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 元 测 试 (A)
(时间:45分钟 满分:50分)
考查知识点及角度
难度及题号
基础
中档
稍难
内外力作用
1、2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3、4
大气环流
5
14
水循环
6、7
13
天气系统
8、9
洋流
10
气候类型
12
11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为避免渤海面积在泥沙淤积和人工填海作用下越来越小,乃至最终消失,近来有专家提议让黄河改道“回家”入黄海。结合下图,回答1~2题。
1.黄河甲河段形成“地上河”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
A.流水的沉积作用 B.冰川的搬运作用
C.流水的侵蚀作用 D.风力的堆积作用
2.让黄河改道,实际上是对水循环中哪一个环节进行调节 ( )
A.地表径流 B.水汽输送
C.蒸发 D.降水
解析:黄河下游的“地上河”是由于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的。黄河改道改变的是地表径流。
答案:1.A 2.A
2010年8月,“中国丹霞”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列其中的广东丹霞山主要是由红色砂砾岩构成的。右图为“广东丹霞山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3~4题。
3.构成丹霞山地貌的岩石属于 ( )
A.变质岩 B.沉积岩
C.侵入岩 D.喷出岩
4.塑造丹霞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
A.风力侵蚀 B.风力堆积
C.流水侵蚀 D.流水堆积
解析:丹霞盆地的红色地层是沉积岩,丹霞地貌是由流水侵蚀形成的。
答案:3.B 4.C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回答5~7题。
5.如果该图为大气环流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 )
A.E处气温比H处高 B.F处气压比G处低
C.气流②自西向东运动 D.E处的高度可达120千米
6.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 )
A.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B.环节②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
C.环节③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降低
D.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
7.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 ( )
A.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B.洋流②为西风漂流
C.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D.洋流④为赤道逆流
解析:第5题,地球表面任何一地,低空气压总比对应的高空气压高。相对G处,F处为高空。所以B选项正确。低空气温一般情况下比对应的高空气温高,A选项错误;图示大气环流模式没特指三圈环流中的(低、中、高纬环流模式)哪一个环流圈,所以不能确定气流②的运动方向,C选项有误;E处应在对流层范围之内,其最大高度不应超过赤道地区对流层的厚度(17km~18km),D选项错误。第6题,环节①代表海陆间水循环中的陆地上空的大气降水,它是地表淡水资源重要的补给水源之一;环节②代表海陆间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环节③代表海陆间水循环中的海洋水蒸发,它可使海洋水浓缩而造成盐度升高;环节④代表海陆间水循环中由海洋上空到陆地上空的水汽输送,它的运动距离受下垫面因素中的地形、地势的影响。自然带形成的基础是热量和水分。第7题,图示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则①为暖流,它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②为南半球的西风漂流;③为寒流,它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④为南赤道暖流。
答案:5.B 6.A 7.B
下图中a、b、c、d四点分别处在冷暖锋的不同位置,且两锋面的纬度位置大致相同,读图,回答8~9题。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a处在冷锋后冷气团控制下 ②d处在暖锋后冷空气团控制下 ③c处出现连续性的降水天气 ④b比a气温高、气压低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①有可能形成降水天气的有a处和d处 ②c比d气温高,气压低 ③b处风向是偏南风 ④吹偏北风的有a、d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题中左图为冷锋,锋前b处为暖气团,a处为锋后,受冷气团控制,所以b处比a处气温高、气压低,且冷锋降水在锋后;题中右图为暖锋,锋前d处为冷气团,锋后c处受暖气团控制,则c处比d处气温高、气压低,暖锋降水多发生在锋前,即d处,且多为连续性降水;锋面两侧风向的确定必须指明锋面所在的半球,否则无法判断。
答案:8.C 9.B
10.下列四图,正确表示大洋洋流模式的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与所在半球的反气旋方向一致,即北顺南逆;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与所在半球的气旋方向一致,即北逆南顺。
答案:C
读图,回答11~12题。
11.图示地区主要属于 (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12.导致该地区气候类型与同纬度主导气候类型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洋流
C.地形 D.大气环流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全球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等知识。第1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区域在印度洋的西侧,应为非洲东部。再根据维多利亚湖、5 895米的高山和赤道位置,就能准确判断本区是赤道穿过的东非高原。结合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即可判断。第12题,该地位于东非高原,虽然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但由于海拔高,气温相对较低,空气对流不足,降水较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答案:11.B 12.C
二、综合题(共26分)
1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从图中岩层形态看,M处的地质构造为________;该处地形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处的河流上,是否适合建大型水库?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
(3)图中所示水循环为________水循环,在该水循环参与下,①处的岩浆岩可转化为②处的________岩。
(4)假设图中所示地区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则水循环中的水汽输送量最大的季节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从图中岩层形态看,M处的岩层向下弯曲,其地质构造是向斜,该处是向斜成山,其主要原因是向斜槽部受到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N处有一断层,易渗漏,不可以修建大型水库。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中水循环为发生在海陆之间的水循环,为海陆间水循环,①处的岩浆岩在外力作用下可转化为②处的沉积岩。第(4)题,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为季风气候区,水循环中的水汽输送量最大的季节发生在夏季。
答案:(1)向斜 向斜槽部受到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 (2)否 位于断层处,易渗漏 (3)海陆间 沉积 (4)夏(或夏秋)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14.读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回答问题。(14分)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气压带和风带名称:
H________;I________;K________。
(2)图中B、D、F、H、J、L字母所表示的风带中,盛行东南信风的是________,盛行西南风的是________。
(3)图中I控制地区,大陆东、西两岸相比较,降水较多的是________岸。
(4)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随________________的移动而移动。
(5)在图中表示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大气环流的方向线上添加箭头。
解析:本题是对气压带、风带基础知识的考查,在做题时要注意几个方面,一是根据纬线的分布情况,判断出此图是正常图翻转90度后得到的,要将之还原;二是要完善各个纬度空气的流动方向,标注出气压带名称及风带名称。
答案:(1)东北信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2)F J (3)东 (4)太阳直射点 (5)略