸收热量,防止高温熔融物质溅落炸裂集气瓶 吸收二氧化硫,防止空气污染
(2)
(3)该实验不能成功,木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集气瓶中的气压变化不明显,会影响实验结果
(4)装置漏气
【解析】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高温熔融物,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吸收热量,防止高温熔融物质溅落炸裂集气瓶;硫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硫气体,属于空气污染物,因此乙装置中加少量水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空气污染;
(2)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文字表达式为:;
(3)木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集气瓶中的气压变化不明显,会影响实验结果,因此若用木炭代替红磷实验不能成功;
(4)当实验装置漏气时,装置内的气压变化不明显,会导致进水量偏小。
18.(2022·山东·泰山外国语学校八年级阶段练习)现有下列物质(用字母序号填空):
A.氢气 B.镁粉 C.红磷 D.铁丝 E.木炭 F.蜡烛
(1)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的是______;
(2)燃烧时火星四射的是______;
(3)燃烧时,将火焰用干冷烧杯套住,烧杯内壁产生少量水滴的是______;
(4)燃烧能产生可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是______;
(5)只能在纯氧中燃烧,但不能在空气中燃烧的是______。
【答案】(1)A (2)D (3)AF (4)EF (5)D
【解析】
(1)氢气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选:A。
(2)铁丝燃烧,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火星四射,故选:D。
(3)氢气燃烧生成水,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燃烧时,将火焰用干冷烧杯套住,烧杯内壁产生少量水滴的是氢气和蜡烛,故选:AF。
(4)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燃烧能产生可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是木炭和蜡烛,故选:EF。
(5)铁在空气中不燃烧,只能在纯氧中燃烧,故选:D。
19.(2021·新疆·奎屯市第十中学九年级期中)现有①木炭 ②硫磺 ③红磷 ④铁丝 ⑤蜡烛,五种物质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用序号回答下列问题:
(1)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______;
(2)产生大量白烟的是______;
(3)放出大量热,产生火星四射的是______;
(4)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_____;
(5)生成的气体会污染空气的是______;
(6)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
【答案】(1)② (2)③ (3)④ (4)①⑤ (5)② (6)⑤
【解析】
(1)硫磺在氧气中燃烧会产生蓝紫色火焰,故填:②
(2)红磷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白烟,故填:③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会产生火星四射的现象,故填:④
(4)木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蜡烛燃烧也会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填:①⑤
(5)硫磺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会污染空气,故填:②
(6)蜡烛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因为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填:⑤
20.(2021·江苏· 淮安市淮阴区开明中学九年级阶段练习)如图所示的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操作,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B图中,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放在酒精灯火焰的______处,能迅速烧红。
(2)在C图中,夹取木炭的坩埚钳要由瓶口向下______插入(填“缓慢”或“迅速”);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停止后,取出坩埚钳,往集气瓶里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3)木炭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不同是因为______。
【答案】(1)外焰 (2) 缓慢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氧气的浓度不同
【解析】
(1)由于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在B图中,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放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处,能迅速烧红,故填:外焰;
(2)在C图中,夹取木炭的坩埚钳要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是为了使木炭与氧气充分反应;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燃烧停止后,取出坩埚钳,往集气瓶里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能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填:缓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其实质是木炭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所以木炭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不同是因为氧气的浓度不同,故填:氧气的浓度不同。
21.(2022·陕西·武功县教育局教育教学研究室九年级阶段练习)某同学测试各种物质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1)用玻璃片盖住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时,应该用玻璃片的_______(选填“光滑面”或“磨砂面”)与集气瓶口接触。
(2)为了使各物质与氧气充分反应,操作方法是____,图示实验中,有火焰产生的是____(填字母),写出C中反应的实验现象:_____。写出B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
(3)A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C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
(4)写出图示三个实验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答案】(1)磨砂面
(2) 将物质自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 A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3) 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造成空气污染 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瓶底,使瓶底炸裂
(4)都属于化合反应
【解析】
(1)为了防止漏气,防止玻璃片从集气瓶滑落,集气瓶口上方和配套的玻璃片都要磨砂面接触,故答案为:磨砂面;
(2)为了使可燃物与氧气充分反应,要将物质自上而下缓慢深入集气瓶中,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火星四射,剧烈燃烧,放出热量,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答案为:将物质自上而下缓慢深入集气瓶中;有火焰产生的是A;C中的现象为:火星四射,剧烈燃烧,放出热量,生成一种黑色固体;B的文字表达式为:碳+氧气 二氧化碳;
(3)因为A中反应产生的气体有毒,水的作用是吸收有毒气体,C中产生的固体温度很高,容易炸裂试管,故答案为: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造成空气污染;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瓶底,使瓶底炸裂;
(4)都是氧化反应;都会放热;条件都是点燃;都有氧气参加反应,反应物有两种,生成物为一种,都属于化合反应,故答案为:都属于化合反应。
22.(2021·全国·九年级课前预习)完成教材实验2—2、实验2—3、实验2—4,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填写下列表格。
物质 带火星的木条 硫 铁
空气 ______ ______ ______
氧气 ______ ______ ______
实验注意事项 检验氧气的方法: ______ ______ 在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在集气瓶中预先装______,其目的是______ 1、铁丝先用______后,再盘成______,其目的是______ 2、下端系一根火柴,其目的是______,待火柴______时,才把铁丝放入集气瓶中 3、在集气瓶中预先装______,其目的是______
结论 同一物质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剧烈程度不同 ______
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的化学性质______,具有______
【答案】 不复燃 淡蓝色火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放出热量 发红 木条复燃 蓝紫色火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放出热量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大量的热,生成黑色物质 能跟氧气反应
不能跟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 少量的水 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大气 细砂纸打磨
螺旋状 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提供热量 快燃完 少量的水 保护集气瓶底部,防止集气瓶底部被炸裂 氧气浓度越大,反应越剧烈 活泼 助燃性
【解析】
略
23.(2018·福建三明·九年级阶段练习)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图为有关氧气性质的实验,请回答。
(1)图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_______,放出大量的热;木炭燃烧完毕后,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
(2)图b硫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微弱的______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______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具有________气味的气体。集气瓶中少量水的作用是_________(写1种)。
(3)图c细铁丝在氧气剧烈燃烧,________,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_____色固体。细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_______,细铁丝下端系一根火柴的目的是______,集气瓶中少量水的作用是______。
(4)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得更剧烈、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剧烈燃烧,说明这两个化学反应的剧烈程度与________有关。
(5)写出上述三个实验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木炭燃烧________;硫粉燃烧________;铁丝燃烧__________。这三个反应的共同点是_____(写1点)。
(6)在这三个实验中,氧气提供氧,具有________性。
【答案】 白光 变浑浊 淡蓝 蓝紫 刺激性 溶解二氧化硫,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空气(熄灭硫的燃烧) 火星四射 黑 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 引燃铁丝 防止熔化物炸裂瓶底 氧气的浓度(氧气的含量) 碳+氧气二氧化碳 硫+氧气二氧化硫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都是化合反应(都是氧化反应、反应条件都是点燃、都有氧气参加反应…) 氧化(助燃、支持燃烧)
【解析】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故填白光;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够与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使澄清石灰水变化中,故填变浑浊。
(2)硫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故填淡蓝色;
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填蓝紫;
硫燃烧后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填刺激性;
硫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硫是一种空气污染物,且二氧化硫溶于水,实验中集气瓶中少量水的作用是溶解二氧化硫,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空气。
(3)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故填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实验中,细铁丝绕成螺旋状可以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故填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
实验中,细铁丝下端系一根火柴,火柴燃烧放出热量,能够使铁丝的温度升高,达到铁的着火点,从而引燃铁丝,故填引燃铁丝;
实验中,集气瓶中放少量水可以吸收生成的高温的生成物中的热量,防止熔化物炸裂瓶底,故填防止熔化物炸裂瓶底。
(4)空气中氧气的浓度低,纯氧气中氧气的浓度高,所以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得更剧烈、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剧烈燃烧,说明这两个化学反应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故填氧气的浓度。
(5)木炭中的碳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写为:碳+氧气二氧化碳;
硫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故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写为:硫+氧气二氧化硫;
铁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故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写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由文字表达式可知,三个反应都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均为两种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且反应条件均为点燃等,故填都是化合反应或反应条件都是点燃等。
(6)在这三个实验中,氧气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故填氧化。
四、实验题
24.(2022·全国·九年级)甲、乙、丙是三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下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
(1)所发生的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的特点,分别是①_______;②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它们也有许多不同,请指出其中一个与另外两个的不同之处:_______。
(2)甲进行实验时,燃烧匙中硫的状态是_______。
(3)写出上述三个实验中有白烟产生的那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
【答案】(1) 反应物都有氧气 反应条件为点燃 都为化合反应 都是氧化反应 红磷燃烧生成物是固体而其它的生成物是气体
(2)液态
(3)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解析】
(1)甲中发生的反应是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乙中发生的反应是红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丙中发生的反应是木炭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则三个反应的共同特点有:①反应物都有氧气;②反应条件为点燃;③反应都是由两种反应物变成一种生成物的反应,即都为化合反应;④都是氧化反应;但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为气体,五氧化二磷为固体,则红磷燃烧的产物与另两个的状态不同。
(2)由于硫在加热时先熔化再燃烧,则燃烧匙中硫的状态是液态。
(3)红磷燃烧有白烟生成,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25.(2022·山西·盂县第二中学校一模)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与实验的重要作用是分不开的请根据下列实验图示回答问题:
(1)实验一、二、四中都要在集气瓶中放少量的水。实验一中水的作用是防止污染,由此推测二氧化硫具有的物理性质之一是_______;上述物质燃烧时,集气瓶中的水与硫在空气中燃烧所起作用相同的是_______。
(2)实验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后,验证产物的方法是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
(3)实验三: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实验时,铁丝下端系火柴的目的是_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
(4)实验四的实验目的是______;正确选择实验药品是实验成功的关键,该实验中对药品的选择合理的是_______。
A.可以用铁丝代替红磷进行实验 B.红磷需要足量 C.药品只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5)从反应角度分析,以上四个反应的共同点是____(填字母序号)
A.都是分解反应 B.都放出热量
C.产物在常温下都是固体 D.都是化合反应
【答案】(1) 二氧化硫能溶于水(或易溶于水) 红磷
(2) 向集气瓶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3) 提升铁丝温度,引燃铁丝
(4) 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或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BC##CB
(5)BD
【解析】
(1)由于实验一中水的作用是防止污染,而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则说明二氧化硫易溶于水;实验三中铁丝燃烧的实验中水的作用是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瓶底,使瓶底炸裂,实验四中水的作用也是防止污染,则红磷燃烧中水的作用与实验一的目的相同。
(2)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向集气瓶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文字表达式为。
(3)铁丝燃烧实验中,铁丝下端系火柴,实验开始前先点燃火柴,火柴燃烧放热,能加热铁丝,从而引燃铁丝;铁丝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文字表达式为。
(4)由于红磷燃烧消耗氧气,装置中压强变小,烧杯中的水会倒吸入集气瓶中,而进入的水的体积即为装置中氧气的体积,则实验四的实验目的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则A不合理;红磷足量才能将氧气完全消耗,若少量则会产生误差,B合理;药品只能消耗氧气,若消耗其他气体则会产生误差,C合理,则合理的选BC。
(5)A.四个反应中反应物均为两种,生成物只有一种,为化合反应,该选项不正确;
B.四个反应均放出热量,该选项正确;
C.硫和碳燃烧生成物为气体,铁丝和红磷燃烧生成物为固体,该选项不正确;
D.四个反应均为化合反应,该选项正确,
故选B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