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技术的发展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2019)必修《技术与设计1》(4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1 技术的发展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2019)必修《技术与设计1》(4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通用技术
更新时间 2022-09-16 09:14: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9张PPT)
学习目标:
(1)了解什么是通用技术
(2)理解技术产生与人类需要之间的关系,了解技术的含义;
(3)理解技术的历史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变化。
(4)畅想技术的未来,形成对待技术的积极情感和理性态度。
重点难点:
(1)技术的产生及发展的形式
(2)技术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
(3)如何理性地看待技术的未来,以更负责、更有远见的方式使用技术
(4)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
一、技术的发展
1、什么是通用技术
2、追溯技术的历史
3、展望技术的未来
目 录
1、什么是通用技术?
通用技术(简称GT)在高中课程当中是指信息技术之外的,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对广大学生的发展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技术。《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高度综合、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
通用技术课程总目标和特征:
(1)提高学生技术核心素养为主旨。
(2)以设计学习、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
(3)立足实践、注重创造、体现科技与人文相统一的课程。
世界各国开设通用技术课时间。
俄罗斯20世纪20年代开始
美国20世纪70年代
加拿大20世纪80年代
法国20世纪80年代
英国20世纪80年代
韩国1990开设
日本1994开设
任务一、追溯技术的历史
思考、讨论
如果你在这个岛上,在没有带任何工具的前提下,将如何生存?
钻木取火
技术体验:钻木取火
注意问题:
(1)参考课本进行体验,注意安全
(2)目的是让学生体验技术的作用,给人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古人取火的方式
古代取火法主要有三种: 1、用木燧;
2、用金燧;
3、用石敲火。
思考:当时的人们为什么会想要取火?
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源于人类的需求和愿望,从磨制石器、钻木取火(石器时代)开始,技术就为满足人类的需求开始了它的历程。人类需要着衣以遮身御寒,于是产生了缝纫、纺织、印染技术
需要进食以补充能量,于是有了食品烹饪技术、农作物栽培、饲养技术。
需要住所以避风挡雨,于是有了建筑技术。
技术的概念
技术的概念:技术是指从人类需求出发,秉持一定的价值理念,运用各种物质及装置、工艺方法、知识技能与经验等,实现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创造性实践活动。技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积累形式之一。
从火到灯----人类走向文明的历程
远古时代
星星
月亮
170万年前
雷击
火山爆发
人工照明时代
钻木取火
以石击石
人们的生活方式得以改变,活动时间得以延长
动植物油灯和火把
蜡烛
煤油灯
采矿技术、化工技术得以发展以后
煤气灯
戴维
电弧灯
1809年,人类进入了用电照明的时代
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电灯
白炽灯
日光灯
节能灯
LED灯
激光灯
OLED灯
讨论:
1、如果人类没有控制和利用火的技术,没有发明灯,世界将会是怎么样的一幅图景?
生产工具作为生产力的标志,它的进步推动了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依据生产工具的变革,先后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时代、电器时代、信息时代。
生产工具的变革
生产工具的变革
石器时代——以打制和磨制的石器为主要工具,使早期的农业和畜牧业得到发展。
生产工具的变革
青铜时代——在冶炼天然铜的过程中,发明了青铜。青铜成为生产工具和兵器的主要材料。
生产工具的变革
铁器时代——公元1200年左右,认领掌握了渗碳、淬火、回火灯人工炼铁技术。铁器时代是人类发展史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时代,它以能够冶铁和制造铁器为标志
生产工具的变革
蒸汽时代——18世纪中叶,瓦特成功改良联动式蒸汽机,机器加工、蒸汽动力成为生产力的主导,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带动人类从农业和手工业时代进入以大机器生产为特征的时代。
生产工具的变革
电器时代——19世纪70年代,发动机和电动机的相继发明使电力得以实际应用,人类进入电器时代。电器时代是以电为能源和核心的革命。
生产工具的变革
信息时代——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及其产业为主要标志。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
1964年,我国第一枚原子弹爆炸成功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
1965年,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
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
1973年,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南优二号”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
1983年, “银河” 计算机研制成功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以航天技术、 原子能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神舟” 系列载人飞船、“嫦娥” 系列探月工程、“天宫”系列空间实验室、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量子通信实验卫星“墨子”号、高温超导、纳米材料、激光技术、增材制造、重大新药创制、重大传染疾病防治取得重大科技成果。此外,在区域协同发展建设中,三峡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等重大工程成果丰硕。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
2015年中国政府首次提出《中国制造2025》,希望通过10年的努力,使中国迈入制造强国行列,为2045年将中国建成具有全球引领和影响力的制造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任务二、技术的未来
讨论:你觉得我们未来的生活和产品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未来,技术将日益成为引导社会变化,塑造社会变化,应对社会变化的重要因素。
技术的未来
未来月球生活
技术的未来
太空电梯
技术的未来
海底海上城市
技术的未来
时速1200公里每小时的胶囊列出
技术的未来
复制大脑记忆
人们对技术的未来的美好愿望和无限憧憬推动者技术不断向前发展。但是……
爱因斯坦在《告后人书》中说道:一想到未来,大家都忧心忡忡。
史蒂芬霍金:“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到极致时,我们将面临着历史上最好或者最坏的事情”
思考:他们担心的是什么?
技术的未来既充满希望,也隐含威胁。
对“技术的未来”的思考和憧憬,应当从人类的根本利益出发,从人类的长远利益出发,从人类的共同利益出发,更加理性地看待技术;以更为负责、更有远见、更具道德的方式使用技术;以亲近技术的情感、积极探究的姿态参与技力,并共同建构个人与社会、人类与自然、经济与文化相协调的技术世界。
例题1 2020 年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牵动了每一个人的心,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病毒的传播,各国疫苗研发技术部门根据自身条件都会研发相应的疫苗,这说明 ( )
A 技术的发展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愿望
B 技术是由人掌握、控制和使用的,是无目的的
C 技术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与人们的需求没关系
D 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受社会条件的制约
A
习题
例题2 爱因斯坦曾在《告后人书》中写道,我们这个时代产生了许多天才人物,他们的发明可以使我们生活舒适很……纵然有这一切……人人都生活在恐惧的阴影里,生怕失业……而且不同国家的人民还不时互相残 杀,因此一想到未来大家都忧心忡忡……对这句话理解合理的是( )
A. 天才人物的发明足够促进社会的发展
B. 我们要相信技术、依赖技术
C. 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D. 技术的未来充满希望也隐含威胁
D
技术的发展
技术产生的原因
追溯技术的历史
石器时代
青铜时代
铁器时代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信息时代
展望技术的未来
充满希望
隐含威胁
理性看待
对“技术的未来”的思考和憧憬
Thank Y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